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辦表示,為配合離島的發展,按需求拓展相關的道路網,近年分別啟動了三項立體交通的建造工程,包括: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周邊路網重整項目、北安大馬路連接E2區天橋及道路建造以及九澳隧道北連接線建造工程。三項工程預計今年內竣工。 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周邊路網重整已完成整體工程的80%。目前正進行行車天橋主體結構建造工程,預計東、西兩段行車天橋橋面可於本年8月貫通,後續將進行圓形地路面重整工作,整體工程將於本年11月完工。另外,作為第二期工程的西南匝道(往蓮花大海濱馬路方面)的行車天橋工程預計本年底展開招標。 北安大馬路連接E2區天橋及道路建造已完成整體工程75%,現正進行橋墩及橋面結構施工,預計行車天橋橋面可於6月底貫通;同步亦進行周邊道路及排放管網重整。預計本年9月完工。 九澳隧道北連接線建造工程已完成總體工程70%,現正進行橋樑結構、道路及排水系統工程施工,預計5月底與隧道合攏,正式貫通。隨後將進行橋面瀝青鋪設、橋上交通配套設施及照明系統安裝以及周邊路面鋪設及綠化種植等工作,預計今年12月完工。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中華醫藥及轉化醫學研發中心啟用儀式暨澳門大學—華發集團聯合實驗室進駐專案簽約儀式」昨(24)日早上在珠海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舉辦。中心的建成為粵澳兩地研究人員提供一個設施完備的研究基地,將進一步推動中醫藥、轉化醫學領域的科技創新發展,促進琴澳兩地產學研的深度合作。 【特約記者李燊】 澳大校長宋永華在儀式上表示,截至今年4月,珠研院獲國家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國家、省、市科技部門立項並資助的科研項目已超過80項;承擔企業委託研究項目近40項,合作企業覆蓋微電子、中醫藥、節能環保、食品製造等行業。 為加快推動在中華醫藥和轉化醫學領域的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澳大今年初完成了位於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珠研院二期實驗室建設工程,即昨日啟用的「中華醫藥及轉化醫學研發中心」,該中心的建成標誌著珠澳在中華醫藥和轉化醫學領域的研究合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另外,聚焦珠澳優勢領域的「新產業」發展機遇,澳門大學聯合華發集團共同完成了「聯合實驗室」的第一批進駐專案評審工作,宋永華期望通過「聯合實驗室」的項目進駐,實現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療法的高效轉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打造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新高地」。 推進大灣區科創中心建設 橫琴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創偉表示,研究院通過兩年多的建設與積累,接下來將會更全面加速位置優勢的資源創新人才,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攜手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潮,也為即將推進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提供更大的助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實現共同的發展和合作共贏。 華發集團總經理李光寧表示,華發集團將以聯合實驗室為抓手,從經費、設備、投資、孵化、產業落地等多方面,加速項目的產業化落地,並持續加大與澳門大學的合作力度,推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促進澳門經濟社會資源發展。 同場,珠海華發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雙方代表還簽署了《聯合實驗室進駐項目技術合作合同》,標誌著12個產業化項目正式進駐聯合實驗室並啟動運作。
