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在面臨外交壓力和國際對其核武計劃進行制裁之際,仍繼續推進軍事活動,於本月19日試射一枚新型潛射彈道導彈,引發美、英、法等國譴責,聯合國安理會20日更為此召開閉門會議。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格林菲爾德批評朝鮮此舉,違反安理會制裁決議案,促請朝鮮停止這些魯莽的挑釁,在不設先決條件下與美國重開會議,以達致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的目標,並重申美國對朝鮮無敵意。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英國和法國向聯合國證實,朝鮮核武計劃已有進展。這些西方國家大使在會前陸續已告訴媒體,他們一致譴責朝鮮再度試射挑釁。 朝鮮外務省21日回應稱,,近期試射新型潛射彈道導彈,並非針對韓國和美國,只要相關國家不阻礙朝鮮合法行使主權,朝鮮半島緊張局面就不會出現,批評美方將朝鮮正常合法的自衛軍事活動,誤導為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以及威脅地區和平穩定,召開安理會緊急會議,反應極其誇張,強調美國和韓國已被排除在朝鮮的主敵之外。 朝鮮外務省發言人回應,試射並不是針對美國,不必小題大做。 (美聯社圖片)
海地局勢持續動盪,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17人傳教士及其家屬於上周六(16日)在首都太子港被綁架後,犯案黑幫開出萬美元、即「每人標價100萬美金」的贖金要求。與此同時,當地再傳出兩名中國公民亦遭同一黑幫擄走。法新社指出,前海地總統摩依士7月遇刺殺身亡,目前境內最明目張膽的犯罪幫派又犯下綁架案,凸顯這個西半球最貧窮國家的社會治安問題嚴重,依舊目無法紀。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此前報道,海地黑幫「400 莽漢」(400 Mawozo)於16 日在太子港綁架17名美國和加拿大傳教士及家屬,包括16名美國人和一名加拿大人,其中五人是男性,七人是女性,五人是兒童,最小的僅有八個月大。 據悉,「400莽漢」是海地最臭名昭著的暴力團伙,曾犯下了強姦、暗殺、敲詐勒索、大規模綁架等滔天罪行。海地人權分析與研究中心一份報告指出,在今年首九個月,海地至少發生628宗綁架事件,其中夏季(6至9月)發生的綁架事件,至少80%以上都是「400莽漢」所為。而該組織的頭領威爾遜·約瑟夫,早被海地警方以謀殺、試圖謀殺和綁架等罪名起訴及通緝。 海地部長料贖金可還價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9日報道,海地司法部長基泰爾18日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海地警方正聯繫名為「400莽漢」,尋求釋放17名傳教士及家屬。作為釋放條件,該團夥索要每人100萬美元、共計17,00萬美元的贖金。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表示,總統拜登聽取簡報,已派遣一個小組前往海地,FBI將協助海地官員調查綁架事件,試圖通過談判解救人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將「竭盡所能」解救被綁架的美國傳教士。 基泰爾預測,談判或需數周時間,「我們正試圖在不支付任何贖金的情況下讓他們獲釋。這是行動的第一步。坦白說,如果給他們這筆錢,他們將用來買更多槍支彈藥。」基泰爾稱,「400莽漢」4月初綁架過一群天主教牧師和修女,被綁的十人均於當月底獲釋,他們當時只支付了兩人的贖金,他希望這次也能達成和上次差不多的結果。 兩中國公民及海地司機十天前被擄 在海地工作的中國公民也傳出綁架事件。在當地的中國公民李康(化名)19日向《南方都市報》爆料稱,他的一位同鄉與另一名中國公民在太子港也被「400莽漢」綁架,至今十天過去仍下落不明,有待營救。