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星期五
溫度:23°C 濕度:86%
預測:大致天晴
朝鮮國防科學院於上周四(25 日)進行新型戰術制導導彈試射,兩枚導彈準確擊中朝鮮半島東部海域600公里水域目標,引發國際關注。聯合國安理會五個歐洲成員國為此要求召開會議,遭朝鮮外務省國際組織局局長趙哲批評安理會「雙標」,只針對朝鮮,却對美國和韓國的聯合演習隻字不提。 據朝中社29日報道,趙哲洙28日發表談話,指責部分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盜用聯合國名義,侵犯自主國家主權、阻礙其發展,朝鮮對此絕不姑息。他更說:『站在破壞世界和平穩定最前線的國家,却插手別國的自衛措施,簡直荒謬透頂。」趙哲秀直言,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試射導彈,但是却對美韓聯合軍演、美國空襲叙利亞以及法國等國發射各種飛行器等事緘口不言,「實在是雙重標準」。他認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繼續秉持雙重標準,朝鮮半島的局勢將會更加激化,讓對立局面將進一步加深。趙哲秀最後說:「聯合國安理會若想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首先要嚴格遵守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 朝鮮高官批聯合國安理會只針對朝鮮試射導彈,却對美韓聯合演習默不作聲。(美聯社圖片)
據美聯社28日報道,墨西哥政府27日發布一份疫情報告,大幅修訂新冠病毒確診和死亡數字,當中列明當地累計逾32.1萬名患者死亡,這一數字不僅較先前公布的官方數字猛增60%,更令墨西哥超越巴西,成為全球死亡人數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據悉,墨西哥病毒檢測工作不成規模,各醫院早已人滿為患,不少患者或直接在家中喪生,因此估算真實死亡數字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對比往年同期的人口死亡統計,得出一個「過度死亡」差值,而這個差值基本可判定是因新冠離世的患者人數。 總統抗疫不力捱轟 此外,這份報告還披露了墨西哥今年1月格外猛烈的疫情反彈。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墨西哥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過度死亡」人數統計約為22萬;而在今年,僅一個半月就達到驚人的7.5萬。《紐約時報》指出,早在去年12月初,以墨西哥城為首的多個城市疫情已出現反彈趨勢,但墨西哥聯邦政府卻仍然保持城市開放。 早前確診並已經康復的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因應對疫情不力和多次不戴口罩出席公衆場合,而受國內輿論廣泛批評。反對派指控洛佩斯淡化疫情的嚴重程度,並延遲推出疫苗接種計劃。
美國新貿易代表戴琪上任後,首次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不準備在近期取消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但對於中方貿易談判,可能持開放態度。 前總統特朗普任內對中國商品大舉加徵關稅,後來雙方達成貿易協議,仍維持每年對價值約3,7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對此,戴琪近日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不會立即取消關稅,因為「沒有談判代表會放棄手上籌碼」。她亦承認,關稅的確會對美國企業及消費者造成損失,但加徵關稅是為了「補救不平衡且不公平的貿易狀况」,保護公司免受獲補貼的外國企業競爭影響。戴琪補充說,無論是公司、貿易商、製造商和工人,有能力擬定計劃,應對會影響業務的變化相當重要。 (美聯社圖片)
印度尼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旗下位於西爪哇省巴隆岸的一間煉油廠於當地時間28 日晚間發生爆炸,引發大火。目前確認五人受傷,約950 人緊急疏散,當局正努力控制火勢。社交平台流傳的影片顯示,大火吞噬了煉油廠,並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 據悉,出事的煉油廠每天灾油量可達12.5 萬桶。石油公司發表聲明說,煉油廠暫停運作,並執行「油流量管控」,以防火勢進一步擴大,但燃料供應未受到影響,「仍在正常運行」。至於起火原因,石油公司表示尚不清楚,但事發時下著大雨,而且雷電交加。公司發言人過後證實,有五名居民因路過煉油廠遭到灼傷,已被送院接受治療。(美聯社圖片)