社交平台日前流傳一段關於新福利巴士與澳巴兩輛巴士在友誼大橋引橋「大戰」的短片,治安警察局昨晚表示,已就事件作出調查,涉事的澳巴司機涉嫌觸犯《刑法典》中的「危險駕駛道路上之車輛」罪,局方將有關案件於昨(24)日移送檢察院處理。 治安警表示,就有關事件聯絡涉事巴士之駕駛者到交通廳跟進調查,其中於友誼大橋引橋右車道行駛的巴士(澳巴)司機承認當時正駕駛營運中的公共巴士,因知悉友誼大橋重型客車不可於右車道行駛,故欲切回左線;而靠左車道行駛的巴士(新福利)司機則稱因不想突然減速,故沒有即時讓右方巴士超車切線。 警方稱,由於右方巴士司機強行切線,並險些與左線巴士發生碰撞,其所作出的駕駛行為足以對他人生命構成危險,妄顧其他道路駕駛者的安全,尤其當在大橋上高速行駛中的兩輛巴士倘若發生碰撞,必定會引致嚴重的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有關巴士司機的危險駕駛行為涉嫌觸犯《刑法典》第279條「危險駕駛道路上之車輛」,治安警察局將有關案件移送檢察院處理。 治安警又呼籲,駕駛者應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共同遵守交通規則,時刻保持安全的駕駛距離及互相禮讓,顧己及人避免意外發生,共同打造安全的道路環境。 網上前日流傳一段友誼大橋前新福利巴士和澳巴的「大戰」片段,從畫面中可以看見,事發於5 月21 日下午約4 時,正在靠右線行駛的澳巴疑似想切入左線,但在左線的新福利未讓道,兩輛巴士幾乎發生碰撞,最後於右線的澳巴逼使位於左車道新福利巴士減速讓其轉入左線。事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兩間巴士公司前(23)日先後就事件作出回應﹐ 其中澳巴致歉,並稱已解僱涉事司機。 治安警表示,澳巴司機的危險駕駛行為涉嫌觸犯《刑法典》中的「危險駕駛道路上之車輛」。(網絡短片截圖)
有消息指,本澳一間曾一度傳出結業的瑜伽中心的職員證實,中心現已解決股東內部糾紛,目前為單一股東持有。職員又稱,瑜伽中心一直營業,但因內部問題,健身課程曾暫停數日,已透過網上群組通知會員復課。至今沒有收到會員查詢退款。 該瑜伽中心有會員昨(24)日在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表示,對瑜伽中心不用結業感到慶幸,又希望正在立法會審議的消保法能保障預繳式消費。 該瑜伽中心在早前向會員通報結業,但拒絕退還學員預繳的學費,事件涉及商業糾紛及消費者權益,加上中心過去一直採用預繳方式,預繳一年至一年半的學費,當時受影響學員逾百人先後求助消委會。(資料圖片)
黑沙海灘南側石灘昨(24)日早上發現一條海豚屍體,海事及水務局接報後隨即派出船隻到現場處理,同時通知市政署及環境保護局。市政署接報後,即時安排人員到現場跟進處理,經檢查和初步測量後,鑑定該動物屍體屬成年江豚,體長1.63米,發現時腹部膨脹,體表破裂器官外露,且大部份皮膚脫落,估計死亡後隨海水漂流至岸邊石灘。市政署基於衛生考慮已通知清潔專營公司協助,將屍體作火化處理。 另外,過去兩日黑沙和黑沙海灘持續有少量死魚漂上灘面,海事及水務局已即時通知清潔專營公司留意有關情況和加強清理,同時當值救生員亦會協助清理。局方正持續跟進有關情況,呼籲市民留意。市民如發現海面有垃圾堆積,可致電6658 5336 通知局方,以便跟進清理工作。 今次是本澳今年第三次發現海豚屍體。市政署於今年1月在澳門機場跑道一處排水口附近發現一條中華白海豚屍體;另於2月在黑沙龍爪角石灘發現一條江豚屍體。而去年本澳水域亦先後發現六條海豚屍體,其中四條為中華白海豚屍體。 近兩年本澳水域相繼發現中華白海豚屍體,引發社會對本澳保護瀕危野生動物和海洋環境狀況持續關注。立法會議員梁孫旭早前就保護中華白海豚提出書面質詢。市政署回覆指出,在本澳管理水域內發現的海豚屍體,多為死亡後漂流至沿岸,除了極少數有明顯外傷痕跡外,大部分被發現時已開始腐爛,難以確切辨識其來源及死亡位置,屍體腐爛程度對檢查死因造成困難,較難確定確切死因。 黑沙海灘南側石灘昨日發現一條海豚屍體,海事局派船清理海豚屍體。 (海事局提供圖片)
工聯屬下澳門棚業職業工會「傳承搭棚工藝第二期培訓班」由即日起至6 月15 日招生,並於6 月15 日開班,培訓學員三個月為期,每月上課20 日,每日四小時課程,棚業職業工會將全額支付培訓期間補貼。 棚業職業工會日前舉行「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築業搭棚工藝第二期培訓招生新聞發布會」,棚業工會理事長趙德兆表示,藉通過搭棚工藝培訓,提升業界水準、增強業界人士搭棚技術,並考核搭棚工技能資格證,把搭棚這項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術傳承下去,更好促進業界發展。 趙德兆稱,搭棚業風吹日曬,年輕人大多都不願意入行,現時政府重視也不足,缺乏規模系統性的支援,導致培訓缺乏資金和場地,亟需政府支援和幫助,只有政府的才能改變關乎搭棚工業的存亡。 搭棚不僅工種 亦是一項傳統國粹搭棚不但是建築界的一種重要行業工種,同時又是一項傳統國粹,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培訓好搭棚工藝,不但可傳承技藝,而且亦是一門很好的傍身技能,棚業工會希能夠為一些青年,中年男女,選擇一門好工藝,為未來有一條好出路。 為解決學徒補貼問題,棚業職業工會將全額支付培訓期間的補貼,凡參與培訓學員三個月為期,每月上課20 日,每日四小時課程,上足20日可得津貼300 元一天,不足20 天可得津貼200元一天,希望能夠吸引年輕人入行,培訓畢業後可以安排到各棚廠商號工作和實習,實習期間各商號可給予工資+ 津貼。有興趣參加培訓人士,可致電:6661 2081 查詢。 澳門棚業職業工會「傳承搭棚工藝第二期培訓班」由即日起至6月15日招生。( 澳門棚業工會提供圖片)
