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電話滋擾市民,不少市民都接過推銷電話,有些致電者一開口便知道接聽人姓名,他們到底從何獲得市民的電話號碼? 甚至知悉接聽人的身份?這當中是否涉及市民個人資料外洩? 情況令市民擔憂。
本澳低漥地區飽受水浸之苦,內港商戶每到風季總是提心吊膽,深怕防水工作不足夠,讓一場大水帶走半副身家。為了讓本澳商戶的財產安全更有保障,澳門金融管理局與經濟局昨(1)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推出本澳首份中小企「巨災險」,合資格商戶可以最低25,000 元保費投保十萬元保額的「巨災險」。在保險期內,每一次保險事故發生時以實際損失賠付,餘額可留到下一次使用。同時,金管局與經濟局更聯合推出資助計劃,由「工商業發展基金」支持,向合資格商戶提供總保費50% 或30,000 元的資助,也就是說保費最低可為12,500 元。
由澳門特區政府體育局與澳門武術總會聯合主辦, 旅遊局、文化局和文化產業基金協辦的「2019武林群英會」昨天(1日)揭幕,儀式於塔石體育館盛大舉行,並邀請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長萬速成、體育局局長潘永權、澳門武術總會理事長霍震寰、旅遊局代局長程衛東、文化局局長穆欣欣等出席作主禮嘉賓。活動邀請多位武術名家及團隊獻技,精彩節目包括武術表演、武術舞蹈表演、歌伴舞、龍獅表演等,氣氛熱鬧。
地處沿海「當風」位置的澳門,可以說對於颱風絕對不陌生了,而每當有颱風吹襲情況下,出入境口岸往往會出現旅客因無車可搭、無助彷徨地大排長龍的場面,而媒體亦不免會一次次地進行報導。前日熱帶風暴「韋帕」迫近本澳、氣象局掛起今年首個八號風球,而在關閘口岸、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就再次上演旅客人流「被困」場面。事後社會多方亦紛紛表達關注,人們不禁要問,有何措施可以從源頭上減少甚至杜絕此類情況發生? 在超強颱風「天鴿」及「山竹」過後, 本澳政府下定決心重整並完善民防架構運作,近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無論是在訊息發佈、停水停電預警、風暴潮疏散等方面都有長足進步。而在此前最為人詬病的氣象預警方面,更加一改以往被市民取笑的「事後氣象匯報」形象,在雷暴警告、大雨預警,以至颱風信號的發放都更加積極作為,其時效性和準確性亦獲得不少市民認同。 然而隨著當局更加積極的懸掛三號或八號風球,有可能導致出現此種矛盾現象:澳門市面停工停課停運,而不知情的旅客在眼見風勢、雨勢不大的情況下依然繼續進入本澳,自然是如同「甕中之鱉」滯留口岸無處可去。出現了此種情況,當局今次破天荒安排巴士線路,在八號風球期間行駛疏導旅客,相信有關部門事前已經過評估,認為安全情況下才有此安排,雖然並非完美方案,但亦體現出「不古板、敢決策」的作風。 另一方面,若要在以後類似情況下避免再次出現,則需要更加靈活和開放的施政思維。在旅客範疇主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佔大多數的內地團客,相信當局與旅行社已經有相關溝通機制,在預見到未來會出現惡劣天氣、有機會懸掛風球的情況下對團客作妥善安排。另一種就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自由行旅客,由於他們來自天南地北、未必事先了解本澳狀況,又該如何對他們作出預警呢? 說到訊息發放,相信不少自由行旅客都會事先到網絡上了解本澳的景點、美食,當局可以考慮在旅遊相關的政府網站、社團網頁,甚至是時下流行的社交平台博客上進行天氣狀況預警,提前讓旅客做好應對或更改行程。此舉乍看或許有「趕客」之嫌,但實際上應可避免旅客感受到惡劣天氣下糟糕的環境,今年風季可謂業已來臨,當局宜早作研究考慮。
