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早前根據《城規法》設立跨部門委員會,以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與美麗家園」為策略主軸,負責編製《澳門特區總體規劃草案》,當中涵蓋11項目標,包括鞏固澳門繼續為一個優質旅遊休閒目的地、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弘揚推廣澳門歷史文化、活化舊區等內容。昨(7)日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探討有關規劃,出席論壇的立法會議員林玉鳳指出,「世界旅遊休閒城市」與「美麗家園」放在一起有衝突,因為以澳門現時的乘載力發展旅遊業,對居民生活必然造成影響。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則指,旅遊城市與美麗家園,是澳門的定位與夢想,需要更新思維、融入區域合作,積極應對挑戰。
凱旋門酒店外上周五發生賭場「扒仔」因車資問題 與的士司機爭吵,雙方在街頭叫囂推撞 ;司警接報到場,除拘捕涉案搞事者,並連續於當晚及前夜連續兩日徹夜搜查新口岸一帶的夜店,總共截查133 人,當中22 人須被帶返警局進一步調查。
香港上(9)月宣布,發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鼠類戊型肝炎病例,引發澳門民眾憂慮。有市民擔心,鼠患嚴重的澳門可能爆發鼠疫大流行。不過澳門衛生局昨(7)日強調,該香港病例並非鼠疫,呼籲居民注意環境和飲食衛生,但毋須過分擔心。 鼠患肆虐區 應慎防戊肝衛生局表示,香港大學公布的病例,為一名56歲接受肝臟移植的乙型肝炎帶原者,接受移植兩個月後出現肝功能異常,最後檢測結果顯示,讓他發病的是大鼠戊肝病毒。 該患者住所附近有明顯鼠患,相信是吃到受鼠糞污染的食物而染病。戊型肝炎患者通常兩至六周內會自癒,偶爾會發展成暴發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導致患者死亡。該名病例經治療後,肝功能已回復正常。 避免生食 當心「病從口入」由於現時沒有預防戊型肝炎的疫苗,衛生局提醒市民要保持環境、個人及食物衛生,預防感染戊型肝炎。特別是生和熟的食物應分開處理、存放;豬肉、豬肝、貝類海產要徹底煮熟方可進食。在衛生條件欠佳的地區旅行,未經煮沸的水、加有冰塊的飲料,都不應飲用。
「澳門視障人士及家屬互助會」與「順德一心志願者協會」,昨(7)日合辦「兩地無障礙建設座談會」,討論無障礙社會軟硬件建設,共約100多人參與。視助會會長黃小玲表示,電腦科技和智能手機發展普及,令視障人士可以像常人一樣獲取資訊,更好地融入社會。 黃小玲指出,儘管澳門無障礙設施建設正逐漸完善,但仍有改進空間,例如導盲線防滑不足、語音播報電梯不足、欠缺盲文地圖等。視障人士若想搭乘公交出行,會遇到不小的困難,因為不同型號巴士的車門高度不同,車內讀卡機器位置不一,雖然市民多半會熱心協助,但費時費力;有必要舉辦更多宣傳推廣活動,令公眾正視視障人士的需求。
新橋坊會昨(7)日舉行社區營建座談,多名城規會委員出席。針對本澳居民較關注的交通問題,理事長梁竟成表示,新橋區馬路本來就偏窄,加上區內缺乏公共停車場,居民只能將車輛泊至街邊泊位,令道路更顯擁擠。他建議政府可打通大興街,令車輛直通提督馬路,以疏導車流,紓緩鏡湖馬路和渡船街塞車問題。 此外,坊會希望透過在區內多舉辦活動,提供平台給有想法的藝文團體,實踐其創作理念,讓更多有志青年深入社區,共同改善舊區生活環境,促進產業活絡,增加旅遊發展機遇。梁竟成強調,坊會成立60年來,一直持續為街坊提供協助;社區營建需結合居民參與,希望政府政策資源配合和支持、以及專業人士的介入,加強街道美化與舊區重建工作。
為了幫助本地青年了解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戰略位置,以及更好地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特區政府定於本周五至周日(12至14日)一連三天假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金光會展中心舉行「奮鬥青春、放飛夢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系列活動。
