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曼哈頓市交通樞紐躲過一次恐怖襲擊,孟加拉裔的27歲疑犯,於高峰時間在時代廣場附近的客運總站通道,企圖引爆身上的土製炸彈,宣稱「為全球穆斯林復仇」,但因炸彈製作粗糙,提早爆炸,導致襲擊者重傷,另外三人輕傷。總統特朗普回應事件時,重申美國急需收緊移民法,防止危險人物入境,以保護美國國民。
緬甸西部若開邦今年8月底爆發衝突以來,緬甸軍方全力鎮壓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羅興亞族,至今逾62萬羅興亞難民逃至鄰國孟加拉。美國的「人權觀察」組織11月公布的報告顯示,大量羅興亞婦女和女童遭緬甸軍人強暴,但緬甸軍方矢口否認。由於緬甸政府禁止外國記者前往若開邦,導致查證工作困難重重。 《美聯社》訪問了29名逃到孟加拉、年齡介乎13至35歲的婦女和女童,描述緬甸軍人對她們施加的殘酷暴行。 由於擔心連累家人,這些女性只願公開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其中22 歲的F回憶,今年6 月的某天晚上,七名緬甸軍人突然闖入屋,用繩綁起F 的丈夫,並用F 的頭巾堵住她丈夫的嘴,並開始強暴F。F 嘗試反抗,但四名軍人制服她並用棍棒毆打她, F 的丈夫掙脫了嘴裡的頭巾放聲大叫,一名軍人隨即對他開槍,另一人則割開他的喉嚨。 F之後因姦成孕,被鄰居夫婦收留,但9月一天晚上,五名緬甸軍人突然闖入屋內,殺害了鄰居的五歲兒子,鄰居丈夫亦遭毒手,鄰居太太及F慘遭強暴及虐打。F和鄰居遭受輪番折磨後,逃到鄰近村莊求救,之後跟隨其他村民逃到孟加拉。 最年幼受害者僅九歲從8 月開始,無國界醫生已診治113名遭受性暴力的羅興亞受害者,其中三分一都未成年,最年輕的受害者年僅九歲,但醫護人員懷疑,受害人數只是冰山一角。但緬甸政府12 月發布的新聞稿中,卻指稱羅興亞女性的控訴是假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前(11)日在白宮簽署命令,指示美國太空總署(NASA)啟動太空探索項目,安排太空人重返月球,並為登陸火星打下基礎。特朗普表示:「今次,我們不只插旗和留下足跡,更會建立基礎用於火星任務。」他其後強調,宇宙空間有很大利用價值,美國將再次成為人類在太空探索領域的領導者,且啟動太空探索項目意味著將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美國在1969年成功登月後,因登月耗費不菲,於1972停止登月項目。(美聯社圖片)
法國教育部日前(10日)宣布,手機已成「公共衛生」議題,從2018 年9月新學年開始,將禁止中小學學生使用手機,包括下課及午休時間。教育部長布朗克爾表示,如今許多學生下課時根本不出課室去玩了,全都待在自己的手機前,「從教育的立場來看,這是個問題。」布朗克爾又就實施方案表示,目前正研究實際方法,包括設立可鎖上的儲物櫃等。據悉,法國當局亦發出相關健康指引,強調七歲以下兒童不應過分使用手機。(互聯網圖片)
美國《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是過去一年裡發起反性侵犯及性騷擾的「打破沉默者」。這次運動的源頭,緣於荷里活金牌製片人哈維溫斯坦,被踢爆近30年來多次性騷擾女下屬及藉工作性騷擾多名女星,掀起網絡「#MeToo 」(我也是)反性侵犯及性騷擾運動,大量受害人勇敢出面說出被性侵經歷,影響力席捲多國的娛樂圈、政壇、傳媒界、商界及體壇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推翻美國數十年來的中立立場,宣布承認聖 城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激起穆斯林世界的怒火,也觸發新一輪以巴衝突, 造成最少四人死亡。阿拉伯聯盟召開緊急會議,質疑特朗普的做法違反國際法,敦促對方撤回決定,又呼籲其他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及以東耶路撒冷作為其首都。
?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陡然升級,朝鮮上月底試射號稱射程可覆蓋美國全境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火星-15」。對平壤的步步進逼,日媒爆料美國總統特朗普斷定無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已決定對朝鮮領袖金正恩發起「斬首行動」,根除朝鮮核武威脅,最可能動武的時間落在12月18日前後。
曾執政33年的也門前總統薩利赫,背棄親伊朗的「昔日盟友」胡塞武裝,有意跟沙特為首的聯軍對話,結果胡塞武裝隨即發難,對薩利赫位於首都薩那的住所發動攻擊,薩利赫在逃亡期間被擊斃。現任總統哈迪已揮軍進攻被胡塞控制的薩那;沙特為首的聯軍也準備對胡塞發動大規模攻擊。分析指,薩利赫的死亡,或令也門爆發新一輪報復戰爭。
當地時間4日,英國首相文翠珊與歐盟主席容克在比利時舉行記者會,當日是歐盟與英國首輪談判設下的最後期限。文翠珊表示,英國與歐盟暫時未能在脫歐談判上達成共識,將進入第二階段談判。容克則強調談判仍未失敗,有信心在下周歐盟舉行峰會前取得突破性進展。 有指談判分歧主要集中在愛爾蘭邊境問題上,雙方已同意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不會設立邊境檢查、海關等設施,惟北愛在會議前再次重申脫歐條件,令英國要求更多時間討論。 (法新社圖片)
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本月5日集體到供奉二次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聯盟內包括自民黨、民進黨、希望之黨等國會議員,當中包括安倍內閣多名副大臣。據共同社報道,參拜人數多達61 人。 有議員在參拜後表示,面對朝鮮的核威脅,他們祈求戰事不會發生,靖國神社亦不會再有新的入祀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2013年底之後,沒有再到靖國神社參拜,而是以執政自民黨總裁的身份向神社獻上祭祀費。 (法新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