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論壇深化中葡基礎設施領域合作

賀一誠:爭取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12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於昨(22)日開幕,行政長官賀一誠致辭時表示,基建論壇是全球基建領域的重要合作平台,澳門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推進國際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貢獻力量。 他又表示,配合國家環保發展戰略,特區政府爭取在2030年或之前實現碳達峰。 【本報記者吳泳欣、鍾佩欣報道】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整體經濟形勢基本穩定,旅遊業、會展業逐漸復蘇,是一座健康安全宜遊的城市。「國際基建論壇」作為全球基建領域的重要合作平台,已發展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中國與葡語國家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重要平台,論壇也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興建擴建大型交通樞紐,以及改善城市面貌發揮了積極作用。 澳門繼續發揮平台作用 賀一誠指出,澳門作為我國構建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促進國際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的對話交流和產業合作,為推進國際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貢獻力量。 賀一誠又提到,特區政府將推進編製澳門城市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的工作,致力建設「宜居澳門」、「綠色澳門」,並配合國家環保發展戰略,認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爭取在2030 年或之前實現碳達峰。 國家積極深化多雙邊經貿 國家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主旨演講中表示,面對疫情衝擊,中國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推動國際基礎設施投資合作平穩健康發展,為深化多雙邊經貿關係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又提到,2020 年全年對外直接投資1,329 億美元,同比增長3.3%;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559 億美元,保持平穩發展,對外投資合作規模和市場份額均居世界前列。 「第12 屆國際基建論壇」共有71 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0 家單位的逾1,300 名嘉賓參會,參會人數比上一屆增加約30%。論壇展位共有60 個,較上屆增長約40%,展覽與論壇相配合以提高交流與對接功能。本屆論壇以「攜手共促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新發展」為主題,聚焦「雙碳驅動」背景下的新機遇和新挑戰,關注發展新動能以助力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推動重點區域和國別市場開拓。

23/07/2021
12172

「情源晉江.澳門之行」啟動

拜訪晉江同鄉會助青年文化交流

由晉江市委統戰部主辦,世界晉江青年聯誼會承辦,晉江市教育局、市融媒體中心和晉江經濟報聯合協辦的《2021年「情源晉江.澳門之行」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正式啟動,並於日前抵澳展開為期五日系列交流活動。本周二(20日)拜訪澳門晉江同鄉會,與澳門閩籍青年、鄉親座談交流,共同回顧澳門晉江鄉親篳路藍縷的謀生歷程,感受拳拳赤子心。 「情源晉江.澳門之行」一行在澳門中聯辦協調部處長陳燕影處長、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議員施家倫陪同下,榮譽團長許華芳、團長周士淵、副團長陳金尚等率領下到訪澳門晉江同鄉會,受到會長許清水、理事長施志伴、監事長王燕席、秘書長李少群等負責人熱烈歡迎。理事長施志伴表示,澳門晉江同鄉會自成立以來,歷屆理監事始終團結一心,發揮愛國愛澳愛鄉的精神,參與特區事務,助推澳門「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以及投身家鄉建設,為晉江發展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力量。 《2021年「情源晉江.澳門之行》於7月日來澳展開為期五日文化交流活動,期間前往澳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參觀交流活動,了解澳門的歷史文化,領悟獨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國兩制」在澳門踐行的成功經驗,開拓晉江青少年的視野。 「情源晉江· 澳門之行」一行拜訪澳門晉江同鄉會。(相關機構提供圖片)

23/07/2021
12214

博彩法下半年諮詢計劃不變

李司:續爭取賭收達千三億

【本報記者鍾佩欣】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22)日表示,修改《博彩法》定於下半年進行諮詢的計劃不變,正在籌備當中,他請大家繼續「再給少少時間。」,並再次否認外界憂慮趕不及在明年賭牌到期前完成修法的傳言。另外,李司長估計《工會法》諮詢工作可於今年第四季展開。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日出席活動後接受傳媒訪問。被問到下半年賭收方面,李司指上半年賭收490億澳門元,比預期少了25%左右;但指旅遊黃金檔期基本上均在下半年,如暑假、國慶黃金周、澳門大賽車,以及12月傳統度假時段,政府會從線上線下及「澳門周」來宣傳澳門,地點會包括福建、廈門等等;內需方面就透過電子消費優惠及加大基建投資。 有傳媒問到,過去李偉農曾指2021年會有1,300億賭收,下半年有沒有信心追到目標?李偉農坦言「到現在我依然沒有改變,但關鍵是與其「迷信數字」,不如大家一齊做好餘下工作」。他又說金句「旅遊大使,你我都是!」希望旅客來澳可以逗留更多時間。 至於被問到有早前再有娛樂場「結業」,李偉農就更正,該娛樂場「冇執笠」,指承批公司仍有義務去經營,至於涉及的博彩中介人所作出的商業行為他不評論。 另外,李偉農估計《工會法》諮詢工作可於今年第四季展開。他表示,政府要多聽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及社會各方面的意見,預計9月底完成意見收集。 經整理諮詢文本後,第四季可進行180日的公開諮詢,之後會開展相關的立法程序。但李偉農強調,就算沒有《工會法》,澳門勞資雙方透過傳統的「互諒互讓」可以調解,96%以上勞資關係問題都可以透過勞工局協調。

