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明愛主辦、澳門大學合辦的第三屆「澳門明愛慈善跑」昨(7)日早上在澳大橫琴校區舉行,現場約2,800 名參賽者參與,籌得善款約85萬元,參與人數和善款數目均比去年有所上升。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表示,隨著今屆新增了「線上跑」活動,預計總參與人數將近3,000 人。 早上近8時,在社工局代副局長鄧玉華、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秘書長黃棣樂、體育局體育發展廳廳長鄒國偉等嘉賓主持啟跑儀式下,第一場公開組別正式開跑。 潘志明表示,過去兩屆慈善跑所籌得善款用於協助行動不便的人士。明愛近年持續關注安老服務,並預料在未來長者服務需求大增,因此今年籌得的善款將用於為明愛籌建安老院,以紓緩需要入住院舍的個案。 另外,今屆活動新增「線上跑」活動,潘志明表示,因應有部分已報名人士或者是有意報名人士未能到現場參與,他們亦可以在昨日(7日)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完成指定的跑步距離,並將有關片段發送主辦方。潘志明其後表示,由於到了下午仍然繼續有人報名參與「線上跑」,預計慈善跑總參與人數仍會繼續上升。 今屆慈善跑分為公開組9,000米及3,000米,親子組、傷健組及健走組分別完成2,000米的組別,參賽者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挑戰,便可獲得大會紀念奬牌及毛巾。
一連七天的國慶「黃金周」昨(7)日結束。在「黃金周」最後一天,治安警察局資料顯示,截至昨日下午9 時,本澳各口岸共有42.4萬人次出入境。其中,入境20.4萬人次,出境22萬人次,當中逾16 萬人次是經關閘口岸出境。 旅遊局昨日公布截至前日﹙ 6日)的訪澳遊客量,前六天訪澳旅客累計81 萬2,452 人次, 同比增幅11.8%; 而「黃金周」第六天的訪澳遊客終止多天來的升勢,共有 11 萬4,298 人次, 較去年同期減少12.1%。其中,訪澳內地遊客同比亦減少15.2%,跌至84,895 人次。
政府計劃明年與六大博企聯手,藉博企旗下酒店的場地舉辦世界級當代藝術展覽,展覽日期擬定在每年6月至10月。當局冀通過在城市不同空間,有不同的策展方式及展覽,使市民和遊客在不同場合都可以參觀展覽,帶給他們有更多欣賞藝術的機會。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形容計劃將是本澳「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文化藝術活動」,通過舉辦當代藝術家展覽,再結合文化展演、本地藝術、文創元素等,令本澳成為「文化藝術天堂」,既吸引高端客,亦可提高市民的文化藝術品味;有關計劃已獲得博企認同。 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昨(7)日表示,過去政府和博企辦展是「各有各搞」;通過今次合作,初步構思由博企物色藝術家,在酒店內辦展;當局則負責統籌各個展覽舉行的主題、內容、時間等,以及相關宣傳工作。通過同時利用政府和博企的硬件設施辦展,可令本澳的藝術展覽內容更多元、規模更龐大、更高規格
