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警偵破兩宗販毒案,拘捕兩名港男及一名港女,共搜獲50多包毒品可卡因,值約五萬多元澳門幣。 一名香港男子在北區從事販毒活動,司警根據線報鎖定疑犯身份後,於本周二(7日)晚上在大堂巷截獲疑犯,並在疑犯身上搜出40小包可卡因。其後到疑犯住所進行調查,拘捕其女友,同時搜出三小包可卡因、一小包冰毒、吸毒工具及記賬簿等,行動中共搜獲價值約45,000 元毒品。 經調查後發現疑犯來澳從事販毒活動約一星期,主要向夜場人士販售。 另一宗案件,是司警較早前接獲線報,指一名香港男子會在前晚經外港碼頭帶毒品來澳販賣,經監視後於碼頭的士站對其截查,搜獲十小包可卡因,約值13,000澳門幣。
一名30多歲內地女子,支付16萬人民幣,「下嫁」一名60歲澳門男子,涉嫌圖藉假結婚取得澳門居留權,身份證明局辦理身份證申請時發現有可疑,治安警接手調查後揭發假結婚,拘捕這對「老夫少妻」,以「偽造文件」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治安警發言人昨日稱,被捕澳門男子姓葉,內地女子姓潘。本月7日,警方到男子住所突擊家訪,發現屋內只有男性用品,未有與其「妻子」同住跡象。經盤問後,男子承認在2013年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一名內地女子,該女子希望透過結婚後申請家庭團聚來澳取得居留資格,並答應支付16萬元人民幣給男子作假結婚報酬,介紹人亦可得到30,000元。隨後於當年9月,兩人在珠海辦理結婚手續,並先支付12萬8,000元。葉男坦承兩人婚後沒有共同生活,亦不知「妻子」居住何處。潘女則否認控罪,卻未能說出「丈夫」家庭背景。
發生在路氹城一夜場的持玻璃酒瓶傷人案,司法警察局已將案件移送檢察院偵辦。檢察院昨日發出新聞稿稱,考慮到兩名嫌犯涉嫌觸犯嚴重傷害身體完整性罪的事實,經首次司法訊問後,刑事起訴法庭法官接納檢察官建議,命令對兩名嫌犯採取羈押候審強制措施。兩名涉案嫌犯已送往澳門監獄羈押,案件將發還檢察院繼續進行刑事偵查。 事發在本周一凌晨零時許,13名內地男女在夜場飲酒消遣,酒酣耳熱間,其中受害男子疑因錯攬一女子腰部,與女子男友爭執,混亂間被五名男子用玻璃酒瓶扑頭,滿頭鮮血仍遭一男子用尖銳啤酒瓶樽頸插入其右腹,重傷倒地。夜場保安聞訊馬上趕來處理,將傷者送往醫院搶救。傷者一度失血過多有生命危險,經急救後渡過險關。案件仍有三名嫌犯在逃。
治安警察局聯同交通事務局打擊的士違規行動,10 月份檢控合計621 宗。其中濫收車資及拒載行為在整體檢控量所佔比例較大(共571 宗,約佔92%)。另外,打擊經營「白牌車」共票控30 宗,而當中沒有發現涉及手機應用程式「叫車服務」違法行為。 治安警表示,將持續打擊的士及「白牌車」違規行為,確保市民和旅客的權利和安全,維護澳門旅遊形象。業界和市民旅客如發現上述違規行為,請主動致電治安局交通廳2837 4214、交通局8866 6363。
美國總統特朗普夫婦結束韓國訪問,昨日下午轉抵北京,展開一連三日的訪華行程。特朗普首站即到訪故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夫婦會面,共同遊歷故宮各處景物。習近平向特朗普介紹中華文化淵遠流長的歷史,並強調特朗普此行意義重大,不僅中美兩國高度關注,也為世界各國所矚目。習近平稱,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這次訪問將取得積極和重要的成果。特朗普也於昨日晚間發出推特,感謝習近平夫婦為他留下令人難忘的回憶。
歷任美國總統的訪華行程中,故宮都具有特殊的意義,不僅是紫禁城的政治意謂,更為中美元首創造了「私人時間」。早在中美尚未建交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就曾在1971年秘密訪華行程中,抽空造訪故宮。中美建交後,尼克遜、老布殊、克林頓與奧巴馬都曾參觀故宮。
霸佔青洲山頭、出租牟利、不理業權人趕驅、向業權人「勒索」搬遷費、官司敗訴卻無視法院判決、搞亂環境衛生……澳門法治之區居然出現一個如斯惡霸長達十年,據悉,這名惡霸身份,原來是一名「看更」! 青洲山業權人匯新發展公司代表符偉杰昨日帶領傳媒直搗青洲山被霸佔的修道院,可惜一樣慘食「閉門羹」,符偉杰稱,由於有人官司敗訴後上訴,所以未能行使業權人權利,對青洲山衛生問題進行改善,目前只有等待上訴裁決後才能採取行動。換言之,不排除有人利用司法程序「上下其手」,於是出現官民均對其「吹佢唔脹」的荒謬現象!
