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報道,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及紐約州調查發現,影音網站YouTube涉嫌違反《兒童網上私隱保護法》,在未獲授權下追蹤兒童用戶的瀏覽紀錄,亦以網站受兒童歡迎做賣點,向玩具商等客戶推銷廣告計劃。YouTube 母公司谷歌(Google)3 日同意以1.7億美元罰款,就此案與當局達成和解,罰金為同類罰款中最高。除了支付罰款,YouTube將推出改善措施,包括會向兒童觀眾的家長取得可被驗證的授權。(互聯網圖片)
美國槍擊案氾濫成災,加州三藩市以南的吉爾羅伊市7月底發生槍手闖進美食節開火案件,奪走三條年輕生命,觸發三藩市監督委員會(相當於市議會)成員提案,將支持擁槍權益的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定義為本土恐怖組織,3日獲委員會無異議贊成通過。決議案指出,NRA仰仗雄厚財力和影響力推動槍械持有權、煽動槍械暴力,全球都有暴力及仇恨的人,但只有美國給予其機會取得攻擊性武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NRA。 NRA發言人回應稱,此決議魯莽攻擊一個守法組織及其成員,協會將會繼續捍衛美國人的擁槍權利。(互聯網圖片)
日本日產汽車繼前董事長戈恩去年涉短報薪資被捕後,社長兼執行長西川廣人亦被發現藉戈恩時期的薪資方案,為自己的獎金津貼不當增加4,700萬日圓(約澳門幣356 萬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日產審計委員會4日提交的調查報告指出,西川在2013年將獎金津貼的預定支付日期延遲一周,以獲得股價上漲的4,700萬日圓收益,而此舉恐違反日產內部規定。西川5日回應事件,承認違反內部規定,指薪酬方案是戈恩時期的「遺產」,自己在此方案下,錯誤地收到與股票相關的津貼,將會退回一部分津貼。(法新社圖片)
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正式解除離心機研發限制,加速濃縮鈾生產。由於此限制是《伊朗核協議》中最核心條款,代表德黑蘭幾近撕毀核協議。美國也宣布對伊朗新制裁手段,勢使局勢進一步惡化。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魯哈尼4日發表電視講話,宣布伊朗的原子能機構從6日起將致力研究及開發,因此離心機研發將會「日進千里」。 如果伊朗成功研發更先進的離心機,將可以更快數倍的速度生產濃縮鈾,可加快製造核彈。此前,為回應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實施制裁,伊朗已經先後兩次分階段不再履行協議的濃縮鈾儲量及鈾濃度的限制。 不過,魯哈尼也再給歐洲列強兩個月的時間來拯救《伊核協議》。伊朗原本要求歐洲國家提出使其可對外銷售石油的方案,並且定下6日的最後期限。但魯哈尼認為協議中的英、法、德三國代表,在短時間內難以提供促成美方重回核協議談判桌及撤銷制裁的解決方案,期望歐洲各國在兩個月後找到共識。 美制裁伊朗石油運輸網絡同日稍早,美國商務部指控「外國恐怖組織」伊朗革命衛隊屬下的聖城旅指揮官等人,以及一間與伊朗及黎巴嫩官員有關的印度企業邁赫迪集團涉嫌操縱一個航運網絡,向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出售石油;該航運網絡有關的16個機構、十名人員、11艘輪船被列入制裁黑名單,凍結其在美資產。華府還提供高達1,500萬美元的獎賞,鼓勵各界提供伊朗石油走私的證據。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回應記者提問,指不排除本月中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與魯哈尼會面,形容所有事情皆有可能。
英國首相約翰遜的脫歐策略在國會遭受難堪挫敗, 反對英國無協議「硬脫歐」的議員3日發動緊急投票,21 名執政保守黨議員偕同在野工黨發動「政治叛亂」,以27 票之差從約翰遜手中奪下脫歐議程決定權,藉此為4 日下午通過「禁止政府無協議脫歐」法案鋪平道路,迫令約翰遜向歐盟提出再次提出延後脫歐死線。約翰遜揚言若法案獲通過,他會提出在下月15日提前大選,展開反制。而一旦提前大選,保守黨有機會失去執政黨地位,約翰遜此舉恐令英國陷入脫歐前大選的政治豪賭。
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和首都比勒陀利亞連日爆發反移民暴力衝突,已造成五人死亡。據英國《電訊報》報道,大批手持斧頭及刀的民眾破壞及搶劫外國人開設的商店,警方發射催淚彈和橡膠子彈,並投擲閃光彈,於多地拘捕逾百人。據悉,許多當地居民仇視移民,認為他們搶走本地人的工作機會。 總統拉馬福薩3日批評暴力行為完全不能接受,誓言鎮壓。多個非洲國家亦強烈譴責暴力事件,尼日利亞傳召南非大使抗議,贊比亞亦取消原定周末對南非的足球友誼賽。 (美聯社圖片)
美國商業潛水船「概念號」(Conception)2 日凌晨在南加州聖克魯斯島外海起火,官方3日表示,僅有在甲板上的船長與四名船員順利跳海逃生,唯一未跳海的船員則因還未起床,與當時正在船艙底層睡覺的33名乘客均已葬身火海,目前已尋獲20人遺體,救難員正設法打撈據信仍在船上或海中的14人遺體,並進行DNA 鑑定讓家屬帶回親屬遺體。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已經成立調查小組,準備調查起火原因,聯邦調查局(FBI)也確認加入協助,並訊問倖存的船員,事發當下是否有給予乘客任何逃生協助,但官方未透露具體細節。(美聯社圖片)
美國德州艾爾帕索市沃爾瑪購物中心槍擊案至今已滿一個月,沃爾瑪母公司3日做出重大宣布,未來將停售手槍、手槍子彈與「短管步槍」用子彈,只維持販賣獵槍與與獵槍用彈藥,而原因就是鑑於美國槍擊事件頻傳。聲明直言,公眾對槍擊案的關注「總在短時間消散,難改善現況」,並趁機呼籲白宮及國會採取行動,制定「符合常理」的措施,包括對槍械購買者進行更有效的背景審查。聲明還呼籲消費者「勿再攜帶槍械進入店內」,雖然行為合法,但容易引發民眾恐慌。 對此,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稱沃爾瑪的新舉措「可恥」, 並指責其屈服於「反槍輿論的壓力」。 (美聯社圖片)
英國脫歐內鬥白熱化,10 月31 日的脫歐期限迫在眉睫,國會又因約翰遜政府的強硬手段而暫停運作五周,無協議「硬脫歐」豈非成真!反對「硬脫歐」的跨黨派議員正把握關鍵一周,設法通過一項議案,將目前10 月31 日脫歐的日期延後到明年1 月31 日,以阻止「硬脫歐」的發生。首相約翰遜則祭出新招,警告執政保守黨內「唱反調」的議員,若投票反對政府,將提前於10 月14 日大選,順勢將那些叛變的黨友掃地出門。
以五級颶風強度登陸巴哈馬的「多利安」,強風暴雨加上移動龜速給當地造成持續性破壞,大量房屋毀損,全國大規模水浸,至少有五人死亡、21人受傷。目前「多利安」已經降至三級颶風,但威力仍不容小覷。 美國颶風中心預計「多利安」隨後緩慢移往美國東部海岸,當局已命令佛羅里達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喬治亞州逾100萬人撤離。由於預期颶風恐令保險業損失擴大,瑞銀分析師估算損失規模將介於50億至400億美元, 在基本情況下料損失250億美元(約澳門幣2,020億元)。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