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美東時間14日宣布,將自3月18日起,把對從歐洲進口的大型客機關稅從目前的10%調高到15%,藉此對歐盟施加壓力,迫使歐盟盡早解決對歐洲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持續提供不當補貼的爭議。 首當其衝的空中巴士回應,此舉勢必影響早已面臨飛機短缺危機的美國航空業,並加劇美歐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但空巴亦表明,將會持續與美國顧客討論,以「盡量減輕調高關稅影響」,並期盼USTR會回心轉意。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同日呼籲,歐盟與空巴若想早日終結美國施加的關稅,最好能「遵從法律規定,終止不合法的補貼」。(美聯社圖片)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道,美國駐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大使館(圖)附近,昨(16)日凌晨遭受多枚火箭彈攻擊,大使館頓時警鈴大響。目擊者指出,現場傳出多次爆炸聲,濃煙升上半空,使館區「綠區」上空有飛機盤旋。美方隨後表示,攻擊只造成輕微財產損害,並沒有任何人員傷亡。這是自2019年10月以來,美駐伊使館與駐伊美軍第19次遭受攻擊。 儘管仍未有任何激進分子承認犯案,但美國指控兇手為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人民動員」所為。自美國上月初在巴格達擊殺伊朗少將蘇萊曼尼後,中東局勢一直不穩。(互聯網圖片)
全球蝗災預警已拉響警報,在東非肆虐、嚴重破壞多國糧食的沙漠蝗蟲,正一路東進蔓延至巴基斯坦及印度,逼近中國國境。不過,中國農業農村部指蝗蟲危害中國的概率很小,大規模爆發蝗災的風險很低。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美國也因流行性感冒(流感)肆虐而陷入恐慌。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從年9月29日至本月11日,已有1,300萬人感染流感病毒,其中12萬人住院,死亡人數高達6,600人,包括39名孩童。CDC表示,感染人數近來雖略有下降,但現在還不清楚此次流感季是否已達到頂峰,斷言流感活動不增強還為時過早。
世界經濟論壇21日在瑞士達沃斯揭幕,主題聚焦全球氣候問題。一向質疑氣候變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發言時挖苦歲瑞典環保少女通貝是「 厄運先知 」,通貝里則反擊稱地球仍處火熱中,世界領袖卻甚麼都不做,等同火上加油。 特朗普21日發表主題演說,先讚美美國經濟成就及能源,形容美國是「 石油及天然氣第一大出口國 」,呼籲外國企業在美國投資,之後才談及環保,宣布美國加入論壇倡議在全球種植10,000億棵樹的計劃。 他其後明顯針對提出全球暖化等警告的環保人士,「 世界應拒絕那些老是常出現的厄運先知,以及他們的末日預言 」。特朗普又列舉以往錯誤的預測,包括1960年代人口過多問題及1990年代「石油枯竭」的預測。 通貝里在特朗普發言期間一直在場,她隨後在另一場合,批評植樹計劃雖然好,但成效遠不如減排,又指「 我們的家園仍在燃燒,你們卻甚麼都不做,等同火上加油 」。通貝里呼籲應立即停止開發化石燃料,稱各國領袖曾指不會令眾人失望,故大家不應這麼悲觀,但各國領袖之後卻保持沉默,明顯針對特朗普先前發言。
美國《華盛頓郵報》老闆兼電商巨頭亞馬遜貝佐斯的手機被駭,竟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有關!英國《衛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國小報《國民問詢報》去年踢爆貝佐斯與前電視台主播桑切斯的婚外情,並刊出他的私密短訊紀錄,貝佐斯因而對數據洩露展開調查,其安全團隊對其手機進行數碼鑑證後,發現貝佐斯曾於年5月1日在通訊軟件接收由穆罕默德傳送、看似無害卻進行了加密的影片,數小時後,其手機便有大量資料外洩。團隊相信該影片含有惡意程式,導致手機被駭。對於報道內容,貝佐斯的發言人拒絕置評,沙特則否認相關指控。 《衛報》引述中東政治觀察者的分析,相信貝佐斯成為黑客目標的原因,可能與他擁有《華郵》有關。沙特異見記者卡舒吉多次於《華郵》撰文批評穆罕默德的專制領導,他後於年10月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內遇害,外界視穆罕默德為幕後黑手。而卡舒吉遇害後,貝佐斯與穆罕默德亦隨之轉差。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前領袖巴格達迪去年10月遭美軍突襲自爆身亡,之後新領袖身份一直處於謠傳狀態,如今西方情報機構終於證實該恐怖組織的新頭目是IS創始人之一沙爾比。他於IS鼎盛時期,主導將庫爾德雅茲迪人滅族,並負責監督IS在全球的行動,至於他和巴格達迪的相識,據了解還是沙爾比2004年被美軍拘押在伊拉克南部監獄期間,認識了巴格達迪。
英國將於月底脫歐,國會上議院在親歐派議員推動下通過修訂法案,要求首相約翰遜(圖)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向現時在英國定居的歐洲公民給予實質保證。 據美聯社報道,約翰遜與歐盟所達成的《脫歐協議》上月中在保守黨控制的下議院以大比數通過後,進入上議院表決程序,預料也會順利通過,但上議院議員提出三項修訂動議,其中一項修訂案20日以270票對229票獲通過,要求英國脫歐後,在英國定居的歐洲公民可自動享有繼續居留在英國的權利,而無需另外向英國移民署提出申請,且英國政府會主動提供更新的居留證件。 今次表決結果對約翰遜政府推動的脫歐進程製造新的障礙,不過修訂案需在下議院重新表決,保守黨仍有可能翻盤。(美聯社圖片)
荷蘭傳奇畫家梵高短暫的十年藝術生涯,創作近2,000餘幅作品,包含41幅《自畫像》,其中一幅顯露梵高痛苦表情的《自畫像》,因使用調色刀將梵高臉上的筆觸弄平,加上畫中不尋常的顏色,從1970年起受到外界對這幅作品的廣泛質疑。 為了消除外界疑慮,收購此畫像的挪威國家博物館2014年委託梵谷博物館對畫作進行分析,終於本月20日確認為真跡。梵谷博物館研究員蒂爾伯格(Louis van Tilborgh)指出,畫作於1889年夏末完成,當時梵高因精神問題,在法國南部聖雷米鎮精神療養院所創作。目前該畫作將繼續在梵谷博物館展出,預計於2021年將返回挪威國家博物館。(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