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去年經濟實質收縮56.3%

學者倡與內地合作 發展多元產業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影響全球經濟活動,以服務出口為主的澳門經濟亦難以獨善其身,整體需求大幅下行,全年經濟實質收縮56.3%,本地生產總值為1,944億澳門元,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285,314澳門元(約35,714美元),下跌56.8%。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認為,本澳疫情開始受控,加上內地因疫情控制較好,今年第一季度經濟亦會呈現出V形反彈。 統計暨普查局上周五(5日)發布去年(2020年)第四季及全年本地生產總值。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收縮45.9%,跌幅較上季(-63.8%)收窄。外部需求相較上季有所回升,服務出口按年跌幅收窄至61.0%,當中博彩服務出口及其他旅遊服務出口分別下跌70.3%及;貨物出口上升245.2%。內部需求方面,投資按年下跌11.7%,私人消費下跌10.2%,政府最終消費支出則增加8.4%。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整體需求下行 綜觀2020年,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以服務出口為主的澳門經濟亦難獨善其身,整體需求大幅下行,全年經濟實質收縮56.3%。內部需求按年收縮10.3%,當中私人建築投資減少,以致固定資本形成總額錄得15.1%按年跌幅;另一方面,抗疫期間居民減少外出消費及外遊,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私人消費按年下跌16.3%;為應對疫情,特區政府增購防疫裝備及醫療物資、租用酒店作隔離設施,並推出經濟援助措施,政府最終消費支出按年上升11.4%,其中僱員報酬增加2.4%,購入貨物及服務淨值上升22.5%。 疫情受控今年首季度經濟呈V形反彈 外部需求方面,受各地的外遊管制措施影響,澳門入境旅客按年下跌85.0%,令博彩服務出口及其他旅遊服務出口分別下跌80.4%及73.4%,整體服務出口按年下跌74.9%;貨物出口則上升。 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昨(7)日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澳門總體經濟在從去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即疫情最嚴峻時候「觸底」,因此整體從季度來說,在「觸底」的時候,本澳疫情開始受控,再加上內地因疫情控制較好,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亦呈現出V形反彈。 他稱,澳門總體經濟依靠內地,第一大市場疫情穩定,經濟向好,而澳門現時也是安全旅遊城市,所以澳門經濟隨著去年第二季度觸底後,現時可以說正在慢慢復蘇。惟即使內地在去年9月恢復自由行簽註後,團隊簽註及簽註的便利性尚未恢復常,加上本澳第二大市場香港的疫情仍然反覆,也未清楚何時才能恢復兩地正常往來。 旅遊市場關係經濟復蘇 唐繼宗指,從去年總體經濟實質的本地生產總值看來,水平是倒退至2004到2005年的情況,回到疫情前的經濟需要一個比較緩慢過程,關鍵在於內地與澳門之間的旅遊市場何時恢復正常。此外,經歷過這一次疫情後,澳門的經濟結構可能會有所調整以及復蘇路徑也可能需要社會思考。他稱,希望博彩旅遊業逐步恢復,也希望能透過與橫琴之間的合作,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發展,吸引新的投資來到澳門,帶動本澳新產業發展。

08/03/2021
27007

澳區人大政協兩會積極建言

提案澳門中醫藥產業及金融業發展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其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周五(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議程之一是審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草案提出,支持澳門豐富世界旅游休閒中心內涵,支持粵澳合作共建橫琴,擴展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功能,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支持澳門發展中醫藥製造、特色金融和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多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就澳門的中醫藥產業以及金融發展問題,並積極建言獻策。 鍾小健等冀橫琴規劃粵澳大健康產業園 委員鐘小健、賀定一、溫能漢、歐安利、黃如楷、吳培娟等聯合提案,建議規劃建設粵澳大健康產業園,包括由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牽頭,粵澳兩地政府緊密合作,充分發揮澳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橫琴國家級開發區的政策優勢,做好大健康產業建設的頂層設計;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背景,全面規劃粵澳大健康產業園建設方案,並盡早上報審批實施;粵澳兩地政府針對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進行研究,前瞻性地以政策制度創新為突破口,加快已經運作十年的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發展進程。 何潤生冀構建灣區中醫藥協調機制 委員何潤生關注澳門中醫藥在大灣區發展問題,他提案建議構建大灣區內的中醫藥協調機制,加強三地中醫藥行業的合作與研究資源共享等,積極發揮中醫藥行業的發展優勢,共同提升三地中醫藥水平;建立一套大灣區中藥材的標準體系,例如訂立相應中藥製造的制藥規範、質量標準、明確中藥的化驗檢測鑒定體系、統一相關的驗測認證與運銷程序等。 張明星:創建中醫藥健康旅遊平台 委員張明星同樣關注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他提案建議打造全球中醫問診網絡平台;打造中醫四診儀設備共享平台;創建教育培訓和學術交流共享平台;打造全球中藥材交易網絡平台;創建國際(澳門)中醫藥健康旅遊平台;發展國際(澳門)中醫藥商業保險。 盧偉碩:創新中醫藥產業發展模式 委員盧偉碩的提案中,希望創新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模式,包括建議加強基層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完善、符合中醫規律特點的考核評價標準體系;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中醫標準化;發展具有各地地域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 陳錦鳴:促琴澳投融資便利化 委員陳錦鳴提案建議粵澳合設金融監管委員會,逐步推動監管規則趨同;促進琴澳投融資便利化,進一步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加快推進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 周錦輝:建國際現貨商品交易所 委員周錦輝建議政府在澳門建立國際現貨商品交易所,包括建議該國際商品交易所採用人民幣結算,一方面通過推動在澳門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另一方面,通過借助澳門「一國兩制」的優勢,助力國內「走出去」的企業實現國家國際貿易合作,並為建設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開展積極探索和有效實踐。此外,亦可結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統籌灣區各商品區域交易中心的錯位發展。 劉雅煌:建國際數位資產交易中心 委員劉雅煌同樣關注澳門金融業發展,提案建議建立國際數位資產交易中心,錯位發展金融科技產業;支持總行設在澳門的銀行發展壯大,形成輻射效應等。 何敬麟等建議支援陝澳中醫藥產業建設 澳區人大代表何敬麟、施家倫、高開賢、蕭志偉、林笑雲聯合提案,建議支援陝澳中醫藥產業建設,助力澳門「全球中醫藥數位化價值儲存基地」發展,包括提出支持澳門行業協會聯動各道地中藥材產地產業發展;國家發改委主持產業發展戰略及發展研究;為產業建設給予國家政策及國家基金支援;支援澳門建設「全球中醫藥數位化價值儲存基地」等。 高開賢:拓寬跨境綠色融資渠道 澳區人大代表高開賢提案研究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拓寬跨境綠色融資渠道,包括建議拓寬綠色金融融資管道,研究單獨設立跨境信貸額度;請人民銀行研究出台支持地方政府發行綠色債券的措施;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產業投資基金。

08/03/2021
3116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