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今年9月大選後仍未能籌組聯合政府,總理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嘗試跟綠黨及自由民主黨商討合組聯盟政府。惟由於涉及氣候、難民接納和歐元政策重點問題膠著不下,自由民主黨當地時間19日宣布,退出了組閣談判。據法新社報道,組閣失敗意味著德國很可能會重新大選。 默克爾表示,對於自由民主黨的決定感到遺憾,又指自己作為總理,會盡一切辦法確保國家在未來艱難的日子,維持良好管治。她會與總統施泰因邁爾,商討下一步計劃。(法新社圖片)
俄羅斯將於明年3月18日舉行總統大選,外界普遍預期現任總統普京將再次參選,惟英國《獨立報》18日援引消息人士說法報道,普京累了且不願再參選。即便普京決定參選,也將把競選活動減到最低,不會像2011年至2012年的大選時那麼賣力,當時他在六個月前就宣布參選。 報道指,普京去年秋天曾考慮過卸下總統職位。他甚至指示政府為他離職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規劃,其中一個構想是在今年12月提前舉行大選。惟最終因無合適的接班人而放棄。(法新社圖片)
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返國大吹亞洲行成就如何如何,美國的未來如何光明,以「美國回來了」做總結之際,全世界其實更清楚看見了那個曾經痛斥國家被強暴的總統,在2,500 多億美元面前可以不再追究,更清楚看見了意識形態上的同盟面對自由貿易協定的不堪一擊,當反華的先鋒也不談矛盾只談利益的時候,其他東亞鄰國當然也是利之所趨,望風歸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可能明年有結果、韓國就「薩德」問題的「三不」政策,中日兩國關係的回暖,中國正在全面取代美國的地區影響力,全球經貿吹起東風,那個曾經由美國呼風喚雨的年代,其實早就回不去了。 圍堵中國的意識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形成,2006 年,日本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除了因應中日釣魚島之爭外,也是因為看見了中國的未來。2012 年安倍又提出「鑽石四角安全保障構想」,希望組成「亞洲民主之鑽」,配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一直到2016 年日本的「印太戰略」構想,希望藉由印太地區軍事與經濟布署,將崛起的中國影響力壓到最低。 這種敵對意識除了一些歷史的因素外,傳統強權更希望保持自身的地區影響力,利用經貿手段吸引亞太鄰國加盟,這原本是百試百靈的手段,各種矛盾、各種衝突在這種情境下被放大如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薩德」問題等等種種,與中國「對抗」曾經是大勢所趨,但隨著北京2014年主辦APEC峰會、2016年主辦G20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斷向世界傳達全球經濟共同治理、共建生命共同體的全球發展觀,敵視中國的對抗氛圍已經逐漸淡化,原本被各種偏見束縛的國際輿論,終於逐漸正面評價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東西方文明得以平起平坐。 更重要的變化,是特朗普的當選,雖然他屢屢針對中國,卻沒有意識形態包袱,只要有錢賺、能合作,沒有甚麼原則不能打破,沒有甚麼盟友不能拋棄,最直接的影響是美國退出TPP,讓尋求經貿合做的東亞各國,只能紛紛打破原本的對抗格局。韓國總統文在寅首先反對「印太戰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在積極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連在南海問題上存有爭議的越南,都同意與中國妥善處理海上問題。中國威脅論不攻自破,強勁的東風突圍而出。 東盟有希望明年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相較元氣大傷的CPTPP,覆蓋全球一半人口的RCEP 已經是全球化的最後燈塔,加上正在積極推動的「亞太自貿區」,全球經貿已經漸漸由中國所主導,只要北京當局堅持貿易公平、做到真正開放,各國就事論事,相比只講「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中國就沒有理由不受世界歡迎。全球所有國家,特別是區域內成員,如今是時候調整好心態,迎接中國的全面崛起。