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多間由亞裔人經營的水療館早前發生槍擊案,全美多處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情況愈來愈嚴重, 當地時間27日, 全美60座城市舉行反仇視亞裔、反種族歧視的大遊行,向種族歧視說不。 舉行遊行的城市包括紐約、亞特蘭大、三藩市、洛杉磯、芝加哥、底特律、華盛頓及波特蘭等,其中在紐約就有兩地出現示威,這也是紐約連續三周出現亞裔反歧視的遊行。 「現在正是發聲的時候」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在紐約法拉盛,約有數百人聚集起來共同譴責近期在美國多地發生的針對亞裔的暴力犯罪及歧視事件。有示威者表示,在美國生活了30 多年,近期連續發生的種族歧視事件已經讓他們忍無可忍,必須上揭表達訴求。 他們高舉高喊「亞裔美國人不會噤聲」、「停止仇恨、停止暴力」「我們要反擊」等口號,手持「停止仇恨亞裔人」、「向種族歧視說不」等標語在法拉盛地區主要街道進行遊行。 在洛杉磯的韓國城,也有數百名亞裔人士上街示威,要求停止仇恨亞裔。韓裔美國人協會洛杉磯分會(KAFLA)發言人金表示,亞裔受到種族歧視、不公平對待在美國社會存在已久,只是亞洲文化不鼓勵人們發聲,長期隱忍,「現在正是站出來發聲的時候」。也有非裔人士手持「非裔與亞裔團結一致」的標語表達支持。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出聲明,提醒廣大在美中國公民包括企業員工、留學人員、華僑等務必加強安全防範,警惕針對亞裔的歧視和暴力。遭遇此類情況務必保持冷靜,妥善應對,儘量避免發生口角和肢體衝突,確保自身安全。
3月27日是緬甸建軍節, 軍政府在首都內比都舉行盛大閱兵儀式, 展現壯盛軍威。但同一時間,緬甸全國各地繼續爆發示威,軍民再次爆發流血衝突,單日合計至少114人死亡,再次刷新政變以來最血腥紀錄。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都就事件作出強烈譴責。 緬甸媒體「Myanmar Now 」消息指出,截至當地周六深夜,全日已有114名平民死亡,20多個城市和小鎮、40多處地點都有死傷,死者中包括兒童,有大批示威者遭到拘捕。在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至少有29人遇難,有媒體引述中部城鎮的一名民眾形容,軍方像殺鳥或殺雞一樣殺害平民,甚至在他們家中下手,該名民眾揚言會繼續示威,直到軍方倒台為止。 古特雷斯:國際社會需堅定回應 聯合國駐緬甸辦事處發出聲明,譴責27日的暴力事件,指當天的軍事鎮壓行動造成自政變以來最多人喪生的一天,形容情況不可接受和感到震驚,而且要即時制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副發言人哈克則稱,古特雷斯強烈譴責緬甸軍方殺害大批示威者的行為,並認為事件完全不可接受,同時要求國際社會需作出堅定、統一和堅決的回應,迫切尋找解決這場危機的辦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在社交平台留言慰問遇難者家屬,同時批評緬甸軍方為了服務一小撮人而犧牲其他人的性命。他認為有勇氣的緬甸人會堅拒軍方的恐怖統治。 民兵襲軍營殺60人 在建軍節當日凌晨(當地周六凌晨),緬甸克倫族武裝攻佔政府軍位於克倫邦帕本鎮一處步兵營,多名政府軍官兵傷亡並有人被俘。官方消息稱政府軍有60人陣亡,14人被俘。其後政府軍發動空襲,造成一處克倫族村落兩死兩傷。 撣邦擬組聯邦軍保護平民緬甸騷亂,不少民兵武裝也蠢蠢欲動。 活躍在緬泰邊境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撣邦重建委員會27日發表聲明,指責緬甸軍政府濫殺平民。委員會領袖Yawd Serk指建軍節更像是大開殺戒的日子,警告緬軍如果繼續殺害平民,他們不會坐視不理,並贊成組建聯邦軍保護平民。 萬國小姐緬甸佳麗淚灑舞台 在泰國曼谷舉行的國際萬國小姐(Miss)選美大賽決賽上,主辦單位現場播出緬甸軍政府鎮壓的殘酷影像,表達對當地人道危機的關注。參賽的緬甸佳麗Han Lay在舞台上向國際社會求救:「今天在我的國家緬甸......當我在台上說話時,超過100人今天身亡。我為他們感到十分難過,他們失去了生命。」Han Lay在台上多次哽咽落淚,她感謝萬國小姐主辦單位,讓她有機會通過這個平台向國際發出自己的聲音:「請幫幫緬甸,我們需要緊急國際支援,現在。」
在埃及蘇彝士運河擱淺的長榮貨櫃輪「長賜輪」仍未脫困,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參與「長賜輪」脫困行動人員原本樂觀預期,「長賜輪」可望在當地時間27日晚間利用漲潮脫困,但直到28日凌晨4時,長賜輪移動有限,脫困的希望落空。 埃及蘇彝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27日表示,埃及方面已為日前在蘇彝士運河擱淺的「長賜輪」制定了多套救援預案。目前有14艘拖船正在擱淺貨輪的多個方向實施救援。由於貨輪巨大的尺寸和載重量,再加上擱淺處水位較淺,現在仍無法判斷救援何時結束。 拉比耶表示,救援團隊現在考慮用其他船和起重機卸下「長賜輪」上部分貨櫃,以減輕重量,但他希望不必這樣做,因為卸貨可能需要幾周時間。拉比耶說,目前在蘇彝士運河大苦湖北面和南面等待的船隻達321艘,埃及方面為船隻提供了必要的後勤服務。 蘇彝士運河一名資深領航員表示,幾個因素可以讓「長賜輪」脫困,包括挖除沙土工作將近完成、漲潮和已調來威力強大的拖船。 (美聯社圖片)
