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施家倫和宋碧琪在總結第六屆立法會工作時表示,在過去一個會期(2020 年8 月至年7 月), 一共接到2,127宗個案求助和宗的各類諮詢。 兩人議程前發言19次, 提出書面質詢73篇,口頭質詢七份。梳理這幾年的求助個案發現,市民的求助,始終集中在公屋申請、加快社屋上樓、加快醫療輪候這幾件事情。另外,跨境置業糾紛、珠海社保協助這些跨境事務也有所增加。 施家倫表示,自去年以來,兩人將監督的重點轉到政府抗疫政策、對居民和行業的援助舉措、居民就業問題,重點關注政府「顧民生、穩經濟、保就業」政策的落實情況。例如,針對疫情反覆情況,持續建議並且督促政府及時加推抗疫支援措施,將市民疫情下的壓力反映出來,積極爭取兩輪經濟援助;督促政府優化公共工程批給合同,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很多問題政府改進效果不理想 他表示,部分建議政府有聽入耳作出改善,例如改變第二輪消費卡派發模式、承諾公共工程會完善條款保本地優先就業、新城A區制定各地塊公屋興建的時間表。但還有很多問題,政府聽了意見,表示會改進,但效果很不理想,例如掘路工程、滲漏水鑑定、都市更新、行政改革、招商引資政策等。 宋碧琪議員表示,在本屆立法會工作中,很高興能見到一些長期推動的問題終於獲得政府有關部門重視,更在法律中完善落實,尤其是公職人員公平發展、向上流動問題。包括要求政府取消編制外人員被終止委任主管人員後回原職位的六個月試用期,經過兩年多爭取,終獲政府取消。 議員施家倫和宋碧琪經常落區聽取市民意見。(民建聯圖片)
議員施家倫在總結第六屆立法會工作時感謝市民信任,在過去八年支持他和團隊在立法會參與服務。他指過去的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亦存在不足,離團隊願景還有一些距離,承諾未來會更加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一定會以公心,為廣大居民辦更多實事。 施家倫談到他的工作體會,認為疫情之下,貧富差距擴大、利益格局僵化,機會分配不公平,基層家庭出人投地的渠道和機會不多,特別是疫情衝擊,結構性矛盾更加明顯,情況有更加嚴重趨勢。 民生事項當局進步很小 他指出,市民反映的訴求,來來去去都是醫療、住房、交通、都市更新這些老生常談問題。市民長期反映、強烈反映,表明是切身之痛,但八年過去,市民關注的民生事項,進步很小,問題還是那些老問題。他坦言,作為議員,他對此感到很愧疚。 施家倫又批評本澳法律更新速度嚴重跟不上社會發展步伐。政府法律提案沒有緊跟施政目標。公共行政改革至今都沒有理順,多元產業發展配套立法非常慢。公共行政體系和行政效能雖有進步,但仍然嚴重落伍,思維僵化、缺乏承擔、官僚作風並不少見,權責不清、跨部門合作不暢問題依舊。 本澳制度優勢未能發揮 招商引資政策沒有作系統梳理、集成創新。如果與海南、上海、橫琴等先行區相比,顯得非常落後,本澳的制度優勢不僅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而且還出現跨境合作的制度壁壘,導致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許多項目無法落地。而政府推出的產業基金,運作方式相對單一,主要還是採取補助和貼息貸款等方式,沒有建立起市場化、專業化運作的政府投資基金,亟需引入現代企業運作模式。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給全世界帶來巨大影響。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體,更受到嚴重衝擊。產業結構單一、就業市場萎縮、青年出路狹窄是廣大居民面臨的現實威脅。 施家倫承諾,未來會更加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為廣大居民辦更多實事。 (吳泳欣攝)
議員宋碧琪在總結第六屆立法會工作時指出,在民主社會中,立法會是民意機關,不單要立法好,更要切實代表廣大市民監督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指議員就是為民喉舌,不是要一味附和政府,更不是要做為反對而反對的機械手,而是要實是求是,做得好就要讚賞要支持,做得不足就要多提意見,做得錯就要批評,更要追責監督,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發展。承諾未來會繼續將澳門市民的心聲帶入議會,讓立法會有更多元、更真實的聲音。 另外, 宋碧琪又形容, 今屆立法會工作相當不容易,在疫情下除了要配合特區政府防疫的工作,更要為了避免因過了會期時間而出現廢案影響社會發展,為此,在立法會主席帶領下,全體人員加班加點也要做好立法工作。 宋碧琪稱,未來繼續將澳門市民心聲帶入議會,讓立法會有更多元、更真實的聲音。(吳泳欣攝)