政府就制定《通訊截取及保障法律制度》正進行為期45日公開諮詢,近日有意見要求警方公開電話監聽或通訊截取的統計資料,司法警察局昨(7)日發出新聞稿指,單純公開警方進行截取通訊數字和法官拒絕批准兩方面的數據,在實際中並不具備任何能夠實現監督的功能,但警方持開放態度。 司警局指出,由於電話監聽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調查取證方法之一,從一開始就屬於嚴格的訴訟行為,自然屬於司法保密範圍,在本澳法律制度中,已有一套既定規則規範刑事偵查階段的保密性,在現行刑事訴訟制度下,刑事警察機關或負責調查的機關同樣需遵守司法保密義務,無權將受司法保密約束的訴訟行為及文件內容公開,其中包括與電話監聽有關的資料。在訴訟的非保密階段,卷宗為法院所擁有,屬於案件組成部分的資料公開也需要持案司法機關的批准。 本澳現時進行公開諮詢、建議設立的通訊截取制度,並非一個全新的制度設置,它旨在完善現行《刑事訴訟法典》 關於電話監聽的制度,制定目前正在諮詢的通訊截取制度,主要是為使這一法定獲取證據的方法,能適應當前通訊技術的急速發展,以及國際和本澳犯罪形勢的新變化。 雖然如此,政府包括保安當局對於將來是否公開有關資料及是否設立部門負責統計及公開通訊截取相關資料持開放態度,歡迎社會各界繼續理性討論。惟須注意的是,即使社會普遍支持公開有關資料或設立有關部門,根據澳門現行法律制度,公開資料不能違反司法保密的原則,也不能侵犯司法當局的法定權限。
「眾創空間」是國家出台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下簡稱雙創)新政策下的新產物:目標是要將工作空間、網絡空間、交流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糅合,並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服務和資本化途徑,為創業者打造一個低成本又方便的全方位新型創業服務平台。 特區政府一向重視青創發展,去年10月交由澳中致遠營運的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在特區政府支持及協助下,於今年7月獲國家科技部批覆,躍升成為「國家級眾創空間」,乃港澳地區首個具有「國家級」資格的孵化中心! 適逢今年10月是創孵中心營運一周年,本報透過特首崔世安、一眾有關官員以及中心精英創業者的分享,探討眾創空間的存在意義以及如何幫到一眾創業人士,有志創業的你,必睇!
澳門逸園狗會領回狗場內520多隻格力犬期限在前天(6日)屆滿,逸園原計劃於路環打纜前地設立「格力犬國際領養中心」,惟民政總署與環境保護局前日再往相關地址檢視評估,認為隔音設施未符合要求,因此逸園未具條件領回狗場內的格力犬,犬隻仍要留在狗場。 民署表示將按《動物保護法》對逸園作出檢控,並將繼續為狗場內的格力犬提供適切照顧。
隨著美國副總統彭斯4日在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的強硬講話,中美貿易戰已經正式跨越了貿易的邊界,彭斯對中國干涉美國選舉、侵犯商業自由的指控,遭外交部駁斥是無中生有,加上中美兩國在南海的軍事對峙、台灣問題上的角力,已經凸顯出兩國明確的對抗態勢。矛盾愈來愈多,對話愈來愈少,這場已經不是貿易戰的貿易戰,究竟會走向何方? 彭斯的演說引用情報單位的分析,指控中國正在干涉美國下月舉行的中期選舉,無獨有偶,在新聞界享有信譽的彭博新聞社報道中國利用美國通訊技術漏洞,藉由芯片滲透美國30間大型企業,當中包括亞馬遜、蘋果及一家大型銀行。關於「中國威脅」的恐慌,並不是貿易戰引發的果,而是貿易戰開打的因,特朗普確實做了其他美國總統不敢做的事。 問題是特朗普究竟想要得到甚麼?這個問題 決定了貿易戰究竟要持續多久,也決定了中美兩國未來關係的走向。 特朗普多次強調不滿意目前世界貿易的模式,認為各國在佔美國「便宜」,因此不只是中國,特朗普在全球各處興戰,多番發動關稅措施,要求重新談判貿易協定。這種威脅加利誘的模式,靠得是美國目前仍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早前,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完成自貿協議談判,新的《美墨加協議》重新定義一切規則,從懲罰貨幣操縱行為,到規定勞工最低時薪必須高於16美元,這個特朗普眼中的完美協議,不再尋求擴張全球供應鏈,而是要為進入美國的商品制定更高的標準。 特朗普還在協議中設立「毒藥條款」,規定簽署協議的國家若要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必須提前三個月通知其餘兩國,而其餘兩國可以選擇退出協議,換言之,未來加拿大與墨西哥要與中國談自由貿易,就必須先問過美國。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直言,這種模式未來還將套用在美日、美歐、美英及美菲的自貿談判中。 在貿易上徹底圍堵中國,配合關稅措施,特朗普希望能夠促使產業鏈轉移,形成新的世界貿易體系,而新的體系將確保美國經濟的支配地位,這是特朗普最終希望達成的效果。在中美對抗的格局中,世界各國必須在貿易等多個問題上在中美間選邊站,目前看來日本與歐盟或將與美國同一陣線,中國則必須快速反應加速爭奪在世界經貿關係中的話語權。 特朗普在中國議題上展現了罕見的一致性與強硬態度,這無疑給每個國家都帶來了新的困難,特朗普用威逼利誘訴求的新體系與制度,會帶來復興還是破碎,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