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又是華為?

高科技產業一直逃不開中美貿易戰的暴風圈,而華為則處在暴風圈的中心位置。繼去年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的風波後,昨日再傳有華為員工因涉及間諜罪被波蘭警方逮捕。波蘭,位處東歐的邊陲國家,《環球時報》稱它是「逞能博取美國讚賞」,指波蘭本身通訊技術不夠發達,根本不值得華為透過間諜活動獲取情報。不過,包括波蘭政府與華為公司都迅速發出聲明,強調被捕員工行為是個人行為,與華為無關。究竟該員工涉及甚麼案情目前不得而知,但光是「華為員工」的身份,即使是個人行為,仍然在貿易戰的當下激起大量猜想。 華為的業務涉及電信網絡、企業網絡、雲端運算及手機等消費型電子商品,主要營收來源是電信設備供應,譬如電信商基地台、路由器及5G相關設備。根據IHS Market 統計,華為是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通信商,市佔率達28%。但是從2012 年的奧巴馬政府時代,美國已經開始禁止使用華為的通訊設備,理由是「危害國家安全」。西方認為,解放軍出身的任正飛,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其設備有「開後門」的風險,儘管全世界沒有人曾提出過相關證據。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名華為員工被指「控涉及間諜活動,為中國情報單位謀利」,無疑是加深各國對華為設備的懷疑。 以美國為首的五眼情報聯盟(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與澳洲)高調警告各國使用華為設備的風險,但要不是美國的警告,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有這麼多國家使用華為的設備。特別是在5G通訊技術領域,Ericsson、Nokia 兩間競爭企業,完全不是華為的對手。 高科技產業不像傳統產業,它不像石油,供應量決定市佔率; 也不像原物料,隨時可以換供應商,高科技產業是一個「贏者全拿」的世界,領先者不光是在市場上佔有最大份額,還能決定市場的模樣,決定規則怎麼玩,決定誰能進入市場。 儘管5G的商業模式還未成熟,但毫無疑問5G技術就是通訊的未來。由於5G與4G本質上的差異,更密集的基地台布建、更複雜的通訊技術適應,都會接觸到各國敏感的電信數據,而華為是一間未上市的民間公司,財務營收存在「神秘感」,同時也作為國家戰略等級的重點產業受到培植,與華為競爭,可以說就是與中國競爭。接連的風波,或會令華為的5G制霸之路更加難走,若孟晚舟案是中美角力的籌碼,王偉晶案或許就是反華為的宣傳樣板,目前歐洲已有許多國家宣布停止採購華為設備,骨牌效應會否繼續?牽涉的就是整個貿易戰與中美角力的問題了。

14/01/2019
19052

孕婦免費接種百日咳疫苗

加強保護新生兒健康

衛生局表示,全球及鄰近地區百日咳流行呈上升趨勢,本澳2018年上半年百日咳感染個案也明顯上升,為加強保護新生兒健康,衛生局去年開始著手修改澳門特區防疫接種計劃,增加孕婦及較大年齡兒童接種百日咳疫苗內容,由去年9月開始為處於27至36孕周本澳孕婦免費接種一劑含百日咳的疫苗,截止本月10日,已為2,600名孕婦女性提供接種。 衛生局稱,本澳孕婦接種一般無需預約,孕婦在衛生中心及衛生站,或與衛生局有合作協議的鏡湖醫院進行常規產前檢查時,醫護人員將在第27至36孕周安排接種。如有疑問,可向醫護人員查詢,或致電28 700800 查詢。 百日咳由百日咳桿菌引起,通過病人咳嗽、大聲講話和打噴嚏等產生的呼吸道飛沫直接傳播。由於百日咳桿菌在環境中的生存力弱,一般不通過間接方式傳播。 病人感染後會出現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哮吼聲及嘔吐,如未接受治療,病程可長達三個月,引起肺炎或腦病等併發症乃至死亡。過去30年,在防疫接種普及後,百日咳個案在本澳已十分罕見。但近十多年來,百日咳發病率在世界各地呈增長趨勢,原因之一可能是在自然感染減少的情況下孕婦和其他成年人的抗體逐漸下降,另一原因是本澳已長期使用去細胞百日咳疫苗,該疫苗雖然副作用較少,但效力持續時間較短。 根據衛生局監測,在2015至2017年每年均錄得一例嬰幼兒百日咳個案,去年升至五例,大多數患者年齡小於三個月,均為尚未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種程序故未有足夠保護力而被感染。因此,為孕婦接種百日咳疫苗,對預防嬰幼兒百日咳顯得十分重要。

