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通關恢復正常,當局預料未來市面可能出現人流及食品消費增加的情況,市政署自昨(15)日起,除恆常食品入口檢驗檢疫工作外,再加大抽檢來自世界各地進口的冷鏈配送食品及其包裝,每日平均增加抽取30個樣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同時,市政署亦加強對參與食品抽檢專責人員的內部培訓工作,強化應變應急機制,本周將和入口商、供應商、零售商等上下游業界舉行座談會,提醒業界注意食品安全。
香港加強防疫,昨(15)日起晚上6時至翌晨5時食店禁堂食、市民搶購副食品,大型超市出現限量售貨的情況,坊間憂心是否影響本澳。消費者委員會及經濟局昨日派員巡查本澳多間大型超市,掌握現時各類民生必需品存貨充足,貨品輸澳維持暢順,源源不絕,呼籲居民放心及理性消費。
粵澳口岸昨(15)日恢復正常通關,所有內地居民來澳毋須隔離,而內地居民從澳門返回廣東省亦可豁免隔離,迎來復蘇曙光。經濟局及消費者委員會因應新的出入境安排,粵澳兩地人員恢復正常往來後,市面零售場所的人員流動將有所增加,前(14)日約見多個地區商會及零售行業商會,同時派員到多個旅遊區向零售商戶派發防疫指引宣傳品,呼籲零售業界需要未雨綢繆,按照衛生當局指引做好防疫措施,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人流增加情況。
由本澳七個社團合辦的「第11屆國際文化美食節」將於9月25日至10月4日,一連十日假澳門漁人碼頭古羅馬表演場外圍及勵駿大道舉行,活動集餐飲、零售、展覽、旅遊觀光等多元特色項目,現場計劃設展位100個。今屆美食節由即日起至8月14日接受本澳餐飲及食品零售商戶報名。
澳門中銀榮獲由英國出版的知名雜誌《The European》評選為澳門地區年度「最佳現金管理銀行」獎項。這是澳門中銀繼獲得「最佳中小企合作銀行」和「佳創新銀行」兩大獎項後,今年獲得《The European》評選的第三個獎項。
保護東望洋燈塔關注組昨(15)日約見文化局局長穆欣欣、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林韻妮等,就本澳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展開交流。
粵澳兩地通關逐步恢復正常,兩地居民往來不再集中隔離14天醫學觀察,但必須出示七天內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這對不少過去數月沒有離開過澳門的居民來說,無疑是好消息,相信未來來往兩地人士將大增。
簡稱《港區國安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在香港實施已半月,澳門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昨(15)日在網站《安全與您》欄目發表文章,表示《港區國安法》和實施細則生效、中央駐港國安公署成立,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制、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已基本建立。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爆發,對澳門的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各行業受重創,尤其勢單力薄的中小企業,遭受打擊前所未有,經營狀況苦不堪言,資金鏈斷裂風險愈來愈高。
食肆沒有安裝合適隔油井或沒有定期清理、住宅或商舖非法接駁渠道、地盤非法排放水泥砂漿及黃泥水等到清水渠,引致每逢颱風雨季,本澳道路出現水浸情況,令市民困擾不已。在昨(15)日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有聽眾指出,政府應派人時刻監察水浸黑點,須慎重處理渠網堵塞問題,「唔想問題出現後政府先做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