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諮詢委員會「簡化手續及交通安全小組」日前舉行工作會議,聽取交通事務局介紹氹仔北安圓形地行車優化計劃。為疏導車流,交通事務局將於後天(23日周三)上午11時起試行封閉北安圓形地近北安大馬路一側路段,屆時由偉龍馬路往氹仔客運碼頭或機場方向車輛,需取道北安大馬路的掉頭車道。 交通事務局稱,為配合上述調整,巴士路線26(往筷子基北灣)、51A(往海擎天)、MT1(往澳門機場)、MT4(往氹仔客運碼頭),以及N2(往氹仔客運碼頭),均將相應改道行駛,停靠站點不變。 交諮會認同有關安排 交通諮詢委員會「簡化手續及交通安全小組」工作會議由小組召集人辜文達及副召集人歐嘉輝主持,聽取交通事務局介紹多個項目,包括氹仔北安圓形地行車優化構想、氹仔東北大馬路新闢車行道安排、亞馬喇前地巴士站候車環境及斑馬線優化工作,會上委員基本認同有關工作,並提出補充建議。 交通事務局稱,現時繁忙時段,氹仔北安大馬路往北安圓形地方向的車行道,因讓先而導致車輛通行緩慢,局方計劃試行封閉近北安大馬路一側北安圓形地,車輛經該圓形地往氹仔碼頭方向,可取道北安大馬路的掉頭車道。另外,氹仔東北馬路往高勵雅馬路,將開通一條新的單向車行道,讓車輛可由東北馬路直接前往友誼大橋,委員認同上述兩項安排能緩解區內的交通繁忙情況。 交通事務局稱會密切留意試行的成效,適時作出優化調整。除了是次試行計劃,局方由2016年至今累計整治及優化了28個交通繁忙點,亦將持續針對各區交通擁塞較為突出的地點,因地制宜開展相關整治及優化工作。 關注亞馬喇前地候車環境 關於亞馬喇前地巴士站候車環境,交通事務局表示持續聽取意見,並會綜合平衡視覺觀感、功能及夜間照明,對雨篷設施作出優化,現時局方在少部分雨篷玻璃上加貼不同的遮陽膜,以評估加貼後玻璃之使用效果,委員認同需作整體考量。 在優化斑馬線方面,自2019 年起至今年2 月初,共涉及56 處的斑馬線,當中34 處已完成,其餘22 處將陸續展開,會上局方介紹了後續計劃,委員基本認同,並建議局方降低行人過路位置的路緣高度,以完善無障礙的出行環境。
粵港澳三地警方持續展開「雷霆行動」聯合警務行動,打擊跨境犯罪,震懾犯罪分子。在本澳,警察總局於周五(18日) 晚上11時,聯同澳門海關、治安警察局及司法警察局展開大型聯合警務行動「雷霆行動2021 」,徹夜巡查澳門及路氹多間娛樂場、夜店、酒吧等場所,並加強沿岸和海上的截查工作。行動於前日(19日)凌晨3時結束,共動用超過380名警務人員及關員,六支警犬小隊。 整個行動共截查了1,822人,其中34人 (28男,六女) 被帶返警局作進一步調查,當中14名(11男,三女)中國籍人士涉嫌從事非俗稱「換錢黨」法兌換貨幣,另有12名(十男,兩女)中國籍人士逾期逗留,以上人士均被移交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處理。 此外,海關於行動期間在北安碼頭對出海面發現一艘可疑快艇,船上兩名中國籍男子於截查時曾跳海逃走,最終被截獲。涉事快艇上載有冷凍食品,懷疑涉及走私活動,上述兩人涉嫌觸犯違令罪及《對外貿易法》之相關刑事規定,當中一人更同時涉嫌觸犯協助偷渡罪,被移交檢察院跟進。 警察總局稱,「雷霆行動」是由廣東省公安廳、香港警務處、澳門警察總局自回歸以來長期開展的聯合打黑行動,打擊跨境犯罪,震懾犯罪分子。警察總局會持續注視區內的治安形勢,評估、統籌及協調屬下警務單位以不定期、不定點的方式採取不同類型的巡查及打擊行動﹔同時加強粵港澳三地的警務合作和情報交流,以預防及打擊跨境犯罪及非法出入境活動,維護本澳良好的治安環境。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青年早前在氹仔南京街路邊違泊私家車,阻塞現場交通之餘更在車內上網觀看影片。