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加劇,而疫苗接種的速度仍相當緩慢。美國拜登政府當地時間5 日發表一項决定,表示美國將放棄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識產權專利。此舉有可能擴大新冠肺炎疫苗的全球供應,縮小富國和窮國之間的疫苗接種差距。 印度及南非2020年10月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議,希望能够暫停新冠疫苗專利權以加速疫苗生產,直到疫苗普及以及全人類達成群體免疫。此項提議得到100多名世貿成員國代表支持,希望拜登政府能够放寬專利。美國及歐盟曾反對放棄疫苗專利權的提案,但經過數個月的談判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5日發表聲明,宣布放棄疫苗專利的決定,指此舉是為了盡快普及安全有效的疫苗,結束新冠肺炎疫情。她同時表示,美國政府將繼續加强與私營部門和所有可能夥伴的合作,擴大疫苗的製造和分銷,以及努力增加生產這些疫苗所需的原材料。不過,輝瑞(Pfizer)、莫德納(Moderna)等藥廠均反對提議,認為廢除疫苗專利無助抗疫。
一連三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周三(5 日)結束後,發表聯合公報,內容除了批評俄羅斯試圖破壞民主,威脅烏克蘭外,也表達G7 關注新疆及西藏的「侵犯人權」情况,呼籲中國尊重香港高度自治、權利和自由,並敦促中國承擔並履行與其全球經濟地位相稱的經濟義務和責任。公報同時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衛組織(WHO)論壇和世界衛生大會(WHA)。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 日回應稱,G7 外長會議對中國進行沒有事實依據的指責,公然插手中國內部事務,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他表示,涉疆、涉藏、涉港問題都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汪文斌指出,G7 應採取具體行動,促進全球經濟復蘇,而不是破壞復蘇,此外,G7 包含疫情最嚴重和醫療技術最先進的國家,理應聚焦抗疫合作,而非對他國橫加指責干涉,破壞國際抗疫合作的頭等大事。 G7發表涉華公報,中國外交部對此強烈譴責。(美聯社圖片)
常年研究泰國王室的英國記者馬歇爾日前發推文爆料,68歲的泰王哇集拉隆功再度當爸,這次是由一位從未曝光過的妃子,秘密在德國巴伐利亞為泰王誕下一名小王子,母子倆隨後被送往瑞士的瓦爾德格酒店休養。 據悉,泰王后宮有20 多位嬪妃,膝下有五個兒子,僅有16 歲的提幫功是合法繼承人。提幫功是泰王與第三任妻子、廢太子妃西拉米()所生。外界都在猜測,剛誕下小王子的妃子是否能「母憑子貴」,使得至今膝下無子的王后蘇堤達與貴妃詩妮娜(Sineenat)地位備受威脅。德國八卦雜誌《Blick 》也指出,蘇堤達還未有名份之時,曾被泰王藏在瓦爾德格酒店居住,直到2019 年被扶正後才返回泰國登上后位。 (美聯社圖片)
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加劇,據衛生部6 日數據,印度過去24 小時內新增41.23 萬宗確診病例、3,980 宗死亡病例,不僅再創印度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病例紀錄,也刷新全球單日單個國家新增病例最高紀錄。總理首席科學顧問維杰.拉哈萬5 日警告稱,鑒於當前印度新冠病毒傳播水平較高,第三波疫情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但截至目前尚不清楚第三波疫情何時到來。拉加萬强調,政府應該為新一輪的疫情爆發做好準備。 受當地疫情影響,美國國務院5日批准美國政府僱員可在非緊急情况下自行離開印度,並希望在印公民搭乘現有商業航班盡快離境。 (美聯社圖片)
印度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未見緩和,當地醫療系統及設備持續短缺,感染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最新一日感染人數再多逾38萬,新增3,780人死亡,打破單日死亡人數紀錄。反對黨呼籲政府實施全國封城,不過考慮到對經濟影響,總理莫迪至今仍不願封城。專家預料,印度疫情將在本月中旬達到高峰,屆時每日新增病例或高達100 萬宗。 據印度衛生部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2萬宗,為連續14天單日新增逾30萬宗,累計確診2,066萬宗;新增死亡病例3,780宗,為疫情暴發以來新高。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指,印度的確診人數從萬到2,000萬只用了四個月時間,比起第一宗個案到萬確診的十個月要快很多。 印度許多醫院已人滿為患,氧氣亦都用完,不少病患只能在救護車或是停車場中痛苦掙扎,最後甚至死亡,停屍間與焚化爐都不堪負荷。人間煉獄般的景象在電視和社交媒體流傳,印度儼然成為大型火葬場。
