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轄下「鄭家大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授予「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活動基地」稱號。文化局代表、文化遺產保護處處長蔡健龍於上月28日前往蘇州,出席有關授牌儀式。
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徐迎真率代表團,於上月30日至明天(12月6日)赴東帝汶進行七日訪問,拜會該國論壇事務主管部門、投促機構,調研相關合作項目等,以落實中葡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經貿合作行動綱領》和《關於推進產能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有關內容。 本月1日下午,代表團首先拜訪中國駐東帝汶大使肖建國,雙方就中葡論壇和澳門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作用,以及通過中葡論壇多邊管道助力中國與東帝汶雙邊經貿關係的發展等議題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希望進一步透過中葡論壇和澳門平台,加強中國與東帝汶緊密聯繫與各領域合作,深化「一帶一路」務實合作,促進兩國之間人文交流,為推動中東關係發展做出貢獻。 本月2日,代表團考察中葡論壇框架下首個三方合作項目——隆平高科東帝汶海水養殖項目,了解項目在東帝汶的發展歷程、業務情況及未來發展規劃。隆平高科在東帝汶建成五公頃的臨海養殖基地,打造魚蝦等海產品的技術培訓、示範、種苗繁殖的綜合海產品基地。目前專案進展順利,年產南美白對蝦40噸,隆平高科還將進一步擴大專案規
文化局主辦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9周年「2018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將於本月16日隆重舉行,文化局昨日表示正推出一系列周邊活動,包括有獎遊戲、「最具人氣隊伍」投選及攝影比賽等,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今年大巡遊共有76隊來自本地及外地的表演團隊,主辦單位推出「最具人氣隊伍」投選活動。參與者由下周二(11日)起至16日,可登入大巡遊官方網址或掃描放置於巡遊路線上之宣傳品二維碼,投票選出心儀的巡遊隊伍,更有機會獲得澳門航空贊助的雙人往返澳門至任何旅遊目的地經濟艙機票及可口可樂精美紀念品。獲最多人投票之藝團,將成為「最具人氣獎」得主。 此外,文化局主辦、澳門攝影學會協辦「2018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攝影比賽,歡迎市民分享鏡頭下的精彩難忘時刻。攝影比賽以「2018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為主題,活動期間各項精彩表演、歡樂場景、人物特寫、花絮等內容為題材之作品均可參與。凡年滿12歲或以上之澳門居民均可遞交作品,每人最多可提交五張作品,收件截止日期為2018年12月30日。比賽獎項設冠、亞、季軍各一名,另設優異獎15名,冠、亞、季軍不得有相同作者,每位參賽者最多可獲得兩個獎項。 參賽作品規格及要求可於文化局網站www. icm.gov.mo 或澳門攝影學會網站www.psm.org下
被納入特區政府2018年「青年國情考察計劃」之「『追夢.飛翔』青年領袖培訓計劃——進階培訓」,上月18日至23日在北京舉辦。培訓計劃由教育暨青年局主辦,清華大學對外學術文化交流中心承辦。教青局、清華大學等單位代表向來自澳門不同青年社團的25名參與計劃的青年頒發結業證書。總結培訓課程的收穫,學員表示此行深刻認識祖國的發展與成就,拓闊視野,增進民族自豪感。 培訓期間,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及中國政法大學等知名教授為澳門青年授課,內容涵蓋中國政治體制與國家治理、國家區域經濟發展合作和澳門青年角色及參與、國家安全與國防建設、移動互聯與大數據創新、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政策等不同課題。 教青局青年廳廳長陳旭偉、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助理鄭漢斌,以及清華大學對外學術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張磊等主持結業儀式。陳旭偉感謝清華大學及中聯辦對是次活動的支持及指導,同時肯定培訓活動的成效。勉勵學員多角度深入了解國家事務,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重要歷史機遇,積極裝備自己,發揮優勢,實踐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張磊引用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鼓勵學員們要「頂天立地,孝悌忠信」,寄語澳門青年應肩負建設澳門及祖國的重任,用行動展示青年敢於擔當、上進的風格。