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董事長雷軍在日前舉行的投資者大會上表示,小米汽車業務虧損正逐步收窄,預計將於2024年第三至第四季實現轉盈。
蔚來汽車於6月3日盤前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期內共交付新車42,000輛,按年增長40.1%,但按季下滑42.1%。汽車銷售收入則達94.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8.6%,惟按季跌幅達43.1%。
發行美元穩定幣USDC的加密貨幣公司Circle Internet Group週一上調即將進行的美股IPO計劃,擬以每股27至28美元價格發行3,200萬股股份,其中60%為現有股東減持,預計募資總額達8.8億美元。
隨著人工智能產業加速演進,「算力」與「量子科技」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核心。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最新報告指出,儘管美國近期經濟數據優於預期,但預期下半年經濟將顯著惡化,已下調今明兩年美國經濟成長預測,並預估聯準會將延後至12月才開始減息。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警告,中國近期對稀土實施出口許可制度,已導致出口審批延宕及清關滯後,恐在短期內造成汽車生產中斷風險。
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與資料中心對電力需求的急遽攀升,科技巨頭Meta正式跨出能源轉型重要一步。
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博士生Alex de Vries-Gao近日於期刊《 Joule 》發表研究指出,人工智能的電力消耗正快速攀升,預估至2025年底,AI耗電量可能超越比特幣挖礦,並占全球資料中心總電力消耗近五成。
台積電周二召開股東常會,對於外界指稱台積電為「血汗工廠」,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予以否認。他表示,台積電不可能有9萬名員工都在血汗中過活,還自嘲:「我看起來像流了血汗嗎?這麼胖,怎麼可能。」
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除了OpenAI、 Google等美國科技巨頭頻頻推出新產品外,中國的科技龍頭也正加緊腳步,不僅推進推理模型的研發,更積極投資AI晶片與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