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澳締結五對姐妹學校

非高等教育合作翻新篇

為紀念中葡建交40周年,葡國澳?門新締結五對姐妹學校,於上周五(8日)中葡建交紀念日當天在澳門駐里斯本經濟貿易辦事處舉行締結姐妹學校簽署儀式,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中國駐葡萄牙大使蔡潤、葡萄牙教育部?教育助理國務秘書亞歷山德拉·黎登(Alexandra? Leit?o)、澳門駐里斯本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柯天?蓮及教青局局長老柏生共同見證。? 在本月8日中葡建交40周年紀念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葡萄牙總統德索薩互致賀電。教育暨青年局稱,澳門作為中葡友誼橋樑,積極發揮獨特的文化教育合作功能。葡澳兩地政府共同推動新結五對姐妹學校,是次締結的五對姐妹學校分別是澳門坊眾學校與Escola Básica eSecundária Anselmo de Andrade、青洲小學與EscolaSecundária Eng.o Acácio Calazans Duarte、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與Escola Secundária Dra. Laura Ayres、濠江中學與Escola Secundária D. Duarte、高美士中葡中學與Escola Secundária Carlos Amarante。葡方學校來自全國,覆蓋面較為廣泛。 譚俊榮司長表示,在葡萄牙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及中國駐葡萄牙大使館的參與和支持下,兩地締結姐妹學校,建立合作關係,為兩地師生的交流築起友誼之橋,亦為葡澳的非高等教育合作翻開嶄新的篇章。 黎登表示,澳門作為中葡文化交流的樞紐,葡方通過與澳門中學的合作交流,獲得更好的漢語教學資源,對促進葡萄牙的漢語教學甚有幫助。近年葡方與澳門培正中學及鄭觀應公立學校簽署了合作協議,成效良好。 鄭觀應公立學校代表在簽署儀式上分享了與葡萄牙姐妹學校的交流情況,簡介了透過共創網上平台,促進雙方師生在語言學習及中葡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功經驗。 此外, 澳門學生代表團到訪鄭觀應公立學校的姐妹學校Agrupamento de Escolas Professor Reynaldo dos Santos,並表演中樂、粵劇、武術及舞蹈等節目,展現悠久豐厚的中國藝術文化。老柏生表示,中華文化和葡萄牙文化在澳門400 多年來得以融和並存,形成豐厚獨特特色。今天澳葡兩地透過姐妹學校為平台,共同維繫和發展這份友誼,推動新一代的相互了解、分享彼此的文化和語言,讓這份友誼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11/02/2019
11507

城市要智慧更需「治慧」

「律轉鴻鈞佳氣同, 肩摩轂擊樂融融」。一元肇始,華章日新。進入己亥豬年,《力報》衷心感謝讀者朋友們過去一年的支持與關注,真誠祝願大家豬年諸事吉祥,家肥屋潤,「豬籠入水」,萬事如意。 本澳正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去年更錄得入境旅客逾3,580 萬人次,按年升幅9.8%。 去年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以後,為粵港澳旅遊市場又注入新活力。今年大年初一開始,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便出現的候車人龍,各旅遊旺區也陸續湧大量人流。據治安警察局過關數字顯示,年初一及初二分別有45.6 萬及56.6 萬人次出入境,假期首兩日較去年增加約二成三。 政府以今年春節黃金周作內部測試,利用大數據預測人流,希望對景區及人流密集的地點進行監察,為日後分流旅客提供參考數據。 大年初一至初七,旅遊局的「澳門旅遊數據+」平台提供黃金周期間的臨時數據,包括每天上載前一天的入境旅客臨時數字,各個口岸總訪澳旅客和訪澳內地旅客人數,以及與上年同期的變動率。 雖然旅遊局強調相關旅遊大數據庫的系統運作順暢,爭取盡快公布結果。但實際上,以上「內部測試」的舉措,並未對今年農曆年的旅客分流有實時性的成效。當局去年曾預計今年初可投入使用的包括「旅遊資訊交换平台」、「旅客洞察應用」及「智慧客流應用」在內的「智慧旅遊」三項目, 貌似也會缺席最需要發揮作用的——「春節黃金周」這一試驗場,有些令人失望。眼觀今年農曆年,人流依舊逼爆大三巴,新馬路依舊人頭湧湧,附近巴士站依舊大排長龍,其中不乏手推嬰兒車以及輪椅旅客……打造智慧城市不應停留在概念上,一流的旅遊城市應著力為每次訪澳的旅客創造優質的旅遊體驗及印象。周邊地區發展迅速,時不待我,當局需轉變觀念,積極作為,希望未來一年, 澳門能更智慧, 且更「治慧」。

08/02/2019
3062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