為挖掘舊區旅遊元素,開拓旅遊線路引入人流深入舊區,讓更多人認識澳門獨特的旅遊文化,以推動澳門經濟多元發展及帶動中小企活力,「爛鬼樓巡禮」系列活動於前天(周六)啟動,由本月起至下月11日,每逢周六、日舉行特色地攤、街頭表演、傳統手工藝體驗館等,未來計劃將活動擴展到附近街區。出席開幕儀式的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計劃將大三巴、永福圍及爛鬼樓一帶打造成文化博覽新地標。 譚俊榮稱,早前鏡湖慈善會將名下13間永福圍青磚屋贈予特區政府,當局正在處理有關手續,日後永福圍將打造成文化博覽片區,爛鬼樓一帶則成為文化創意美食片區,再加上鄰近的大三巴,整個區域將成為澳門非常典型的文化博覽新地標。 「爛鬼樓巡禮」系列活動由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澳門歷史城區發展促進會、澳門民間收藏促進會、果六坊會、草六坊會主辦,內容包括免費人力車體驗、手機應用程式尋寶遊戲、旗袍服飾租借及拍攝服務、特色地攤、街頭表演、傳統手工藝體驗館、歷史導賞、藝術展覽、永福圍藝墟及月份牌小姐選舉等,參加者恍若置身60、70 年代商業老街,感受澳門獨特的年代風味。
鮮活食品是民眾生活的必需品,但在澳門,上街市買餸往往就要承受比鄰近地區更貴的價錢,而與一關之隔的珠海相比,食材價格往往相差一倍至數倍不等。
用消費者購買的零售價來比較,每斤菜心在澳門要賣12.8元(澳門幣,下同),但過了關在珠海買,零售價只要6.4元;肉類方面,每斤豬瘦肉要47.7元,同樣在珠海,卻只要23.5元。這些價格資料在政府網站上都可以查閱,但即使政府提供資料予市民比較,仍然無法對本地售價產生降價壓力,因為澳門市民其實別無選擇,只能透過澳門政府許可的渠道購買生鮮食品,而價格就是這麼貴,不買?那就要走一趟珠海,當「走私客」。 如果檢視菜肉進口的價格鏈,9月上旬菜心進口價每斤2.4元,到零售價就要每斤13.7元,相差超過五倍;鮮豬肉進口價每斤12.7元,到零售就要47.1元,相差3.7倍。原產地一樣來自大陸,從珠海運到澳門,為何價格就要翻四番、翻五番呢?
一名29歲但仍非常幼稚魯莽的來澳旅遊內地姓楊男子,只因在台 山親友家中為膳食不佳等問題與母親大吵一頓,楊男失禮人前仍不 知醜,與母親離開親友家步行至黑沙環漁翁街時,二度與母爭吵, 楊母拂袖而去。楊男一怒下以外套包裹垃圾,在路邊一排電單車其 中一部底下,點燃縱火洩憤,然後往碼頭方向逃去。 其時火乘風勢,熊熊烈火將13部電單車吞噬,幸數十米遠的消防局接到舉報,馬 上趕往現場救火。雖然消防員只花兩分多鐘將火救熄,惟烈焰已把當中七部電單 車燒成廢鐵。司警接報後根據現場「天眼」及附近大廈居民提供的錄像,於四小 時後於皇朝區將楊男擒獲,由於縱火屬嚴重刑事罪行,楊男已被移交檢察院及被 羈押;惟可憐楊母偕子來澳旅遊,竟弄至如斯不堪田地。
《政府公報》前日刊登行政 長官批示,行政長官行使《基本法》賦予的職權,並按《城規法》及《城規法施行細則》規定,成立跨部 門委員會,負責編製澳門特區總體規劃草案,決定以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與美麗家園」為策略主軸, 同時對總體規劃提出11項目標。但綜觀11項目標, 卻沒有點出輕軌工程的規劃;換言之,總體規劃一日未出台,輕軌工程路線的原先規劃,都可能出現變 數,這對現今「騎虎難下」的輕軌工程,未嘗不是一 件好事。 細覽前日公布的11項目標,第七項:優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及集體設備,並補其不足,以及強化公共房屋的供應;第11項:制訂促進可持續交通的措施,在不妨礙公共空間質素的情況下,調整城市泊車位的供應。 其實,只有這兩項可與輕軌搭上邊,因為「優 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及集體設備」及「制訂促進可持續交通的措施」,用詞非常籠統,但誰敢說「集體設備」、「可持續交通的措施」,和輕軌沒有關係? 