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軍方2014年發動政變、接管英祿 政府後的首次民主選舉,經過五次延遲後, 終於將在本月24日登場。今次大選,軍方繼 續執政的意圖清晰,趁著掌權時更改遊戲規 則,將選舉向軍方傾斜,令力求連任總理的 巴育(圖)輕鬆贏在起跑線。 泰國政治由城鄉矛盾劃下鴻溝,前總理 英祿、他信的為泰黨勢力代表北部農民、低 下階層權益,與城市精英分庭抗禮。從英祿 下台至今,巴育一直就在精心布局如何消弭 他信家族的勢力影響,包括關閉他信家族的 電視網絡媒體;在東北部投放330億泰銖進 行基礎設施改造,以爭取選票。 最為關鍵的是,泰國2016年公投通過軍 方修憲,為巴育量身定造了一套如何繼續執 掌泰國軍政大權的方案。根據修訂後的選舉 規則,將由超過5,100萬名合格選民投票選舉 出500名下議院議員,250名上議院議員則由 全國和平秩序維持委員會共同推舉,再經上 下議院聯合投票表決,最終選出新一任國家 總理。這等於巴育直接獲得250張鐵票,其 政黨及盟友只要在下議院取得126個議席, 巴育就能輕鬆連任,但對手則需要取得下議 院四分三議席才有勝算。 最新民調也顯示,24.8%受訪者支持巴 育續任總理,這一數字高過左派為泰黨候選 人達拉貴夫人的17.3%,以及右派民主黨黨 魁阿披實的13.3%。 (法新社圖片)
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恐襲案後不到一周時間,總理阿德恩火速就收緊槍械管制公布法例草案,包括全國禁止出售軍用半自動武器、突擊步槍和高容量彈匣。總而言之,清真寺恐襲疑犯使用的每一件半自動武器,都將被禁止。法案其後提交國會審議,預料下月11日完成立法。新法例生效後,任何人持有被禁止的槍械,將面臨4,000新西蘭元罰款及三年監禁。 阿德恩於當地時間21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她相信絕大多數合法擁有槍支的民眾都會明白,改革符合國家利益。阿德恩也頒布臨時措施,禁止民眾在新法例生效前購買軍用武器,同時要求擁有被禁武器的民眾,兩日內向當局登記,並將武器上繳。當局也將推出回購槍械計劃,預料成本是一億至二億美元。 (美聯社圖片)
當地時間19日晚7時,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發表全國電視演說時突然拋出重磅消息,宣布自己將辭去總統職務,引發國際關注。 納扎爾巴耶夫自蘇聯1991年解體以來一直擔任哈薩克領導人,迄今已四次連任總統。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為,納扎爾巴耶夫的辭職對於地區而言,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但由於哈薩克憲法2010年賦予納扎爾巴耶夫「民族領袖」地位,加以他會繼續擔任終生制的國家安全委員主席及執政黨「祖國之光黨」領袖,令納扎爾巴耶夫下台後仍將保有重大決策權力。
英國即將於下周五(29日)脫離歐盟,但由於脫歐協議草案兩度遭國會否決,首相文翠珊當地時間20日致信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要求延後脫歐期限至6月30日,以免屆時出現無協議「硬脫歐」的混亂情形。彭博通訊社引述歐盟官員消息,確認圖斯克已收到信函。 文翠珊當日在英國國會接受議員質詢時,作出上述宣布。她同時表明,不打算在6月30日後再次延後脫歐,同時政府準備第三度將脫歐協議交付國會表決,呼籲國會議員是時候負起責任。 容克:歐盟無法再遷就文翠珊政府希望延後脫歐至6月30日,歐盟委員會卻與文翠珊的意願背道而馳。路透社引述一份歐盟委員會文件顯示,歐盟只應提供一次延期,多次延期將使歐盟陷入困境,若不能在5月23日新一屆歐洲議會選舉之前完成脫歐,則至少推遲到2019年底。受累脫歐前景不明朗,英鎊兌美元短線跌幅擴至0.73%,低見1.3154美元。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向文翠珊潑冷水,警告英國不要提出將脫歐推遲至歐洲議會選舉之後的日期。換言之,歐盟領導人的主要選擇是將脫歐推遲到5月23日之前。容克表示歐盟已經多次配合英國,重申不會再提供更多保證,不會重新商討脫歐條件。歐盟今(21)日召開28 國峰會,容克認為本周峰會不太可能決定是否批准英國延遲脫歐,預料要再開一次會議。 歐盟脫歐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早前已表明,如果英國無法就脫歐協議提出更實在的計劃,歐盟不會同意延期。
紐西蘭南島最大城市基督城恐怖襲擊案,造成50 死50 傷的悲劇, 兇犯塔倫特(BrentonTarrant)更將大開殺戒的過程在Facebook(臉書)直播了整整17分鐘。影片隨即被錄製、剪輯或透過其他形式在各大社交平台散播,不管主流平台怎麼移除,相關畫面仍如病毒般廣為流傳,甚至成了土耳其總統啊多安的競選造勢工具,被公開播放。臉書遭紐西蘭官方質疑處理槍擊直播不力,當地多間知名企業發起杯葛,從臉書下架廣告。
