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尾氣污染物多

新馬路坊會冀加快推廣電動車

環保問題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之一,本澳空氣污染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新馬路坊會會長羅志權冀提供適當資助和技術支援協助具條件的私人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裝置,要求新建大廈停車場配備電動車充電設施,要求新城發展區預留電動車充電設施空間,創設條件加大推廣電動環保車,不斷改善空氣質量,更好地改善民生。 羅志權表示,機動車尾氣中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這些污染物或固體顆粒在空氣中含量愈大對人的健康危害就愈大。根據資料,本澳機動車總數逾24萬輛,但零排放環保車主要是電動車和天然氣車僅千餘輛,所佔比例不到千分之五。 他又表示,毗鄰的珠海公共巴士已更換為純電動車,的士也基本引進環保車。但本澳在推廣環保車方面已明顯落後,主要原因是電動車的充電設施配套無法跟上,如不少舊式大廈無法安裝充電設施。冀政府提供適當資助和技術支援協助具備條件的私人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裝置,要求新建大廈內停車場必須配備電動車充電設施,要求新城發展區要預留電動車充電設施空間,為加大推廣電動環保車創設條件。 他建議在條件相對成熟後,採取先易後難措施,從巴士公司、出租車公司、旅遊公司和政府部門等開始,後再逐步推廣到其他領域,並鼓勵居民購置環保車代步。(新馬路方會提供圖片) 羅志權

11/05/2021
18850

修法要求博企加大非博彩元素?

博監局:聽取各界意見 下半年諮詢

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的支柱產業,在經濟結構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澳門三正三副共六個賭牌將於2022年6月26日到期,只剩一年多的時間,社會都十分關注特區政府如何處理賭牌問題,希望特區政府能及早做好準備。博監局昨日回覆議員何潤生書面質詢時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就修訂《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作出諮詢,對於是否在競投或承批合約中設立特定要件,會認真聽取各界意見。 立法會議員何潤生提出書面質詢指出,2021年度施政報告提及會修改第16/2001號法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以下簡稱《博彩法》),在年度特區政府的法律提案項目中,修改博彩法亦列入九項法案之一,但註明會視乎公開諮詢情況而定。特區政府曾經表示正草擬新的《博彩法》,希望於去年進行《博彩法》的公開諮詢,但其後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有所延誤,預計推遲至今年下半年展開。 然而,公開諮詢收集意見及建議後,特區政府仍需要進行分析及製作諮詢總結報告,何潤生質詢政府目前有關諮詢文本的草擬進度,以及是否加強對博彩專營制度的規管,對博企社會責任、非博彩元素業務比例等方面細化規定,並關注未來是否積極鼓勵博企創造更多與中小企合作交流的平台、項目或優惠政策。 政府:持續鼓勵博企讓中小企進駐對此,博監局局長何浩瀚回覆指出,今年下半年將就修訂《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作出諮詢,對於是否在競投或承批合約中設立特定要件,如要求博企加大發展非博彩元素的力度及承擔特定社會責任等,特區政府會認真聽取各界意見。 博監局又指,在博企與中小企合作方面,特區政府持續鼓勵相關企業讓更多本地中小企進駐大型綜合旅遊設施內,同時繼續推動相關企業加大力度採購屬於中小企、澳門製造及青創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實行「以大帶小」與中小企業共同發展。對此,博監局會要求博企定期提交相關資料及數據作分析監察。 當局也支持相關企業透過定期舉行採購洽談、商業配對、工作坊等活動,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澳門中小企搭建商業網絡和配對平台,並協助優化其產品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讓企業在業務對接過程中得以提升競爭力,為本澳中小企業創造有利的發展條件。 另外,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將於本月17日上午10時舉行會議,政府代表將列席,就博彩經營批給合同聽取議員意見。有關會議將依慣例閉門舉行。

