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8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圖)近日致函國家主席習近平,祝賀中國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古特雷斯表示,中國取得的非凡成就為整個國際社會帶來希望和激勵,這一成就證明,政府的政治承諾和政策穩定性對改善貧困的境况至關重要,相信中國將不斷取得更大成就,實現「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目標。
香港一名71歲男子上星期三(3日)到私家醫生診所接種科興疫苗,之後不適,於8日凌晨死亡。有港媒指,該男子死於心臟病發,是當地第三宗涉及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病例,均涉及心血管疾病。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9日表示,男子沒有重大病歷,有待解剖確定死因。至於早前兩宗死亡及兩宗危殆個案,委員會召開會議後表示,他們分別有長期疾病,或無定期注射胰島素而引致情况,認為事件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
全國人大將採取「决定+修法」的方式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和附件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决程序。上周到北京出席全國人大開幕式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返港後於昨(8)日會見記者,表示目前制度出現「漏洞和缺陷」,因此需要中央出手,形容有關做法「合憲合法」,並感謝中央為特區解困。對於去年因為新冠疫情,而押後至今年9月5日的立法會換届選舉,林鄭不願表明選舉是否將再被延後,只說「按邏輯」應在選委會選舉後舉行。
十三届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結束後,昨(8)日舉行第二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受訪時表示,基礎研究將在國家工作中放在更重要位置,指出要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進行更加科學優化的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令基礎研究有體系地推進。他又指,要繼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爭取「十四五」時基礎研究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到8%左右,而現在約6%。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未有如「十三五」規劃般設定未來五年經濟增長目標,只提到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每年視乎情况提出,至於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6%以上。對此,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這並不代表不要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不設具體增速目標更有利於從容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國家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昨日宣布,中國政府已經正式核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呼籲相關國家加速推進。
據多家港媒報道,香港一名71歲男子本月3日到私家醫生接種科興新冠病毒疫苗之後,於前(7)日晚間睡覺時,被家人發現昏迷不醒,沒有心跳,其後送往聯合醫院急症室曾施行心肺復甦術,但最終於昨日離世。有報道指該名病人疑似心臟病發。香港疫苗接種計劃自上月26日展開後,早前已有兩人接種科興疫苗之後不適,其後死亡。
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張軍昨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最高檢工作報告,張軍說,2020年,檢察機關在反腐敗鬥爭中履職盡責。配合完善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監檢互相配合、互相制約,辦案品質不斷提升。受理各級監委移送職務犯罪人,起訴15,346人。他特別提到對趙正永等12名原省部級幹部提起公訴。賴小民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罪行極其嚴重,提出判處死刑的公訴意見。 趙正永是前陝西省委書記,利用職務便利謀取利益,收會超過人民幣7.17億元,去年7月被判處死緩;賴小民(圓圖)是華融資產股份有限公司前黨委書記、董事長,利用職務所取財務高達人民幣17.88 億元。(視頻截圖)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影響全球經濟活動,以服務出口為主的澳門經濟亦難以獨善其身,整體需求大幅下行,全年經濟實質收縮56.3%,本地生產總值為1,944億澳門元,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285,314澳門元(約35,714美元),下跌56.8%。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認為,本澳疫情開始受控,加上內地因疫情控制較好,今年第一季度經濟亦會呈現出V形反彈。 統計暨普查局上周五(5日)發布去年(2020年)第四季及全年本地生產總值。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收縮45.9%,跌幅較上季(-63.8%)收窄。外部需求相較上季有所回升,服務出口按年跌幅收窄至61.0%,當中博彩服務出口及其他旅遊服務出口分別下跌70.3%及;貨物出口上升245.2%。內部需求方面,投資按年下跌11.7%,私人消費下跌10.2%,政府最終消費支出則增加8.4%。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整體需求下行 綜觀2020年,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以服務出口為主的澳門經濟亦難獨善其身,整體需求大幅下行,全年經濟實質收縮56.3%。內部需求按年收縮10.3%,當中私人建築投資減少,以致固定資本形成總額錄得15.1%按年跌幅;另一方面,抗疫期間居民減少外出消費及外遊,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私人消費按年下跌16.3%;為應對疫情,特區政府增購防疫裝備及醫療物資、租用酒店作隔離設施,並推出經濟援助措施,政府最終消費支出按年上升11.4%,其中僱員報酬增加2.4%,購入貨物及服務淨值上升22.5%。 