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特區政府主辦、市政署承辦的大型機械裝置巡遊「龍馬精神」於本月22日至24日成功舉辦。身高12米的巨型機械「龍馬」首度亮相澳門,並聯同海內外多個表演隊伍一起舉行大型巡遊,居民和遊客近距離接觸機械巨獸,感受水霧和火光的雙重震撼,場面異常熱鬧。 繼23日舉行的第一場巡遊後,「龍馬」和表演隊伍昨(24)日下午5時30分在路氹連貫公路上演壓軸巡遊。金黃色的「龍馬」,映襯著橘紅色的晚霞,讓近距離圍觀的一眾市民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龍馬」在緩緩前行期間,不時昂首向天噴火,或者低頭向人群噴灑水霧,令觀看者大呼刺激,更有小朋友上前與「龍馬」互動一番。 有沿途觀賞市民表示,今次「龍馬精神」巡遊主題 新奇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期望「龍馬」可巡遊到澳門半島,令更多市民一睹其風采,又指政府未來可多舉辦同類型活動,以增加本澳不同元素及節日氣氛。
澳門海關近日分別於氹仔客運碼頭及外港碼頭查獲四宗旅客違規帶入電子產品個案,撿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手提電腦共323部,海關依法作出起訴。 本月19日及21日,海關人員於上述兩碼頭分別截查了四名形跡可疑的入境旅客,他們均被發現攜有舊的電子產品入境且未能出示有效的入口申報文件。當中在氹仔客運碼查獲25部智能手機、六台平板電腦及三台手提電腦,而外港碼頭則查獲289部智能手機,其中104部及133部分別綁纏在兩名入境旅客的身上。 上述個案共有二男二女涉案,分別為一名內地女子、一名持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男子,其餘二人則持香港簽證身份書。經調查後,有人分別報稱受公司委托帶貨、個人自用及作販賣用途。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的相關規定,對涉案人作出起訴,一經判罰,可科處澳門幣1,000元至50,000元罰款,而查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
本澳現時正處於入冬季節,市民使用燃氣式爐具的機會逐漸增多,萬一安裝或使用不當,有可能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情況。昨(24)日南灣大馬路某單位懷疑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兩名菲律賓籍男女感到暈眩及呼吸困難,送往山頂醫院治理,情況穩定。消防局呼籲市民正確選購和安裝燃氣式熱水爐,並注意定期檢查,以策安全。 兩名患者為菲律賓籍,分別為33歲男性及31歲女性。經消防隊員檢查,事發單位洗手間內之窗戶當時只開一條罅隙,沒有抽氣扇,以及裝有一個無煙導式石油氣熱水爐,用氣體探測器檢測到洗手間有192ppm一氧化碳。消防隊員開啟窗戶及洗手間門,重新開啟熱水爐檢測到60ppm一氧化碳。 石油氣公司人員到場檢查後,發現石油氣熱水爐沒 有損壞。事件原因懷疑石油氣熱水爐安裝位置不當引致。 消防局昨日發出新聞稿表示,過去發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通常是在窗戶緊閉或缺乏通風的情況下,市民在室內使用燃氣式爐具進行煮食或沐浴期間發生。消防局持續進行有關的宣傳教育及巡查工作,向居民進行燃料和爐具安全的宣傳,同時向居民講解石油氣存用知識以及選購、安裝、使用和保養燃氣式爐具的注意事項,減少相關意外事故發生的機會。 消防局呼籲,市民應選購具有質量保證且有安全熄火裝置的燃氣式熱水爐,應由專門人員按照產品安裝指引進行安裝,並按照產品說明正確使用,尤其注意保持空氣流通。如感到有不適或暈眩等徵狀,即代表有可能出現一氧化碳積聚引致中毒的情況,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立即打開門窗和停止使用燃氣爐具,以及盡快通知消防局處理,消防局求助電話:2857 2222、119、12
特區政府今年將頒授仁愛功績勳章予澳門菱峯慈善會(下稱:慈善會),會長黃十梅小姐表示,對於慈善會獲社會認同深感鼓舞。慈善會20多年來的不斷努力,在社會公益事業、教育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上不辭勞苦、不求回報、不吝捐資。會長黃十梅小姐經常親力親為參與慈善項目,還帶動身邊熱心人士參與到慈善的行列來。多年來的努力,慈善會對澳門及內地,甚至海外的慈善事業給予大力支持,對教育事業重點幫扶,在賑災扶貧上更是不遺餘力。