23/07/2021
15995

疫情為國際基建合作帶來挑戰

林景臻:金融創新破解融資瓶頸

在昨(22) 日「第12 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的「 金融高管對話」環節上,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指出,全球疫情防控不平衡、出現局部反復,部分國家國別風險有所上升,給國際基礎設施合作帶來新的挑戰,全球業界唯有攜手合作方能突破瓶頸、共贏未來。 林景臻強調,金融創新破解國際基礎設施專案融資瓶頸,關鍵在於融資模式、融資參與主體、融資管道和融資項目選擇的轉變:在融資模式上從傳統的現匯及主權融資向多元化、商業化的融資轉變,重點關注專案商業可行性;在融資參與主體上從以中資機構為主向國際多方共同參與轉變,主動謀求與多邊開發機構、政策性銀行、出口保險機構的合作;在融資管道上從間接融資為主向兼顧直接融資轉變,積極探索股權、債券等資本市場創新模式;在融資項目選擇上從傳統的基建項目向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轉變,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把握發展大勢。中國銀行願繼續發揮全球化、綜合化優勢,與各方團結合作、攜手創新,為後疫情時代國際基建市場高品質、可持續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在談到中國銀行如何支援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時,林景臻認為,當前「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2020年,中國銀行明確將綠色金融納入發展戰略。未來,中國銀行將加強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健全綠色金融發展的長效機制,發揮特色優勢,積極拓展綠色信貸業務,開拓綠色債券市場,參與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主動接軌國際準則,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指出,疫情為國際基建合作帶來挑戰,金融創新可破解國際基礎設施專案融資瓶頸。(中國銀行提供圖片)

23/07/2021
8603

「藝文薈澳」創意城市館開幕

多元視覺藝術打造文化盛宴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 」正掀起一股當代藝術的熱潮,當中今屆首設的「 創意城市館」「 澳門:美食之都 --起筷!」展覽昨(22)日在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1號舉行開幕儀式,同時為「創意城市館」其他三個展覽拉開序幕。展覽自今(23)日起對外開放,免費入場。 展覽開幕式由文化局局長穆欣欣、旅遊局局長文綺華、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殷汝濤等擔任主禮嘉賓。開幕式特別邀請內地知名藝術家何為及其「咀嚼間」團隊,以「鏡海之晏」為題,精心設計一場超現實色彩、融合表演藝術及視藝感官體驗的表演。 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致辭時表示,今屆「藝文薈澳」首設「創意城市館」,分四個展場地點,展示參展城市的活力和魅力,有澳門:美食之都、南京:文學之都、武漢:設計之都、林茨:媒體藝術之都。分別以「起筷」、「開境」、「共情」及「接合點」四個不同展覽主題,從探討飲食命題的藝術作品到歷經文學長河的珍貴手稿,從體現共情能力的攝影佳作到反思人機關係的互動裝置,為觀眾帶來更貼近生活、震撼人心的多元生命觀賞體驗。 她指,作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澳門,有無窮無盡的美食,而美食後面,是人類的情感故事;大眾用美食為載體講述的故事,代表著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共同的價值觀:多元、包容、共情,美美與共。 是次「創意城市館」 項目由澳門詩人、譯者、策展人姚風擔任總策展人,共設有四個展覽,分別以美食之都澳門、文學之都南京、設計之都武漢及媒體藝術之都林茨作為創作主體,於四個不同地點展出,為公眾帶來兼具提昇觀展素養及生命教育功能的藝術佳作,以創意連結澳門城市脈絡。 澳門館設於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1號,以「起筷!」作為呼應命題,展出馬若龍、君士坦丁等本澳藝術家的作品,他們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共同探索「飲食」對社會和歷史的相互影響,為觀者奉獻了一場不容錯過的視覺盛宴。澳門館參展藝術家共16位,展出共15件/套作品,同場還展出「情書徵文活動」的獲獎佳作。 參與開幕式的主禮嘉賓們主持剪綵。(林嘉欣攝)