據報道,被綁架的兩名中國公民年齡均為40多歲,已來海地工作幾年,事發前在做管理倉庫的工作,事發時乘車從海地城區佩蒂翁維爾到城東的克魯瓦德布凱途中被綁架,同時被綁架的還有一名海地籍司機。李康透露:「他們公司已向(中國駐海地)商代處求助,也正與綁匪進行溝通,綁匪就是要錢,據說要價非常高。」 滿黑幫橫行 太子港爆示威 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工作人員20日回應《南都》查詢,確認被綁架的兩位中國公民來自溫嶺宏遠建設有限集團(海地),但「目前解救具體進展暫不便透露」。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網站10月8日發布的通報顯示,兩名中國公民於7日上午被黑幫綁架,目前正在營救中。通報提醒在海地的中國公民避免不必要外出,並盡快撤離黑幫勢力猖獗地區。 據悉,海地安全局勢日益惡化,連海地總理亨利17日出席開國元勳戴沙林的紀念儀式,竟然遭到全副武裝的黑幫開槍驅趕,活動最後由黑幫首領率領黑幫成員代替總理獻花圈。就連海地民眾也受不了這種「犯罪日常」,於過去幾日發起全國性罷工,有人點燃輪胎當做路障,太子港市中心幾個區域都籠罩在滾滾黑煙中。不少私企表示,他們罷工是為了抗議不斷發生的綁架事件,而海地政府「沒能力系統性地解決這一問題」。
巴西至今有超過6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是全球第二高,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領導的政府被控防疫政策失當,參議院4月成立疫情調查委員會(CPI),就此展開調查,最終完成一份近1,200頁的調查報告。該報告認為博爾索納羅要為政府防疫失誤負責,建議控告他謀殺。 據英國《衛報》報道,該報告批評博爾索納羅被毫無根據的信念影響,認為可以透過自然感染達至群體免疫,又拒絕盡早購買疫苗,延誤巴西的疫苗接種計劃,估計逾90,000人因此丟掉性命。報告指出,「情況很清楚:感染愈多、死亡愈多,如果沒有疫苗、死亡率會很高,事實就是如此」,最後結語更寫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報告又指控博爾索納羅的三名兒子傳播錯誤信息,鼓勵「不畏懼疫情的衛生措施」,導致民眾不遵守防疫規則,建議向他們提出起訴。博爾索納羅批評調查有政治目的,形容是笑話。報告下周將交由委員會投票,但最終是否採取行動,由總統委任的檢察總長決定,估計起訴機會不大。 巴西參議院報告指總統博爾索納羅要為政府防疫失誤負責,建議控告他謀殺。 (美聯社圖片)
據多家美國傳媒報道,當地時間19日下午,美國國會眾議院「國會騷亂調查委員會」以9比0的投票一致通過,決定以藐視國會的罪名,對涉嫌參與今年1月6日國會騷亂事件策劃的前白宮顧問班農進行刑事起訴。 預料眾議院全院會21日就委員會的決議表決,如果獲得通過,會交由司法部決定。委員會早前向班農發出傳票,要求他就衝擊國會事件到委員會作證,但班農拒絕。他的律師表示,按照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律團隊的指示,班農不會到國會作證或提供相關文件。特朗普日前入稟法院,起訴調查委員會向白宮索取相關文件和紀錄的做法不合法。 據此前報道,上月23日,委員會主席本尼·湯普森透露,該委員會已傳喚前總統特朗普的四名顧問和助手,包括前白宮辦公廳主任梅多斯、前白宮通信副參謀長斯卡維諾、前國防部官員派特爾和特朗普前顧問班農。 湯普森表示,有資料顯示梅多斯曾多次與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高官聯絡,試圖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或阻止大選結果正式生效。同時,有資料顯示梅多斯曾與1月6日集會的組織者取得過聯系。 湯普森還在一封寫給班農的信中表示,班農曾與多名國會議員進行過對話,試圖阻止大選結果的認證。湯普森寫道,班農曾在2021年1月5日聲稱,「地獄將在明天敞開大門」。因此,委員會需要聽取班農本人的證詞。 前白宮顧問班農因藐視國會面臨刑事起訴。 (美聯社圖片)