在全球聚焦印度疫情之時,毗鄰印度的尼泊爾疫情亦急劇惡化。5月2日至4日,尼泊爾每日新增病例已連續三天突破7,000宗,連創紀錄。嚴峻形勢下,尼泊爾醫療系統已超出負荷,火葬場亦因疫情爆滿。 尼泊爾醫生潘迪警告「尼泊爾正在變成一個迷你印度」。 據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報道,人口不到3,000萬的尼泊爾,疫情曾在今年2月至3月趨緩,日新增病例數保持在50至100宗之間。然而隨著印度第二波疫情大暴發,尼泊爾疫情也陷入持續惡化。該國流行病學和疾病控制中心主任鮑德爾(Krishna Prasad Poudel)指出,從印度歸國人員是尼泊爾病例激增的部分原因,而開放的市場、擁擠的公共場所及人們在聚會時忽視防疫舉措,都是導致新一波疫情的因素。 尼泊爾政府已收緊防疫措施,包括禁止所有國際航班往來,全國77個縣已有25 個縣實施了全部或部分封鎖。總理奧利(K.P.Sharma Oli)3日請求「鄰國、友好國家和國際組織」予以幫助,當地官員已就疫苗與中俄等國展開磋商。 珠峰累計17 人染疫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地疫情已擴至珠穆朗瑪峰,位於尼泊爾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於4 月22 日出現首名新冠病患,隨後愈來愈多登山者出現咳嗽和發燒等病徵。這些患者都被送往加德滿都治療。截至5 月4 日,珠峰大本營的工作人員已收到17 宗確診報告。不過,尼泊爾當局至今否認珠峰大本營出現確診個案。外界擔憂,政府官員看輕疫情嚴重程度,擔心一旦「封山」會影響收入。 尼泊爾火葬場爆滿,工作人員在一處廟宇旁焚燒新冠死者遺體。 (美聯社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周二(4日)表示,希望在下月訪問歐洲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消息稱,白宮與俄羅斯政府正為美俄首腦峰會在第三國舉行磋商。拜登下月展開上任後首次外訪,尋求恢復跨大西洋的聯繫。 他下月11日至13日將參加在英國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其後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洲領導人會晤,並於下月14日參加北約峰會。 拜登在白宮向記者表示,下月與普京舉行峰會「是我的希望和期待」,又指他們正在為此而努力。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上周五(4月30日)曾與俄方溝通,但美俄首腦峰會的時間及地點暫未有定案。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當日亦與普京通電話,提出可在維也納舉行美俄高層級會談。(美聯社圖片)
正在英國倫敦參加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 日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談及3 月在阿拉斯加舉行的中美高層會談,他表示中美雙方直接對話,其中涵蓋對抗性、競爭性和合作性,這些特性也是兩國關係的特徵;美國方面一直希望能够與北京進行明確對話,以免造成雙方的誤會和誤解。 布林肯指出,中美目前並非處於「冷戰」關係,而是競爭和合作並存,美國將從各個層面與中國接觸,並以得到結果為重點。 此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與了美國總統拜登發起的領導人氣候峰會,布林肯認為這是中美可以合作的很好典範。此外,他重申,多年以來,美國一直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美聯社圖片)
歐盟執委會周二(4日)表示,鑒於歐盟與中國因新疆人權問題互相制裁後外交關係惡化,歐盟委員會實際上已「中止」尋求歐洲議會批准歐盟與中國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圖)當天接受採訪時稱,目前歐盟與中國互相制裁,中方制裁對象包括數名歐洲議會議員,「當前形勢顯然不利於批准該協定」。他也表示,是否批准投資協定,取决於歐盟與中國關係如何發展。 《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經過長達七年談判, 最終在德國推動下, 於去年12月底達成,但在歐盟方面仍需歐洲議會表决通過。(美聯社圖片)
以色列總統府周三(5日)凌晨發表聲明說,現任總理、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內塔尼亞胡未能在周二午夜的最後期限前成功組閣,已將組閣權交還以色列總統里夫林,里夫林周三就新政府組建事宜聯繫議會各黨派。若僵局持續的話,以色列兩年內或面對第五次大選。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以色列有關法律,在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後,里夫林可授權議會另一黨派領導人組建政府。若新的組閣人選無法按期組建政府,里夫林將直接把組閣權交給議會。任何一名議員只要能在21 天內獲得至少61 名議員的推薦即可獲得組閣權,否則議會將自動解散,並再次舉行議會選舉。 以色列已於3 月23 日舉行議會選舉,為該國兩年內舉行的第四次議會選舉。4 月6 日,里夫林正式授權內塔尼亞胡組建新一届政府。 以色列議會實行一院制。法律規定,獲得議會半數以上議席的政黨可單獨組閣。由於中小黨派林立,以色列歷史上從未出現單一政黨組閣情况。 內塔尼亞胡未能在規定期限內組建政府,以色列或需面對兩年內第五次選舉。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