23/07/2021
13066

對象需有一定經濟基礎

社工局:長者公寓租金未有定案

長者公寓展示區於早前對外開放,社工局局長韓衛昨(21)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受訪時被問及長者公寓租金問題,他表示,長者公寓的對象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長者,在政府的五個房屋階梯中屬夾屋與私樓之間,屬第四階梯,較接近私人房屋,因此在對象上亦要與社屋及經經屋有所區分。他續稱,長者公寓所能提供的服務亦與一般私樓有所不同,長者公寓是對長者健康、預防跌倒及文娛康樂設施為目標,相信對長者的支援服務是優於一般私人樓宇。 【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在租金設計方面,韓衛表示,當局會考慮到現居住於唐樓的長者將單位出租後所能負擔得起,同時亦會考慮同面積單位的市場價格,從而在上述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因此當局目前仍在研究有關價格中。他又重申,長者公寓的真正落實是2024年,因此租金的定價亦要視乎市場的變化,目前誰也不能預測三年後的市場狀況,強調待當局計算清楚後,會適時作出公布。 亦有意見反映對長者公寓示範單位的洗手間、晾衫等設施感到不滿。韓衛回應表示,長者公寓設計難以滿足所有長者,但亦要與供應數量取得平衡,所以間隔上會有限制;他又稱,洗手間不設門檻是為了方便輪椅進出,裡面設有防水浸和抽濕設備,亦會鋪設防滑地磚,去水位的斜度亦可加快去水;而洗衣機亦有乾衣功能,相信可彌補晾衫問題。他又指,目前公眾看到的是示範單位,當局會持續聽取公眾意見,從而作出調整改善。 65歲以上長者有1.2萬人就業 電台時事節目昨(21)日探討有關優化銀髮族生活問題,社工局局長韓衛、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和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總監林敏芝出席。 節目上有聽眾關注長者勞動力問題,蔡兆源表示,當局對於長者再就業的態度,是因應長者本身的意願,如長者有意願進入勞動市場,政府亦有就業上的轉介、培訓和諮詢等服務。他又指,本澳目前80,000多名的65歲以上長者中,約有1.2萬人左右仍在勞動市場工作,當中約有兩成是仍擔任經理、主管等專業人員職位,行業涉及旅遊、餐飲及物業管理。他又指,當局的長者社企服務剛完成審批,將在9月投入服務,當局會適時檢討計劃的成效。 節目中又有不少聽眾反映長者不諳智能電話操作,導致日常生活中遇上不便。韓衛表示,不少長者亦有參與當局的智能科技應用課程,而局方亦有要求所有前線的同事要有耐性教導及協助長者操作,例如申報健康碼和登記電子消費優惠等。他又呼籲市民協助家中長者融入科技發展,與時代一同進步。蔡兆源亦呼籲家人多給長者關懷,例如教他們使用手機,家人的親身教導總比報讀外面的課程要好。 另外,節目上亦有嘉賓提出長者公寓的設計構想是帶出銀髮產業。潘志明表示,銀髮產業是希望長者善用自己的積蓄,例如自費做物理治療、參與培訓、旅行等,能物有所值地達到改善健康,實踐個人願望的目的;而並非「謀住老人家啲錢」。林敏芝亦認為,本澳發展銀髮產業的道路正確,在衣食住行、教育、醫療上也可考慮,除了促進本澳產業多元,也能令長者的生活多元。

22/07/2021
49329

五邑青年文化節下周花城公園舉行

加深市民愛國愛澳情懷

由澳門江門青年會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2周年」澳門五邑青年文化節,將於7月31日及8月1日一連兩天假氹仔花城公園側空地舉行。主辦單位昨(21)日假澳門江門同鄉會會址舉行發布會,澳門江門青年會會長兼活動籌委會顧問夏俊英,理事長兼活動籌委會主席曾錦培,監事長兼活動籌委會副主席黎正文,秘書長兼活動籌委會副主席麥家寶等出席介紹活動情況。 會長及活動籌委會顧問夏俊英表示,活動內容包含圖片展、攤位遊戲、歌舞表演等,希望通過活動與互動環節,提升大眾尤其年輕人對五邑(江門)地區文化的深度認知,增強家國情懷,並藉活動平台,讓年輕人展現潜能,多認識兩地世遺文化。並共同見證澳門特區政府在「一國兩制」下所取得的傲人佳績。 夏俊英表示,今年適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舉辦了一系列慶典活動,如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暨開平澳門青年交流活動、中國共產黨情繫濠江故事分享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家國情懷有獎問答活動等,務求讓全澳市民再次加深市民的愛國愛澳情懷,共同見證及分享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月1 日國慶以及澳門回歸的喜悅。 曾錦培稱,澳門五邑青年文化節通過圖片展、攤位遊戲、歌舞表演等節目讓本澳市民了解到祖國與澳門特區的發展情況、加深市民對國家及澳門特區發展的認識,讓市民了解澳門的繁榮進步與祖國緊密相連。

22/07/2021
2160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