11/05/2021
18518

群力:都更立法多元補償雙軌並行

日前當局公布「祐漢七棟樓群」調研報告結果,業權爭議仍是問題癥結所在,重建工作可說是舉步維艱;報告顯示,在受訪的自住業主中,逾90%支持重建,惟僅有12%願付重建費用;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梁鴻細形容這是「美麗的誤會」,都更公司只是主導重建的實體,有關建築費用還須業主承擔;建議都更工作,立法和政策優惠兩步走,並應加大力度推動樓宇維修保養,防患於未然。 失聯默示為贊成 研推優惠政策梁鴻細引述報告表示,現仍有45%的業主未能聯繫上,已聯絡的上的55%業主中,百分之五存有業權問題,距取得百分百業權同意之路可謂「長路漫漫」;為此,他建議相關立法工作考慮引入默示贊成制度,即在少於一定數量人數反對時,便將相關失聯人士默示為贊成,以解決業權狀況不明或找不到業主等的情況,藉以推動重建業權百分比達到符合法律的要求;並可研推相關優惠政策供業主選擇,如:置換房、回遷、適當放寬大廈容積率、放高樓宇高度等,多重補償方案,減低小業主重建樓宇的負擔,吸引業主支持重建。 報告亦顯示,生活於祐漢七棟樓群內者,四成半為以租戶,自主業主約為30%,其餘單位無人應門或空置;該三成受訪的自住業主中,逾九成支持重建,僅有12%願意支付重建費,業主傾向接受「樓換樓」或「重建回遷」的方式為補償;梁鴻細指出,業主支持重建卻不願出錢,純屬誤會,他指出,都更公司所營事業為協調和推動都更有關的活動,推動預防現存建築物老化以及衛生、美觀及安全條件惡化,以及推動復修空間的創新城市功能的發展;換言之,其角色是促進者——主導區域重建,而都更利益主體多元,故政府並非負責所有重建費用,業主自付建築費為方案的初衷;往後都市更新是以「個人利益」抑「公共利益」優先,還須在立法時作出諮詢研討。

11/05/2021
13778

社服發展協會冀增學津全民受惠

教育投資與教育援助一舉兩得

澳門社會服務發展協會會長羅彩燕表示,澳門社會及行業發展都要有人才支持,人才不外乎本地培養、海外回流及引進三條路徑。澳門家長丶學子們都意識到澳門行業單一,內地機會更大,有市場、有資源;有部分學生或會選擇海外留學,學成先留在海外工作取得經驗,學貫中西,再回流澳門、內地發展。 投資教育儲備人才羅彩燕表示,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佔GDP比率雖然不少,但相對比其他發達國家或地區仍然有距離,不論是未來知識經濟轉型、多元化經濟發展,社區經濟轉型及發展,乃至融入大灣區新時代發展格局,歸根究底都需要大量人才,特區政府必須要更大力度投資教育,有充足的人才儲備,方可確保澳門未來繼續保持繁榮穩定,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疫情肆虐一年,市民生計嚴重重創,即使有政府學費津貼,但對於仍在就讀的大中小學生來講,尤其在海外就讀的莘莘學子,教育支出無疑是家庭一大負擔;不少年輕人還未在職場上穩定,就已經要面對貸學金還款;不少家庭希望可以繼續升學自我增值,但礙於昂貴學費以及龐大的家庭開支,都不得不卻步。 鼓勵在職或失業人士升學羅彩燕建議政府在大力投資基建的同時,也必須要確保加大對投資教育的力度,可研究增加對大學學位的資助力度,考慮增加貸學金額度和特殊助學金的名額,對海外就讀的莘莘學子,包括碩士丶大中小學學生,覆蓋海外丶中國內地丶台灣丶本澳就讀學生,提供學習文具書本津助,以及考慮增加碩士課程或專業文憑課程的資助,鼓勵在職或失業人士繼續升學,支持青年人或中年人士繼續向上流動。(受訪者提供圖片) 澳門社會服務發展協會會長 羅彩燕

11/05/2021
10939

陳溥森建議發展海洋經濟

推動灣區遊艇跨域自由行

由南光集團承辦的瓊澳自由行首航本月初已於本澳路環碼頭出發,並按預計航程順利到達海口帆船基地公共碼頭。主辦方希望透過本次首航,激發人們對海洋探索的興趣,促進本澳海洋經濟的發展,也非常有利於豐富本澳旅遊模式,有序地推動灣區遊艇跨域自由行。 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稱,新冠肺炎重創澳門,令整個旅遊業陷入寒冬,特區政府在新一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加快推動旅遊業復蘇和發展,以提振經濟。旅遊局在總結去年工作時也表示,將深化「旅遊+ 」的跨界融合,藉此提升本澳旅遊業競爭力,多元結合帶動其他行業共同發展。此一思路無疑是一個好概念,不過,若單靠澳門自身有限的旅遊資源孤軍作戰,未免力不從心,只有合縱連橫展開內外聯動,透過不同行業組合,延展地域合作,抱團結盟多點聯遊,才能有力量開拓一片新天地。 開發嶄新旅遊衍生產品從現時的情況看,梳理關聯業界關係,推動優質旅遊建設,開發嶄新的旅遊衍生產品,促進客源市場多元,招徠具潛質旅客訪澳,誘引遊客回頭重遊則是一項重要工作,應包括迎難而上、循序漸進推動灣區遊艇跨域自由行。早在2016年廣東省口岸辦協調實現中山- 澳門遊艇「點對點」開放運行時就已經啟動;後來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定點停靠、就近聯檢」的管理模式在南沙實現首航;接著在深圳前海自貿區蛇口片區也正式啟動;近年珠海九洲港口岸遊艇碼頭基建也完成建設;在澳門,擁有120個泊位的路環遊艇停泊區現在也落成投入使用,這些都標誌著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工作由前期的研究探索階段,進入了現時的落實踐行階段。(受訪者提供圖片)

