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健康碼顯示接種疫苗紀錄

系統在重啟時會自動更新

澳門健康碼系統將於明(9)日上午11時更新,新版本健康碼系統將增加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紀錄,已完成接種兩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市民,其澳門健康碼會顯示藍色連結。同時,健康碼的二維碼顏色更鮮明,提高掃瞄器讀取健康碼時的靈敏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籲請巿民留意。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發出通告稱,衛生局將於3月9日早上11時更新澳門健康碼系統,用戶的健康碼系統會在重啟時自動更新,新版本健康碼系統將增加以下設置: 1.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紀錄 已經在衛生局完成接種兩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市民,其澳門健康碼會顯示「已完成接種兩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藍色連結,按下去會顯示市民的電子版新冠疫苗接種卡,供巿民查閱展示有關接種疫苗的記錄和資料。 2.二維碼顏色更鮮明提高讀取靈敏度 新版本澳門健康碼的紅、黃、綠色碼顏色會加深,呈現更鮮明的二維碼,以提高掃瞄器讀取健康碼時的靈敏度,改善過關時使用健康碼的體驗。 3.要求重填不精準地址 新版本系統會對較早前選填了地址不精準的用戶,分批地彈出提示框要求重新選填,以確保地址資料準確及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措施的有效實施;例如:去年12月剛要求填報地址時,某屋苑包括有多棟大廈,但居民卻只選填了屋苑名稱。 4.為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措施作準備 新版澳門健康碼系統將加設分區管理模式,以配合當本澳出現疫情而需啟動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措施時,受影響區域內人士的健康碼將調整為對應的紅碼或黃碼;同時,啟動措施時會限制市民在期間修改自己的住址資料。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要求部分健康碼用戶重新填報地址或會對有關市民帶來不便,但有關措施對分區分級準防控措施有效實施十分必要,希望市民配合。 常規核酸檢測收費今調整為90元 另外,根據澳門特區政府規定,今日(3月8日)起,常規核酸檢測收費最高價格調整為90元,實際價格由各機構自行決定。五個預約檢測地點每日可提供27,000個預約名額,澳門居民和外地僱員首次檢測免費。預約地點有五個,分別為北安檢測站、綜藝館檢測站、鏡湖醫院、科大醫院,以及南粵工聯檢測站,除北安檢測站採用口咽拭子採樣外,其餘四個站點均採用鼻咽拭子採樣。 據悉,提供名額最多的是北安檢測站,南粵工聯檢測站剛開始投入服務,現階段每天提供的預約名額有一千個,倘日後運作順暢,該機構申請更多服務名額時,衛生局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審批。 累計逾四萬人預約接種疫苗 根據應變協調中心數據,截至昨(7)日下午4時,累計共有46,333人次預約接種新冠疫苗,其中,累計完成接種疫苗共有21,056人次。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八宗輕微不良事件通報;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共接獲19宗輕微不良事件通報,沒有嚴重個案。 應變協調中心呼籲,市民應在現階段有序地預約接種疫苗,可保障自己,保護家人,並形成免疫屏障,守護澳門。

08/03/2021
25046

失業率下降 政府推動旅遊業復蘇

中原料澳門樓市年底有15%增長

澳門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最新一期居民失業率至2.7%,就業不足率亦下跌至4.4%,加上政府出盡辦法支持旅遊業及博彩業復蘇,地產業界預計今年4、5月起,樓市會開始復蘇,年底或明年中前迎來15%V形反彈,明年底可能會超越年水平。 澳門中原於前天(6日)假澳門旅遊塔四樓展覽廳舉辦橫琴中原五周年慶祝酒會及一連兩日舉辦「大灣區房地產展」。中原澳門及橫琴資深董事何兆恆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去年首季本澳樓價跌至每平方米96,900元,由次季起開始回升,去年底每平方米樓價較首季有10%升幅,全年平均樓價每平方米10,2141元,按年微跌約6%。今年1月成交量回復至2019年水平。他預計隨著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下降,政府加快推動旅遊業復蘇,料未來兩個月樓價有增加動力,料年底或最遲明年中迎來V形反彈,或將有15%增長。 何兆恆稱,內地樓市於今年1至2月份漲幅較快,珠海市樓盤成交量更創十年新高,其中以深圳和東莞成交量升幅最多。他解釋,在疫情下,中國是唯一一個經濟有增長的地方,疫情亦管控得宜,因此大家也看好內地樓市,尤其是大灣區。 橫琴方面,他指在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吹襲期間,橫琴沒有出現水浸,建築物質量亦相當好,加上單牌車入琴政策相當方便,對於珠海及本澳居民相當吸引,預計該區市況會愈來愈好,但奈何現時住宅供應量不多。惟他指出,橫琴正興建各大商場,住宅亦陸續入伙,預計今年為入伙高峰期,明年商業氛圍與今年會有明顯差別。 何兆恆稱,內地樓市於今年1至2月份漲幅較快,珠海市樓盤成交量更創十年新高。 (梁啟迪攝)

