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內地男商人所託非人,委託一名30歲無業本地男子到路氹一娛樂場貴賓會賬戶簽碼,提供給朋友賭博和招待友人,期間本澳男子向商人訛稱其友人已到達,並要求增加賭本,先後從商人賬戶簽碼共1,000萬港元。涉嫌「食夾棍」的嫌疑人雖事後承認自己輸清籌碼並承諾還款,但翌日隨即潛逃回內地一年半,本月1日經關閘返回本澳時被司警截獲。 司警昨(4)日透露案情稱,被捕男子姓郭,30歲,澳門居民,無業;涉嫌觸犯相當巨額詐騙罪被移送檢察院作出起訴。案發在2017年8月1日,當時身處內地的事主因一名朋友來澳賭博,因此聯絡在本澳賭場認識的郭某,委託郭某前往氹仔一間娛樂場的貴賓會,並囑咐當其朋友到達時告訴他,以便他致電貴賓會及讓其在戶口提款。郭某爽快答應。 同日郭某提前到達娛樂場貴賓會後,便致電事主訛稱已與其朋友會合,從事主在貴賓會戶口內簽賬提取500萬港元籌碼。不久,郭某又以事主朋友希望提高賭注為藉口,再讓事主中計,從其戶口再簽賬500萬港元。郭某得手後立即用詐騙所得千萬巨款在同一貴賓會內搏殺,最終鎩羽而歸。 郭某隨後致電事主主動承認輸清籌碼並承諾還款後立即收線,但於案發翌日潛逃回內地。事主多次致電郭某無果後,最終報警求助。司警接手調查後鎖定郭某身份,直至本月1日潛逃內地逾一年半的郭某,由關閘再次入境回澳時終被截獲,並承認犯案。
為積極落實特區政府「廣開青年溝通渠道,促進身心健康成長」施政方針和《澳門青年政策(2012-2020)》的發展方向,教育暨青年局於上周六(2 日)在澳門設計中心舉辦以「躍動夢想,創意未來」為主題的「與青年有約」溝通活動藝術座談會,教青局局長老柏生與一眾青年學生、業界人士邂逅藝術和美學,分享生活經驗,並一起探討澳門藝術的未來發展路向。
麥瑞權、鄭安庭議員辦事處及澳門江門同鄉會主辦,澳門江門青年會和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協辦的「完善社區新環境、共建美好石排灣」居民座談會,上周六(2日)在澳門江門青年會石排灣活動中心舉行,與居民共同探討社區內存在的問題。 會上有意見反映高空擲物、高空丟煙頭等公共安全問題,亦有人反映有狗主放任狗隻便溺,而石排灣公屋附近多個工程正在進行,地盤施工產生大量灰塵,意見認為影響居民健康,期望當局採取有效措施。此外,有意見認為石排灣區商鋪由房屋局管理,營商環境規劃欠周全,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優惠政策吸引商戶。 (主辦單位提供圖片圖片)
每年3月14日是「治安警察局周年紀念日」,踏入3月,治安警察局舉辦一系列慶祝「治安警察日」活動,作為重點活動之一的「警民同樂日2019 」將於下周日(10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在塔石廣場及高美士中葡中學舉行,繼續貫徹「警民同樂一家親,社區安全享歡欣」精神,向公眾展示警隊親切熱情一面,與民同樂。 活動開幕儀式上將表揚協助警方打擊犯罪的好巿民、嘉獎在過去一年有傑出表現的警務人員。而活動場地將設有多個以防罪及守法知識、交通安全及民防等主題的攤位遊戲,同場設有上述比賽得獎作品和警務人員藝術作品的展覽,以及警用車輛裝備展示體驗區,還有豐富的文娛表演,包括警犬表演、警樂步操、警察舞蹈隊及治安小警苗獻舞、治安警少年團民防話劇、「治安警好聲音」歌手獻唱等。 (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颱風雨季將臨,政府已著手部署應對風暴潮造成低窪地區水浸,減少對居民生活造成的影響。