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社會較關注「深合區」建設進度及希望可以適用澳門法例,為前往「深合區」發展澳人提供制度保障。現時在「深合區」執行委員會及屬下九個單位已有澳門公務員代表駐區工作,但粵澳融合過程存在一定困難,始終兩地是不同法制及不同工作背景,達至融合必須法律法規與制度銜接,為「深合區」訂定合適的「基本法律」。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在提案中指出,《總體方案》提出「用足用好珠海經濟特區立法權」,「深合區」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化,上升為廣東省管理,但行政區仍屬珠海市,珠海可直接行使對「深合區」的立法權和地域管轄權,立法層次和管理層次位階明顯不匹配。此外,「深合區」立法程序應由誰來啟動?管理機構在立法啟動機制中處於甚麼地位等問題尚未明確,在沒有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明確授權情況下,很難順利開展工作。
本澳經濟景氣長期欠佳,社會民生未見明顯復蘇,支柱產業面臨結構性調整,憂慮成為社會主旋律。 街總昨日公布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逾88%的受訪者對目前的工作或生活感到一般憂慮和十分憂慮;而在失業人士中,有80%受訪者沒有信心自己會在半年內找到工作。經濟與就業前景持續悲觀。
繼日前英皇娛樂酒店公布將於今年6月26日全面終止集團旗下澳門英皇酒店的衛星娛樂場業務後,昨(3)日網傳再有消息指,銀娛旗下的華都、總統衛星場疑傳已遞信「退場」,且涉及約20張賭枱。有博彩業界人士認為,消息是否屬實仍有待相關公司公布,目前只屬流傳;又指相繼有衛星場「退場」與修法和疫情持續均有一定關係。有業界人士預估,到6月底前相信會有更多衛星場退場。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上周五(1日)出席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時,面對18位議員關注的新一輪經援議題時回應,明確表示將在短期內推出新一輪電子消費計劃,強調政府「應出手時就出手」,但需要時間準備。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與社會局面,社會各界對電子消費計劃也有不同期待,多位議員建議擴大計劃適用範圍、延長使用期限及增加金額等。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昨(4)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應該增加消費立減額,推算立減額增加1,000元,可多帶動九億元的消費。
輕軌氹仔線於去年10月因更換高壓電纜而決定停駛180日,輕軌公司早前公布已完成更換高壓電纜工程並通過各項測試,於昨(3)日恢復客運服務。當局同時又推出票價優惠,以鼓勵居民和旅客支持綠色出行,更好發揮輕軌效能。然而,昨日上午輕軌站人流仍較為稀少,有乘搭的市民坦言「輕軌都係玩吓㗎啫」,亦有市民冀當局加快建設落成澳門線。
旅遊局表示,「澳人食住遊」續辦至今,持續優化本地遊並注入新元素,4月份起加推新路線及提供更優惠價格供選擇,鼓勵澳門居民參與並走進社區消費,從而促進社區經濟活動。
「澳門休閒旅遊服務創新協會」第二屆理監事就職典禮上周六(2日)舉行。會長黃輝表示,新一屆會員將吸納更多來自各休閒旅遊產業範疇的企業及代表,希望在疫情衝擊之下能團結各業界發揮協同效應、抱團取暖,以正面、積極的態度推動澳門休閒旅遊產業提升品質服務和創新發展,促進業界與周邊國家、地區及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
對於政府將推出新一輪電子消費計劃,議員林宇滔建議政府增加啟動金金額,並應思考推出更多實際保就業、顧民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