美國科技新聞媒體The Verge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社交巨頭Facebook有意改名,全新名稱可能和「Horizon」有關,將由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28日或更早揭曉。Facebook最近才把開發中的VR遊戲平台由「Horizon」改為「Horizon Worlds」。對此傳言,Facebook僅表示,不對「謠言或揣測」加以評論。 正面臨美國政府對其商業行為的監管,各黨派議員意見統一。品牌重塑或反映Facebook將把更多重心放到「元宇宙」(metaverse)上。據法新社及路透社報道,朱克伯格是矽谷中最熱血推動「元宇宙」構想的人士,說「元宇宙」能模糊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的界線,例如這種科技或能讓用戶在穿戴VR眼鏡、連上網絡後,與千里之外的友人如面對面般對談。 這些年來亦大手筆投資VR和擴增實境(AR),日前更宣布未來五年將在歐洲招募名員工,協助打造「元宇宙」。 美媒曝Facebook將於下周改名。(美聯社圖片)
朝鮮證實19日試射了新型潛射彈道導彈,朝鮮官方朝中社20日公布照片,指當局19日試射的新型潛射彈道導彈,是由五年前試射朝鮮首支潛射彈道導彈的潛艇「8.24英雄艦」發射,指新導彈採用了「側面機動」及「滑翔跳躍機動」等新技術,將為提升國防技術及水下作戰能力作出貢獻。分析指,朝鮮新的導彈彈頭較小及尖,或旨在加快導彈部署能力。韓國外交部長鄭義溶認為,放寬對朝鮮的制裁可避免朝鮮不斷提升核武威脅。 在朝中社公布這項消息後,外交人士告訴法新社,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0日就朝鮮問題,召開緊急會議。(美聯社圖片)
韓美對朝代表在美國華盛頓會晤,共商朝鮮問題及終戰宣言之際,韓國偵測到朝鮮於19日早上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至少一枚不明飛行物,相信是相隔兩年再度測試潛射彈道導彈。日本政府則認為朝鮮發射的是「兩枚導彈」。美國譴責朝鮮做法令朝鮮半島局勢不穩,中方呼籲有關各方克制,共同推進朝鮮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19日稱,朝鮮人民軍於19日早上10時17分,在咸鏡南道港口城市新浦,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了一支短程彈道導彈。韓聯社引述未透露姓名的韓國軍方官員消息報道,導彈射程為430至450公里,飛行高度60公里。鑒於朝鮮在新浦一帶建造潛艇,並設有試射潛射彈道導彈的裝備。韓國軍方推測,朝鮮試射的是潛射彈道導彈(SLBM),是繼兩年前試射「北極星3型」後,再次試射。 今次試射是朝鮮今年內第八次展示武力,單在上月就試射了四次,包括「火星-8 」高超音速導彈,及利用火車搭載裝置,試射短程彈道導彈。最近一次是9月30日,朝鮮試射了新型反航空導彈,即防空導彈。 韓國青瓦台國家安保室室長徐薰緊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常委會會議,對朝鮮發射導彈深表遺憾,重申當前穩定朝鮮半島局勢比任何時候都更緊迫,呼籲朝鮮早日重回談判桌。韓國統一部官員透露,當日早上9時曾與朝鮮透過聯絡辦公室作例行通話,但並未獲知朝鮮會試射導彈。 日相:將強化防衛能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亦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他會後表示,會中再次確認將討論保有攻擊敵方基地能力等各種選項。據日本《產經新聞》 報道,岸田表示,日本偵測到朝鮮發射了兩支彈道導彈,對朝鮮近日一再試射導彈表示遺憾。他認為,朝鮮這次發射的可能是潛射彈道導彈,指朝鮮導彈技術有顯著發展,為了日本與區域安全保障,不能放置不管,將致力於從根本強化防衛能力。 