11/05/2021
10354

澳促會冀出台「社區詳規」

融入澳門總城規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40)》草案諮詢報告出台,據相關資料顯示,收到逾5,000條意見,但認同的不到2,000。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會長陳德勝表示關注,冀按時有序地推進每個社區之詳細規劃工作,並能融入澳門總城規中,以完善城市規劃。 陳德勝轉述會員及居民的意見指出,現時很多社區的公共設施,對弱勢群體缺乏足夠的關懷。他以台山及筷子基等地區為例,該區很多公共路面、公園及休憩區等公共地方沒有或甚少無障礙設施,不便輪椅使用者出行,輪椅使用者與車爭路險象環生,經反映問題後,市政署及時跟進增設無障礙設施,冀能在其他地區也加強關注;同時,筷子基也缺乏康體設施,如球場及親子活動空間等,他也反對在天橋底或馬路旁設球場,認為在廢氣混集的地方進行體育活動,長期對使用居民的健康產生影響;此外,附近的海水污染及排污問題,也長期困擾居民,期望當局按時有序地推進每個社區之詳細規劃工作,並能融入澳門總城規中,以完善城市規劃。 陳德勝認為,總城規不應只由少數人規劃,草案只收到5,000多條意見是明顯缺代表性,冀當局廣開收集意見的渠道,讓居民更好地參與謀劃;此外,他建議盡快建造「城規館」,讓居民深入了解何謂城規,與廣大居民齊心建設美好家園,為美好澳門共同奮鬥。

11/05/2021
9659

舊樓重建寸步難行

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委託研究團體開展的「祐漢七幢樓群」入戶調查於上月完成,並於日前公布調查結果。報告顯示,約三成業主居於樓群內,約四成半為租戶,其餘為空置單位或無人應門等。而受訪業主中,超過九成受訪自用業主支持重建,但僅一成二人願意負擔重建費用。從結果來看,業權、補償爭議仍是問題癥結所在,重建工作寸步難行。 翻查資料,政府曾於2010至2012年期間對祐漢七樓群展開過家訪調查,當時業主自住的比例也與現時調查所得的三成相若,意味著一些沒有能力搬走的業主仍在此居住,而這三成業主長久以來飽受衛生、治安等問題困擾。事實上,祐漢新邨七幢樓群過去多年一直存在環境衛生欠佳等情況,不少居民反映樓宇有石屎剝落、塞渠漏水、鼠患等各種各樣問題,甚至不時被警方揭發有賣淫活動,除了居民每日都過得提心吊膽外,該區的安全隱患亦一直受大眾關注。若都市更新立法工作遲遲未能完成,樓宇將繼續老化及存在安全隱患,情況將更令人擔憂。 祐漢七幢樓群重建,過去十多年來一直舉步維艱,特區政府於2004年提出「舊區重整」概念,至2014年在「舊區重整」的基礎上提出「都市更新」,負責單位也由過去的舊區重整委員會變成現在的都市更新公司。但時至今日,無論是「舊區重建」還是「都市更新」,相關工作的進展都不理想。 根據現行法律,樓宇重建必須業主一致同意,但要得到百分百業主同意,難道相當大,故若要推動舊樓重建,關鍵在於修改法律,適當調低重建業權百分比。《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於2019年底公開諮詢,多數意見認同有需要為樓宇重建下調業權比。 雖然降低「業權百分比」已有基本社會共識,但祐漢七幢樓群中,只接洽到約五成半業主,加上業主支持重建及願意負擔重建費用的百分比出現矛盾,要啟動重建,取決於能否聯繫更多業主並取得業主共識。未來,當局必須加大宣傳,呼籲其餘業主盡快主動聯絡都更公司,同時提供多種補償方式作為誘因,鼓勵居民支持重建。