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將聯同社會工作局等部門,於本月26日(星期二)下午3時在澳門路環石街保安部隊高等學校舉行「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講座,以增加居民對「疏散撤離計劃」的了解,向居民講解有關計劃內容及注意事項歡迎市民報名參加,可由即日起透過電話、電郵 及傳真等方式報名,辦公時間熱線電話: 2887 1112; 電郵地址sfsm-info@fsm. gov.mo;傳真號碼:8899 0589。 此外,為了提升澳門特區在防災救災的應對能力,社會工作局聯同教育暨青年局、體育局和巿政署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去年設立16個避險中心,今年1月新增兩個服務地點,現在全澳共有18個避險中心。當特區頒布啟動疏散撤離令時,社會工作局負責領導及協調各個避險中心的開放安排。 (社工局提供圖片)
本澳《家暴法》於2016年10月生效,立法之初是希望藉此嚇阻家暴犯罪,塑造「家暴零容忍」法律威嚴,然而立法至今兩年半,社工局接獲5,000多宗家暴通報,當中201宗確認為家暴個案,但去年僅有兩宗適用家暴罪移交檢察院處理,誇張的是,《家暴法》生效至今,儘管有這麼多宗確認個案,竟還沒有人被定罪。「家暴零容忍」變成「家暴零定罪」,中間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又到了每年家長報名力爭「托額」的時間。社會工作局今年引入幼兒入托統一註冊系統,又針對家長需求調整全日托及半日托「托額」比例,婦聯第三托兒所主任黃群潔認昨日表示,措施有助托兒所及早釋放托額,協助有需要家長為幼兒入托,預料措施將令更多家長爭取全日托服務。
澳門陽江工商聯會代表日前到陽江市雙捷鎮捐資扶貧助學,展開關愛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活動,向困難家庭、學子奉獻愛心,為多名困難學生發放助學金和慰問品。
澳門文遺研創協會及澳門演辯人同盟主辦的「文論青說在遺城」辯論比賽昨(3)日下午舉行,共吸引76人,合共14支隊伍參加。比賽由文化局遺產廳研究及計劃處處長蘇建明、立會會議員林玉鳳等擔任評判,以澳門文化遺產為核心主題,圍繞文化、經濟、教育、旅遊及環境等議題作辯論;主辦方冀透過比賽吸引青年更關注文化政策及社會動態。 澳門文遺研創協會會長譚志廣表示,辯論命題圍繞歷史城區的熱話,有助吸引更多青年關注文化政策及社會動態,未來積極參與澳門的政策發展;亦能助青年提升思維,從辯題的正、反兩面出發作思考。比賽以兩輪積分制方式舉行,讓辯手能在不足中不斷學習,從而提升自身能力及開拓更寬廣的視野。 比賽以「澳門應推行歷史城區室外範圍全面禁煙」、「政府應推動社會企業模式活化文遺建築」等為辦論題目。有參與比賽的同學表示,透過比賽能更加深入了解有關文化遺產的法律知識,因在平時課堂上只能學到較為表面的知識,但通過是次辯論比賽,便能更加了解每個文遺建築的歷史價值及意義。比賽最後由嘉諾撒聖心中學B隊獲得冠軍,粵華中學及紅藍辯手隊分別獲得亞軍及季軍。 (陳宇東攝)
澳門旅遊學院文化遺產管理學士學位課程四年級學生,聯同澳門現代建築學會,前(2)日上午舉辦「我遊我城:社區裡的現代建築」導賞活動,旨在帶出現今社區隨著發展,環境不斷變遷,但人們對社區的情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仍然不變,宣揚澳門現代建築保育的意義和重要性。 參與組織導賞活動的朱同學認為,社會普遍對世遺建築更有認識及保護意識,但對同樣具有重要價值的其他現代建築保育意識不足,在課程訪問過程中,甚至不少人直言希望拆除,但也有意見希望活化,希望改善舊區生活環境及營商環境。她又認為,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活化,並完善周邊配套,也可酌情將有關文物建築納入經濟型酒店的考量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