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Cook)給投資者的信件中表示,由於iPhone銷售低於預期及中國的經濟疲軟,迫使蘋果將下調會計年度第一季的預測。在蘋果(AAPLUS)周三盤後宣布此消息後,交易一度暫停,在20分鐘後恢復交易時,該公司急跌約8%,連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在數小時內因此損失28億元(美元,下同),約港幣218.4億元。摩通、瑞銀及多間華爾街投行隨即發表報告預測今年該公司走勢及下調目標價。昨日日圓亦受事件影響,一度飆升至近一年最高值。 (文:蘇祺)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土地出讓收入最多的50個城市「賣地」收入37,40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微升3.7%,平均樓面價下調13.3%。與樓市類似,去年土地市場也經歷了一輪「前高後低」的走勢,上半年50城市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上升近40%,此後升幅一路下滑,全年數據與2017年成交額基本持平,熱點城市上升明顯放緩。 從地價來看, 50個城市平均樓面地價為每平方米2,277 元, 相比2017 年的2,627 元, 下調13.3%,這也是近三年來首次出現土地價格明顯下調。中國指數研究院指數研究總監指出,去年各大城市土地流拍數量顯著增加,全年流拍土地佔全部推出土地量的8.4%,為過去九年中的最高值。此外,去年中國300個城市平均樓面地價下降7%,而2016 至2017 年,300 個城市樓面價保持20至30%左右的快速上升。土地市場走冷或許意味著房地產市場調整的開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延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簡稱「房住不炒」)方針,內地有專家認為,2019年內地樓市難言回暖。但評級機構最新預測報告仍給予2019年內地房地產行業「穩定」的展望,料今年內地樓價大跌的可能性仍不大,房企將繼續採取「以價換量」措施刺激銷量。 (文:胡夢然)
前日是港股2018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為半日市。截至當日中午12時,恒指報25,846 點,半日大升341 點或1.34%作年末的最後一個結尾,主機板成交近327億元(港幣,下同),但全年累計仍插4,037點或13.61%,下跌點數及跌幅均創七年以來最差表現,港股全年市值蒸發約40,000億元。 同時市場對2019年的股市表現作出預測,認為港股有很大機會出現「熊底」。 (文:蘇祺)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加拿大樓市可以說是充滿挑戰,成交量放緩、樓價下跌,對此加拿大地產協會(CREA)和加拿大按揭及住屋公司(CMHC)預測今年樓市成交繼續萎縮,樓價向淡,但當地地產代理公司則看好今年樓價有約1% 升幅。 (文:胡夢然)
今年已是比特幣誕生的第十周年了,但近期虛擬貨幣市場受日韓交易所失竊、技術人士內部的「內訌」及分裂等負面消息的影響下,比特幣的價格一蹶不振,最近一周價格連續震蕩,似有反彈跡象,曾一度沖回4,000元(美元,下同)關口。截至昨日下午1時30分,交易平臺Bitstamp上的比特幣價格報3,730.4元。除了價格及交易氣氛萎靡之外,挖礦事業亦有影響,甚至有挖掘該貨幣的礦機生產商因不堪巨額虧損而退出礦機製造行業。 (文:蘇祺)
美股聖誕假期後復市,三大指數暴力反彈,特朗普叫買美股,道指大升超過1,000點,扭轉平安夜大瀉之頹勢。不過港股假後復市先高後低,明顯受制於50天線水平。港股昨日最終收報25,478 點,跌172 點或0.67%。展望後市,機構多數看好港股明年行情,認為目前港股市場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準,隨著中資股盈利提升,港股將快速回升。 (文:胡夢然)
隨著2018年步入尾聲,近期黃金也迎來了一波小高潮,金價一度刷新6月19日以來的最高水準;不過昨日早盤時段,黃金似乎在遭遇阻力,金價退守至每盎司1,265美元附近,而後回升,維持在1,270美元附近做窄幅震盪。截至昨日下午6 時30 分,報1,273.7 美元,升0.05%。 對美國政局,尤其是政府關門的擔憂,以及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焦慮推動著投資者繼續湧入避險黃金。MKS SA高級副總裁Afshin Nabavi表示「由於美國政府部門部分關閉,目前有一些避險買盤。美元兌日元和瑞士法郎已經失去了相當多的價值」。他認為,部分美國聯邦政府關閉以及特朗普總統對美聯儲主席的敵對態度讓投資者感到不安。美國參議院因特朗普對墨西哥接壤的隔離牆資金的需求而陷入僵局,一名高級官員表示政府關門可能會持續到1 月3 日。 由於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對黃金的興趣繼續推高金價,金價在明年將升至1,280至1,300美元。到目前為止,現貨黃金本月上升約4.1%,使其有望創下大約十年來的12月最佳紀錄。投資者對黃金的興趣被視為對政治和經濟擔憂的對沖,這反映在全球最大的黃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Gold 的持倉上面。SPDR 持有量創自8月份以來的最高點,自10月觸及超過兩年半低點以來已上升約6%。
近期股市連續下跌,道瓊斯、標普及納斯達克已經跌破了周線級別低點,且跌幅已經 到達20%,進入到熊市周期。
今年以來內地樓市調控繼續收緊,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12月房地產市場調控合計14次,其政策內容基本是規範市場。如果加上前11個月國內樓市的調控次數,全國2018年房地產各種調控政策已多達444 次,刷新歷史調控記錄,成為歷史上房地產調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 在限購限貸等多個政策的限制下,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確實讓人感受到一絲「涼意」,這不僅體現在交易價格上的下滑,整個成交量亦是呈現了明顯下降的姿態。11月份, 四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持平,同比下降11%,11月上海二手樓成交量為13,000套,與2016年同期相比近腰斬。而今年的「金九銀十」更為慘淡,以深圳地區為例,新樓、二手樓量價不僅全面失守,出現實質性的下跌,更出現了新房的降價打折,以及二手房業主的大幅降價拋售等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已經有十家房產開發商因資金問題而破產。其中熱點城市居多,如重慶有四家,安徽有兩家,廣州有一家,一些傳統的中小型開發商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內地12月房地產市場調控合計14次,其政策內容基本是規範市場。(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