11/05/2021
12215

為助親人治病耗盡畢生積蓄

80歲婆婆一無所有亟需援助

今年已80歲的歐陽婆婆,在澳門生活40多年,經過半生節衣縮食,在黑沙環購入一單位以期可老有所居安渡餘生,兩年前內地親人患重病,歐陽婆婆為念親情將單位以300多萬元變賣,為親人籌措醫藥費,使親人獲得治療後走出鬼門關,但婆婆在本澳變得「冇人冇物」,居無定所,近年只好四處「流浪」,在朋友家中短暫寄居,所幸一對熱心夫婦知悉事件後送上溫暖,將一個準備出租單位免費供婆婆暫時安頓,讓其暫時有瓦遮頭。歐婆婆十多年前曾獲社會工作局協助,跟進及協助歐陽婆婆的團體希望政府社服部門為婆婆提供協助,讓其老有所依及晚年活得有尊嚴。 【本報記者劉凱輝報道】 歐陽婆婆不願向當局求助,協助婆婆的澳門博彩力量協會副會長朱麗霞表示,據婆婆透露,十多20年前因年齡漸長,向當局求助希望協助尋找工作,但協助她的男社工態度惡甚至大聲呼呼喝喝,即使後來轉由另一女社工跟進,初期雖有協助,但其後指婆婆精神有問題,輾轉將她送去接受精神治療,要留院觀察及服食藥物;因婆婆失聯一段時間,她的幾位好友知悉她曾到醫院求診,故到醫院尋找並助她出院,事件令婆婆留下深深烙印,自此不敢再向政府部門求助。 親情大於金錢 變賣物業籌醫藥費 協助婆婆的朱麗霞稱,婆婆年輕時曾在社團當清潔工及打住家工,節衣縮食買入黑沙環一個兩房一廳單位,本以為可安渡晚年。兩年前,一名在中山親人稱患上重病,需要巨款醫治。視親情大於金錢的婆婆於是將單位變賣,所得300多萬元親自拿上中山交到親友手中。親人重病治好了,但婆婆因在本澳沒有親人,加上已變賣唯一物業,於是打算投靠中山親人,但換來的是不被收留。婆婆無奈之下回澳四處投靠朋友,但始終「長貧難顧」,在朋友家中借宿一段時間又要轉地方,可說是居無定所、無瓦遮頭。 朱麗霞稱,從友人口中得悉有位長者很慘,無依無靠,以及沒有地方居住,希望有熱心人士可以伸出援手,那怕申請一張床位都好,起碼老人家有地方落腳,她因此接觸婆婆。她稱,據了解,婆婆現時只靠政府基本福利金勉強維持生活,她第一次與婆婆見面時候,見到她很慘,不單流離失所,連普通行李箱也沒有,只見她拿著一個普通環保袋,像去街市買菜一樣,而裡面最值錢的只有一個電飯煲,一對拖鞋,幾件衣服連同牙刷毛巾等日用品,其他什麼都沒有了。 熱心莊荷夫婦義助暫有瓦遮頭 在銀娛任職莊荷的李先生夫婦,得悉事件後向婆婆送上溫暖,將一個兩房一廳單位免費供婆婆暫住,讓婆婆終於有棲身之所。李太表示,覺得婆婆太可憐,近80歲的老人家,沒有兒女及無家可歸,只能輾轉在朋友家中那裡住幾日、這裡住幾日,真的太可憐。李太稱,該個在黑沙環廣華花園的單位,原本打算裝修後出租,所得的7,500至元租金打算幫補兩名正在讀書子女學費之用;但當她知道婆婆苦況後,決定延遲出租,暫時免費供婆婆住幾個月,她稱希望政府盡快為老人家安排社屋居住,讓其能安享晚年。

11/05/2021
36287

涉私吞他人132萬元名錶

男子典當並輸光後被捕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男子涉嫌私吞並典當一名內地男子價值 132萬元(港幣,下同)的名錶。涉案男子「唔熟唔食」,先以受委託協助售賣名錶給他人為由,私吞90多萬買錶款項,被捕後再被遭揭發他曾將有關名錶到押店將50多萬典當,結果同樣全部輸清。 司警調查後拘捕涉案男子。 司警透露,被捕男子姓胡,35歲,本澳居民,現時無業;涉嫌「巨額信任之濫用」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男事主為一名內地人。 案情指, 案中事主由2018年開始, 以月薪多元聘請涉案胡某任職其私人司機,由於得到事主信任,間中胡某亦會協助事主購買東西寄回內地。至去年3月,事主委託胡某將其一隻價值逾132萬元的名錶到專門店進行錶面維修。其後事主的一名朋友想買該錶,事主要求其朋友直接聯絡胡某,詎料胡某「唔熟唔食」,私吞事主朋友交予的90萬多元錶款,其後到賭場輸光。 胡某對買錶的事主朋友一直採取拖延,對方遲遲未收到手錶之下報警求助。去年11月,司警拘捕胡某,案件移送檢察院後,胡某被司法機關採禁止離境、繳交保證金及定期報到等強制措施,案件現正排期候審。 案發後事主透過報章知悉胡某私吞其朋友款項被捕,有關名錶亦下落不明,於是報警。至本月7日,司警傳召胡某問話,揭發他不單私吞90多萬錶款後,而為求再賭博翻本,他竟再將事主該隻名錶典當得52萬元,最終再次全數賭輸。一錯再錯的胡某候審期間再次被司警拘捕,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司警發言人何振南表示,被捕的35歲男子透涉嫌「巨額信任之濫用」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劉凱輝攝)

11/05/2021
1157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