強熱帶氣旋「伊代」本月14日侵襲東非,令莫桑比克、津巴布韋、馬拉威三國災情慘重,被「伊代」正面直衝的莫桑比克沿海城市貝拉更被摧毀九成。「伊代」帶來的猛烈風勢與強勁降雨,令當地上游洪水暴漲造成水壩崩潰,猛烈水勢瞬間吞沒了這座55萬人口的城市。 莫桑比克總統紐西18日接受國家廣播電台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官方的死亡人數統計是 84人,但他到現場勘災,「路上的洪水裡都漂著死難者的屍體」,「死亡的災民很可能早已破千」,「這是一場真正的大災難」。 據聯合國相關機構統計,最近幾周莫桑比克和馬拉維等地內澇嚴重,導致超過100人死亡,約有十萬人撤離家園,「伊代」的侵襲無疑是雪上加霜。 (法新社圖片)
荷蘭中部城市烏得勒支18日發生導致三死五傷的槍擊案,警方事後拘捕37歲土耳其裔疑兇塔尼什。檢察部門表示,在槍手乘坐逃走的汽車內,發現可疑的字條,令調查當局有理由相信他有發動恐襲的動機。 槍手於案發當天,在電車和多個地點開槍,三人中彈死亡,包括一名19歲女子,以及兩名分別28歲及49歲男子。土耳其通訊社引述槍手的親屬說,槍手在電車上向一名女親友開火,其他人想上前協助傷者時,槍手也向他們開槍,造成嚴重死傷。不過,暫時未有證據顯示槍手與三名死者認識。據當地傳媒報道,塔尼什涉及2017年一宗強姦案,兩周前曾就案件出庭。另外他還有企圖謀殺、威脅婦女、辱罵婦女等前科,但總是得以獲釋。 (法新社圖片)
隨著天皇明仁決定「生前退位」,日本將於4月份迎來明治維新以來首次新舊天皇交接儀式。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正值皇太子德仁登基前夕,日本政府決定重啟皇室繼承權的諮詢會議,不僅會觸及女性能否繼承,也將討論已婚或未來嫁給平民的成員,有無被列入繼承順序的可能。 目前日本皇位繼承人選共有四名,第一順位是德仁,依序順位則是秋篠宮文仁親王、文仁之子悠仁親王和常陸宮正仁親王,其中皇幼弟正仁親王已83歲高齡,而正處青春年華的女性皇族至少有三人,包含德仁之女愛子、悠仁的兩個姊姊真子與佳子內親王。但《皇室典範》第一條明文規定,只有男性成員能擔任繼承人外,以及第12條「皇族女子與天皇及皇族以外的人結婚的,即脫離皇族身份」,都成為限制女性成員的最大枷鎖,令民間呼籲改革的聲浪從未停歇。 (互聯網圖片)
距離英國預定的3 月29 日脫歐期限不到十天,面臨背水一戰的英國首相文翠珊原本計劃於本周內第三度闖關,向國會下議院提出她與歐盟達成的修訂版脫歐協議草案進行表決,但在議會內握有最高權力的下議院議長白高漢突然出手阻撓。 白高漢於當地時間18 日引用一項於1604 年頒布的法例,指相同議案不可反覆表決,除非文翠珊的脫歐協議草案,內容作出重大調整,否則他不允許該協議於國會三度闖關。白高漢此舉將文翠珊的脫歐協議推上絕路,迫使她必須在21 日舉行的歐盟高峰會上,向歐盟領袖要求將脫歐日期延後更久。唐寧街十號首相府對白高漢的決定感到驚訝,指事前沒有接到通知或提醒。 觀察家指出,即使白高漢不作出這次介入行動,在目前的情況下,脫歐協議草案本周內在國會內闖關的可能性也非常微小,因為她要遊說其他黨派尤其是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支持該項草案,難度甚高。 英脫歐大臣:應短暫押後脫歐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柏建熙19 日告訴英國天空廣播集團,由於下議院議長的裁決已將表決門檻提高,脫歐方案本周內不太可能再闖關,並稱脫歐應該僅短暫延宕。另外,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警告國會議員,時間愈來愈緊逼,若國會不願支持已遭兩度否決的脫歐協議,英國屆時恐面臨無協議「硬脫歐」,或「徹底破壞脫歐」的結果。 歐盟外交消息人士指,因應事態發展,歐盟本周或不會於峰會上決定英國新的脫歐期限。
波音737 MAX 8 型客機在短短五個月內接連發生兩宗致命空難,先後在印尼及埃塞俄比亞奪走189 和157條人命,引發全球停飛潮。隨著事態發展,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及波音公司恐將面臨更大危機——美國《西雅圖時報》透過大量內幕訪談,披露波音當年追趕宿敵歐洲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急於完成新型737 MAX 系列客機認證,而負責把關的FAA 卻將部分安全認證工作交由波音「自己來」。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運輸部正在對FAA 批准波音737 MAX 型客機安全認證的情況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