據外媒報道,印尼警方表示,該國南蘇拉威西省首府望加錫一天主教堂外,昨(28)日發生疑似炸彈爆炸事件,造成人員傷亡。 南蘇拉威西警方發言人祖爾潘表示,爆炸發生時教堂內有人,現場看到了傷者。據現場視頻畫面顯示,該教堂附近的一些汽車被損毀,當地警方在教堂周圍設置了警戒線。事發時教堂外的路上有多輛汽車經過,爆發瞬間威力強大,火光四射,濃煙迅速籠罩四周。 另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稱,爆炸於當地時間28日上午10時28分左右發生,破壞了教堂圍欄。爆炸事件發生後,多名傷者被送往醫院。目前爆炸原因暫不明。不過,當地媒體援引一名目擊者的話稱,有幾個人在爆炸前大喊有炸彈。有目擊者稱,看到現場因爆炸起火,並看到了死者遺體。另有目擊者說,有幾個人在爆炸前大喊有炸彈。(美聯社圖片)
據埃及《金字塔報》網站報道,當地時間27日,埃及首都開羅東部一棟十層居民樓發生倒塌,目前遇難人數已經升至16人。民防部隊正在繼續清理廢墟,並開展人員搜救工作。 開羅省早前的聲明稱,倒塌事故造成24人受傷送院,其中18人已經出院,六人仍在接受治療,情況穩定。開羅省省長哈立德表示,將成立一個工程委員會,對倒塌房屋附近的其他建築物進行檢查,評估此次倒塌對建築物的影響程度。 (美聯社圖片)
日本東京奧運聖火昨日開始傳遞,為全球人民走出疫情陰霾帶來希望,但就在同一日,朝鮮於昨日清晨6時向日本海方向發射兩枚飛行物,挑釁意味濃厚。 日、韓軍方依據事態立即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兩國初步研判很可能是彈道導彈。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朝鮮發射彈道導彈威脅日本及區域的安全與和平,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此表示嚴重抗議與強烈譴責。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昨日表示,朝鮮於清晨6時6分、25分,從東部的咸鏡南道朝日本海發射兩枚不明飛行器。參謀本部正在分析該飛行器的參數和射程。韓軍部分人士推測,朝鮮發射的可能是彈道導彈。 時隔一年再射彈道導彈 韓聯社指出,如果是彈道導彈,即是朝鮮自稱去年3月29日從江原道元山發射「超大型火箭炮」後,時隔近一年後再次發射彈道導彈。彈道導彈無論射程長短,均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相關制裁決議。 韓國國防部表示,現階段不適合妄斷是否為彈道導彈,但有官員透露,美、韓情報當局正在關注由地面發射短程彈道飛彈的可能性。此時正值美國檢討對朝政策,韓國對朝鮮舉動表示憂慮。 或為短程彈道導彈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則指出,飛彈飛行距離450公里,飛行高度60公里,從飛彈的射程、高度來看,可能是「KN23 」改良型,該款飛彈被稱為俄羅斯製短程彈道飛彈伊斯坎德爾飛彈的朝鮮版;此外,也可能是戰術地對地飛彈「ATACMS 」。 朝鮮曾在今年1月紀念勞動黨八大的閱兵式上展示改進型伊斯坎德爾近程彈道導彈。該導彈射程為400到600公里,具備在飛行末段進行水平滑翔二次爬坡的特點。 韓軍推測,如果此次發射的確是伊斯坎德爾或地對地戰術導彈,那麼發射間距長達20分鐘說明導彈發射車的性能有待完善。韓軍消息人士指出,朝鮮最高領導人、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有可能現場參觀發射活動。 岸信夫:非正常發射軌道 日本方面,日本海上保安廳在朝鮮發射導彈後不久發布相關導彈發射資訊,稱「朝鮮發射疑似彈道導彈落入日本海日本經濟專屬區外」。日本水產廳消息稱,截至目前未收到受損報告。 日本首相菅義偉、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和防衛大臣岸信夫等官員昨日上午緊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分析資訊並討論今後對策。日媒報道,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表示,經分析,飛彈高度未達100 公里、飛行距離450 公里,「比朝鮮過去持有的飛毛腿飛彈高度要來得低」。他並指出,從飛行高度已經可以確認,這次不是從高於正常發射軌道方式發射。 菅義偉:堅決保護國民安全 日本首相菅義偉則在受訪直接證實朝鮮發射的就是彈道導彈。他表示,朝鮮相隔一年後再度發射彈道飛彈,此舉已經造成日本和平、安全的威脅,也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他提出強烈抗議與強烈譴責。 菅義偉指出,日本政府雖已確認飛彈落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外,但有必要比以往加強警惕和監視。日本將與美國、韓國等其他相關國家緊密合作,並表達會堅定保護日本國民的生命和和平生活。 美國方面,一名高級官員確認朝鮮當天發射了兩枚短程彈道導彈。這名官員說,朝鮮此次發射的導彈可能包括一枚從陸上發射的潛射導彈,但未對美日軍方構成威脅,五角大樓正對此次發射進行技術分析。 朝鮮於本月21日發射兩枚巡弋飛彈,被解讀為送給美國總統拜登上任的見面禮,有關消息數日後才曝光。拜登在當地時間23日回應,認為朝鮮該次試射不算是挑釁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