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5 號颱風「法茜」昨(9)日以日本關東史上最強颱風之勢,登陸東京以東的千葉市,造成兩人喪命、61 人受傷,並接連傳出建築物受損,以及發生逾93 萬戶以上的停電。由於「法茜」來襲適逢通勤時間,各鐵道公司提前宣布實施「預防性停駛」,導致交通大亂。強颱過境後,位於千葉縣的成田機場交通中斷,電車、巴士與計程車都無法進出,造成逾7,000 名旅客一度受困,儼如「陸上孤島」。
韓國總統文在寅無視民眾反對聲浪,昨(9)日正式任命前青瓦台民政首秘曹國為法務部部長,在韓國輿論界投下震撼彈。文在寅並對國民發表談話,稱曹國之前以幕僚輔佐總統推進司法改革已有成果,希望能繼續完成改革使命。 韓聯社指出,這是文在寅首次在任命部長時親自公開說明理由,電視直播任命書頒授儀式也非常罕見,顯示文在寅政府將司法改革列為首要施政課題,而曹國被視為可順利完成改革的最佳人選。 然而,曹國上個月被提名擔任司法部長後,身陷特權風波。他的女兒被爆出涉嫌以抄襲論文獲高麗大學取錄,並在成績相當差的情況下拿過多次獎學金;而曹國在東陽大學擔任教授的妻子,也因涉嫌偽造文書而被起訴。此外,曹國被指與家人成立私募基金,投資74.55億韓圜,以及成立學校斂財。韓國國營廣播電視公司「韓國放送」節目「日曜診斷LIVE 」8日發表民調指,49%受訪者反對文在寅任命曹國當法務部長。
英國國會下議院上周通過阻止英國無協議「硬脫歐」的議案,言明若英國與歐盟未能在下月19日達成新脫歐協議,首相約翰遜就必須向歐盟申請延後下月31日的脫歐死綫,至明年1月31日。不過,據報約翰遜已制定出「合法」對策,將變相迫使歐盟拒絕延遲脫歐,屆時英國恐難逃「硬脫歐」的命運。 據英國《電訊報》周日引述內閣消息稱,約翰遜將按計劃去信歐盟,要求延遲《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脫歐程序,同時附加一封信,表明不希望脫歐延遲,料歐盟將反問英國理由,約翰遜將回覆:「我們沒有任何延遲脫歐的原因。」變相迫使歐盟拒絕英國要求。 歐盟早前曾表示,如果英國提出延遲脫歐,需有非常明確的理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明(11)日進行內閣改組及黨務人事異動,現任外相河野太郎據報將改任防衛相,外相職位將由經濟再生擔當相茂木敏充接任。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河野2017年接任外相後,兩年來已出訪逾100個國家,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關係友好,安倍期望他可以在日韓關係緊張的局勢下,保持與美國政府合作等外交及安全保障政策的持續性。此外,河野過去在處理與韓國有關的歷史,以及日韓貿易爭端上採取強硬態度,安倍有意讓河野續任安保領域的閣員,意圖表示日本對韓政策沒有改變。(互聯網圖片)
據美聯社報道,英國航空機師工會與資方就加薪談判破裂,逾4,000名機師昨(9)日起展開48小時罷工。 這是英航成立近40年來首次有機師罷工,導致逾1,600班航班取消,約24萬名旅客行程受影響。 英航資方7月時提出,機師在未來三年合共加薪11.5%。但工會不滿加薪幅度,認為公司應與員工分享更多利潤,指罷工帶來的損失,高過於解決分歧所需的成本。資方指英航機師薪金已是「世界級」,罷工行動十分無理。目前勞資雙方表明願意繼續談判,若談判未有進展,工會將於本月27日再次罷工。(互聯網圖片)
在沙特受到油價疲弱衝擊之際,能源部人事出現重大改組。沙特政府官媒周日(8 日)宣布,國王薩勒曼已罷免能源部長法利赫,委任其子阿卜杜勒阿齊茲王子接任。這項人事變動打破傳統,是沙特歷史上首次有皇室成員執掌能源部。市場盛傳沙特政府高層不滿油價持續低迷,對法利赫的表現失望,希望在沙特國營石油巨企沙特阿美募股(IPO)上市之前,推高油價。