日前,財政局公布今年1-10月中央帳目預算執行情況,公共財政總收入為1103.5億元(澳門幣,下同),按年上升0.6%;公共財政總開支為624.5億元,同比增加4.3%;期內公共財政結餘478.9億元,減少3.8%。 首十個月的經常開支卻大升近一成一,主要因為人工開支及運作開支等幾項均有一定升幅。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應在資產租賃方面調整開支,並加大對部門使用公帑的監督力度。
特區政府每年都會向個人及實體頒授勳章、獎章和獎狀,表揚其在個人成就、社會貢獻或服務澳門特別行政區方面的傑出表現,頒授儀式今日下午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三位榮獲勞績獎章公務員昨日接受訪問時認為獎章顯示自己工作受到肯定,未來將會更加盡忠職守,做好工作。
司警早前根據金融情報辦公室轉交的可疑交易報告進行調查,揭發有跨國詐騙集團專門以透過入侵電腦,假冒海外公司及人士發送電郵要求匯款,並在本澳開設多間空殼公司及銀行戶口,專門接收和轉移贓款,過去兩年多已騙取超過2,200萬港元。司警前年成功破案及拘捕三名港人後,前日再拘捕一名香港男子。案中已共有四人被捕,仍有八人在逃,現司警正追查有關贓款下落。
海關持續加強對入境車輛及旅客的檢查工作,以打擊非法走私食材活動。本月20日,海關在關閘口岸查獲一宗以嬰兒手推車運載走私食材入境個案,一名內地女子被海關拘捕及起訴。 案件發生於本月20日上午,關閘口岸海關人員在入境旅客檢查區執勤期間,發現一名女子快速推行嬰兒車通過入境旅客通道,關員察覺嬰兒車載物品沉重,並有毛氈覆蓋於表面,遂對其進行截查。經檢查後發現嬰兒車內及背後掛鈎上載有大量未經檢疫食材,包括牛肉、已宰雞隻及其他肉類製品合共31.5公斤。 涉案人士為一名內地女子,聲稱有關食材是幫助他人運送到本澳。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之相關規定,對涉案女子作出起訴,一經定罪,違法者可被科處澳門幣5,000至10萬元罰款,而被查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去年建議將經營非法旅館應作刑事化; 但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則不同意把經營非法旅館刑事化。行政長官其後批示成立「研究經營非法旅館刑事化問題 跨部門工作小組」,就非法旅館應否刑事化進行分析。跨部門工作小組日前發表報告,認為刑事化並非解決現存非法旅館問題的有效手段。 從2003 年開始,澳門的旅客人數不斷上升,同時非法旅館問題亦逐漸出現。經營非法旅館違法人士猖獗,警察總局近期統籌司警及治安警雷厲打擊非法旅館,本月至今已經成功查封近30間非法旅館,當中更發現涉及有人經營偽基站、窩藏黑工、賣淫、非法禁錮、逾期逗留等犯罪行為。 報告指出,現行《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所定的處罰嚴厲,尤其每一獨立單位可科處20萬至80萬元罰款,罰款額已較其他國家及地區高很多。而且入屋調查命令狀、臨時措施等執法手段亦較為全面。然而,翻查資料,法例生效以來,非法旅館開罰個案中,僅有大約一成個案繳交罰款,原因並非證據不足,而是非法旅館經營者及控制者大部分為外地人,這些人之後一走了之,政府只能禁止其再入境,倘不交罰款且不再入境,則難以追究責任。 結果依舊「打擊一間,轉頭就開另一間」,近日甚至有人拆毁當局封條繼續營運,視法律如無物。 報告認為,不宜將經營非法旅館簡單歸結為現有法律制裁不足,進而認為只有刑事化才能有效遏止,而應在制度檢討和完善、優化和強化執法手段和措施,採取綜合性的預防和遏制措施,當局須加強情報收集工作,包括成立專責小組瀏覽互聯網網頁、流動手機應用程式、社交媒體、討論區等,搜尋懷疑非法旅館的資訊。如發現非法旅館的資料,專責小組便能主動跟進調查。如有足夠證據證明該處所涉及非法旅館即採取行動。 此外,非法旅館隱身在住宅大廈中,單位業主、房地產中介人、物業管理公司都是持份者,有責任杜絕非法旅館出現,以免影響自身大廈的衛生治安及樓價。因此,政府亦應向這些持份者埋手,加強他們在遏止非法旅館的責任。
行政會本月20日完成討論《修改第5/2006號法律(司法警察局)》法律草案以及《司法警察局特別職程制度》法律草案,草案公布後引起網上熱烈討論,當中一點「司警人員晉升開考的名單、任用、表揚等,在經適當說明理由的例外情況下,行政長官可豁免其公布」更成為網民討論焦點,有網民更形容為「秘密警察」。 司法警察局昨(21)日就事件作出回應,指出相關建議是基於司警局負責預防和打擊犯罪,部分工作人員在調查特定犯罪(如販毒及有組織犯罪)時,須採用隱藏身份的偵查措施,例如跟蹤、監視等,故有必要將相關人員的身份隱藏。 司警亦稱,由於執行上述秘密職務具特殊性質,且涉及嚴重犯罪,若公開有關人員的身份,將對其人身安全構成一定的危險性。司警續指,修改法例草案是參考葡萄牙相關法例去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