08/03/2021
12938

底線思維 展現自信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式上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定為6%以上。作為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復蘇前景更為樂觀,但仍要面對多方面不同的挑戰,6%的意義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讀。 去年中國GDP增速雖然大幅收窄至2.3%,仍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有效的疫情防控為更好的復蘇奠定基礎,加上去年的低基數效應,外界對今年中國的增長有樂觀的預期,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增長8.1%、世界銀行預測7.9%,因此當李克強6%以上的目標出爐時,不少意見認為是保守、低於預期,認為中國將非常容易達到這個目標。 實際上,「6%以上」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體現的是複雜環境下的底線思維。這說明了中國不再追求強刺激,而是追求一個更加穩定、循序漸進的改革模式。新一階段的發展,不單單追求高增長,而是更注重經濟發展的品質,更關注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更需要新的經濟活力。 必須看到的是,儘管國內疫情相對穩定,中國仍然受到海外疫情很大的影響,國際局勢更加複雜化,國內加大發債的反彈期將到來,債務風險不容忽視,中國確實需要一個更穩妥保守的發展目標。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64次提到「穩」字,今年赤字率擬降至3.2%左右,計劃減少地方政府發債規模,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都是「穩」的體現。 長遠看,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中央並未如「十三五」時期訂定年均增長目標,而是要求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反而為失業率訂定了指標,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勞動生產率增速超過整體GDP增長。還計劃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9年的60.6%提高到65%。這體現了從追求總體發展到追求個人發展的轉變,唯有每個人的生活都好起來,才算是真正的「達標」。 封住下線,不設上限,或許將成為「十四五」時期的新常態。中央政府將更加關注「質」的改革。更有品質的經濟發展包括對節能減排的承諾,經濟創新的承諾,減少發展不均衡的承諾,因此「6%以上」的新征程,所要承擔的風險與考驗,一點也不會比過去少。在中共即將迎來百年慶典之際,對人民許下的承諾正在一步步實現。

08/03/2021
32157

港媒報道澳停進口台灣鳳梨

台指本月5日仍有出口澳門

中國海關總署在台灣鳳梨(菠蘿)中多次發現檢疫性有害生物,上月26日在其網站發佈關於暫停進口台灣菠蘿的通知,將從本(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內地。香港傳媒報道指澳門已於本月2日停止進口台灣鳳梨;台灣農委會否認有關報道,目前仍未接獲澳門禁止進口台灣鳳梨消息,並指澳門去年(2020年)全年入口台灣鳳梨只有27噸。有本澳台灣團體表示本月5日仍有台灣鳳梨出口澳門;並指本澳市場對台灣鳳梨需求不大,即使消息屬實,對居民生活影響也不大。 據本澳專賣生果的店舖老板稱,本澳售賣的菠蘿主要均來自菲律賓。本報記者昨(7)日走訪數間專門售賣生果舖了解情況,僅有少數生果舖售賣菠蘿,而產地均來自菲律賓。位於筷子基一間生果舖負責人梁先生指出,早前內地宣布從台灣出產的鳳梨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基於衛生安全,近日該店已未有入貨及出售,現時主要售賣來自菲律賓菠蘿,相信對生果店銷情影響不大。 生果店主:基於食安未敢入貨 談及台灣鳳梨銷情,梁先生直言並不理想:「我喺舖頭嘅時候,就冇人嚟買過。」他指出,菲律賓菠蘿較台灣品種香甜。另一間位於義字街的生果檔負責人梁小姐則表示,過去一直只出售菲律賓菠蘿,她指出本澳酒店、餐廳均使用菲律賓菠蘿,主要由果欄大批入貨至澳門,她更直言:「澳門八成菠蘿都係來自菲律賓。」而整體上菠蘿銷情則一般,平均一日出售一個,約40元一個。記者曾走訪另外數間生果店,均表示無菠蘿出售。 居民彭小姐稱,平日較少購買菠蘿,僅偶爾購買,她認為毋須擔心進口水果安全,相信政府會嚴密把關。 今年至上周五出口澳門共0.24公噸 根據台灣農委會網站資料顯示,本月3日仍有0.06噸鳳梨出口澳門,從今年1月1日至3月5日(上周五),台灣出口澳門鳳梨累計0.24公噸,去年澳門進口台灣鳳梨累計27.77公噸。 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楊日星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據台方數據顯示,本月5日仍有台灣鳳梨出口澳門,澳是否禁止台灣鳳梨進口有待官方公布。他稱,本澳過往由台灣進口的鳳梨數量相對於其他水果並不算多,近年亦多了來自台灣的水果進口本澳,例如蓮霧、釋迦果等,但自去年因疫情關係,進口量亦有所減少。 他稱,本澳目前有不少高級生果專賣店,當中出售台灣鳳梨的價格較來自內地或是其他產地的同類生果價格要高;本澳對台灣鳳梨需求也是相對較少,縱使禁止台灣鳳梨進口澳門,對本澳水果、飲食行業或是居民生活影響亦不大。

08/03/2021
1877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