疫情受控今年首季度經濟呈V形反彈 外部需求方面,受各地的外遊管制措施影響,澳門入境旅客按年下跌85.0%,令博彩服務出口及其他旅遊服務出口分別下跌80.4%及73.4%,整體服務出口按年下跌74.9%;貨物出口則上升。 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昨(7)日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澳門總體經濟在從去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即疫情最嚴峻時候「觸底」,因此整體從季度來說,在「觸底」的時候,本澳疫情開始受控,再加上內地因疫情控制較好,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亦呈現出V形反彈。 他稱,澳門總體經濟依靠內地,第一大市場疫情穩定,經濟向好,而澳門現時也是安全旅遊城市,所以澳門經濟隨著去年第二季度觸底後,現時可以說正在慢慢復蘇。惟即使內地在去年9月恢復自由行簽註後,團隊簽註及簽註的便利性尚未恢復常,加上本澳第二大市場香港的疫情仍然反覆,也未清楚何時才能恢復兩地正常往來。 旅遊市場關係經濟復蘇 唐繼宗指,從去年總體經濟實質的本地生產總值看來,水平是倒退至2004到2005年的情況,回到疫情前的經濟需要一個比較緩慢過程,關鍵在於內地與澳門之間的旅遊市場何時恢復正常。此外,經歷過這一次疫情後,澳門的經濟結構可能會有所調整以及復蘇路徑也可能需要社會思考。他稱,希望博彩旅遊業逐步恢復,也希望能透過與橫琴之間的合作,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發展,吸引新的投資來到澳門,帶動本澳新產業發展。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其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周五(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議程之一是審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草案提出,支持澳門豐富世界旅游休閒中心內涵,支持粵澳合作共建橫琴,擴展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功能,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支持澳門發展中醫藥製造、特色金融和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多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就澳門的中醫藥產業以及金融發展問題,並積極建言獻策。 鍾小健等冀橫琴規劃粵澳大健康產業園 委員鐘小健、賀定一、溫能漢、歐安利、黃如楷、吳培娟等聯合提案,建議規劃建設粵澳大健康產業園,包括由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牽頭,粵澳兩地政府緊密合作,充分發揮澳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橫琴國家級開發區的政策優勢,做好大健康產業建設的頂層設計;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背景,全面規劃粵澳大健康產業園建設方案,並盡早上報審批實施;粵澳兩地政府針對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進行研究,前瞻性地以政策制度創新為突破口,加快已經運作十年的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發展進程。 何潤生冀構建灣區中醫藥協調機制 委員何潤生關注澳門中醫藥在大灣區發展問題,他提案建議構建大灣區內的中醫藥協調機制,加強三地中醫藥行業的合作與研究資源共享等,積極發揮中醫藥行業的發展優勢,共同提升三地中醫藥水平;建立一套大灣區中藥材的標準體系,例如訂立相應中藥製造的制藥規範、質量標準、明確中藥的化驗檢測鑒定體系、統一相關的驗測認證與運銷程序等。 張明星:創建中醫藥健康旅遊平台 委員張明星同樣關注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他提案建議打造全球中醫問診網絡平台;打造中醫四診儀設備共享平台;創建教育培訓和學術交流共享平台;打造全球中藥材交易網絡平台;創建國際(澳門)中醫藥健康旅遊平台;發展國際(澳門)中醫藥商業保險。 盧偉碩:創新中醫藥產業發展模式 委員盧偉碩的提案中,希望創新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模式,包括建議加強基層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完善、符合中醫規律特點的考核評價標準體系;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中醫標準化;發展具有各地地域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 陳錦鳴:促琴澳投融資便利化 委員陳錦鳴提案建議粵澳合設金融監管委員會,逐步推動監管規則趨同;促進琴澳投融資便利化,進一步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加快推進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 周錦輝:建國際現貨商品交易所 委員周錦輝建議政府在澳門建立國際現貨商品交易所,包括建議該國際商品交易所採用人民幣結算,一方面通過推動在澳門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另一方面,通過借助澳門「一國兩制」的優勢,助力國內「走出去」的企業實現國家國際貿易合作,並為建設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開展積極探索和有效實踐。此外,亦可結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統籌灣區各商品區域交易中心的錯位發展。 劉雅煌:建國際數位資產交易中心 委員劉雅煌同樣關注澳門金融業發展,提案建議建立國際數位資產交易中心,錯位發展金融科技產業;支持總行設在澳門的銀行發展壯大,形成輻射效應等。 何敬麟等建議支援陝澳中醫藥產業建設 澳區人大代表何敬麟、施家倫、高開賢、蕭志偉、林笑雲聯合提案,建議支援陝澳中醫藥產業建設,助力澳門「全球中醫藥數位化價值儲存基地」發展,包括提出支持澳門行業協會聯動各道地中藥材產地產業發展;國家發改委主持產業發展戰略及發展研究;為產業建設給予國家政策及國家基金支援;支援澳門建設「全球中醫藥數位化價值儲存基地」等。 高開賢:拓寬跨境綠色融資渠道 澳區人大代表高開賢提案研究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拓寬跨境綠色融資渠道,包括建議拓寬綠色金融融資管道,研究單獨設立跨境信貸額度;請人民銀行研究出台支持地方政府發行綠色債券的措施;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產業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