早前本澳有瑜伽中心面臨結業危機,由於涉及預繳式消費,百多名會員先後求助消委會,社會熱烈討論。其後更有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關注問題,希望加快完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法工作,確保消費者權益。雖然瑜伽中心結業事件最終得以解決,但引起不少市民再次關注保障預繳式消費的問題。 近年,有關預繳式消費的銷售手法受到大眾日益關注,不少關於不良銷售的投訴均涉及大額交易的預繳式消費,當中商戶又會以分期付款作招徠。然而,有關商戶若不幸結業,在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取回預付款項的機會甚微,甚至有可能仍要繼續繳付卡數。 現時社會上不少商家都推出預繳式消費服務,除了為大眾所熟悉的美容中心、健身中心等,一些如超市或飲料店的儲值卡、西餅店的「餅卡」等,都是利用有折扣優惠來吸引市民先付款,預繳日後的服務費用。儘管商戶來自不同業界,但部分不良商家的手法萬變不離其宗,一般均是透過獎品優惠、免費試用,甚至疲勞轟炸或誤導手法誘逼事主用預繳費,利用部分消費者怕事、心軟等心理,軟硬兼施,強逼他們就範。 要處理預繳式消費下的不良銷售手法,必須多管齊下,除將不良營商者繩之於法外,消費者最希望是能在安全和有保障的情況下取消交易,減少金錢上的損失。事實上,現時正在立法會審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設立了特別制度,消費者享有七日內自由解除合同權利,即所謂「七日冷靜期」,毋須說明理由,規定適用於預繳式合同、遠程或在商業場所以外訂立的合同,在店舖購買的商品則不適用。 未來引入冷靜期後, 相信能使消費者有更多空間維護自身權益。然而, 在修改《消保法》還未正式生效前,政府現階段應加大宣傳,令市民知悉在預繳費用時可能出現之風險,加強市民對相關服務的認識,減少消費者蒙受損失的機會。
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旅遊局旅遊熱線接到一名市民求助,指前日(23日)再珠海「凱樂石跑山訓練賽」中同行參賽的一名澳門居民失聯,已聯繫賽事主辦方、當地公安、消防急救員部門。至昨日上午證實,失聯的澳門居民於昨日凌晨被找到時已無生命跡象,其家屬已趕往珠海處理。 有跑友向本報透露,遇難跑友於前日中午已經失聯,主辦方及有關單位竟直到昨日凌晨才找到人,而發現的地點就在距終點1.5公里處,認為事件仍需要進一步釐清相關責任。跑友更指,賽事主辦方至今尚未主動聯繫家屬,還試圖刪除賽事活動宣傳,似乎有逃避責任之嫌。 甘肅白銀市22日剛剛發生越野馬拉松賽事嚴重事故,臨近本澳的珠海竟同樣發生有跑手參賽途中身亡的不幸事件。 一名30多歲的本澳男選手,前日參加由珠海合壹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金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的「凱樂石跑山訓練賽」15公里組賽事。 距終點僅剩1.5公里 該賽事路線起點由文樓山公園為起點,經聖母廟、大崗埔、白鶴林、先鋒嶺水庫、密仔山塘至平沙山頂水庫後回到文樓山公園,累計爬升約600米。賽事人數上限為300人。起跑時間為23日上午8 時。 消息指,當日上午10時30分仍有拍到該名遇難選手的照片,官方確認最後出現的行蹤是距離終點1.5公里處的打卡點進行打卡,主辦方系統亦顯示該人員的打卡訊息,但隨後失去聯繫。 友人發現他失聯後,於前日中午約12時報警,但一直至前日晚都未有其消息,因此尋求澳門旅遊危機辦公室協助,至昨日凌晨傳來噩耗。 發現的地點就在賽道附近小樹林裡的兩棵樹之間,找到時已沒有生命跡象,據悉死亡時間約在前日下午5 時至8 時間,目前死因不明。 事發超過24小時 主辦方未聯繫家屬 當地警消部門表示,接報後出動了80人次搜救超過十小時,但是卻直至昨日凌晨才找到。 有跑友質疑,搜救人員若延著賽道附近搜尋,甚至依據遇難者最後一次打卡的地點重點搜查,不至於需要搜索超過十小時才找到人,因此錯過重要的黃金救援時間,甚至若能將搜索時間減少一點,都還有機會搶救回一條性命。 立法會議員梁孫旭昨日向傳媒表示,目前死者家人及隊友證在珠海處理善後工作,工聯珠海辦事處將提供進一步協助。