為期三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期於昨(16)日中午12時結束,休漁期間回澳停泊於內港的100多艘漁船,昨日中午後,其中約100艘漁船有序駛離錨泊區,出海捕漁作業,海事及水務局與海關派出船隻和人員在內港漁船錨泊區、往內港航道一帶指揮海上交通,其餘20多艘亦將於日內出海作業。 昨日出海作業漁船中,其中十多艘屬近海街市艇,傍晚即返航;約30艘中淺海蝦艇會前往珠海水域捕撈;深海雙拖漁船會前往廣東省東邊或汕尾等較遠地區作業。 漁船進港須提供電子航跡 海事局採取多項措施協調漁業界防控疫情,漁船進港時須提供電子航跡記錄以便核查,如航跡顯示曾進入中高風險地區,船上人員則須進行14天醫學觀察,有關漁船則須錨泊在錨地以北的獨立檢疫區域內。如同一時間有較多漁船進港,海關人員需時核查航跡,漁民需耐心等候。 入港後漁船必須在指定的內港5B2、28、31A和33號碼頭上落漁獲或補給,完成後須於內港錨地錨泊,不得隨意靠泊碼頭。船上非本地漁工禁止登岸,而所有登岸人員亦必須向海關出示現行規定下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只能從南舢舨碼頭入境。 籲業界留意最新防疫安排 由於疫情瞬息萬變,海事局呼籲漁民業界,留意最新防疫安排,除了必須進行的捕漁作業外,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出入境,共同守護澳門的整體防疫成果。 南海伏季休漁期於今年5月1日中午12時起,北緯12度以北南海海域全面進入南海伏季休漁期,休漁時三個半月。南海伏季休漁制度是我國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漁業資源養護管理制度,是保障漁業高品質發展、助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今年休漁期至8月16日中午12時結束,粵、桂、瓊三省(區)應休漁船數達多艘。
今年 (2021 年) 第二季,國際性業務佔澳門整體銀行業務比重上升。 澳門金融管理局昨(16)日發布本年6月本澳國際性銀行業務統計資料顯示,至今年六月底,國際資產佔銀行體系總資產的比重從3月底的上升至86.2%;而國際負債佔銀行體系總負債的比重,亦從3月底的上升至83.9%。 外幣是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的主要交易單位。至今年6月底,澳門元佔國際性銀行資產及負債的比重分別為0.5% 及0.7%, 而港元、美元、人民幣及其他外幣在國際資產中分別佔31.2%、42.5%、及4.7%,其在國際負債中的比重則分別為39.4%、39.8%、16.9% 及3.3%。 國際資產按年升16.0% 至今年6月底,澳門銀行的國際資產總額按季上升8.7%,而按年亦增加16.0%, 金額為21,765 億澳門元(2,722億美元);其中對外資產按年上升19.7% 至16,818 億澳門元,而本地外幣資產亦增長4.9%,金額為4,946億澳門元。作為國際資產主要組成部分的外地非銀行貸款增加,金額達7,964 億澳門元。 負債總額較三個月前上升 澳門銀行的國際負債總額較三個月前上升9.5%, 而按年亦增長16.9%, 金額為21,173 億澳門元(2,648億美元);其中,對外負債按年上升33.7%, 金額達12,856 億,而本地外幣負債則下跌2.1%至億澳門元。澳門居民及特區政府存放於澳門銀行的各類外幣存款,仍然是國際負債的主要組成部分,這類存款按年減少3.4%,至本年6月底的億澳門元。 國際性銀行業務分布亞歐澳門的國際性銀行業務主要分布在亞洲及歐洲。至六月底,澳門銀行體系對外資產中,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債權各佔45.7% 及27.3%;而對盧森堡及葡萄牙的債權則各佔及0.9%。與此同時, 對葡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債權比重分別為1.3% 及 7.4%。在對外負債方面,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的負債各佔總體對外負債的40.1% 及;對英國及法國的負債則各佔及4.3%;而對葡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負債比重分別為及8.2%。 當局強調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統計是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所倡導的方法編制,藉以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參與該國際組織的「地區性國際銀行業務統計」計劃。
