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刑警通報下,司警近日接連破獲三宗涉嫌在網絡上發布涉及未成年人色情影片的案件,相關涉案人士已移送檢察院偵辦。檢察院昨(16)日發新聞稿表示關注侵害未成年人的各類犯罪活動,違法者最高可被科處八年徒刑;經進行首次司法訊問及相關程序,首兩宗案件的兩名嫌犯已被採取定期報到等系列強制措施。
粵澳兩地自昨日上午6時起恢復正常通關往來,正式結束本澳長達110天的封關期。開關首日,各口岸如約出現通關人潮,其中出境人數遠遠大於入境人數。根據治安警察局統計,至昨日下午4時,與珠海接駁的四個口岸錄得入境旅客1,600人次,較前一日(14日)同期激增50%,出境旅客59,000人次,較前日同時段增加1%。雖然1,600人次較疫情發生前微不足道,但這卻是本澳克服疫情難關、邁向復蘇的象徵。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反彈,昨日公布新增19宗確診個案,包括14宗屬本地感染,七宗源頭不明,另有37宗初步確診。
香港國際機場往返澳門的特別渡輪服務於今(16)日結束,在昨(15)日應變協調中心記者會上,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處長劉鳳池稱,當局收到的查詢中,大部分居民已成功安排航班回澳。
衛生局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醫生昨(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因應衛生局發出公告,要求進入娛樂場人士均須測溫、出示綠色健康碼及提交七天內有效核酸檢測證明。就以上措施,衛生局與博監局方面進行過會議及作出相關指引。
隨著所有由內地抵澳人士毋須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後及從粵澳口岸進入廣東省人員完成核酸檢測便不再集中隔離14天醫學觀察。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表示十分支持和認同,並認為新措施是正面回應了包括他本人和中總在內的本澳社會各界在近月不斷提出的殷切期盼,既是粵澳常態化防疫下放寬人員來往管制的重大進展,同時也是有序推進粵澳兩地人員正常往來的重要舉措。
粵澳兩地自昨日(15)日清晨6時起,兩地往來人員從粵澳口岸進入廣東省,不再實行集中隔離14天醫學觀察,不過,相關人士必須持有七日內有效的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兩地互認的健康綠碼才能通關。消息公布後,連日來北安核酸檢測站迫爆,登記預約系統昨日早上開放首十分已經有8,000人成功登記;截止昨日下午3時30分,有36,000人成功,預約期至本月28日。今日開放登記,預約期為本月29日。
特區政府消費津貼計劃首期消費卡領取日期將於明(17)日截止,經濟局呼籲已登記但仍未領取第一期消費卡市民盡快領卡。
粵澳通關恢復正常,當局預料未來市面可能出現人流及食品消費增加的情況,市政署自昨(15)日起,除恆常食品入口檢驗檢疫工作外,再加大抽檢來自世界各地進口的冷鏈配送食品及其包裝,每日平均增加抽取30個樣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同時,市政署亦加強對參與食品抽檢專責人員的內部培訓工作,強化應變應急機制,本周將和入口商、供應商、零售商等上下游業界舉行座談會,提醒業界注意食品安全。
香港加強防疫,昨(15)日起晚上6時至翌晨5時食店禁堂食、市民搶購副食品,大型超市出現限量售貨的情況,坊間憂心是否影響本澳。消費者委員會及經濟局昨日派員巡查本澳多間大型超市,掌握現時各類民生必需品存貨充足,貨品輸澳維持暢順,源源不絕,呼籲居民放心及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