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事務委員會昨(6)日進行會議。社工局會後表示,會上就考慮在資助院舍及日間護理中心引入樂齡科技設備的基本構想,請委員會提供意見。 當局考慮分五個階段引入樂齡科技到本澳,包括協助院舍應用和購買設備。 昨日會議假教青局仲尼堂舉行,由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主持。會上邀請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代表,向委員會介紹樂齡科技產品在香港長者服務的應用情況。 社工局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會後表示,當局經去年組團考察日本和香港使用樂齡科技的情況,考慮分五個階段引入樂齡科技到本澳,包括以先導計劃的形式,培訓本澳17 個長者院舍及日間護理中心了解及應用有關科技,及後成立資助計劃,撥出總共850 萬澳門元資助機構引入相關設備,讓有關科技達至提升照顧長者、協助長者康復的成效,減低服務風險,保障長者安全。當局亦會鼓勵院舍在購買設備之前先借用,以評估設備是否合適。 另外,委員會又聽取當局總結《2016 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年度評檢報告及未來兩年工作規劃。計劃中期階段(2018-2020 年)的141項措施中,已開展了106 項,截至去年底有61 項已完成,主要成果包括推出「戶外緊急呼援服務」,開展長者健康評估服務等等。
澳巴一輛N3路夜間巴士,昨(6)日清晨5時在氹仔蓮花路司法警察局路氹分局門外失事,撞向輕軌高架一座橋墩,車頭毀爛,車上十名乘客全部受傷,司機無恙。傷者全部送往山頂醫院治療。運輸基建辦公室事後聯同施工及監理單位,前往事故現場視察,檢查被撞橋墩情況;確定橋墩結構沒有受到影響,但附設於橋墩的排水設施損毀需要更換。
說起澳門每一年的體壇盛事,相信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每年11月舉行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已經舉辦了65屆的大賽車無疑是澳門的一面「皇牌」,每年成功吸引過萬遊客及賽車發燒友來澳觀賞賽事,同時刺激澳門經濟。但其實除了大賽車以外,本澳每年亦有多個大型體育項目進行,例如武林群英會、多個馬拉松比賽、國際龍舟賽等,漸漸發展成為本澳另一種旅遊元素─體育旅遊。 與傳統旅遊觀光不同,體育旅遊參與性和體驗性更強,參與體育旅遊的旅客都是中高端客人,他們的消費能力都較一般自由行及團客為高,而且都是過夜旅客。這些條件正正是特區政府一直希望增加的旅客客源。 體育旅遊不只有外地旅客參與,本地居民同樣樂在其中,支持本地運動員為澳爭光。其次,體育旅遊亦能開發結合運動及周邊商品的文創發展,例如舉辦各類體育展覽,包括運動文物展,體育旅遊紀念品。為慶祝大賽車四十周年而興建的格蘭披治大賽車博物館就是一例,可見體育旅遊發展效益宏大。 整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46次「旅遊」。其中,《綱要》探索以旅遊等服務業為主體功能的無居民海島整島開發方式,推動形成連通港澳的濱海旅遊發展軸線,建設一批濱海特色風情小鎮。隨著2015年國務院正式批覆給予澳門特區管理85平方公里水域,特區政府應研究發展水上體育運動項目,豐富澳門旅遊多元化。 今年一月,約3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帆船選手聚首澳門,參加「2019粵港澳大灣區盃帆船賽暨澳門盃國際帆船賽」,賽事一連四天在黑沙海灘以南水域舉行,是本澳首個國際大帆船賽事。 主辦單位認為,活動有助推動澳門帆船運動與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發展,開創澳門國際大帆船賽事的新一頁。筆者認為,既然澳門已擁有管理水域權,相關部門應著力舉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水上體育活動,《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並提出開展更多的水上體育活動和修建升級大賽車博物館,亦是開發體育旅遊資源的具體舉措。
一名爛賭無業中年女子,先後三次在友人夫婦離澳外期間,藉口有賭客借款賭博,在夫婦於賭場貴賓廳賬戶簽署俗稱「Marker 」的信用借貸,三次合共簽碼400萬港元,自己在貴賓廳「搏殺」,最終輸光巨額騙款無力償還,卻以不同藉口推搪拖延還款。事主夫婦到貴賓廳查賬時最終揭發騙局,日前帶同涉案女子到司警局自首。 司警昨日透露,被捕女子姓鄭,42歲澳門居民,涉嫌觸犯巨額詐騙罪已被移送檢察院處理。 事主夫婦同樣是澳門居民,年約40多歲,但二人否認在貴賓廳開設賬戶從事疊碼。 案發在去年8月22日至30日,鄭女趁事主夫婦三次離澳期間,訛稱有賭客需借錢,到他們的賭場貴賓廳賬戶簽碼,三次合共簽碼400萬港元。由於鄭女早前亦曾簽碼,且有借有還,事主夫婦不虞有詐,答應借款。詎料鄭借款後隨即親自上陣在貴賓廳賭博,並將所借款輸光。事後亦以各種藉口推搪延遲還款。事主夫婦日前到貴賓廳查詢時,被人「穿櫃桶底」真相終於曝光,他們本周一(4日)尋獲鄭女,將其帶到司警局報案處理。