本澳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問題湧現,未來人力資源或面臨不足。有議員書面質詢當局長者社企資助計劃進展,社工局回覆指出,民間社團創設的兩個社企項目獲批,當局已簽署合作協議,預計兩個項目將於今年第三、第四季投入服務。 社工局局長韓衛回覆議員李振宇書面質詢時表示,為支持長者發揮所長,社會工作局推出《共創耆職長者社企資助計劃》,鼓勵民間社團創設適合長者工作的崗位,展現長者就業的正面形象。有關資助計劃最終有兩個社企項目獲得批准,合共為長者提供16 個全職和六個兼職的工作崗位。社工局已經與有關社團簽署合作協議,預計兩個社企項目分別於今年第三季和第四季投入服務。 在長者就業配對及就業輔導服務方面,勞工事務局優先為65 歲或以上長者辦理求職登記,並為長者提供免費的就業配對、提供就業諮詢與指導等。此外,勞工事務局亦為中壯年準退休人士及長者舉辦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向他們提供就業諮詢和調適指導,今年1 月至5 月共聯絡名55 歲或以上人士,1,094 名出席面試,414 名成功就業。另外,勞工局與社會保障基金成立了工作小組,正跟進修訂《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的工作。 為支持長者發揮所長,長者社企資助計劃兩項目已獲當局審批,料第三季起投入服務。(資料圖片)
澳門青年博彩從業員協會會長李柱坤,捐出澳門幣39 萬元援助河南水災災民,透過青博協轉交澳門中聯辦送達河南當局。 李柱坤稱,河南災情嚴重,全國人民心繫河南受災境況,與全澳居民同樣希望盡自己一分力協助受災群眾,另外,青博協上下亦與澳門社會各界一起為河南災民賑災募捐,期盼各界善長仁翁的捐款,能為河南災民稍解燃眉之急。 河南災區還有很多後續工作需要各界支援,期望社會各界繼續支援河南水災善後工作,並與全國同胞一起,持續關心受災同胞的境況,共同努力,献出愛心,爭取河南受災同胞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河南災後重建工作任重道遠,需社會各界伸出援手。 (資料圖片)
學年學生福利基金「大專助學金計劃」的獎學金及特別助學金,以及高等教育基金的「資助於頂尖學府就讀獎學金計劃」將於本周五(8月20日)截止,有意申請者請把握時間遞交申請表格及相關資料。 「大專助學金計劃」設置的獎學金,旨在獎勵過去一學年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而特別助學金則旨在培養澳門所需的專業人才,另「資助於頂尖學府就讀獎學金計劃」旨在鼓鼓勵和支持於頂尖學府升讀或正在就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學生,獲選學生將按其就讀地區給予資助。受助的學生應於每年11月最後一個工作日或之前提交新學年的在學證明及最近一學年的成績資料,以延續受益人資格。 有意申請「大專助學金計劃」或「資助於頂尖學府就讀獎學金計劃」的學生,可於教青局索取申請手續指南及申請表,亦可於教青局網頁下載,又或透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各公共部門獎助貸學金及資助服務平台」網頁填寫相應計劃的申請,並連同相關文件於申請期內提交至教青局。為儘量避免人群聚集,本學年除於上述期間中午時段也接受遞交申請外,申請人也須至少提前一日進行網上預約遞交申請文件。有意申請者可掃瞄二維碼儘早上網預約,以確保申請可如期辦理。 如有查詢,可致電8397 2512、8397 2480 或瀏覽大專獎助學金專頁。 兩項獎學金即將截止申請,教青局呼籲有意申請者需盡早遞交資料。 (力報攝影組圖片)