他透露,該名死者的家人及隊友未掌握具體情況,主辦方至今未曾主動聯繫家人。由於遺體目前在珠海,希望珠海及澳門政府能調查事件及給予援助。 有跑友發現,事發後已很難蒐尋到賽事相關的宣傳資料,過往查詢有關訊息的渠道也已不見。 「凱樂石跑山訓練賽」年的資料圖片。(互聯網圖片) 監管預繳式消費 早前本澳有瑜伽中心面臨結業危機,由於涉及預繳式消費,百多名會員先後求助消委會,社會熱烈討論。其後更有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關注問題,希望加快完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法工作,確保消費者權益。雖然瑜伽中心結業事件最終得以解決,但引起不少市民再次關注保障預繳式消費的問題。 近年,有關預繳式消費的銷售手法受到大眾日益關注,不少關於不良銷售的投訴均涉及大額交易的預繳式消費,當中商戶又會以分期付款作招徠。然而,有關商戶若不幸結業,在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取回預付款項的機會甚微,甚至有可能仍要繼續繳付卡數。 現時社會上不少商家都推出預繳式消費服務,除了為大眾所熟悉的美容中心、健身中心等,一些如超市或飲料店的儲值卡、西餅店的「餅卡」等,都是利用有折扣優惠來吸引市民先付款,預繳日後的服務費用。儘管商戶來自不同業界,但部分不良商家的手法萬變不離其宗,一般均是透過獎品優惠、免費試用,甚至疲勞轟炸或誤導手法誘逼事主用預繳費,利用部分消費者怕事、心軟等心理,軟硬兼施,強逼他們就範。 要處理預繳式消費下的不良銷售手法,必須多管齊下,除將不良營商者繩之於法外,消費者最希望是能在安全和有保障的情況下取消交易,減少金錢上的損失。事實上,現時正在立法會審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設立了特別制度,消費者享有七日內自由解除合同權利,即所謂「七日冷靜期」,毋須說明理由,規定適用於預繳式合同、遠程或在商業場所以外訂立的合同,在店舖購買的商品則不適用。 未來引入冷靜期後, 相信能使消費者有更多空間維護自身權益。然而, 在修改《消保法》還未正式生效前,政府現階段應加大宣傳,令市民知悉在預繳費用時可能出現之風險,加強市民對相關服務的認識,減少消費者蒙受損失的機會。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39歲內地男子涉嫌在路氹某酒店等候升降機期間突然色心起,施展「鹹豬手」拍打一名20多歲「人妻」臀部,女事主立即聯同在場丈夫將嫌疑人截停及報警。嫌疑人被治安警調查時辯稱一時不小心碰到女事主臀部,警方調查後將他拘捕,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被捕內地男子姓胡,39歲,持通行證入境,涉嫌性騷擾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女事主20多歲,內地旅客。本月21日凌晨2時,女事主與丈夫在路氹某酒店大堂等候升降機期間,突然發現有人從後拍打臀部一下,回頭察看見到涉案的胡某形跡可疑,立即與對方對質。胡某未有理會,趁機離開時被女事主聯同丈夫將其截停及報警。 治安警到場帶走胡某調查,他雖否認犯案,辯稱一時不小心碰到女事主臀部,但警方根據酒店閉路電視拍攝到胡某的犯案過程,認為有跡象顯示他曾性騷擾女事主,於是將他拘捕。 ( 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司法警察局接連數日接獲市民舉報,指信用卡被人盜用於網上進行消費,合共損失金額逾59萬澳門元。司警局高度重視有關案件,相關專案調查部門立即展開偵查。 司警局呼籲市民使用信用卡時須加強防範意識,小心保管信用卡資料;注意網絡消費安全,網購時選擇商譽及安全性良好的網站或網商平台。同時,司警局亦呼籲網購平台經營商和企業須加強網絡安全措施和定期維護網站平台,以減低客戶個人資料外洩的風險。 司警提供以下防範對策:一、市民在實體店以信用卡消費時,應留意店員操作刷卡的情況,並盡可能目睹刷卡的過程,以免有人趁機盜取信用卡資料;二、應直接到信譽和安全性良好的網站或網商平台進行消費,盡量避免隨意選用搜尋引擎隨機推薦、或在社交平台及網站廣告導向的購物網站或網商平台進行消費;三、盡量避免於個人電子設備儲存完整的信用卡資料,包括卡號、有效日期及cvv碼,以免個人電子設備一旦遺失或被入侵時,有關資料被竊取;四、如發現或懷疑信用卡資料被盜用,請立即向發卡銀行了解情況,倘確認信用卡資料被盜用,應馬上向警方舉報;五、與親友分享防罪訊息,讓大眾提高警覺,警民攜手共同預防和打擊犯罪;六、如懷疑遇到詐騙,可致電司警局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 7777查詢或報案熱線993求助。(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