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昨(5)日起一連六日於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行政長官崔世安、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和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出席開幕式。
由文化產業基金支持的設計綜合服務平台「澳門設計中心」,以及時裝時尚綜合服務平台「澳門服裝品牌孵化中心」,組織澳門18間企業到上海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動澳門文產企業與外地產業進行交流合作,協助業界擴闊外地市場。 繼去年業界經由文產基金組織,參與首屆上海進博會後,今年基金繼續透過資助的綜合服務平台組織業界參展,分別在「服務貿易區」及「品質生活區」展示澳門的產品設計、多媒體製作、文化展演製作及服裝時尚設計等。 「澳門設計中心」平台在「服務貿易區」策劃組建「澳門文創薈」,集合澳門參展的企業,包括創意設計類的MCDC澳門設計中心、匠心;數碼媒體類的魔法師科技;文化展演類的棋人娛樂;綜合服務類的克里夫斯工作室、上行國際及澳門芒果國際傳媒有限公司。 「澳門服裝品牌孵化中心」平台則在「品質生活區」策劃組建展位,展示澳門的設計品牌。「澳門服裝品牌孵化中心」展位充分運用空間設計,融入內地經典地標性建築貼畫,寓意將澳門原創設計、穿衣搭配風格傳遞到祖國每個地方。
2020/2021學年首次於澳門報讀幼兒教育階段(即2015 年至2017 年出生)的「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措施」即將展開,教育暨青年局為讓家長進一步了解「中央登記」詳情,將由本月23日起舉辦多場說明會,家長可於教青局網頁報名參加。 家長可於「中央登記」期間,透過教青局網頁了解各校招生資訊及進行網上登記,家長毋須到學校輪候領取或遞交報名表,亦毋須列印「註冊憑條」。 家長可於明年(2020 年)1 月6 日至20 日登入教青局網頁為子女進行網上登記,登記時須填寫及提交與報名相關資料,以及上載幼兒近照電子檔(正面免冠證件相片格式)。 完成網上登記後,學校將通知家長入學面談日期及時間。家長可於面談後到教青局網頁查詢正取生的錄取情況,正取生家長須於網上確認入讀一所學校,並以幼兒身份證明文件到決定入讀的學校辦理註冊手續。 「中央登記」說明會將介紹有關措施的日程重點及具體安排,以及示範網上登記操作步驟。說明會包括專場和公開場,報名參加專場的家長須經托兒所統一報名,公開場(見下表)的報名截止日期為每個說明會前的一個工作天,歡迎家長透過網上報名參加,額滿即止。查詢請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3972309。
「第九屆澳門購物節」將於12月1日至31日舉行,以「線上線下全城消費大抽獎」為主題,「GO輕鬆購好玩」為口號,希望推動及深化購物節成為澳門旅遊品牌標誌性活動,致力為澳門特區打造休閒旅遊產業品牌。 第九屆澳門購物節由澳門旅遊零售服務業總商會、澳門國際品牌企業商會及澳門零售管理協會等24個組織合辦,前(4)日下午4時於萊斯酒店怡景餐廳前地舉行開幕儀式,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致辭時表示,澳門購物節橫跨整個12月,籌辦單位積極邀請更多中小企業參與,並將繼續舉辦主推本地品牌的「精美澳門」系列活動,展示澳門多元零售特色。 澳門購物節籌委會主席周錦輝表示,期望通過購物節活動加強消費者的購物意欲,帶動澳門內需,推動本地中小企業及旅遊零售產業共同發展;更希望透過活動充分展示澳門旅遊零售業的優質服務,提升城市形象。 本屆購物節共設有20個抽獎點,覆蓋全澳,每消費滿500元即可獲得一次抽獎機會。同時將著重投放大灣區宣傳,於珠海橫琴、中山及江門舉辦三場路演活動,全面強化本澳與大灣區的合作紐帶,提升全城參與度及凝聚力,大力配合特區政府推進經濟向適度多元化發展。同時,於12月20日至29日期間,於漁人碼頭勵駿廣場內將舉行為期十天的本土特色市集「精美澳門」系列活動,期望展現本澳多元零售特色,推動澳門零售產業及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許多市民都留意到,近期各個公共區域已增設不少監控鏡頭, 時常可見到工作人員進行安裝工作,根據特區政府早前公布的《澳門特別行政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 - 2028 年)》,「天眼」項目作為確保城市安全運行的一環,計劃在2028年將公共場所監控鏡頭數量增加至4,200 支,即是在現有千多支鏡頭的基礎上大幅增加。 警察總局昨(5)日表示,正研究增設「天眼」第五及第六階段鏡頭的建設,工程完成後,「天眼」項目的鏡頭總數量將增至2,600 支,並計劃在沿岸一帶、新城填海區等區域增設1,600 支監察鏡頭,以確保本澳整體城市運行的安全,預計天眼數量2028 年達至4,200 支鏡頭。
離島社諮會昨(5)日下午舉行全體會議,委員徐承康議程前發言時關注氹仔大廈的防火安全及監管機制,建議政府持續加強大廈防火安全意識宣傳及隱患排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中期內推出《大廈公共設備檢查維護指引》,並盡快修訂《防火安全規章》及相關檢驗樓宇安全的法例,監管好大廈的消防安全。 他提及,上月北區廣福祥花園第四座火警事件,再度引起氹仔街坊擔心大廈防火及人身安全,本澳超過30年樓齡的大廈約有4,000多座,大廈設備老化情況普遍,當中三無情況更影響老舊設備更換,故類似火警再次出現也不會意外。 他建議:第一,在短期內當局持續加強針對樓齡高的大廈防火安全意識宣傳及隱患排查,針對大廈內消防系統設備、公共電力裝置及燃氣管道安全進行大驗身,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政府部門聯同尅公司,與大廈業主及住戶有系統地策劃及管理安全系統。 第二,中期內政府當局應推出《大廈公共設備檢查維護指引》,要求設備維護者完成檢測後向權責部門提交測試內容及檢測報告,並由合資格工程人員簽署,再由權責部門抽檢形式進行複檢。 第三,長期應盡快修訂《防火安全規章》及相關檢驗樓宇安全的法例,參考鄰近地區經驗,將大廈內涉及消防規劃、設計和建造權責賦予工務部門,而消防設備裝置由消防部門負責,共同監管大廈的消防安全,另外優化現時各個大廈維修基金運作,以更方便行政措施推動業主使用基金進行與生命安全相關的消防、電力設備及升降梯更換。
