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崔世安率領由100名本澳學生和青年代表組成的「新時代同心行」河北省學習參訪團,昨日抵達承德市展開一連四日的交流訪問。參訪團首項活動是參與專題講座聽取省情介紹。崔世安表示,是次活動愛國主題鮮明,從青少年角度加深對祖國的了解。
無論其他國家如何看待安倍,至少日本的選民目前看來仍然滿意現任的政府。日本昨日舉行參議院改選,如無意外,安倍晉三將迎接首相生涯的選舉「六連勝」,並且正式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與其他民粹領袖不同的是,英國脫歐派與美國特朗普的支持者都以中老年人為主,而安倍則在20到29歲選民中擁有七成支持率,相較65歲以上選民不到五成的支持度,說安倍依靠年輕人的支持維持政權,並不為過。 令人好奇的是,一般而言,年輕人多半屬於所謂「進步派」,是「討厭權力僵化」的一群人,他們憧憬改革、痛恨貪腐,對社會問題的容忍度低,希望藉由政權輪替迅速解決問題。然而日本的年輕人似乎更追求政權的穩定,這並非說日本年輕人比中老年人更追求「安定」,而是日本在安倍治下,雖然經濟成長表現很一般,卻能妥善照顧到年輕人的需要。根據日本產經新聞的調查,以2001年的家庭收入來比較,29歲以下年輕人的收入在2015 年開始迅速回升,當前已超過2001 年的水平,但是中老年人的收入仍然低於2001 年水平。 中老年選民通常是許多民粹政客訴求的對象,譬如美國特朗普、台灣的韓國瑜,他們投票率比年輕人更高,「忠誠度」也相對穩定。安倍卻反其道而行,即使早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安倍還是更在乎年輕人。譬如他在新年號「令和」的解釋上,就強調了「建設對年輕人而言洋溢希望的日本」。 年輕人對安倍的支持,不能全然用收入或經濟來解釋。例如安倍計劃調升消費稅,對經濟能力較不穩定的年輕人來說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卻不影響他們對安倍的支持,甚至支持增稅的人還比年長者更多。對於日本年輕人來說,他們本就生在不斷變動的時代之中,安倍政權要讓他們看見的,不只是現狀的「安定」,還有「改變」的未來,而這個改變,就是安倍一直以來的終極目標,修憲。 日本年輕人未必支持修憲,但他們很希望擺脫二戰以來的恥辱與陰影,不像中老年族群對好戰歷史的恐懼與忌諱,年輕人並不願意永遠活在「反省」的世界裡,例如近期安倍政府撤銷三項半導體原材料對韓國的出口優惠,在國內就有超過七成民眾支持這種做法。中國與韓國是日本緊密聯繫的兩大鄰國,但是每當重提二戰歷史,不外乎就是要日本人下跪道歉之類,「鬼子」等辭彙始終與日本掛鈎,甚至林志玲嫁給日本人都要談到侵略歷史。要知道,不光是中國人與韓國人有民族自尊,日本人也有,而他們反映在對安倍的支持上。 安倍在今年的元旦致辭中提到,日本的新時代到來,重大機遇正在來臨,將要「果斷進行外交總決算」,這個決算除了修憲,也代表對過去外交關係的了斷,安倍希望藉此開啟一個新的時代,而這符合了多數日本年輕人對國家的想象。
由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帶領的「新時代同心行」湖南學習參訪團昨(21)日在長沙展開最後一日行程。譚俊榮向傳媒總結湖南之行時表示,透過這次參訪交流,他看到每個澳門青年都有報國建澳之心,這次愛國之旅是特區政府與澳門青年同心同德,一起與祖國同行。 譚俊榮認為,國家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參訪團這次可以看到國家最新發展,在各方面特別是新的科技,都給予澳門很大啟示。澳門的青年,特別是學生更加要向國家好好學習,他相信國家在新時代有很大的發展,所以澳門的青年和下一代更加要掌握這個契機,透過自身的學習、鍛錬等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譚俊榮表示,「新時代同心行」是指澳門與祖國一起,參訪團在韶山透過參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及其故居,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歷程,從貧窮逐漸發展到富強,人民生活安康。今年是澳門特區成立20周年和回歸祖國20周年,在國家支持關顧下,澳門在過去20年有很大的發展,所以要懂得感恩。 參訪團上午參觀橘子洲頭,並在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前合影。隨後,參訪團到訪長沙市規劃展示館,深入了解長沙市的發展,下午還到長沙的三一重工參訪考察,圓滿結束是次湖南省學習參訪行程。
「新時代同心行」華南地區(廣東省)學習參訪團將於今(22)日至25日期間前往廣東交流學習,參訪團由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擔任團長,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孫達擔任顧問,帶領約100名澳門學生和青年代表,參訪當地重大先進項目、愛國教育基地等,提高青年學生的愛國精神。 這次「新時代同心行」華南地區學習參訪團是澳門青少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由澳門特區政府、澳門中聯辦、澳門各界青年組織活動籌備委員會聯合主辦,國家教育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共同協辦。 「新時代同心行」華南地區(廣東省)學習參訪團將一連四天,前往廣東省廣州市、東莞市及珠海市參訪和交流,期間將參觀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廣州市城巿規劃展覽中心、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州市鐵一中學、東升農場蔬菜種植基地、中國散裂中子源基地、松山湖人才大廈、粵港澳3D打印產業創新中心、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體驗當地重大先進項目和愛國教育基地等。 參訪期間還有廣東省省情介紹專題講座、粵澳兩地青少年交流座談會,以及兩地學生交流等活動,期望隨團的學生和青年,透過多種形式的參訪和交流,進一步了解及親身體驗祖國發展成果。