在廣大市民全力配合及特區政府各部門工作人員不懈努力下,澳門至今已經連續14天沒有新增病例,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傳播風險有所緩解。經行政長官批示,自明(18)日零時起,正式解除關閉部分娛樂場所的特別措施,標誌著澳門抗疫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回想本月3日本澳出現新冠確診病例後,特區政府極速拉動警號,宣布開展全民核酸檢測並暫時關閉戲院、美容院、「卡拉OK」、酒吧及歌舞廳等娛樂場所。澳門各界全力配合特區政府,以積極面對「疫」境,充分體現澳門市民守望相助、共克難關的精神與氣魄。 如今當局在疫情受控的前提下放寬防疫措施,大家在歡欣鼓舞的同時,亦需謹記切勿將「放寬」誤讀為「放鬆」,反而要對疫情防控更加重視及警惕。即將開放的娛樂場所首先要做好消毒、登記、限流等最基本亦最有效的防疫舉措。而市民前往相關娛樂場所消費亦要堅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及注意個人衛生。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再度重創本澳零售、餐飲、娛樂、旅遊等行業生意,中小微企陷入經營困境,大型博企無奈再度祭出「無薪假」的新聞近期不絕於耳。娛樂場所的重新開放,無疑令飽受疫情衝擊的澳門各行各業看到經濟復蘇的希望。但理性地看,國內乃至國際的疫情在短期內不可能立即消除,因此,本澳對出入境的禁令和管制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解禁。 可以預見,短期內不太可能會有大量旅客來澳消費。未來要支撑澳門的觀光、旅遊和餐飲業,重要途徑之一還是要透過增加本地消費來帶動。 特區政府若能在兼顧防疫的考量下, 透過主動宣傳及推出優惠, 帶動各種消費, 如本地觀光、旅遊和餐飲等,同時為是次疫情中受影響較嚴重的商企提供針對性的支援政策,協助其渡過難關,相信對於活絡澳門經濟、提高商家收入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都會有很大助益。此外,趕快提高疫苗接種率仍是當務之急,只有足夠接種率築成免疫屏障,才能避免病毒反撲,疫情再起,才能早日擺脫新冠肺炎的陰霾。 澳門疫情形勢穩定向好,標誌著全澳防疫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愈是形勢向好,愈不能掉以輕心,全澳市民必須咬緊牙關、堅持到底,認真落實各項防疫舉措,爭取早日取得最後的勝利。
氹仔銀娛建築地盤,昨(16)日上午發生致命工業事故,一名31歲男外僱工人從五樓高處墮下,經搶救後不治死亡。勞工局表示高度關注意外事件,並已立即派員前往事發地點調查了解及跟進情況,以及勒令相關承造商停止工地內所有離地兩米以上的高空工作,對死者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並協助跟進工傷意外賠償事宜,以及提供其他適切的協助。 事發在昨日上午9 時10 分,據現場消息稱,死者當時在地盤地面層負責鋪設電線工作,在地面層工作其他工友發現死者從天花走廊位置高處墮下,跌落離地約五層樓高地上,背部大量出血,工友立即致電999 報警求助,墮樓工人經送往仁伯爵醫院搶救,最終搶救無效,傷重死亡。 死者從五層樓高度墮下 司警報案及緊急行動中心於昨日上午10 時接獲仁伯爵綜合醫院護士通知,一名男子在路氹一工地由高處墮下,經搶救無效證實死亡。經調查了解,死者生前於路氹一工地地面層負責鋪設電線工作,於昨日上午約9 時10 分,在地面層工作的同事發現死者從天花走廊位置高處墮下(離地約五層樓高),當時死者背部大量出血,因此立即致電999 報警求助。 經向死者上級了解,得知上述天花走廊工程較早前已經完工,公司並沒有指派死者到上述位置工作,因此不清楚死者為何從該處墮下。死者背部近腰位置、雙手肘及雙足踝均出現開放性骨折,符合高處墮下造成傷勢。同時,在醫院內,發現死者衣物中有安全帶及安全扣。由於事件涉及懷疑工業意外,治安警察局及勞工局派員到場處理。 墮亡工人為31歲男外僱 死者姓劉,男性,31歲,外地僱員。 案件初步列作屍體發現案,死因有待法醫檢驗確定。案件交由司警局調查科跟進。 勞工局重申,工友的生命安全至為珍貴,根據第44/91/M 號法令的規定,承造商有義務對工作環境進行安全評估以訂定施工安全程序,並監督工友按施工安全程序進行工作,保障工友生命安全。 銀娛:全力配合救援調查工作對於該宗事故,銀娛集團回應稱,集團一向十分重視地盤工人的健康與安全,對昨早所發生的意外事件深表遺憾,並謹此向有關工人的家屬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銀娛已即時全力配合多個政府部門的救援及調查工作,並確保有關承建商根據勞工事務局的指引嚴格執行相關守則。另外,銀娛已經並繼續與有關承建商向有關工人的家屬提供適切協助及跟進賠償事宜,將繼續與所有相關政府部門及持份者跟進事件。由於事件現已交由警方處理,暫時沒有更多資料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