近日有青洲居民反映,8.23「天鴿」風災過後,青洲山衛生環境十分惡劣。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上周五(3日)出席活動後表示,風災後確實收到較多市民投訴青洲山周遭環境問題,不過到了9月中旬,情況已有改善,目前最大問題是青洲山地段屬於私人業權,而且業權亦分得「好散」,但如果環境再度惡劣,民署將會介入處理。 戴祖義又稱,青洲山環境問題持續了相當長時間,多年來蚊患、鼠患十分嚴重,無奈該地屬私人業權,加上業權人長期棄置土地,令環境十分惡劣。但他坦言,如果環境出現嚴重衛生問題,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將會與衛生局採取聯合行動介入處理。
一名情場老千藉接子女放學之機親近一名「富貴」失婚婦人,再冒充賭廳董事長及賭場老闆「契仔」,除騙去感情外,更以出售賭場股份為由騙去女事主超過1,000萬元巨款。但這名財色兼收的老千,本周一準備經外港碼頭離境時被警方拘捕,被控詐騙罪已移送檢察院處理。 案中疑犯姓譚(45歲),本澳居民,無業;受害人是一名年約40歲張姓女子,本澳居民,大約兩年前離婚。由於兩人的子女同就讀位於筷子基一幼稚園,今年初,譚男在接送子女上學時認識張女,由於手段了得,兩人關係一日千里,譚男曾以生活拮据為由,向張女借得20 萬元。 司警在昨日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案情指,譚男訛稱是一賭廳董事長,又是一賭場老闆的契仔,藉此博取張女信任,今年3月,譚男謊稱其契爺將以優惠價出售市值達11億元的賭場三成股份,但買家須先繳付1,000萬元保證金,張女信以為真,今年3至5月期間,分別將本澳及內地的兩個物業變賣,先後套現425萬港元及538萬元人民幣,最後全數交給譚男。 惟譚巨款到手後,一直採取「拖字訣」,指股權轉讓手續未完成,至8月,譚男更乾脆「潛水」,張女至上月27日才心死報警。司警接報後展開調查,並在治安警協助下,終得悉譚男欲經外港客運碼頭離澳,馬上趕往碼頭將他拘捕。 譚男承認犯案,報稱所有贓款已在賭場輸清,但事實是否如此,有待查證。
一名20多歲本澳女子昨日凌晨在置地廣場附近櫃員機提款後,被一名因賭敗起了賊心的香港男子搶劫。女子高聲呼叫,附近當值的兩名治安警員聞訊隨即趕來,先後將疑犯制服及幫助事主尋回遭搶走的19,000 元財物。 治安警昨日透露,案中被捕男子姓龍(30多歲),香港居民,報稱餐廳侍應,他已被警方以「搶劫及抗拒或脅逼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案發昨日凌晨1時許,一名年約20歲本澳女子在友誼大馬路置地廣場附近一間銀行櫃員機提取現金,其後將證件、銀行卡、手機及現金等總值19,000元財物放入黑色手袋,往宋玉生廣場方向離去。 但女事主不知她提款時已被人「關注」,當她離開櫃員機不久,即遭人從後搶去手袋,女事主不甘損失並高聲呼叫搶劫,恰巧一名治安警在附近巡邏,聞聲從後急追疑犯,至置地廣場時終將疑犯截停,混亂中疑犯與治安警雙雙倒地,但治安警最終將疑犯制服。與此同時,另一名接報治安警亦趕至,在附近拾回由手袋中散落的女事主手機,至此女事主所有財物均安然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