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社昨(23)日證實國家領袖金正恩將於近期出訪俄羅斯,將是繼金正恩父親金正日八年前與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會面以來,兩國領袖首度舉行峰會,但報道未透露雙方領導人會談具體時間和地點。 韓國《朝鮮日報》援引消息人士說法報道,金正恩胞妹金與正22日上午自朝鮮平壤搭乘往海參崴的飛機,率先抵達俄羅斯後,與負責金正恩出訪禮賓安排及警衞安全的國務委員會部長金昌善和護衞司令部副司令金哲奎匯合,聽取了他們的現場調查報告,相信兩國領導人在此地舉行會談已成定局。 韓聯社預測,金正恩乘坐專列火車前往俄羅斯的可能性較大,屆時金正恩將跨越朝俄邊境的哈桑,直奔海參崴。有觀測認為,考慮到金正恩乘火車前往俄羅斯至少需要20多個小時,金正恩很可能於23日啟程,24日抵達海參崴,並於當晚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進晚餐。 (美聯社圖片)
斯里蘭卡21日發生連環爆炸恐襲,造成最少310人死亡後,當地於昨(23)日進入緊急狀態,全國舉行一日哀悼。國防部長維傑瓦德納向國會通報初步調查結果,指恐襲是針對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大屠殺事件的報復行動。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其後發表聲明承認犯下斯國恐襲案,但並未提供任何證據。 此外,斯里蘭卡政壇分裂,可能是當局未能阻止悲劇發生的主因。斯里蘭卡內閣發言人兼衛生部長塞納拉特納指出,當局本月4日就收到美國和印度情報機構提供的情資和可疑名單,國外情報機構在攻擊發生前數日、數小時,甚至十分鐘前,仍不斷地重複示警,但由於總統西里塞納與總理維克拉馬辛哈之間的分歧,總理去年12月就被國家安全會議排除在外,因此對安全情報完全不知情。 (美聯社圖片)
斯里蘭卡周日(21日)發生連環炸彈襲擊事件,截至昨晚共發生九次爆炸,造成至少290人死亡、560人受傷,死者包括兩名中國公民。今次事件是該國自2009年終結內戰以來死傷最慘重的襲擊事件。當局昨日確認襲擊事件是由當地穆斯林極端組織所為,並懷疑背後有境外極端組織操縱,目前仍在調查中。 有鑑於安全局勢逐漸失控,當局已經下令自當地時間周一午夜開始,進行有條件的全國緊急狀態,出動陸、海、空三軍確保公共安全。本澳旅遊危機辦公室昨晚已對當地發出第二級旅遊警示。
烏克蘭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21日落下帷幕,從政經驗豐富的現總統波羅申科和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澤連斯基之間,選民選擇了後者。俄羅斯衛星網指出,澤連斯基73%的得票率,在烏克蘭史無前例。英國廣播公司(BBC)認為,烏克蘭人對現狀失望透頂,才會選出一個從政經驗為零的演員,來羞辱波羅申科和烏克蘭的政客。
昨(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據韓國《東亞日報》報道,韓國三星集團旗下以三星電子為首的三星物產、三星重工業等13 個子公司和37 個工廠,從昨天開始向全球25 個國家及地區展開為期六周的回收廢手機活動。 三星從2015年開始實施這項活動,到去年為止,共回收27,000 多部廢棄手機。今年開始,活動範圍將從韓國國內工廠,擴大到美國、俄羅斯、西班牙、台灣等海外工廠同時進行。處理廢手機的專門企業會循環利用回收手機裡的金、銀、銅、鈷等。(互聯網圖片)
美國司法部本月18日公開由聯邦特別檢察官穆勒牽頭起草的「通俄門」調查報告刪節版本,雖然確認通俄說法不能成立,但對總統特朗普不利的內容依然存在。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納德勒(圖)21日表示,儘管穆勒決定不對特朗普提出妨礙司法的指控,但他認為仍有大量證據表明總統有妨礙司法的行為,由於國會目前尚未看到完整的調查報告,所以不排除彈劾總統的可能性。 納德勒已於19日向司法部發出傳票,索要「通俄」報告全本,限期下月1日。司法部回應稱,這一要求「操之過急」、「毫無必要」。(法新社圖片)
全球最大規模的總統直選及單日選舉活動昨(17)日在印尼登場,此次選舉橫跨印尼東西4,800公里、17,000個島嶼,由超過1.9億合格選民選出總統、副總統及20,000名國會和地方議員,共有破紀錄的逾24萬名候選人參選。 尋求連任的總統佐科維多多與老對手、大印尼運動黨黨魁兼退役將軍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重演2014年大選的對決戲碼。昨日初步點票結果符合選前民調預期,被視為「親中派」的維多多支持度顯著領先「反華派」普拉博沃,可順利連任總統。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經歷惡火侵襲,代表哥德風格建築的木製尖塔被燒塌,總理菲利普17 日宣佈,為了重建毀損的尖塔,將開放國際競標。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菲利普在每周三舉行的部長會議後宣布這項決定,指下周部長會議時將提出草案,用法律架構來規範為聖母院重建的全國募款,保證每一分錢都會用在重建,不移為他用。 國際捐款近十億歐元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目前來自國際社會的捐款已達到將近十億歐元。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也表明將提供聖母院重建資金,但未透露具體數額。除了捐款,俄羅斯、意大利、德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均提出派文物復修專家協助。 專家:修復需幾十年總統馬克宏早前承諾於五年內完成重建聖母院,但德國科隆大教堂首席建築師Peter Füssenich表示,光從電視畫面來看,便知道聖母院遭受到的破壞需要花幾十年才能修復。 目前聖母院主建築結構健全,雙塔都沒有受損,著名的三扇「玫瑰花窗」也幸保不失,但因為受過高溫和射水急速降溫,損毀程度有待評估。木製尖塔其下的橡木屋頂付之一炬。有專家指,原本的屋頂用了約1,300棵橡樹,要找到如此大量高質素的橡樹可能要數年時間。
《鐘樓駝俠》第十卷第四章寫到,「熊熊烈火從兩座鐘樓間燃燒起來,火星飛濺,這狂亂的烈火被風一颳,團團火焰化成濃煙,捲向天空」。法國文豪雨果這個1831年的預言,在將近200年後成為事實。 法國著名景點、85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當地時間15日傍晚發生嚴重大火,可追溯至12世紀的歌德式尖塔在烈焰包圍及眾人的驚呼聲中頹然倒下,教堂屋頂三分二面積也被大火燒燬。經過消防員長達15個小時的救援行動,火勢終於在當地時間16日上午約10時被徹底撲滅。 巴黎聖母院不僅是法國的文化象徵,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法國第二電視台引述學者說法形容,聖母院宛如一艘聳立的石船,穿越古今。法國總統馬克宏痛心地說,「巴黎聖母院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學,我們的想象力,在這裡,我們經歷了所有偉大的時刻。」他向國民宣誓,將與世人一起重建聖母院。
法國歷史與文化珍寶面臨空前浩劫,滿載該國逾85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在法國社會大革命時差點被拆毀,見證過亨利六世和拿破崙的加冕典禮、聖女貞德平反訴訟,宣告了兩次世界大戰結束,仍矗立塞納河畔不倒,未料今次難逃大火祝融,其標誌性尖頂與建築主體中後部倒塌,令世界為之痛心。最新消息指,教堂內珍藏的天主教聖物「荊棘冠冕」和數十件文化珍品安然無恙,但其標誌性特色的彩繪玻璃玫瑰花窗恐難逃此劫,其中僅北面玫瑰花窗疑似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