作為人類社會組織化的重要載體,社團在澳門的演進軌跡宛如一幅橫跨四個世紀的歷史長卷。
澳門同善堂由張敬堂、蔡鶴朋等人於1892年創立,初名「同善別墅」,以「同心濟世,善氣迎人」為宗旨,早期於板樟堂設廨辦理贈醫施藥。婁勝華在《同善堂》中談到,1924年遷入爐石塘現址後,同善堂逐步構建起覆蓋醫療、教育、安養、災害救助的公益體系。
澳門仁慈堂由葡萄牙耶穌會士賈耐勞於1569年創立,是仿照葡萄牙本土模式建立的慈善機構。其起源可追溯至1498年葡萄牙里斯本仁慈堂,後隨葡萄牙海外擴張傳至澳門。
回溯歷史,當葡澳政府長期實行間接治理,社團悄然擔當起「擬政府」與「擬政黨」的雙重角色。這種功能替代既源自殖民管治的歷史遺留,更成為澳門社會治理的現實選擇。
位於氹仔客運碼頭(入境大堂)的氹仔碼頭自助郵務中心已完成內部改造工程,將於2025年6月5日正式啟用。
旅遊局將於6月6日至8日期間在泰國曼谷舉行「感受澳門」大型路展,繼續展開東南亞國際市場宣傳攻勢,並將於明(5日)攜同澳門旅遊業界率先於當地舉辦澳門「旅遊+會展」最新產品資訊推介會及洽談會,向當地業界展示澳門嶄新旅遊資源,拓展國際客源市場。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組織提名委員會確認申請期限至本周五(6 月6 日),多個團體於6 月3日向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申請確認提名委員會資格,正式啟動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參選程序。
「第16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展覽」設有150平方米澳琴展區,承接去年首設展區經驗,區內以多媒體裝置結合企業自主研發的展品,涵蓋近期熱點之一、即裝即住的鋼和混凝土組合結構產品模型,和基本實現全流程現場檢測的5G智能檢測車模型等,展現澳琴基礎設施企業的品牌形象、亮點技術、服務和成果,同時加強國內外基建設施投資與建設相關的政府、上市公司及頭部企業等代表了解澳琴聯動發展機遇。
捷克一名88歲婦人日前在家中失去意識,經官方宣告死亡後,竟在入殮前突然睜眼、出現呼吸,嚇壞在場殯葬人員。事件引發社會關注,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相關單位亦公開道歉。
日前,街坊總會南區辦事處就舊區水患治理議題舉辦共建特區齊獻策之民生座談會「舊區水患何時休」,探討根治內港水患、優化交通及社區活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