「2019武林群英會」,昨(1日)起一連四天舉行。其中一項備受矚目的賽事「太陽城集團ICKF中國功夫世界搏擊冠軍賽-澳門站」,昨晚7時30分於塔石體育館舉行,進行七場不同公斤級別的ICKF世界及亞洲金腰帶賽事,來自中國、巴西、美國、韓國、菲律賓、阿根廷、哈薩克斯坦、香港及澳門等國家地區的選手一同蒞臨澳門擂台比拼,而本澳亦派出祖安.拉莫斯及袁斯敏兩位選手,分別於亞洲自由搏擊金腰帶男子66公斤級賽事及世界MMA金腰帶女子52公斤級賽事迎戰香港和阿根廷選手。 大灣區踢拳邀請賽今舉行一連四天的「2019武林群英會」精彩節目連場,今(2)日晚上7時將在塔石體育館B館上演「大灣區踢拳邀請賽」,明天(3日)下午2時、晚上8時將在塔石體育館(A館)舉行「一帶一路龍獅邀請賽」、下午4時在塔石體育館(B館)舉行「散打擂台挑戰賽」。至於原定從昨天(1日)至4日(周四至周日)在塔石體育館及祐漢街市公園舉行的「武術夏日嘉年華」活動,今天(2日)的活動因天氣取消。明日及後日是否如期舉行,則視乎天氣情況而再作公布,敬請市民留意。
前日熱帶風暴「韋帕」襲澳,澳門懸掛起八號風球,而出入境口岸出現大量旅客滯留,引起社會熱議。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1)日表示,旅客在八號風球期間不斷進入本澳,而公共交通處於停頓,未來期望透過跨司合作解決問題。
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1)日召開第八次平常會議,多名委員關注在颱風天氣下各口岸的交通問題。委員洪偉東表示,當局可為滯留旅客作分流處理,了解旅客目的地,以便統一安排交通接駁,以及應與鄰近地區城市做好相關天氣通報,避免有大量旅客滯留,造成不必要交通壓力。 至於港珠澳大橋口岸方面,委員高岸峰指出,澳門作為國際旅遊城市,即使是颱風天氣仍會有旅客訪澳,有關當局應吸取是次經驗,與珠海和香港政府做好協調工作,待下次颱風天氣時能優化有關安排。他建議當局根據天氣情況適時安排巴士服務,並進一步研究颱風期間的公共交通安排,亦可於口岸大樓設臨時休息區,在強烈颱風期間讓滯留旅客使用,提供即時颱風消息、交通資訊、熱水及基本食物等,令旅客安心等待颱風過後繼續行程。
雖然氣象局已在昨(1)日凌晨1時30分改掛三號風球,並指「韋帕」已逐漸遠離本澳,但受風暴潮影響,內港一帶仍然出現水浸。昨日上午約9時,記者發現在內港一帶水浸深及小腿,市民需涉水而行,顯得相當狼狽,途經汽車亦需減低車速以減少水花濺起,避免波及市民。由於交通局已提早通知市民部分路段封路,因此路面上暫未出現「死車」情況。 氣象局預測適逢天文潮,今天(2日)至4日內港一帶將會水浸。 對於昨日內港一帶水浸持續,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昨日表示,由於昨日正值天文大潮,加上受熱帶風暴影響,其水位會較平時高,所以出現水浸。 他認為一時三刻要解決問題較為困難,需要從基建開始入手,例如增加渠口及增高堤岸等,需要一定時間。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1)日完成《社會房屋法律制度》細則性審議,並簽署意見書提交立法會大會審議及表決。法案最終規定家團申請者年齡下限由原文本的23歲改為18歲,個人申請年齡下限維持23歲,行政長官可基於合理理由接受18至22歲的個人申請,並刪除針對學生申請人的限制。 一常會主席何潤生在會後總結指,雖然個人申請年齡下限維持23歲,但已刪除過往針對全職學生無法申請的限制,而年滿18歲但未滿23歲人士,可經行政長官批示接納申請。 何潤生又指,意見書新增「返貧」情況下申請的特殊豁免,如果有申請人曾取得經濟房屋、貸款或利息補貼等,但有「返貧」的情況符合社屋申請條件,同樣可經行政長官豁免後接納申請。 何潤生又指,社屋分配採用計分排序,政府接納一常會意見,增加社屋輪候考慮因素,包括家團人均收入、在澳居留時間、申請家團中澳門永久居民比例等。由於政府需時草擬相關補充法規,因此建議法案通過一年後生效,而現時申請個案將沿用現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