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爾大學等多所常春藤大學近日收到了炸彈威脅。
宇宙的奧秘是近代科學家不斷探索的謎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日解密大量機密文件,並承認曾經耗資2,000萬美元(約1.6 億澳門元)研究火星以及外星人;英國《太陽報》(The Sun)美國版4 日更指出,CIA曾讓靈媒探索約100萬年前的火星,而靈媒則聲稱,曾經看見百萬年前的火星人,為了躲避星球上的風暴,在避難所中「冬眠」。 英國《太陽報》報道,美國最初斥資2,000萬美元進行「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是因為當時認為蘇聯正在進行類似的研究項目,為了解敵人的想法,美國政府在馬里蘭州米德堡(Fort Meade)成立秘密部隊,嘗試與擁有超能力的人進行研究。其中名為「火星探索」(Mars)的實驗在1984年5月22日進行,CIA找來一位未具名的靈媒合作,希望可以透過對方「冥想」的超能力,探索百萬年前火星上的生活場景、尋找外星人,可能是想比對其與地球的發展狀況。 該靈媒表示,他在100萬年前的火星上看見許多「巨型金字塔」、方尖碑、道路系統,還有避難所等設施,並進一步指出,「避難所裡有很多不同的房間,裡面幾乎沒有任何家具或東西」。他猜測,火星人在避難所裡沉睡,似乎是在躲避兇猛的風暴,形容就像冬眠。同時,該靈媒描述火星人的外貌,「非常高但也非常瘦」,是「十分古老的人們,正在死去」,並稱「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 計劃小組成員:靈媒都是瘋子 CIA於10月在官方網站的問答項目中,承認確實曾有對「精神力量」的研究計畫,最早於1948年就出現在官方文件上,但直到1972年才正式立案,並在1977年將計劃交給美國國防情報局(DIA),並且重新改名為「烤架火焰」()計劃。在1990年代中期,DIA將該計劃交還給CIA後,CIA認為這類遠距觀察能力「過於不可靠且不一致」,無法用於情報蒐集任務,因此決定中止該計劃。 針對CIA在官網的陳述,以色列魔術師兼靈媒蓋勒(Uri Geller)在Twitter上表示,這是CIA坦承曾在他和其他靈媒身上做過測試。蓋勒曾聲稱幼時獲外星人傳授超能力,並為此常受邀至各國巡迴演出,卻也長年背負了神棍或騙徒的罵名。 而CIA文件證實,機構內的科學團隊,曾長年和蓋勒合作,經過一連串測試後,證實他確實擁有難以解釋的超能力。儘管獲得了CIA認可,但文件中也指出蓋勒的能力,有時呈現出的結果過於零星、破碎,整體而言並不可靠,無法有效使用在軍事用途中。 曾經在1978年至1984年間參與多達450項任務的「烤架火焰」成員、陸軍老兵麥克默尼格爾(Joseph McMoneagle)更指,「98%被找來的靈媒都是瘋子」,認為靈媒的能力並不準確。 CIA近日解密大量機密文件,並承認曾經耗資2,000萬美元研究火星以及外星人。
西非國家獅子山國家災難管理局表示,首都自由城5日晚發生一宗油罐車爆炸事故,造成至少108人死亡、92人受傷。 國家災難管理局6日發表聲明說,一輛油罐車5日晚在自由城東部一條高速公路上與一輛載有花崗岩的卡車相撞後漏油,引發居民哄搶。油罐車當時正準備進入附近加油站卸油。 聲明稱, 根據現場錄影和目擊者描述,油罐車和卡車的司機曾下車處理洩漏的油料,並警告居民遠離現場,但仍有人哄搶。在哄搶過程中,現場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傷者已被送往自由城各大醫院救治, 部分人員傷情嚴重。 獅子山總統比奧6日對事故遇難者表示哀悼,並承諾政府將對受影響家庭提供幫助。他同時宣布取消參加將於7日在加納首都阿克拉舉行的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首腦會議。 油罐車漏油後發生爆炸,導致大量搶油人士死亡。
美國德州音樂會5日晚間發生人踩人事故,已造成八人死亡,25 人被送往醫院治療,住院的傷者中有五人的年齡在18 歲以下。警方正展開刑事調查,已有25人被捕,據報當日有人被其他人注射毒品,受害的包括一名保安人員。 據外媒報道,休士頓市警察局長特洛伊.芬納(Troy Finner)6 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音樂節踩踏事件發生當晚至6日中午,警方已拘捕25人,其中23人因涉嫌非法侵入而被捕,一人因涉嫌持有大麻被捕,一人因涉嫌在公共場合飲酒被捕。 警方亦正查證部分人報告指,有人被其他人注射毒品,包括一名保安人員據報曾感到頸部被人用針筒刺中,他曾嘗試捉住該人,然後就昏迷,最後要靠注射解毒劑才蘇醒。治療該保安的醫護人員亦發現其頸部有一個針孔。但目前未知警方是否懷疑事件有份促成今次慘劇。休士頓市長強調會徹查,但目前下定論是甚麼出錯仍是太早。 事發時「天文世界」音樂會正在舉行,人群突然湧向主唱的饒舌歌手Travis Scott的台前,造成嚴重擠擁,部分人開始暈倒甚至心跳停頓,引發恐慌,繼而觸發人踩人。有目擊者憶述當時情況十分混亂。有片段顯示,Travis Scott 發現情況不對,停止演出,呼叫安保人員對觀眾施救。救護車隨後趕到現場。該名歌手在社交網站表示,對事件感到身心交瘁,並稱會向死者家屬提供協助。 當局稱,會場當日一共有500多名警員和700多名私人保安,又指除有做人潮管制,會場亦有充足的出口予觀眾離開。 音樂節原定5日起舉辦兩天,事發後,6日的活動被取消。
