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地區現時最大的銀行集團北歐銀行(Nordea)宣布明年會分階段裁減約6,000 名員工,將現時32,000名員工減至26,000 人,當中包括至少2,000 名顧問。大幅削減員工人數,原因之一是大量改用數碼化服務和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此舉被認為能降低成本並提升效率。時至今日,人工智能愈來愈智慧,愈來愈多人開始擔憂自己是否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其實,「人工智能取代人類」並非新鮮話題,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工智能代替人工勞動力就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早期的人工智能出現,更多的是為了說明人類去完成一些需要足夠力量進行的體力活,而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勝任許多人類腦力工作,包括金融、寫作及計算等領域。人工智能帶來的好處還有許多: 應用在製造業,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節約人工勞動力成本; 應用在服務業,改變了傳統的人工服務模式,人工智能服務給人們全新感受,提升服務品質,加上人工智能海量的資料存儲與聯網應用,可以幫助人們解決更多的問題;應用在IT行業,人工智能的資料計算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可以替人類節省大量時間精力。總之而言,人工智能的出現,無論是在工作效率、勞動成本以及人力資源等各方面都帶來了創新發展。 不過「人工智能取代人類」這一概念不能簡單的從字面去理解,「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規模再大,亦只不過取代了人類原本的工作崗位,而不是取代了人類個體。事實證明,人工智能取代人們工作崗位,遏制甚至淘汰一些舊產能、傳統崗位的同時,也孕育了無數新的工種和發展機會。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替換的是落後的產能,取代的是低效率的勞動力崗位,提升的是生產效率, 只有通過智慧化轉型, 人們才能從傳統的工作崗位中解脫出來,才能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更為高級的工作。 現在人們恐懼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更多的是擔心人類以後失去工作,但從之前自動化發展的歷史來看,雖然技術會取代部分崗位,但也會創造更多崗位。技術發展的車輪不會因為部分人的恐懼或者反對而停下腳步,與其擔心未來無工作可做,不如努力學習,積極改變自己,讓自己能勝任那些人工智能還無法取代的工作。
備受泰國民眾愛戴的已故泰王普密蓬去年10月13日駕崩後,按照禮節停靈一年,於本月25日正式舉行盛大國
為了隆重處理普密蓬的後事,泰國政府提供約為30億泰銖(約澳門幣123.8億元)的葬禮預算,其中三分一
中共十九大甫結束,台灣「總統」蔡英文昨日出席「陸委會」舉辦的兩岸交流30年研討會時表示,大陸已經選出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宣布一項投資總值逾5,000億美元的鴻圖大計,將建設一個佔地25,900平方公里、連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政府未應中央政府要求,宣布放棄獨立,令中央政府引用《憲法》接管加泰自治權,撤換
己故泰國國王普密蓬的葬禮自昨(25)日起舉行五日,今日舉行火葬大典。來自各地民眾湧到大皇宮附近道路送
四名美軍士兵本月4 日在非洲尼日爾遭武裝分子伏擊陣亡,總統特朗普被指致電慰問其中一名軍人遺孀時出言不
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23日在白宮接見到訪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李顯龍譴責朝鮮挑釁,但認為除了施壓,美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24 歲時發表的論文《宇宙膨脹的屬性》(Properties ofExp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