揚言要進行活人換頭手術的意大利神經學家卡納韋羅(Sergio Canavero),17 日宣稱已領導一個中國團隊進行全球首宗人類換頭手術,成功將一具屍體的頭部重新接駁至另一屍體的脊椎。他揚言,首宗人體換頭手術即將來臨,他們接下來將在自願者身上進行嘗試,首宗病例將是中國人,手術將在哈爾濱進行。不過,許多專家質疑其說法,甚至認為會衍生嚴重的法律及道德問題。
據《今日津巴布韋》網站報道,受到軍方軟禁的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當地時間19日與軍方談判,同意以下台換取家人安全。執政黨「民族聯盟愛國陣線青年聯盟」亦召開特別會議,解除穆加貝黨主席職務,讓早前遭穆加貝撤職的前副總統姆南加古瓦接掌權力,第一夫人格蕾絲亦被褫奪黨內女性黨團主席頭銜。 首都哈拉雷街頭18日有大型示威,部分人向總統官邸前進,示威者歡呼及叫口號,聲稱是提早慶祝穆加貝時代告終,軍方派坦克及士兵維持秩序。(法新社圖片)
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與丈夫菲臘親王,於當地時間20日慶祝結婚70周年,是英國王室有史以來第一對慶祝「白金婚」的夫婦,二人在溫莎堡與兒孫餐宴,低調慶祝。 王室官方臉書19日公布二人最新合影,英女王身穿奶白色禮服,胸前佩戴鑲有黃金、紅寶石及鑽石的「聖甲蟲」胸針,高齡96歲的菲臘親王英姿挺拔,精神看起來很好。王室表示,這張照片是由攝影師荷里歐克,於本月稍早在溫莎堡拍攝。 (法新社圖片)
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的耶穌油畫《救世主》,美東時間15日在美國紐約拍賣,以破紀錄的4.5億美元成交,成為歷來售價最高的藝術品。這幅被譽為「男版蒙娜麗莎」的曠世傑作,先後經手三位國王,但其後幾經波折,一度被認為是達文西學生的畫作,先後兩次以低於一萬美元被賤賣,至2007 年展開六年的漫長修復後,終被鑑定為達芬奇真跡。
非洲津巴布韋政局仍未明朗,總統穆加貝及妻子格蕾絲繼續被軟禁在家。南非《非洲新聞通訊社》早前引述安全消息人士說法,指穆加貝已與軍方談判,16日下午會公開宣布辭職,由早前被穆加貝革除的副總統姆南加古瓦接任。據報穆加貝亦與軍方討論格雷絲的去向,若她獲准流亡,將會到新加坡或馬來西亞,她和穆加貝在兩國都擁有物業。軍方正在與多方陣營進行磋商,以籌組過渡政府。 不過,有消息人士出面回應,穆加比拒絕下台,並表示除非執政黨「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民盟)投票否決其領導權,否則他不會辭任總統。天主教神父穆可諾里正與軍方調停,希望能讓這場政變以不流血為前提,和平轉移為民主政權。 另外,支持格雷絲的「民盟」青年派系領袖15日透過國營電視台,向國防軍司令奇文加公開道歉,又強調是自願這樣做。他於早一日批評軍方違憲奪權,顛覆國家。 英外相:警惕暴君上台目前首都哈拉雷市面大致平靜,人民生活如常,但通往主要政府辦公大樓、國會和法院的道路,有軍車駐守。 據悉, 軍方已經接管了機場、政府部門、國會及市內其他主要地點。有市民對穆加貝有望下台感高興;有人更指即使姆南加古瓦是獨裁者亦無關係,因為國家終於有轉變。 聯合國發言人表示,正密切留意局勢發展,促請各方以和平方式,以及對話解決。英國外相約翰遜回應指,目前未能確定穆加貝是否會下台,但他批評穆加貝操縱選舉,虐待異見分子,提醒不可以讓另一個「暴君」上台。
美國預計下月發行新任財政部長姆欽簽名的一美元面額鈔票,姆欽於當地時間15日攜妻子參觀美國印鈔局,二人一同舉著一版帶有他本人簽名的鈔票合影。 惟這張照片在社交網站發布後,網民取笑他們猶如電影的奸角,也有人藉此諷刺共和黨的稅改計劃。 一名網友表示,兩人舉著鈔票的姿勢似乎是「買了一張牆紙」。更有網友批評,共和黨將給中產階級加稅,也將把醫保從數百萬民眾手中拿走,像姆欽夫婦這樣的人則可以獲得減稅。(美聯社圖片)
法國財政部長當地時間15日證實,早前宣布辭職、身處沙特的黎巴嫩總理哈里里接受了法國總統馬克宏的邀請,未來幾天之內將前往法國。據《法新社》報道,馬克宏分別與哈里里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商討後,作出相關邀請,馬克宏強調並非向哈里里提出政治流亡。 哈里里本月初在沙特訪問時,突然宣布辭職,外界質疑他遭沙特脅迫,成為人質。哈里里日前受訪否認,但未能釋除疑慮。他15日再在社交網站留言,稱自己目前很好,將返回黎巴嫩。(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