聯合國全球氣候變化大會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全球逾200 個城市於6日示威抗議,表達對聯合國氣候會議未能採取足夠快速行動抑制全球暖化的不滿。 英國格拉斯哥有逾十萬人遊行。遊行人士分兩批在格拉斯哥西部及南部出發,遊行至格拉斯哥綠地,沿途有大批警員戒備。 示威者高呼「要體制變遷,不要氣候變遷」的口號,高舉標語牌呼籲「氣候正義」,期間有一群科學家在公路燃放煙火,至少21 人被捕。 除了格拉斯哥, 倫敦等逾100個英國城市亦有反對氣候變化的示威,法國、澳洲、加拿大、巴西、土耳其等國亦有同類示威。
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3日發布有關中國軍力的年度報告,指出中國「擴張核武庫」的速度遠遠快於預期,到2027年中國可能擁有700枚可使用的核彈頭,到2030年可能達到1,000枚,是五角大樓一年前預測的2.5倍。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藉這份報告炒作「中國核威脅論」, 強調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核威脅來源, 中國始終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 恪守在任何時候和情況下, 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美國國防部官員於當地時間11月3日向國會議員呈交《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2021 》(下稱《報告》),在接受國會方面質詢後,美國國防部在其官網公布了整份《報告》。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報告》重點提及了中國的戰略力量發展,指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中國的目標是實現其核設施的現代化、實現核武器投送能力的多樣化,並擴充其核規模。 《報告》提及,中國正擴充核武庫、製造更多的核彈頭和核載具,中國已開始建造至少三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場,包括數百座可以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的地下發射井,並首次宣稱中國「可能已經建立海基、陸基和空基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報告》亦大幅度提高了對中國核彈頭預估數量,認為未來五年,解放軍擁有的「可投送」核彈頭可能多達700枚,到2030年可能達到1,000枚。美軍在《報告》中承認,這一最新的評估,超過了美國國防部在2020年預計的速度和規模——去年美國預計解放軍「到2025年有200枚能投送到美國的彈頭」。 國際和平研究所:美擁5,550枚不過,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數據,美國目前擁有枚核彈頭,俄羅斯有6,255枚,中國目前的核武庫規模僅大約為350枚。 除了重點提及中國核武發展以外,《報告》也在常規武器方面渲染「中國威脅論」,指解放軍正朝着「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努力,並且在「2027年達到一個現代化的里程碑」。《報告》稱,解放軍不斷發展的能力和理念繼續加強了中國「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以對抗「強敵」。美媒認為,「強敵」所指的可能是美國。《報告》又認為,中國正尋求建立一個海外基地及物流樞紐網絡,或可干擾美軍的軍事行動,並能夠支持解放軍採取行動應對美軍。 大陸2027年迫台談判? 《報告》亦多次談到台海局勢,重申五角大廈對於台灣日益面臨壓力、中國的化學及生物計劃及技術進步感到擔憂。美國高級國防官員向媒體簡報軍力報告時,列出中國大陸對台行動的潛在可能,包括聯合封鎖台灣、全面兩棲進攻、進行空中和導彈襲擊、進行網絡攻擊、奪取近海島嶼等等各種選項。但這位官員拒絕透露其中哪一種最有可能發生,或者有否可能發生,也不肯透露美國軍方是否看到大陸和台灣之間,近期甚至中期有否發生武裝衝突的風險。 《報告》指出,中國持續推動軍事現代化,目標是在2027年時,能具備在印太地區與美軍對抗的能力,並迫使台灣領導層依北京條件進行談判。 美最高將領:解放軍數年內不會攻台與此同時,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3日出席阿斯彭安全論壇時表示,「如果被要求,美國軍隊絕對有能力保衛台灣免受中國大陸的攻擊。」