澳門近年發展迅速, 尤其經濟方面的巨大變化,各方面的飛速發展對職業技術人才求才若渴,但職業技術教育未能追上社會發展,為回應社會對人才需求,政府開展修訂《職業技術教育制度》工作,去年6月已完成公開諮詢,今年1月已發表諮詢總結報告,但修法工作未有進展,立法會議員陳虹提出書面質詢《職業技術教育制度》立法工作進度,期望盡快完成修法。 澳門經濟要適度多元發展,就需要多元人才支撑,發展職技教育能為人才市場提供合適技術人才儲備。雖然職業技術教育在本澳推行多年,但難以突破發展瓶頸,未能配合社會需求。本澳職業技術教育面對的最大挑戰,主要來自社會對職技教育固有觀念,未能因應就業環境變遷而適時作出調整,社會上長期存在就讀職業技術學校學生是「讀唔成書」、「被淘汰的一群」、「冇出息」等負面標籤。 另一方面,不少家長對職業技術教育學生的刻板印象、標籤效應仍然存在,認為「藍領」沒 出色。除了澳門本身有八所大專院校外,學生亦可到內地或外地升學,高中生升讀大學比例高達80% 以上,家長往往為子女追求高學歷,且至今本澳未有專業認證制度,家長為子女前途擔憂,不願讓其報讀職業技術教育,希望子女進入正統大學就讀。家長對職業技術教育的觀感,是直接導致本澳在職業技術方面人才嚴重短缺原因之一。 為回應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求,《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 年)》把發展與產業適度多元化需要相適應的職業技術教育作為主要的目標; 同時,特區政府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 年)》中也把完善職業技術教育的制度建設和保障措施作為「教育興澳、人才建澳行動計劃」內容。 要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發展,需完善職業技術教育規劃,讓青少年有更多職涯發展可能性和選擇性,專業資格考試需銜接專業認證,積極宣傳與推廣,以提升家長及師生對職業技術教育的了解,使社會摘除「有色眼鏡」,政府需持續宣傳與推廣,提升社會對職業技術教育的了解,以及與其他部門及高等院校合作,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升學輔導工作,協助學生確立未來發展路向,同時進一步加大資源投放,滿足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各種需要。
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5)日召開全體會議,會議上衛生局代表介紹了慢性病自我管理計劃、自家健康自己管理計劃及衛生中心所提供的保健服務等工作。 離島區社諮會副召集人劉鳳鳴會後總結表示,除了有關計劃之外,衛生局亦介紹了藥物回收服務。委員郭潮輝表示,衛生局已實行藥物回收計劃,市民可將過多或過期的藥物放到衛生局轄下機構的回收箱,衛生中心將會協助藥物回收和銷毀,減少環境污染。 被問及石排灣衛生中心的啟用時間,委員黃麗儀引述衛生局表示,原先屬石排灣衛生中心的四層空間,現時已將其中一半空間給予社工局用於老人院及精神復康院舍,故衛生中心需要重新規劃,工務局正在審批有關設計,目前仍未有時間表,但相信啟用時間會比原定明年(2020年)推遲。
離島社諮會昨(5)日下午舉行全體會議,有社諮會委員關注環保減塑問題。委員劉鳳鳴表示,澳門於本月18日正式生效《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近兩個月來,在政府大力宣傳教育下,居民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社會已初步營造減塑氛圍。 她指出,雖政府曾預計法律生效後,膠袋每年的用量將減少一半,但即使減少一半,膠袋污染問題仍然嚴重。此外,澳門所使用的膠袋絕大多數為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產的普通膠袋,屬於難以降解的物質,對自然環境有極大的危害,加上焚燒所產生的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同樣也亦會造成污染。 劉鳳鳴建議,政府可參考周邊國家及地區的做法,除了通過用者自付的方式減少膠袋的數量之外,應進一步立法強制商家只能提供可降解的膠袋;同時,考慮逐步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並要做好旅客的教育宣傳工作,讓旅客來澳購物時能自備購物袋。
本澳發生一宗駭人聽聞的兩小時禁錮案。兩名內地男子因涉及2,000萬人民幣的金錢糾紛,日前來澳耍樂時,在娛樂場門外被多名本澳勢力人士脅迫上一架七人車,禁錮車上在離島區遊車河兩個多小時,期間兩人被逼交出身上十萬港元現金,及被逼簽下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轉賬欠條。最終警方成功截停涉案車輛,救出被禁錮兩名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