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成為香港今年集資王的百威亞太,據市場消息,公司獲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垂青,正洽商成為基礎投資者,投資金額約十億美元 (約78億港元)。 百威亞太周日舉行投資者推介會,計劃於明天公開招股,並在本月23日定價,30月正式掛牌,該公司是次計劃集資約50億美元( 約390億港元),保薦人為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 百威亞太早於兩個月前已籌劃上市,但據悉機構投資者的訂單不足額,公司也不願意調低售價,最終談不攏而臨門脫腳。今次捲土重來,業務並不包括澳洲,因該地業務於7 月時以113 億美元售予朝日啤酒。 百威亞太控股是百威英博(AB InBev Group)的子公司,以去年的總零售金額計算,百威亞太是亞太區最大的啤酒集團。 GIC是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之一,現時的資產超過3,000億美元,投資業務分布三十多個國家,涉及二千多家上市及未上市公司。GIC於1995年已投資中國,曾投資的中國企業多不勝收,包括有中金公司( 3908)、金山軟件( 3888)、盛大遊戲、小米(1810)、龍湖地產( 0960)、萬科( 2202)、綠葉製藥(2186)、中國太保( 2601) 等。
繼港交所( 0388) 提出收購倫交所後,續有藍籌公司走出海外進行大併購。蒙牛乳業( 2319)公 布 以 每 股12.65澳 洲 元(約68.15港元),收購澳州奶粉及嬰兒食品廠Bellamy’sAustralia Ltd(下稱Bellamy)全部權益,涉資14.6億澳洲元( 78.6億港元)。 Bellamy在澳洲證交所上市,共發行約1.1億股,另有523萬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購股權,蒙牛之前已持有該公司約325萬股股份,佔總發行股本的2.9%。蒙牛表示,將會以內部資金及銀行融資的方式支付。 Bellamy在塔斯曼尼亞創立,於澳洲、紐西蘭、中國及東南亞均設有業務,主要從事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以及嬰幼兒食品銷售業務,並提供澳洲製造的獲認證有機產品。 截至今年六月底止, Bellamy的淨資產約2.32億澳元(約12.5億港元),公司去年六月底止全年業績為4,280萬澳洲元(約2.3億港元),今年盈利只有2,170萬澳洲元(約1.17億港元)。如以2019年盈利計算,是次收購的市盈率達到67倍。 作價如此高昂,蒙牛解釋收購可帶來極為吸引的增長和利潤率提升,特別該公司是全球領先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公司,具有相當知名度,以及可觀的利潤率。同時,收購亦與集團戰略一致。
澳門經濟學會發布今年7月澳門經濟指數,數據顯示本澳經濟景氣指數總平均分為5.7分(10分為滿分),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下跌0.5分,較上月回升0.4分,屬指標體系中的穩定水平。13項指數體系中,僅有兩項評級較去年同期上調。 學會在報告中表示,未來數月本澳景氣指數的預測值雖然仍在穩定範圍,但走勢持續向下,需密切觀察。 (文:胡夢然 圖:互聯網)
早前百威英博(AB InBev)擱置旗下百威亞太香港上市後不久,近日又再申請上市。百威英博宣布,百威亞太將重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申請。有消息指,最快下周重啟IPO,目前初步目標是在9月23日進行定價,9月30日掛牌上市,預計集資約50 億美元(約390 億港元)。 (文:洪偉順 圖:互聯網)
澳門友邦保險宣布為中小企推出AIA澳門「精明選」團體保險計劃,少至八人的中小企也能申請,且毋須醫療核保。 有別於傳統套裝團體保險計劃,此僱員保障方案具靈活性,僱主除可根據公司預算,揀選一系列如住院及手術的主要醫療保障外,亦可按僱員需要自由加入人壽及意外、門診及牙科等多種附加保障,同時可選擇將保障延伸至僱員家屬。另外,僱員除可在澳門接受治療外,有需要時也可選擇香港的醫療服務。 澳門友邦保險首席執行官陳美心表示:「澳門近年經濟迅速發展,勞動市場供應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據政府資料顯示,今年5月至7月,失業率處於1.8%的極低水平。澳門友邦保險了解本地中小企所需,明白留住人才及營商成本上升是僱主最主要的挑戰。因此推出AIA澳門「精明選」團體保險計劃,僱主則可透過完善的僱員福利吸引及留住優秀人才,提升公司競爭力,為勞資帶來雙贏。」
香港交易所(0388)公布,向歐洲最大的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LSE)集團董事會提出併購建議,將香港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兩間公司合併。根據公告,港交所提出以現金及新發行股份併購倫敦證交所,作價約296億英鎊(約2,867億港元)。倫敦證交所董事會表示並會考慮方案。受消息剌激,倫交所股價一度大漲逾15%。 (文:李世達 圖:互聯網)
港股昨日成功上破27,000點關口, 重上50天線,在銀行股及香港地產股力挺下,勢如破竹,更以接近全日高位27,159點收市,大升475點或1.78%,國企指數報10,565點,升161點或1.55%,成交額亦較上日增至接近900億元。 (文:胡夢然 圖:互聯網)
金管局昨日公布的資料顯示,7月份新批住宅按揭貸款按月減少21%至48億元(澳門元,下同)。其中,佔新批住宅按揭貸款98.6%的居民部分按月下跌21% 至47 億元;非居民部分亦下跌22.2% 至6,700 萬元。5 月至7月新批住宅按揭貸款每月平均數為49億元,較上期(2019年4月至6月)上升17.8%。樓花新批核按揭為3億元,按月減少34.0%。若與2018年同期相比,新批核樓花按揭貸款下跌51.3%。 新批商用物業貸款按月減少33.3%至27.5億元。其中,佔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98.8%的居民部分下跌32.3%至27.1億元;非居民部分亦下跌69.3%至3,300萬元。5月至7月的新批商用物業貸款每月平均數為48億元,較上期(2019 年4 月至6 月)下跌12.3%。 截至7月底,未償還住宅按揭貸款總額達2,256億元,按月上升0.6%, 與一年前比較亦增加12.3%。期內,住宅按揭貸款拖欠比率按月持平於0.22%,按年比較則上升0.03 個百分點。
港股在中美貿易戰及香港社會運動雙料夾擊下,整體大巿走勢看淡。不過近期不少香港商界「大孖沙」卻頻頻增持,特別是近期曾發聲明「黃台之瓜 何堪再摘」,及現身呼籲「執政者要對年輕人網開一面」的李嘉誠,他與兒子李澤鉅為「大孖沙」當中增持最為積極,增持長和(0001)及長實(1113),已經斥資逾11億元。長和昨收報71.65元,升0.63%;長實則報55.45元,跌0.81%。( 文:洪偉順 圖:互聯網)
珠海氣溫尚未真正入秋,但樓市卻現「涼意」,據合富研究院(珠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珠海商品房網簽共成交5,555宗, 對比7月的6,073宗下跌9%。住宅網簽共3,636宗,按月下降22%。 自6月份珠海因放開限購,當月網簽衝上8,879宗高點後,隨後的月份市場成交逐步下跌。8月份珠海樓市仍顯疲態,隨之而來的便是庫存壓力增加,有業內人士分析,迫於庫存壓力,未來無論是大型房企還是中小型房企,將採取降價促銷、以價換量的策略,刺激銷量。 (文:胡夢然 圖: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