米利認為,即使解放軍正在發展未來能夠強行拿下台灣的能力,大陸未來數年內仍不太可能嘗試以軍事方式攻佔台灣。 米利被問到中國是否準備於不久的將來對台灣作出行動。他說:「基於我對中國大陸的分析,我不認為將於不久的將來可能發生。」他表示,不久的將來是指六個月、12個月或者可能24個月內。 汪文斌批美罔顧事實充滿偏見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美國國防部發布的這份報告同以往類似報告一樣,罔顧事實,充滿偏見。美方藉報告炒作「中國核威脅論」,純屬操縱話術、混淆視聽的把戲,國際社會對此心知肚明。 汪文斌指出,事實上,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核威脅來源,根據國際智庫的數據,截至今年初,美國實際擁有全球最多的5,550枚核彈頭。 中方敦促美方切實承擔起核裁軍的特殊優先責任,繼續以可核查、不可逆和有法律約束力的方式,進一步大幅實質削減核武庫,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 汪文斌強調,中國始終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積極主張最終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並一直將核力量規模限制在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中國恪守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美國當地時間3日開始為五至11歲的兒童,接種美國輝瑞與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全美將開設20,000個接種站,希望盡快補上兒童年齡層的防疫缺口。與此同時,哥倫比亞也開始為該國三至11歲兒童,接種內地的科興疫苗。 據美聯社報道,在佐治亞州,有接種疫苗的小童表示,期望打針後可以與朋友擁抱、玩遊戲,甚至「枕頭大戰」。提供予兒童接種的疫苗,劑量是成人疫苗的三分一,需要打完首劑疫苗三星期後打第二針,並需要多兩周產生抗體保護。 在哥倫比亞的首都波哥大,也開始為三至11歲兒童接種中國的科興疫苗。有兒童說:「我覺得接種疫苗沒甚麼大不了,就是被針扎一下。」隨著各國繼續推進自身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不少地方都先後開始為未成年人接種疫苗。古巴更領先全球,在今年9月成為全球首個為兩歲以上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國家,採用的是未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國產疫苗。 美國開始為五至11歲的兒童接種輝瑞疫苗。
阿富汗當地時間3日發生兩宗爆炸事件,造成兩名塔利班人員和四名平民死亡,另有九人受傷。 東部楠格哈爾省一家醫院的負責人表示,當天中午,在該省首府賈拉拉巴德市第八警區,一輛塔利班人員乘坐的車輛遭路邊炸彈襲擊,造成兩名塔利班人員死亡,三名塔利班人員和一名平民受傷。截至目前,沒有任何組織認責。 北部昆都士省首府昆都士同日亦發生爆炸案,當地一居民撿了一枚炮彈準備賣廢品,不料炮彈在其家中爆炸,造成四人死亡,五人受傷。昆都士市一家醫院的醫生確認爆炸事件,並表示有傷者傷勢嚴重。 一輛塔利班人員乘坐的車輛3日遭炸彈襲擊,造成兩名塔利班人員死亡。(網絡圖片)
美國一名父親發現未成年的女兒被其男友販賣至性交易組織,憤怒之下將男子綁架並殺害。這位父親日前被捕,被控一級謀殺罪。 華盛頓州史波坎市警方指,事件始於去年10月,60歲疑犯艾森曼(John)發現自己的未成年女兒被19歲男友以1,000美元賣給西雅圖一個性交易組織,設法救出女兒並將她帶回史波坎。次月,他打聽到男友的下落,將他綁起來放到汽車車尾廂,隨後用煤渣磚擊打他的頭部,並多次刺他腹部至死。 殺人之後,艾森曼將車開到北史波坎郡的一個偏遠地區,拋車而去。今年10月,另有人將車開走,警方認為,這些人並不知道車內有屍體。之後,有人在車內聞到異味才揭發案件。 警方在上月29日拘捕艾森曼,控以一級謀殺罪,一天保釋金需要100萬美元。美媒指,艾森曼無犯罪前科,亦無施用暴力紀錄,面對警方羈押並未抵抗,也在問訊期間承認罪行。 父親艾森曼將女兒男友綁架並殺害,此前無犯罪前科。(網絡圖片)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在英格蘭格拉斯哥舉行,與會的各國領導人當地時間2日達成協議,旨在結束森林砍伐和減少強效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並為接下來兩周更艱苦的談判提供助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都未親自出席此次峰會,但兩國都派出了代表團參加會談,會談將持續到1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公開批評中俄領袖缺席會議,指中俄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不努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指,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的是切實行動,而不是空洞的語言,並細數中方行動。 