治安警巡邏警員發現車輛引擎同時開動,該青年駕駛者正使用手提電話,於是作出票控。青年疑心生不忿,拍下警員執法過程並出言侮辱,之後更上傳影片到社交平台。警方經調查拘捕涉案青年,涉嫌「加重及公開詆毀」、以及「不法之錄製及照片」兩罪,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25 歲無固定職業被捕男青年姓柯,25歲, 本澳居民,報稱無固定職業只從事兼職工作。治安警表示,近日網上社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內容為一名治安警員票控違泊私家車駕駛者時,被駕駛者在車內一邊拍攝,一邊用粗口等侮辱,影片拍攝到警員的樣貌。治安警其後向有關治安警員了解,事發於本月15日深夜11時,警員巡經氹仔南京街時,發現一部私家車違例停泊在路邊,阻礙其他車輛通行,上前調查時發現車輛引擎正在開啟動,司機柯某正在車內用手提電話上網觀看影片,警員隨即票控其「阻礙交通」及「行車時使用手提電話」。 用手機拍攝治安警員治安警員發現司機用手機拍攝自己,即時勸止,柯某收到罰單後開車離開。不久後,有關影片即在社交平台出現。本月17日,治安警傳召柯某到警局調查,他雖否認拍攝及聲稱沒有上載有關影片到社交平台,但警方認為有跡象顯示其曾辱罵詆毀警員以及不法之錄製。
【本報記者劉凱輝】做「換錢黨」真的好易發達?內地不少人前仆後繼來澳做「換錢黨」以圓發達美夢,一名農民及一名豬肉批發員也來澳做「換錢黨」,涉嫌用真鈔夾雜練功券詐騙三名賭客超過20萬元人民幣,剛交易即事敗被司警拘捕,司警共起出295 張千元面額港幣練功券。 首宗案件發生在本月14日下午,被捕男子姓冼,22歲,報稱豬肉批發員,事主亦為一名內地男子,案發前透過通訊軟件聯絡涉案冼某, 要求兌換90,000港元賭博, 經協商後同意用近75,000元人民幣兌換。兩人其後相約在路氹某酒店房間見面,冼某快速展示背包內的所謂港元現金,事主信以為真,即時網上轉賬有關人民幣,其後點鈔時發現,只有底面兩張是真鈔,其餘全為練功券。司警接報到場將冼某拘捕,起出132張練功券。冼某否認犯案,聲稱受僱他人作「跑腿」工作,每成功換十萬港元,可獲300元人民幣作報酬,今次首次兌換即失手被擒。 另一案被捕男子姓徐,24歲,報稱農民;案中兩事主為內地男子,本月14日晚上9時許在路氹某酒店被徐某搭訕,經商議同意用125,000元人民幣兌換15萬港元。 兩事主其後轉賬有關人民幣,同樣是在點鈔時發現只有底面兩張是真鈔,其餘全為練功券,立即報警求助。司警到場拘捕徐某,再起出163張練功券,他否認犯案,聲稱早前收取他人500元人民幣報酬,協助交錢到客人手上。 司警表示,被捕農民及「豬肉佬」涉嫌觸犯巨額詐騙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同時追查騙款下落。 司警發言人鍾錦良表示,司警共起出295張假扮港幣千元的練功券,現正追查騙款下落。(劉凱輝攝)
中國鐵路發展主題展在澳開幕 獻禮建黨100周年共創新征程
棚業工會第二期培訓班開展 促政府協助培訓本地人才
治安警察局行動及通訊處處長馬超雄稱,當局已於全澳設置17個生成和列印健康碼的服務點。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表示,18 歲以下人士接種時需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或帶同由父母簽署的知情同意書到場接種。
應變協調中心重申,因上述人士於14天內曾到過廣州或佛山,其已按衛生局要求,分別於6月7日和6月14日進行核酸檢測並呈陰性,故對本澳帶來的風險不大。
呼籲返澳居民可聯絡當地航空公司或當地相關部門了解有關的出入境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