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日出席立法會辯論明年度《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政策》回應議員有關非法導遊提問時稱,早前本澳導遊界向他反映相關情況,他非常關注近日出現涉及非法導遊的問題,已責成旅遊局關注事件,並邀請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以及珠海市文化體育旅遊局的官員,共同開會商討如何應對問題。 非法導遊問題自今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愈演愈烈,歪風由香港直吹至澳門,據澳門導遊促進會早前表示,短短一個月內,業界接團量大幅減少八成多,促進會曾在關閘口岸實地觀察,發現兩小時內約出現50 個疑似違規旅行團。 業界向政府反映,當局稱現階段必須蒐集到足夠證據才能採取行動;由於非法導遊嚴重影響業界生計,業界曾表示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並建議政府將情況向國家旅遊局通報,徹查真
受限於土地資源,本澳目前有多間學校設在裙樓之內,特區政府2016年推出「藍天工程」計劃,希望為各學校提供足夠的辦學空間,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更於去年12月提出,在狗場用地興建四間學校校舍的規劃,但究竟是哪四校,昨(3)日正式揭曉。譚俊榮昨日出席立法會社會文化範疇「2019年度施政方針」辯論時透露,現時狗場用地未來將供協同特殊教育學校、勞工子弟學校、新華學校及聖瑪大肋納學校興建校舍,至於其餘裙樓學校如何安排,譚俊榮有信心在未來一年內公布相關規劃。
本澳《家暴法》生效已逾兩年,但在打擊家暴行為方面成效低下,引發議員關注。昨(3)日舉行的立法會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辯論大會上,議員蘇嘉豪促請社文司適時檢討《家暴法》,包括加強與保安司合作,協調處理家暴案件;議員黃潔貞則建議盡快引入家事調解制度。 蘇嘉豪指出,《家暴法》生效後建立跨部門通報機制、中央登記措施等機制,客觀上對預防家暴有一定成效,但在打擊方面就成效低下,許多通報個案不能適用《家暴法》起訴,最終只能成為普通傷人案件。他引用社工局家暴個案中央登記系統數據,2018 年上半年共有32 宗家庭暴力個案,其中家暴配偶個案19 宗、家暴兒童個案十宗及家庭成員間暴力個案三宗,但保安司於過去九個月僅移送一宗個案到檢察院。 他建議社文司與保安司協調,避免前線警員在介入個案時誤歸類為普通傷人案,令受害人失去《家暴法》庇護、對受害人家庭的保護、對施暴者的輔導與雙方復合機制等,也令雙方日後在離婚訴訟上陷入漫長司法糾纏。 黃潔貞促引入家事調解制度議員黃潔貞則提到,很多的家暴都由家庭糾紛演變而成,促請當局應盡快引入家事調解制度。她又指,今年度行政法務範疇施政方針中提到,預計今年完成調解制度內部立法程序,但社文司在推動建立制度方面卻似乎未見動靜,她促請社文司作回應。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3)日在立法會上引介明年度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時表示,將持續提升醫療服務素質,包括強化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的篩查力度,將擴大「大腸癌篩查計劃」的覆蓋年齡層,由現時的60至69歲提前到55至69歲,同時有序推動器官移植;加強精神衛生的診治能力。此外,當局亦將加強長者的眼科和口腔保健服務,並按輕重緩急原則,為白內障較嚴重的長者提早進行手術;以先導計劃分階段津貼有需要且經濟困難的長者安裝活動假牙。 在應對社會老齡化方面,即將啟用的九澳康復醫院將分別提供60張康復病床和紓緩病床,以及物理治療區,康復病床未來計劃增至100張。 在現有八間衛生中心的基礎上,透過興建下環街、路環石排灣的衛生中心,以及規劃新城填海A區內的兩間衛生中心,構建更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網絡。(資料圖片)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3)日在立法會表示,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後,特區政府將全力打造「創意澳門」,內容涵蓋設計、電影、美食、文學、音樂、媒體藝術、手工藝與民間藝術、創新科技等多元發展的創意城市。 他透露,政府已與澳門大型酒店、度假村達成合作共識,計劃明年5月至10月開始同期舉辦國際藝術展覽,配合政府的藝文活動,如澳門國際藝術節、國際音樂節等盛事,構成更大規模的「藝文薈澳」國際性藝術活動,打造世界級的文化盛會及國際藝術交流的亞洲新平台。 另外,也將完成冼星海紀念館、美副將馬路綠屋及九澳聖母村文化片區的建館工程,讓市民感受澳門濃郁的文化藝術氣息。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立法會表示,當局將開展居民酒精使用的數據監測,並進行立法規管青少年酒精使用的研究,預計於明年公開諮詢青少年禁酒。 譚俊榮稱,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禁止向 18歲以下青少年販售含酒精飲品,特區政府對此表示贊同,待明年完成一系列諮詢工作後便會開始立法。他相信社會認同政府的構想,因為本澳控煙十分成功,下一步控酒,可讓青少年遠離煙酒,構建健康城市,幸福家園。 另一方面,明年將嚴格執行新《控煙法》,落實娛樂場室內範圍除吸煙室外全面禁煙,未來亦將於檢討新《控煙法》時,考慮全面禁止電子煙。(CFP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