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內地已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緩解地方政府的流動性壓力,但彭博統計顯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作為發行主體的城投債今年到期,總量達到創紀錄的4.6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單計第一季,到期總量高達1.2萬億元。
解放軍南部戰區周三(3日)起連續兩天,組織海空兵力在南海進行例行巡航。發言人強調,戰區部隊全時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任何攪局南海、製造熱點的軍事活動盡在掌握之中。
珠海市政府常務會議近日審議並原則通過《珠海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建設「協同港澳、聯通全國、直達國際」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明確打造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綠色低碳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剛剛過去的2023年,珠海機場多措並舉,運輸航班、旅客輸送量、貨郵輸送量三大指標實現全面復蘇。據珠海機場提供的資料顯示,2023年該機場完成運輸航班8.6萬架次,同比增長130.6%;完成旅客輸送量1,145.7萬人次,同比增長186%;完成貨郵輸送量3.5萬噸,同比增長23.4%;運輸航班量基本恢復到2019年水平,旅客輸送量恢復到2019年的九成。
《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旅遊產業高品質發展扶持辦法》(以下簡稱「新旅遊六條」)近日正式印發。此次出台的「新旅遊六條」是對原旅遊政策的延續和補充,也是南沙旅遊政策體系的全面優化提升,六大措施15項條款,給予企業「真金白銀」獎勵。其中,單項補貼將高達800萬元(人民幣,下同)。有行業代表表示,政策的出台將有助於進一步啟動南沙區旅遊行業發展引擎,鼓勵企業挑起旅遊產業發展「大樑」。
大灣區首條TIR國際公路進境通道昨(3)日開通,中亞地區貨物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直達大灣區。
香港維港跨年夜舉行歷年最大規模的倒數煙花音樂匯演,吸引大批內地旅客來港欣賞。惟活動結束後,大部分過境口岸已關閉,只靠落馬洲/皇崗口岸疏導跨境人流,部分旅客通宵滯留香港。特區政府日前召開跨部門會議,全方位檢視今次事件,表示未來將會從三大方面改善大型活動後的跨境交通安排,包括:加強跨部門統籌,及早部署過關交通安排;與內地部門商討延長鐵路口岸開放時間,研究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的數目;以及在口岸設立跨境直通巴士專用道,改善巴士流轉。
2023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迎來轉折,但全球經濟仍未擺脫疫情「後遺症」折磨。展望2024年,全球發展將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多為專家表示,今年全球經濟發放緩很可能發生,多邊合作機制尚未恢復,但中國仍將持續扮演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關鍵力量。
香港信報報道,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及拍檔、現為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等相關人士向港交所申報,於包括眾安在線及雅仕維等六家公司的權益減至零,相信與上周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恒大汽車發布公告稱,由於紐頓集團股份認購協議及債轉股認購協議的訂約方並未同意延長截止日期,因此紐頓集團認購協議已於2023年12月31日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