拜登當地時間2日出席COP26世界領導人峰會閉幕後的記者會,指習近平缺席會議的決定:「中國試圖成為一個世界領袖的新角色,但卻沒有出席峰會?全世界關注唯一最重要的事情是氣候,從冰島到澳洲皆是如此,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他們卻已經遠離了這個問題。」「坦率地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重大錯誤,」拜登表示,「世界其他國家會把目光投向中國並問道,他們會提供甚麼附加值?他們已經失去影響全世界人民和這裡所有人的能力。」拜登同時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俄羅斯的情況也一樣。他說,俄羅斯面臨嚴重的氣候問題,那裡的荒野正在焚燒,但對於採取行動,普京卻默不作聲。 綜合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及白宮網站消息,期間一名記者提問拜登「是否擔憂中美之間出現武裝衝突的可能」,拜登明確地回答「不會」。他表示,當然美國不會在國際領空、國際領海等一些問題上改變立場,也將會推進網絡安全等一系列事務,但是「我不認為將會進行武裝衝突」。拜登重申,自己已向習近平明確表示,這是「競爭」而非「衝突」。 外交部籲美承擔應盡責任 對於拜登的批評,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回應指,中方一直用行動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而不是空洞的囗號。中國從未退出過《巴黎協定》,反觀美國的氣候政策不斷反覆和倒退,美國政府必須切實履行責任,拿出具體的減排政策措施,而不是試圖轉移視線、諉過於人。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3日重申,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是實實在在的,就在拜登發表相關言論的一天內,中國又新增造林面積約9,800公頃,新增光伏裝機約90,000千瓦,並正開工建設一批總規模近3,000 萬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項目。 汪文斌說,中美曾共同努力促成《巴黎協定》,卻因為美國曾經放棄,影響了全球氣候治理和協定的全面有效實施。對於美國的回歸,中方也以建設性的姿態和國際社會一道表示了歡迎。中方希望美方切實承擔起應盡的責任,盡快提出並認真執行具體的減排政策措施,兌現出資承諾,不要再朝令夕改。 美媒:拜登空手與會 拜登在峰會期間一直宣傳美國重新站在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最前沿,承諾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但他在國內實施這些政策時仍面臨著重重障礙。日本《讀賣新聞》稱,拜登政府為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背書的財政法案不僅遭到共和黨抵制,甚至也遭到一部分民主黨議員的反對,沒能在國會通過,而這些資金對於推行減排政策不可或缺。拜登此前專門推遲了啟程前往歐洲的時間以尋求黨內團結,但仍然沒能通過。按照美媒的說法,拜登相當於空著手去了歐洲。 上百國承諾大幅減少甲烷排放 據外媒報道,共有120多國領導人參與COP26,有105個國家2日加入美國與歐盟倡議的《全球甲烷承諾》,承諾將在2030年前把強大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量,減少到比2020年水準低30%,其中中國、俄羅斯、澳洲和印度未加入。來自10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也在當天承諾,到2030年結束和逆轉森林砍伐,並同意達成一項旨在保護世界上大約85%的森林的全面協議。其中幾個參與國家擁有巨大的樹木覆蓋面積,包括巴西、中國、哥倫比亞、剛果、印尼、俄羅斯和美國。 東道主英國首相約翰遜對正在取得的進展,保持審慎樂觀態度,形容前方還有非常漫長的道路。他認為,習近平不親身出席峰會是基於新冠疫情理由,外界必須要尊重這個決定,又指出席氣候變化大會的中國代表團,規格非常高,即使習近平不出席,亦不代表中國沒有參與,因為中國已經作出承諾,力爭在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