昨(6)日是中國傳統廿四節氣的「驚蟄」,習俗上會進行「打小人」。記者昨到台山土地廟時,發現有不少人正進行「打小人」活動,狹窄的街道便有十餘攤檔正在幫顧客「消災解難」,眼見老婆婆將豬肉放到印有白虎符紙上,再用拖鞋拍打,繼而灑上米粒,以作化解。 澳門台山坊眾互助會副理事長羅杏冰表示,由於受下雨影響,攤檔數目及人流起碼比去年「少一半人」,但有愈來愈多人選擇「驚蟄」時到此進行「打小人」活動。她直言,每年「打小人」結束後,現場都會遺留大量垃圾,影響市容且阻塞街道,期望檔主能清理好現場再離去,以免阻礙行人。 有善信表示,以前曾居住香港,每逢「驚蟄」便有許多人前往鵝頸橋「打小人」,而自己對「打小人」並不陌生,皆因是「由細打到大」。 一般都是直接找婆婆幫忙「打小人」,消費則是「檔檔唔一樣」。她稱,一直未曾覺得「打小人」有效,豈料「上一年冇打就發生咗好多事」,今年來「打小人」只是祈求來年平安好運。 另有市民表示, 今年是第一年來「打小人」,因經過土地廟時,看見十分熱鬧,便想親身體驗此習俗,「見到啲人嚟打,我又嚟打下」。 當整個「打小人」儀式完成後便稱,純粹是想應節及體驗,「覺得自己做咗啲嘢,個心舒服啲」,期待今年事事順利。
昨(6)日天氣濕冷,中午時分更下起大雨,在科學館對開海面昨日卻上演怒海救援。本澳自去年起有「海上遊」項目投入營運,為加強海上事故的應變能力,海事及水務局聯同多個相關部門與單位,昨日舉行「2019海上事故應急演習」,模擬兩艘「海上遊」船隻碰撞造成乘員受傷落海的情況,測試各單位在發生海上遊船隻發生事故時的救援協調反應,提高各部門在應對緊急事故的聯動協作能力。演習期間,海關首度出動新購置的警用無人機,協助搜索定位墜海人士。海事局表示,演習過程順利且達到預期目標。
台灣觀光局香港辦事處昨(6)日來澳舉辦「2019澳門赴台旅遊計劃說明會」。台灣觀光局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周欣毅(圓圖)表示,去年(2018年)港澳赴台旅客為165萬3,000人次,較2017年下降2.3%;今年台灣的觀光主題將會以「小鎮漫遊年」為行銷主軸,冀吸引更多港澳旅客遊台,回復往年水平。 周欣毅表示,去年港澳赴台旅客下降的原因,主要為在去年首個旅遊旺季時,台灣花蓮發生地震,影響旅客遊台意欲;另外,因港珠澳大橋開通亦在某程度上分薄了遊台的客源。 他稱,今年台灣將會以「小鎮漫遊年」為觀光主題,以「美食」為元素、「產品化」為目標,推廣小鎮「產地到餐桌」的主題式在地體驗旅遊。 周欣毅指出,希望通過上述措施進一步推廣台灣,尤其是台北、台中及高雄以外的小鎮及城市,為旅客到台灣旅遊提供更吸引的選擇與誘因。現時港澳旅客遊台的逗留時間一般為三至四天,他希望能開發小鎮深度遊,延長旅客逗留日數,令旅客數字回復至2017年水平。
為加強口岸出入境車道的管理及防控,海關正分階段在各個陸路口岸的車道裝設「升降路障系統」,首階段工程昨(6)日起在蓮花口岸展開。施工期需時90天,期間部分車道會暫停運作,海關提醒駕駛者注意車道現場通行安排。 升降路障主要是防範車輛衝關事件發生,路障設於車道閘杆位置,在車輛完成出入境手續後,路障會根據系統的指令降下,車輛必須待路障完全降下方可通行。在蓮花口岸工程完成後,海關將陸續在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珠澳跨境工業區口岸、關閘口岸之車道裝設升降路障,預計於本年第三季全部完成,海關會適時向外界公布訊息。
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昨(5)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大會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於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9年的計劃草案,並審查國務院關於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 年預算草案。 李克強在報告中將2019年經濟增長目標設為6%-6.5%,提出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將製造業增值稅率由16%降至13%,加上其他降稅措施估計減輕企業負擔近人民幣兩萬億元。展望今年整體經濟發展前景,李克強稱,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他強調,「決不能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
面對中國今年經濟發展重任及諸多挑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其中一項重點政策,是今年將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近20,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重點減輕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李克強形容,這次減稅著眼「放水養魚」,是宏觀政策支持「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的重大抉擇。為此,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中央財政也要開源節流,以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