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將於下月離任,韓聯社引述日韓關係人士透露,日本政府指明負責二十國集團(G20)大阪峰會作業的富田浩司接任新大使,已於7 月底徵求韓國方面同意。 富田歷任日本外務省綜合外交政策局局長和日本駐韓、駐英、駐美公使,以及北美局局長、駐以色列大使等職務。報道亦指,富田的岳父,是日本已故名小說家三島由紀夫。
西班牙歌劇歌唱家、被譽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杜鳴高,被八名女歌手及一名舞者指控性騷擾,時間橫跨1980年代末之後的30年。 據美聯社報道,受害者中僅有女中音歌手Patricia Wulf 願意公開身份。她表示,杜鳴高至少在11場表演後,都會靠過來問:「今晚是不是一定要回家?」其他多名女性則指控,杜鳴高以工作威脅她們與他發生性關係,如若不從即會招致報復。現年78歲的杜鳴高回應稱指控不實。受事件影響,美國費城歌劇院和三藩市歌劇院宣布取消原定邀請他參與的演出。 (法新社圖片)
阿根廷股市、匯市和債券12日全線崩盤,主要股指Merval 指數下跌16,824.29點,跌幅達37.93%;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狂貶將近36%,刷新歷史低點至61.99比索,淪為今年新興市場表現最差的貨幣;五年期主權債信用違約掉期一天內飆漲938 個基點。 一切皆因總統預選爆出冷門,尋求連任、親市場的現任總統馬克里大幅落後左翼民粹主義代表的反對派候選人費爾南德斯,國際社會擔心保護主義政府上台執政,令阿根廷經濟改革夭折,債務違約、金融危機風險大增。
美國政府12日發布「公共負擔」的新政,明確要求申請美國永久居民身份(俗稱綠卡)和合法身份的移民,須證明他們不會成為美國的負擔。 即使有合法身份的移民亦可能因為申領食品救濟、政府資助住房等社會福利,影響到綠卡申請。 據美聯社報道,新政將在10月15日生效,國土安全部審查綠卡及簽證申請時,將擴大考慮 申請人的收入高低,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否使用聯邦醫療補助計劃或糧食券等社會福利。移民局代理局長古辛納利於白宮解釋,特朗普當局視新政為鼓勵前來美國的人能自力更生,並非不公平針對低收入移民。 事實上,若依1996年所制定的移民法,「公共負擔」一詞是指仰賴政府援助超過所得過半的民眾,且僅計算現金福利。若僅依此標準,其實少會有移民被拒絕。 對於此項新政, 美國最大移民城市紐約市的移民團體和一些政界人士強烈譴責,市長白思豪表示,紐約市無疑會訴諸法律,抗爭到底。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亦表示,她的辦公室將就「公共負擔」規則起訴特朗普政府。
英國政府積極為無協議「硬脫歐」作準備之際,一連兩日到訪英國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博爾頓12日到唐寧街首相府,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及一眾強硬脫歐派官員會面。這是約翰遜上台以來,美國最高級別官員訪問英國。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博爾頓告訴約翰遜,若英國決定要「硬脫歐」,美方將給予強烈支持。他亦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能在10月31日見到英國成功脫歐後,迅速就美英自由貿易協定展開合作。 (互聯網圖片
今年第十號颱風「羅莎」朝日本緩慢前進,規模已從大型颱風增大為超大型颱風,影響範圍更廣。日本氣象廳發出警告,「羅莎」可能今(14)日到明(15)日接近西日本地方,影響九州至四國一帶,並帶來狂風暴雨,總雨量可破1,000毫米。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依照目前預測路徑,「羅莎」有可能在明日登陸四國地方,然後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在離開中國地方後進入日本海,並可能在17日影響北海道。 (互聯網圖片)
「我們的政客沒能力管理國家」,2016年脫歐公投結束後,英國女王曾如此表達過對政客的失望。三年過去,脫歐談判停滯不前,10月31日的脫歐期限愈漸逼近,無協議「硬脫歐」已成為最有可能的結果。消息人士指,女王的失望情緒與日俱增。 與此同時,反對「硬脫歐」的政客為求目的已奇招出盡,竟醞釀出動女王干預政治,以阻止英國「硬脫歐」。皇室正緊急協商,如何令女王遠離這場可能發生的憲政風暴。
為了刺激經濟成長,許多國家多年來向金融市場注入大量資金,導致企業陷入過度融資的泥沼。十年來,全球仰賴廉價信貸維生的「殭屍企業」,數量增加了一倍,佔所有企業的20%。根據維基百科網站定義,「殭屍企業」是指依靠政府等紓困維持營運,或僅有能力償還債務利息但無法償還本金的企業。 據日經新聞調查,2018年,印度以617家「殭屍企業」高居第一,其次是中國內地431 家、韓國371 家、台灣327 家。印度的「殭屍企業」成長率特別顯著,較十年前增加了13個百分點。在內地,零售業的殭屍企業比例特別高,達20%。 調查指出,隨著美聯儲局7月底啟動逾十年來首次降息,引發其他國家央行相繼放寬貨幣政策,全球利率下探至低檔,恐怕會讓「殭屍企業」激增的問題更加惡化。(互聯網圖片)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幢民宅內的托兒所發生嚴重火災,造成五名兒童喪生,年齡由八個月至七歲,當中四人是兄弟姊妹。他們的祖母史魯斯基(Valerie Lockett-Slupski)告訴媒體,家中兩個男童和兩個女童,全都由這家托兒所照顧,至今已近一年,孩子們留在托兒所,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要通宵工作。 據美聯社報道,現場是「哈里斯家庭托兒所」,火災發生於當地時間11日凌晨1時許。 消防人員表示,火災明顯是在一樓客廳開始,托兒所去年12月安檢合格,火災原因還需調查。當地商會表示,該托兒所全年無休,每天24小時提供托兒服務,並提供接送和教育兒童適齡技能。(互聯網圖片)
紐西蘭基督城3月發生清真寺大屠殺事件,造成51人罹難後,當局立法禁止軍用半自動武器,撥款1.5億紐西蘭元回購槍支。7月13日,回購計劃開始實施,至12月20日為止。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引述紐西蘭警方報道,截至11日,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民間已有10,242 支槍通過回購被移交給警方。 不過,大眾仍質疑,政府的回收方案能否有效制止槍擊案再度發生,而擁槍者不滿補償措施,而專家擔憂部分違禁槍械可能流入黑市。(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