美軍:對美國及盟友不構成威脅 美國印太司令部發出聲明,譴責朝鮮此舉令朝鮮半島局勢不穩,但稱事件對美國及其盟友不構成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指,當前半島局勢處於關鍵時期,有關各方應著眼大局,保持克制,致力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對話協商的正確方向,按照雙軌並進思路和分階段同步走原則,共同推進政治解決問題。 美國朝鮮問題特使:美方無敵意 朝鮮今次再射導彈,適逢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韓國國家情報院院長朴智元,和日本內閣情報官瀧澤裕昭在首爾舉行閉門會議,以及美國國務院朝鮮問題特使金聖與韓國外交部半島和平與安全事務特別代表盧奎德在華盛頓會晤。此前一天,金聖會晤到訪的盧奎德後表示,美方將持續與韓國商議終戰宣言議題,同時強調美方對朝鮮不具敵意,對無條件開啟對話抱持開放態度。 今次亦正值韓國舉行國際航太防務展(ADEX),數百間國際公司和多國軍方代表齊聚首爾參加開幕典禮,也是韓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防軍備展覽。韓國在會上展示下一代戰鬥機、攻擊直升機、無人機和其他先進武器,以及太空火箭和民航機設計。此外,韓國計劃在周四(21日)試射第一枚國產太空運載火箭。
韓國政府日前宣布,預計下月採用「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模式,逐步恢復日常生活。即使今後確診和死亡病例增加,政府仍將根據疫苗接種率,分階段放寬限制措施。為了保護未接種疫苗的人,政府除了提升疫苗接種率,同時有必要維持口罩令等措施。 專家指出,雖然改變防疫模式,但今後兩三年恐怕難以重回疫情前的生活。改變防疫模式後,單日新增病例可能達到4,000至宗,但只要維持口罩令,相信有助防止疫情擴散。又強調,政府應將防疫重點放在高風險設施、死亡和重症病例管理上。 截至18日,韓國約5,200萬人中有64.6%的人完成接種疫苗,的人已接種第一劑。當局謹慎預計,到明年85%以上人口完成接種疫苗,將達致群體免疫。 韓國政府擬下月採用「與病毒共存」防疫模式。(美聯社圖片)
新加坡昨(19)日進一步擴大開放邊境,容許來自美國、英國及法國等八個國家的旅客入境,但有關旅客必須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並在出發前及抵達時的病毒檢測均呈陰性,入境後毋須隔離檢疫。新加坡上月已對德國及汶萊的旅客實施類似措施,下月15日會向韓國旅客開放邊境。不過,美國疾控中心近日上調新加坡的旅遊建議,去到最高風險的第四級,指當地疫情對已完成接種疫苗民眾,仍有受感染風險。 據統計, 新加坡18日新增確診個案宗, 過去七日的平均新增個案超過宗。當地已有超過82%人口完成疫苗接種,當局指幾乎所有新增病例都是無症狀感染或徵狀輕微。新加坡早前宣布抗疫策略改為與病毒共存,總理李顯龍預示確診個案會上升,但只要疫情穩定,會繼續放寬防疫限制措施。
據印度新聞網站The News Minute 報道,印度南部喀拉拉邦連日遭遇暴雨,引發洪災及山泥傾瀉,截至18日,已有26死、數十人下落不明,當地人員進行搜救時更發現一對罹難母子相擁而死,附近甚至還有一名嬰兒躺在搖籃中,已明顯失去生命跡象。 報道指,這次暴雨主要襲擊了喀拉拉邦的南部和中部,科塔亞姆和伊杜基地區的丘陵地區皆為重災區,河流氾濫引發洪災,切斷通往城鎮及村莊的道路,洪水湧往一架巴士,亦有房屋被沖走,居民被困;暴雨亦引發山泥傾瀉,河道暴漲導致橋樑被沖毀。 當局派遣軍方用直升機,將物資及救援人員送往災區。救援團隊在雨中挖掘廢墟時,意外發現年僅八歲、七歲及四歲孩童遺體,然而就在團隊持續找尋罹難者及生還者的過程中,又再度發現一名28歲母親及其四歲兒子緊緊相擁死去。依印度氣象局預測,喀拉拉邦21日前都會有降雨級強風,截至17日,已有2,159人撤退至避難營地。 印度暴雨導致喀拉拉邦多處發生山泥傾瀉,已造成26人死亡。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