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已發布,將媲美紐約、三藩巿、東京的全球第四大灣區已初現。這個在2017 年「兩會」首度提出的概念,花了幾乎兩年時間才完成,可以看出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的高度重視,同時亦是「一國兩制」的精準體現。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是,打造成為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巨大基地; 以及發展成世界級創新科研中心; 還有建設成世界級城市群。 從初步概念的提出以來,國際對大灣區的評論從經濟角度看,認為任何整合程度的提高都是多贏的,但在社會及政治角度方,則擔心港澳原本的獨特制度、文化及國際地位將有所不保。但歐盟的發展與形成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證明有差異性的國家或地區可以在融合同時亦保留自身特色。歐盟一開始是六個國家建構產業同盟,接著整合的範圍擴大,從六國到九國到現在的28個成員國,整合的層次提高,從產業同盟到關稅同盟到共同市場再到統一的貨幣,所有這些,都屬經濟層次的整合,整合度愈高愈好。 但另一方面,考量到28國的不同種族,官方語言有24種,還有殊異的宗教信仰及文化與風俗習慣,因此政體設計不強求統一,目前只建構了歐洲議會,基至連歐洲軍隊尚未建立,這部分跟要不要交出各國的財政權以形成統一的財稅體制,恐怕都還需要相當的時間來磨合。 以粵港澳大灣區現行的行政及經社體制而言,它是「一國兩制」的體現,未來在差異性要求相對較高的政治及社會體制之外,經濟層次的整合度亦是愈高愈好的,換言之,大灣區「9+2 」城巿人們期待的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全面無障礙的流通。這樣全面的經濟一體化,一方面要靠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如高鐵網、公路網及港珠澳大橋等)來克服各種自然的障礙,另方面也要靠體制的改革與政策的創新,比如「一地兩檢」及稅務劃一等,也只有在經濟層面實現了高度及全面的一體化整合之後,大灣區「9+2 」城巿之間才能真正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毋庸置疑,大灣區體制創新的精髓就在於精準拿捏「一國兩制」的變與不變。
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剛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支持澳門弘揚特色飲食文化,共建國際級美食之都的目標。有見及此,中葡職業技術學校與澳門旅遊學院合作推出「國際廚藝課程」,為高中生提供關於烹飪技術和廚藝專業方面的學習與培訓。課程為三年制,計劃一班招收16人,完成課程將會獲得高中畢業證書,同時亦獲得技術及專業資格證書,畢業生日後可投身具國際特色的餐飲行業或繼續升學深造,更好地因應自身的發展進行生涯規劃。 課程新聞發布會昨(4)日下午在教青局仲尼堂舉行。出席的中葡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陳英倫指,課程亦考慮引入「證訓結合」,將課程專業技術內容連結考取相關的職業認證,課程設計重視理論與實踐,專業技術與實踐領域科目由旅遊學院派出專業導師規劃和指導,在該學院的廚藝教學室進行教學與實作。待石排灣CN6a地段籌建中的職業技術教育活動中心落成後,將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場地,實作訓練和考取技能認證方面的教學條件和資源,課程規劃強調校企合作,實習領域將連繫各大酒店和機構,讓學生在實際環境中進行實習,並讓學生與餐飲行業和團體接觸及交流,組織參與相關的美食推廣和文化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視野和加強職涯導向,傳承美食文化。 陳英倫稱,課程將分社會文化、專業技術及專業實習內容,他對招生樂觀,若反應踴躍會考慮開設兩班。課程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7 月31 日,詳情可瀏覽中葡職業技術學校網頁http://www.elctp.k12.edu.moleletp 或於辦公時間致電2845 6071 查