一連五日的「藝文薈澳」國際青年音樂節2019圓滿順利結束。音樂節的閉幕演出於昨日(21日)晚上假文化中心綜合劇場舉行,邀請來自中國吉林省、上海市、意大利、波蘭、葡萄牙、香港特區及澳門的表演者和樂團,向觀眾呈現不一樣的音樂特色。演出中,色彩繽紛的舞台效果及極具特色的音樂旋律,讓觀眾欣賞到耳目一新的音樂饗宴。
市政署在道德巷設置之壓縮式垃圾桶站已投入使用,提升區內垃圾收集容量,進一步改善社區衛生環境。市政署昨(21)日發出新聞稿稱,正有序推進本澳各區公共垃圾收集設施優化工作,道德巷一帶主要為沒有垃圾房的低層樓宇,垃圾量相當龐大,設於道德巷三號之垃圾站每天已進行多次垃圾收集及清理工作,但仍然出現超負荷情況,不時衍生垃圾滿溢及散落地上之問題,影響區內環境衛生。
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將於今年8月至11月再度舉辦「福隆新街旅遊導賞服務計劃」,協會昨(21)日舉行活動發布會暨澳門專業導賞發展座談會。協會秘書長張天嘉在會上表示,雖然過去均有舉辦課程培訓導賞員,但目前澳門導賞員人手仍比較缺乏,認為未來發展面對一定挑戰及困難。 張天嘉表示,目前提供導賞服務的人士多為自由工作者及退休人士,協會曾在2016、2017年培訓50多位導賞員,但由於導賞員須符合旅遊局的要求,即必須持有導遊准照,故實際能提供服務的導賞員並不多,不足以應付平日的需求,導賞員經常「超額」提供服務。 張天嘉稱,除了人手不足外,本澳亦缺乏普通話、英語和葡語的專業導賞語言人才,以及為特殊人士而設的導賞服務,未來希望增設進階課程,培養不同的導賞人才。她又稱,目前同時面對澳門部分歷史資料匱乏的問題,協會將不斷透過向各區街坊的口述訪談,收集更多民間歷史資料。 澳門口述歷史協會稱,「福隆新街旅遊導賞服務計劃」已舉辦三年,共提供116場次及服務1,344人次,得到居民和旅客的支持,協會將於今年8月至11月繼續舉辦有關計劃,集中每個周末下午、向公眾提供70場的導賞服務。導賞地點包括福隆新街、清平戲院舊址、同善堂歷史檔案館等。
「澳門新街坊」計劃由橫琴在2015年提出,計劃在橫琴撥出土地,與澳門政府合作建設集養老、教育、居住、醫療等功能的綜合民生項目,解決本澳民生用地不足的問題。有關方案也在今年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中提及。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上周五(19日)受訪時表示,目前已選定18萬平方米的用地,並完成土地清理、道路建設及基礎設施方面的工作,對於是否有時間表,楊川指目前仍有複雜問題要解決。
澳門中聯辦一年一度的「澳門中文媒體珠海啖荔活動」上周五(19日)舉行,來自本澳多間中文傳媒機構的負責人及記者約60餘人,先後前往橫琴總部大廈、琴韻變電站、橫琴長隆、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澳大科技研究院等地參觀,並於下午舉行珠海市及橫琴新區主要領導與媒體見面會。珠海市委副書記、珠海市長姚奕生在會上表示,珠海考慮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會考慮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即「諗自己嘅嘢一定要諗埋澳門嘅嘢」。未來必將盡珠海所能,橫琴所能,在教育、醫療、養老、體育、交通等方面都考慮澳門,「唔好計死草」。 姚奕生稱,對澳方面,將致力打造產業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三個空間。未來工作將包括加強政策扶持,謀劃一批惠澳利澳的新舉措;豐富合作內涵,讓澳門民眾享受更多澳珠合作紅利;拓展合作空間,為澳門發展預留充足土地資源;發展新興產業,共同打造國際競爭力現代產業體系。 萬速成:盼新聞界續寫發展故事此外,珠海市有關部門當晚設宴與傳媒一行餐敘交流。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致辭時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及澳門回歸20周年,希望澳門和珠海新聞界能繼續加強交流合作,共同展示新中國70年來的偉大成就,續寫新中國發展的中國故事,珠海、橫琴發展故事以及「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澳門故事,中聯辦將繼續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加強澳珠媒體溝通交流。 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龍廣艷致辭時稱,珠海與澳門、唇齒相依,珠海經濟特區近40年的發展離不開澳門的支持和幫助。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全面深化新階段,澳珠兩地合作也迎來無限空間和廣闊舞台。珠海始終不忘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的初心,正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深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積極推動一批澳珠合作重點項目,紮實推動橫琴開發建設。
作為被評定的不動產,青洲山修道院卻處於長期遭霸佔的情況,本報早前曾再次實地走訪,只見大門仍然深鎖,山路被用鐵閘阻隔,修道院外牆還安裝了監控,疑似仍然被非法出租。 由於案件仍在訴訟程序中,好好一座青洲山,如今卻宛如法外之地,政府與業權人都拿不出辦法。 持有青洲山業權的匯新發展有限公司昨(18)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該公司行政總裁符偉杰表示,公司一直配合政府進行青洲山的考查與保育,也願意配合政府在修復上的需要,但首先必須要解決遭人霸佔的問題,「政府的強力部門都入唔到,我們哪有能力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