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去買更多農田和大卡車吧」,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1日會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後這麼說。這位美國總統與中國打了19個月的貿易戰後,如今簽訂了一份「第一階段協議」,具體的協議內容還需要數周時間轉化為文本。然而就在數周以前,特朗普還一再強調簽訂一份「全面的大協議」才是唯一出路。任誰都能看出他現在的壓力有多大。 儘管嘴上不承認,但特朗普確實因為「通烏門」遭受巨大打擊,每一天都有新爆料,每件爆料愈來愈醜陋,彈劾的壓力與醜聞的聚焦開始影響他的選情。另一方面,10月第一周公布的就業和製造業數據顯示,雖然美國就業表現不錯,但製造業面臨萎縮,在聯儲局連續兩次減息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仍然擱置投資計劃,若目前的情況持續,幾個搖擺州的選情恐怕對特朗普不利。 因此小範圍協議是對雙方有利的選擇,妥協雖可恥但有用,對特朗普而言,貿易戰只是選戰的策略之一,先製造損失,再彌補損失繼而宣稱勝利,一直是特朗普的拿手絕活。從這份口頭協議來,中國對美國最實質的讓步在於購買農產品的承諾,中國同意每年購買400至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換取美國暫停本月15日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上調關稅。這次加碼採購相當於美國一年三分一的農產品會出口到中國。另一項讓步則是金融市場開放,中證監已經宣布,明年1月1日起取消期貨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而基金管理公司與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限制,也將分別在明年4月1日及12月1日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加碼採購農產品,有部分原因出於國內的實際需要,10月第一周,美國向中國淨出口大豆118萬噸,豬肉出口猛增至14.22萬噸,創下單周最高紀錄。這項行動一方面促使中美達成協議,一方面也能暫解國內豬價高企的燃眉之急;金融開放方面,開放金融市場本就是既定的目標之一,如今只不過將時間提前而已。 從過去的談判經驗來看,在雙方尚未正式簽約之前,甚麼都有可能改變,況且雙方尚未處理彼此間最矛盾的核心議題,對兩國商界而言,關稅並未實質減少,12月中關稅措施也將如期實施,各種變數仍然存在,雖然談判改採分階段進行的方式,爭取達成部分成果,但一旦碰觸敏感問題,也不能排除如今的成果會一筆勾消。短期的協議只能服務短期的目的,今次的協議可以說是暫時停火,但還達不到休兵的程度,假如哪一方把手邊的其他麻煩解決掉,貿易戰隨時都可以重新開打。
「首屆澳門馬來西亞中小企商貿展覽會」由上周五至昨日(11至13日) 一連三天在漁人碼頭展覽中心舉行。澳門馬來西亞文化經貿商會理事長徐明達表示,展覽會以「攜手三地中小企,共建『一帶一路』中、馬、澳經貿平台」為主題,展會佔地20,000多呎,展位60多個,其中70%為馬來西亞參展商,包括馬來西亞特產、房地產、金融等範疇,其餘30%為內地、韓國、台灣、香港、澳門的參展商。 來自馬來西亞的床上用品參展商孔女士表示,特地來澳參展主要希望開拓大灣區市場,她自身對澳門市場認識不多,今次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她又指澳門人追求高品質產品,相信來自大馬的知名品牌能滿足所需。 馬來西亞榴槤參展商表示,馬來西亞的食品口味適合大灣區市民,今次參展能夠更好打開國內市場,他又指展覽能讓本澳人流接觸大馬品牌,相信能夠增進商家投資對接的機會。
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電影《澳門之年》昨(13 日)晚於聯邦酒樓舉行煞科宴,市政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電影監製徐欣羨等出席。徐欣羨希望該電影可在12月舉行的澳門國際影展中首映,又指電影會在回歸紀念日期間於各院線設公眾放映場供大眾觀賞。 徐欣羨表示,《澳門之年》是由九位本澳電影導演,以九個不同的故事,配合不同的年代背景和人物拍攝而成,見證澳門20年來的變遷。她指出,電影整個製作團隊都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希望能通過鏡頭向觀眾呈現他們眼中的澳門,冀藉著澳門回歸的契機,能為這城市留下紀錄。她續稱,該電影各故事均是記錄小城裡的家常事,雖沒有星光璀璨的明星,但卻有純樸的澳門情懷。 電影其中一個故事《回鄉》的導演杜健康表示,該故事主要是講述其家人於回歸前後的一段真實故事,表達了對澳門回歸祖國的感受。他又指電影的拍攝分別於澳門與內地進行,增加了拍攝難度,但在團隊的通力合作下亦得以順利完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頻、大灣區之聲、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澳門各界青年組織活動籌備委員會聯合主辦,4K粵語版電影《此時此刻——國慶70周年盛典》澳門首映儀式上周五(11日)下午在永樂戲院舉行。
為慶祝整合成立十周年,向澳門企業分享傳承文化,工銀澳門於10月10日舉辦「繼往開來 傳承創新-工銀澳門十周年《傳承者們》分享會」,邀請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劉杏娟、香港傳承學院榮譽主席兼大家樂集團前主席陳裕光、傳承學院院長李志誠、工銀澳門董事長姜壹盛及行政總裁徐克恩等嘉賓,以及近40間本地家族企業掌舵及繼任人合共約100人出席,共同為「企業傳承」的經驗和意見作交流。 工銀澳門行政總裁徐克恩致辭時稱,財富傳承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長久命題。澳門回歸祖國20年經濟騰飛,積累了豐厚的社會財富,更湧現出眾多卓越家族企業,如何完成代際傳承成為許多家族和企業正在思考的問題,也是金融服務創新的重要方向。工銀澳門作為澳門服務領域最廣的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從私人到法人、從生意到生活的全方位財富管理服務,有效滿足了家族企業傳承與創新需求。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澳門回歸20周年,同時工銀澳門整合成立十周年,站在承前啟後的折點,工銀澳門將繼往開來,協助本地企業發展,推動經濟適度多元,並傳承創新,提供一般銀行服務外,同時不斷創新產品,為澳門中小企業提供全面性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