14/01/2019
20406

江門開平市青企協會成立

為本澳企業家搭建發展舞台

江門開平市青年企業家聯合會舉行第一屆理監事會就職典禮,澳門江門青年會副會長、華夏星匯影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關偉康獲任開平市青年企業家聯合會會長。 典禮上周二(8日)舉行,開平市領導分別為市青企聯榮譽會長、名譽會長、會長及理監事頒發委任狀。澳門代表甄瑞權、鄭安庭、餘焯源、陳溥森、朱卓成獲任榮譽會長,方煥興、廖永通、夏俊英、劉家裕任名譽會長,關偉康當選會長。 關偉康致辭表示,市青年企業家聯合會的成立,為開平市廣大青年企業家的成長搭建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舞台。他指,發展是企業的核心,在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發展機遇下,該會將通過組織經貿考察、培訓交流等活動,把經濟發達地區優秀企業發展理念、成長模式引進來,同時為會員提供更多學習和研修機會,推動廣大會員走出一條優勢互補、競爭合作、戰略雙贏的道路。 開平市委副書記李沃華致辭稱,開平市委提出了「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全面開放格局、振興實體經濟」等目標任務,希望廣大青年企業家圍繞全市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要求,找市場、攻難題、獻計策,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有所作為。同時,要抓住「一帶一路」倡議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積極加強與港澳及海外的溝通協作,用更寬廣視野、更長遠眼光,積極擁抱大灣區時

14/01/2019
8062

審計署三「打臉」

狂批輕軌預算失控 500億未封頂

審計署去年9月13日發表最新一份對輕軌系統的《專項審計報告》「輕軌系統——第四階段」統計顯示,不計算尚未有資料的三條走線,整個輕軌工程估計需要投入500億元,而且上不封頂,足足是當初規劃金額的十倍有餘。 審計署《專項審計報告》剖析輕軌工程預算暴增、工程延宕原因,指出輕軌氹仔線工程各分段曾多次獲批准延長工期,三個分段延期日數佔原施工日數竟然接近一倍,也就是說用了原定工期的兩倍時間才能完成。 與此同時,隨著輕軌規劃一變再變,預算也不斷增加。從2007年7月規劃的第一期(包含澳門與氹仔線)總成本42億元,到2009年增加為75億元,至2011 年又變為110.67 億元。到了2016年,當局將輕軌系統重新劃分為短中遠期三階段,氹仔線與澳門線造價分開估算,據運建辦公開資料,光是氹仔線已經要花去108.23億元,而這只是輕軌系統11條走線中一條。報告統計,計算11條走線中八條已有估算的金額,不計其餘三條走線,總投資估算金額已達到500 億元。 工程進度一再延誤審計署《專項審計報告》指出,造價無法估算,是因為工程進度不斷被延誤,而延誤原因則來自不理想的工作安排,源頭來自運建辦自身。 在氹仔線C360 分段工程中,編號IS18-P04 橋墩旁有一處門架式交通指示牌,阻礙打樁機械位置,而承建商竟然在工程預定完工日後的四個月,才向運建辦反映有關問題,又過了半年後,承建商才提出可變更方案,由較小的機械完成打樁工程。到樁柱真正完工,距離原定完工日期已過了一年半。《審計報告》指出,在該工程原定的期限內,15 條樁柱沒有完成任何一條。 另一個案是氹仔口岸段23 號車站工程,由於施工位置與北安碼頭工程的工地辦公室位置出現衝突,導致延期近一年,但事實上在輕軌工程設計圖則上早已顯示有關問題,反映運建辦早已知悉有關衝突,並非突發事件,但未重視工程前期協調工作的重要性,直到開工後四個月才發文要求北安碼頭承建商遷離,而在場地上仍有工地辦公室的情況下,運建辦與承建商仍簽署動工筆錄移交場地,反映有關工作只是「行禮如儀」,如認真抓緊協調工作,有關延誤顯然是可以避免。 過去審計署多次發表報告,批評輕軌預算「失控」,包括2011年首次發表《輕軌系統第一階段》專項審計報告,2012年再次發表相關專項報告。雖然被審計報告再三批評,但是輕軌預算仍瘋狂飆升。

11/01/2019
3357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