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頒布後,澳門特區政府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大灣區建設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最直接、最便利,並能產生巨大效果的制度設計和安排,是澳門未來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機遇無限。《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於今年2月18日頒布,澳門特區政府隨即啟動編制《 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 》附件–《 澳門特別行政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充分體現澳門特區按中央的統一部署,積極落實與國家總體規劃與戰略對接的決心。
粵港澳大灣區「 9+2 」11 個地方中,澳門人地雖少,產業較單一,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落實,澳門經濟局面有望在大灣區發展中換上新裝,澳門是最早回應及開展研究的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被列為國家戰略後,特區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去年7月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及《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畫 》,制定初步計劃,圍繞兩大角色、三個定位、八項重點開展工作,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澳門透過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深化大灣區在經貿、社會民生福利、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檢驗檢疫等多領域合作,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有利於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社會民生福祉的改善,讓澳門居民可實實在在有獲得感。澳門按照「 國家所需,澳門所長 」的理念,參與大灣區建設,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提升澳門在內地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把握大灣區帶來的發展機遇,搭上祖國發展的快車。 特區政府今年以來依託國家級民間智庫和本澳學術研究力量,開展研究和務實探索,廣泛地收集分析社會各界對大灣區意見建議。政府各部門深入開展研究,組建跨領域專業團隊,陸續前往大灣區內有關城市開展深度調研,力求更精準地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澳門作用,澳門將主動謀劃研究、廣泛宣傳,切實讓社會各界有效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互相了解溝通的視窗和互相交流匯合的橋樑,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的發展定位是順應時代發展 , 有效回應了澳門特區政府致力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大背景。回歸後澳門經濟發展迅速,旅遊業蓬勃發展;年還獲聯合教科文組織(UNESCO)評定為「 創意城市美食之都 」,建設「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與美麗家園 」,是特區政府終極目標。
為提升本澳的科研學術氛圍,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與科技大學合辦「科學研究的藝術與魅力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院士分享會」 昨(16)日下午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與澳門的社會賢達、科研人員、大學生及中學生分享其數十年來在學習、教育及研究的心得及經驗。
因將有各項為慶祝特區成立20周年所舉辦的活動、大型表演,及於12月日晚上舉行的煙花匯,演預料會吸引大量市民和旅客參與,治安警察局昨(16)日發出新聞稿指,為確保活動順利舉行,警務廳及交通廳將加派人員於活動場地周邊及旅遊旺區進行疏導人流,及維持交通秩序的工作,並適時實施人潮及交通管制措施,確保公共秩序,同時加強市面巡邏警力,持續進行反罪惡巡查行動,預防和打擊不法活動。 此外,治安警察局亦表示,已在各出入境事務站安排足夠警力處理通關工作,適時會加開查驗櫃檯及實施分流措施,保障通關暢順。 另外,治安警察局與澳門海關於今日凌晨零時起,至12月21日凌晨零時,對使用本澳各陸路口岸車道(港珠澳大橋、關閘、路氹城、珠澳跨境工業區)進出境客車進行聯合檢查。
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在昨(16)日發出新聞稿,指為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別安保工作的安排,澳門輕軌氹仔線將於年12月18日下午1時至20日期間暫停客運服務,12月日恢復正常。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敬請公眾留意相關安排。 澳門輕軌氹仔線於本月10日下午3時33分正式開通,並由開通日起至本月31日,乘客可憑站務員派發的單程票免費乘搭,而在明年1月1日開始,澳門輕軌氹仔線將會正式收費,票價為乘搭三個站或以下,每程六元(澳門元,下同);乘搭四至六個站,每程八元;乘搭七至十個站,每程十元。
澳門下一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競選期間,曾走訪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當他聽到本地初創企業缺乏資金發展後,馬上表示希望澳門未來可創立天使基金,或推動更多天使基金進入本澳,從而協助青創企業的資金需求,並將項目推向市場化。 經賀一誠提出以天使基金助青創者後,大家開始注意天使基金,但實情是許多人也不知道甚麼是天使基金?現時這類基金在澳門運作情況如何?本澳年青人又怎樣能得到天使青睞?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當年曾到美國矽谷尋求投資,他說:「 我見了三十多家基金,沒 一家願意投資,他們總說我沒有一個Businese Plan 」。當然,馬雲後來找到軟庫的孫正義,讓阿里巴巴得以成就今天的雄圖霸業。
澳門不僅「 天使 」難求,且企業家多屬傳統行業出身,少拓展新市場,所以基本不容易被天使投資青睞。但有本地創業者另闢途徑,成功獲得天使基金支持。 後的澳門創業者黃茵,以過來人的身份,向我們分享當初尋求資金碰到的問題,以及最後如何機緣巧合下,打動天使投資者的芳心。 要獲得天使投資人的青睞絕非易事,黃茵創立的「創億健康科技」,是專注大數據分析、醫療醫藥平台的開發及運營。黃茵受訪時稱,天使投資人每日可能收到成百上千的合作電郵: 「他不可能都看完,更不可能都投資。」但若打著澳門的青孵項目旗號走出去,「投資者點都會看,有什麼問題可以改善的,他都會講一講。」一切從比賽開始在孵化中心的指導下,黃茵去年開始帶著其團隊積極赴外參賽,冀望通過比賽增加機會展現項目優勢,讓更多的投資者看見。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去年作為澳門代表赴深圳前海參賽期間表現亮眼,獲得賽事協辦單位——香港青年創業教育基金看好,從而獲得該基金的天使投資。 問及其項目如何從上百的對手中脫穎而出?黃茵分析,他們公司的項目在真正意義上應用大數據去幫助使用者,因其科技含量高,對比有固定盈利模式的傳統創業項目,例如餐飲項目,更有爆發性,增長性亦更強,極合天使基金的要求。 同時她認為,通過積極參與創業比賽,可以看到自己的產品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如何,欠缺什麼優勢,從而加以改進。 黃茵的經驗可見,本地創業者若想圓夢高飛,切忌畫地為牢,自困於澳門市場難有發展,借澳門的平台優勢走出去,才能在創業浪潮中贏取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