至於為何11項目標沒有點出輕軌,在此不作揣測;但無論如何,落實總體規劃,相信極大可能是下屆政府的事,下屆政府會如何打算,我們當然不知。不過,若事情順利的話,明年應該可以進行總體規劃的公開諮詢,以至聽取城規會的意見,這當中可 能會透露一些玄機;即是說,輕軌中期的澳門半島延伸線、遠期的橫琴延伸線等,會不會被「腰斬」或作出重大改動,屆時應有更清晰的畫面呈現。 政府換屆,是一個城市的大事,意味著新人事新作風。但際此國際風雲跌宕、中美貿易戰可能連綿多年,倘若缺少內地豪客來澳耍樂,賭收難免受到影響,偏偏賭收正是澳門最重要收入,誰又敢說不會再來一次 2013 年的賭收大滑坡?花無百日紅,儲定足夠彈藥、豐富糧倉,才符合政府一直強調的穩中致遠 策略。 日前有議員稱,橫琴延伸線耗資75億元,質疑是否物有所值?這麼遠期的規劃,變數很大,惟重中之重是,澳門半島延伸線要不要建?這條路線雖然避過澳門半島的中心地帶,但皇朝區、南灣湖、西灣湖同樣人煙稠密,牽一髮絕對動全身。來屆政府是否值得背負這麼一個非常難斷尾的大重擔?實在值得好好思量,惟千萬不能因「道旁兒」的瞎起哄、 亂逢迎,而亂了陣腳照單全收,不妨請來內地或歐日等鐵路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來澳勘 察,實事求是,方為王道。
司警揭發本澳七間中、西藥房及參茸店,向三間博企現職及已離職員工開出虛假病假紙、以及虛假「M7表 格」圖利,令有關博企員工騙取病假及保險公司保費, 本地一間保險公司過去數月損失8,400元。 司警接報調查,最終拘捕30名涉案人士(12男18 女),年齡由27至78歲,27名是本澳居民,三名為外僱。被捕人士中11人為已離職的前博企員工,七人現職博企員工;九人為中西藥房、參茸店員工、持牌負責 人,三名現職中醫師。上述被捕人員分別在8月18日及 9月24日分兩批被司警控以「詐騙」及「偽造文件」罪 移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昨日透露案情指,今年7月底接獲本澳一保險公司舉報,指三間博企的員工從6月中開始,懷疑遞交虛假的「 M7表格」報銷從而詐騙保險,涉及金額 共8,400元。司警接報調查,發現有涉案博企前任及現職博企員工,曾先後到祐漢、沙梨頭區七間中藥店、西藥房及參茸店,用170元購買120元藥物或藥材後獲得 「 M7表格」。相關藥店可從中圖利50元差價,而涉事員 工則可拿到假的病假紙請假,甚至詐騙保險。 司警在兩個月內,先後到上述七間店鋪搜證調查, 拘捕涉案人員,並成功搜出一批證物,包括在中藥店起出多張印有西醫診所印章的「 M7表格」,根據現行法 規,中醫已無權開出相關的表格。司警表示,不排除有更多涉案人員
澳門海關本周二(2日)凌晨連破兩宗偷渡案件,行動中共拘捕五名年齡介乎24至40歲的內地男子,當中包括兩名蛇頭及三名非法入境者,涉案人士已移交檢察院處理。 首宗案件發生於周二凌晨3時許,沿岸巡邏海關關 員在氹仔E2填海區對開海面,發現一艘可疑藍色纖維 艇向本澳岸邊駛近,隨即通知海關快艇進行堵截,最後 成功攔截上述藍色纖維艇及艇上三名男子,其中一人是 駕船者。三名男子因有企圖非法進入澳門的明顯跡象, 當場被帶回海關調查。 同日凌晨近4時,珠海邊防透過點對點聯勤協作機 制通知本澳海關,在澳門新城填海A區對開海面發現一 艘可疑橡皮艇,澳門海關接報隨即趕赴相關地點進行搜 索,成功截查一艘可疑橡皮艇及艇上兩名男子,其中一 人是駕駛者,兩名男子同因企圖非法進入澳門而被帶回 海關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