旅遊局第六年推行「星級旅遊服務認可計劃」,今年與消費者委員會達成協力合作方案,將計劃擴展至零售業界別,昨天(4日)舉行兩場推介會,分別招募餐飲及旅行社兩界別的商戶參加,並將於本月18 日至4 月12 日期間接受申請。 旅遊局副局長程衛東、培訓及質量管理廳廳長梁美彩及多個支持單位代表分別出席推介會,介紹有關申請方法及評審準則。 計劃支持單位包括市政署、消費者委員會、旅遊學院、澳門酒店協會、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澳門中小型餐飲業商會、澳門旅遊商會、澳門旅行社協會及澳門旅遊業議會。 旅遊局今年繼續向餐飲及旅行社兩界別推行「星級旅遊服務認可計劃」。經檢討有關評審及執行工作,作出適當的調整和優化後,旅遊局期望吸引更多新商戶參加,並鼓勵已獲獎商戶持續參與及提升服務質素。 本年度餐飲界別及旅行社界別參加名額分別為100 個及30個,全澳門持牌餐廳食肆以及持牌旅行社總行或分社,於澳門經營業務至少一年或以上均可申請參加。申請表格可於旅遊局索取或透過澳門旅遊業界網站http://industry.macaotourism.gov.mo下載。符合申請資格並有意參加商戶,可於本月18 日至4 月12日辦公時間內向旅遊局遞交申請表格及相關文件。 旅客購物消費為旅遊產業中重要項目,旅遊局一直研究將計劃擴展至零售業界別,以提升零售業界的服務質素。鑑於消費者委員會向零售業界推行的「誠信店」計劃已發展成熟,且在業界及消費者雙方已建立良好認受性,旅遊局與消費者委員會達成協力合作方案,於今年將「星級旅遊服務認可計劃」擴展至零售業界別。
本周五農曆二月初二是土地誕,澳門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值理會恭賀土地誕活動由明日起一連六日(3月6日至11日)舉行系列活動,將上演多場賀誕粵劇及舉行敬老聯歡宴,繼續發揚廟宇文化。 值理會昨日(4日)舉行記者招待會,會長羅盛宗,理事長劉美娟,副會長李潔明、鄭冠文等負責人出席。羅盛宗致辭時表示,農曆二月初二為土地爺爺寶誕,該會一向十分重視,通過系列賀誕活動,發揚廟宇文化。是次除了多個政府部門,還得到社會各界賢達的支持,街坊自發出錢出力,令活動更添聲色。羅盛宗續稱,明日起將一連六日在土地廟前地上演多場賀誕粵劇;土地誕的正日,即周五中午舉行醒獅賀誕,分享福肉等;而11日將於區內舉行敬老宴,向長者派發平安米和福袋,同時筵開逾百席晚宴與長者們聯歡。 敬老宴及聯歡宴當晚,因長者眾多,為避免人車爭路,將於本月11日下午3時至晚上11時封閉馬大臣街部分路段,駛入百老匯中心車場的車輛,須經由臘八街駛入,屆時會有工作人員及交通警員在現場指揮,希望街坊及駕駛者留意及諒解。
由市政署主辦的第三十八屆澳門綠化周活動將於3月16日至24日舉行,主題為「蝶舞飛揚綠遍濠江」,屆時將向市民推廣保護大自然和愛護生態環境等訊息,同時鼓勵市民多參與環境綠化活動。
交通事務局昨日公布資料顯示,轄下48 個公共停車場去年共錄得107 宗濫泊個案,同比2017 年減少123 宗,跌幅約53.48%;當中,電單車佔十部,餘下則為輕型汽車。 為合理使用及避免公共資源浪費,交通事務局按照《公共泊車服務規章》規定,對濫泊車輛開展處理程序,有40部車輛的車主已繳交相應款項及把車輛駛離,66 部車輛經局方、警方或管理公司拖至存車場,另有一部正進行相關程序。被拖走之車輛中,有33 部已被取回,21 部已執行強制註 銷、註銷或歸政府手續,其餘12 部則待車主認領或進行相關程序。
統計暨普查局昨(4)日公布2019年1月運輸統計,根據資料顯示,截止今年1月底本澳註冊機動車共24萬零598輛,與去年同期相若,當中輕型汽車有10萬8,757輛,同比上升1.4%。新登記機動車有1,228輛,同比下跌28.0%;重型電單車減少24.6%至642輛,輕型汽車亦下跌28.8%至538輛。交通意外宗數按年減少25.1%至934宗,傷亡人數共299名,其中一人死亡。 此外,1月份跨境汽車流量按年上升8.5%至45萬7,090車次;經關閘出入境有29萬8,639車次,微升0.3%,經路氹城邊境站出入的增加16.3%至13萬9,366車次,而經港珠澳大橋的有1萬5,769車次。
一名39歲已婚澳門男子,自稱單身及經營賭廳,三個月前在中區認識一名來自內地26歲女子,迅速發展成情侶後訛稱賭廳需要周轉,先後向女子借貸共人民幣17萬元後託詞拖延償還,女子懷疑被騙報警調查,司警調查後拘捕涉案澳門男子,控以「相當巨額詐騙罪」移交檢察院偵辦。 司警昨(4)日公布案情指,被捕男子姓馬,39歲,已婚,報稱商人;女事主為26內地人,兩人報稱情侶關係。去年12月2日,女事主在中區認識自稱為賭廳負責人的馬姓男子,兩人火速成為情侶,其後馬表示賭廳需要周轉,先要求女事主借取十萬元人民幣投資賭廳,並指事主可分得10,000元報酬,女事主不虞有詐借出款項,但沒有簽署借據;之後馬再向女事主借款人民幣70,000元,事主透過銀行轉賬匯款,但馬取款後一直未還,一拖再拖之下事主疑被騙及報警。 上月28日涉案男子由關閘口岸出境時被截獲,他否認控罪,辯稱款項只是兩人一同賭博時的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