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發推文宣布,鑑於阿富汗伊斯蘭組織塔利班於上周四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策動汽車炸彈襲擊,造成包括一名美軍在內12人死亡,他已取消與塔利班領袖的和平會談。特朗普批評說,塔利班在和談期間都不同意停火,相信他們無能力談判出一份有意義的協議。塔利班方面誓言報復,宣稱美國將遭受更多痛苦。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原定周日(8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大衛營分別與塔利班的主要領袖和阿富汗總統秘密會面,討論美國與塔利班日前達成的協議。根據協議,美國由阿富汗撤走5,000名美軍,換取塔利班確保不會以阿富汗作為武裝組織基地,以攻擊美軍及其盟友,但協議仍有待特朗普確認。(法新社圖片)
俄羅斯昨(8)日舉行地方選舉,但首都莫斯科傳出獨立參選人及其支持者被捕和囚禁之後,當地市議會改選的全部45個議席,成為各方關注焦點。目前莫斯科議會由執政「團結俄羅斯黨」主導,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圖)希望透過配票,增加非建制候選人勝出機會。 今年7月開始,因當局選前以提名簽署有問題等理由,宣布十多名反對派參選人無資格競選莫斯科市議會議員,引發民間多場反政府示威。 當局以集會非法為由,發動近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鎮壓行動,超過2,400人被拘。(美聯社圖片)
美國華爾街人氣地標「華爾街銅牛」遭人砸損,據《紐約郵報》報道,來自德州的42歲非裔男子瓦拉克(Tevon Varlack)7日不斷用狀似班卓琴的金屬物件擊向銅牛右角,同時口中還不斷咒罵美國總統特朗普「該死」。警方接到消息後將其逮捕,控以刑事毀壞罪、非法持有武器罪和擾亂治安罪,而銅牛右角處已留下一個數厘米長的裂口。 「華爾街銅牛」是意大利藝術家Arturo DiModica於1989年創作的街頭藝術品,因其準備向前衝的模樣,象徵著美股牛市的樂觀與景氣,每天都吸引無數遊客與之合影留念,並撫摸其牛角來祈求好運。(互聯網圖片)
英國首相約翰遜的無協議「硬脫歐」計劃在國會接連受挫,他上周失去國會下議院多數席次後,開除了21名跑票的保守黨國會議員黨籍,觸發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盧綺婷請辭退黨。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現年56歲的盧綺婷屬於留歐派,在約翰遜上台後加入其內閣,但在「硬脫歐」概率愈來愈高之際,盧綺婷7日晚在推特發布長達兩頁的辭職信,內容提到約翰遜將已故首相邱吉爾的外孫蘇姆斯、前財相夏文達、最資深下議員祁淦禮等21名倒戈支持阻止「硬脫歐」議案的保守黨議員逐出黨,「忠心的溫和派黨員被逐,我不能再無動於衷」,那是「對正派及民主的攻擊」。盧綺婷表示,儘管她加入約翰遜內閣是因相信「無協議脫歐可逼迫歐盟重返談判桌」,但此刻她再不相信有協議下脫歐是約翰遜政府爭取的主要目標。她也提到,去職是個相當困難的決定,未來國會若改選,她將考慮以無黨籍身份參選。 約翰遜胞弟、前國務大臣喬約翰遜早前因「家事和國事之間左右為難」,成為約翰遜內閣首位掛冠求去的閣員後,盧綺婷的辭職讓約翰遜悲慘的一周來到最高點。在野工黨認為,約翰遜政府已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