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潮期正式完結

本澳供水安全穩定

海事及水務局昨(11)日指出,西江來水量逐漸增加並趨向穩定,珠海決定重新採用廣昌泵站作為供澳原水主要取水點,標誌著2018年至2019年珠江口鹹潮期正式完結。 水務局稱,今年春天降雨較多,春汛較往年提早,西江來水量近日大幅增加並趨向穩定。西江最下游對澳供水取水口──廣昌泵站外的原水鹹度,過去兩星期均保持在較低水平,顯示去冬今春的鹹潮影響已明顯減弱。珠澳雙方經考慮上游來水情況以及對供水系統進行了檢查和測試後,決定重新採用廣昌泵站作為主要的取水點,標誌著2018年至2019年珠江口的鹹潮期正式完結。 鹹潮期間,為保障對澳供水安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協調上游省區實施第15次珠江流域水量統一調度工作,累計向澳門供水超過4,000萬立方米。水務局、巿政署及相關單位一直密切監控有關情況,本澳自來水鹹度一直保持在每公升30毫克以內,水質穩定優質。 雙方討論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另外,海事及水務局日前與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下稱珠江委)在廣州舉行「澳門附近水域水利事務管理聯合工作小組」第五次會議,討論雙方在澳門附近水域水利事務工作進展,並就水利事務管理徵求意見材料清單、大藤峽水利樞紐的最新進展、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等議題進行討論和交流意見。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帶領相關人員前往廣州出席會議,珠江委介紹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進展。截至2019年2月底,大藤峽水利樞紐項目已完成投資182.56億元人民幣,超過總投資額的五成,工程總體進度理想,預期工程可在11月實現大江截流目標。 雙方亦討論了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事宜。因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强化水資源安全保障」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提出明確要求,珠江委正編製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就節約用水、供水安全、水務科技、防災減災、水文監測、河口治理、環境保護等訂定長期發展目標。

12/03/2019
11630

中國通脹續回落

宏觀調控亦不會

內地公布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值,按年上升1.5%,前值升1.7%,反映通脹續回落,連續四個月按年增速下行,且連續三個月低於2%。由於內地需求偏弱、M2低位運行,得不到需求和流動性方面的支撑,通脹今年放緩是大趨勢,但同時亦給宏觀調控留下較大空間,降準毫無疑問還會有。年初至今,內地已降準一個百分點,並通過一系列措施增加市場流動性。對此,有部分巿場人士認為接下來中央政府將再「放水」,並且可能是大規模資金寬鬆,但事實並非如此。 內地年初至今貨幣政策調整頻繁,央行1月分兩次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同月,央行亦擴大了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優惠政策的覆蓋面,更多金融機構可分別有0.5 個或1.5 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 此外,央行亦開展了2,575 億元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 首單商業銀行永續債亦於今年1月份落地,為增加永續債流動性,央行還創設了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 但上述種種並不代表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發生了改變。的確,2018 年至今,企業、銀行都在資金緊張,部分企業由於對出口預期不樂觀,開始被動「降槓桿」; 上市公司因為流動性不足,出現大面積「股權質押」; 銀行為符合監管要求,出現了對資本金不足方面的擔憂,故市場對於降準的呼聲愈來愈高。 通過降準及時補充流動性,是宏觀調控逆周期調節的應有之義。主動補充流動性,更是為了避免因為流動性收縮過快引發金融危機。年初至今的一系列操作,既考量到農曆新年前現金投放形成對冲,避免造成流動性放緩,亦考慮了繳稅、年初信貸增長、地方債提前發行等流動性需求因素,更注重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及薄弱環節的支援。而經過一系列操作,貨幣信貸數據出現了好轉,貨幣市場利率也未大幅下跌,遠遠談不上所謂的大規模資金寬鬆。 而目前內地槓桿率並未大幅走高。內地宏觀去年槓桿率比2017 年降低了1.5 個百分點,相比之下,2012 年至2017 年,內地宏觀槓桿率年均增長11.8 個百分點。這亦印證了內地不會有所謂的量化寬鬆。

12/03/2019
1000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