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港又現水浸街 特首關心民困

各部門通力協調 梁司實地視察

本澳受天文潮及連日大雨影響,多處低窪地區出現水浸。海事及水務局和工務局人員昨早到水浸特別嚴重的內港各碼頭了解情況,兩部門初步認為水浸成因,是由於海水潮位高於路面,導致海水從渠口倒灌。 負責疏濬渠網的民政總署,即時派員檢查內港的渠網運作,惟內港水位監測站曾一度出現故障,目前內港的三個水位監測站正常運作。民署同時開動林茂海邊馬路的雨水泵房排走新橋、高士德及美副將大馬路一帶積水。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昨日表示,行政長官崔世安十分關心水浸情況,以及對居民和商戶的影響,並已指示各司協調各屬下相關部門做好工作,減低水患的影響。 而在昨早水淹內港期間,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及經濟局局長戴建業,率先到內港等水浸區探望受影響的中小企,實地了解水浸情況。另外,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分批前往內港碼頭丶河邊新街、十月初五街及清平直街等低窪地區,向商戶介紹、宣傳升降台、防洪門及水泵兩項資助計劃;勞工局也到下環區、內港一帶巡視地盤,檢查職安健工作。 教青局已聯絡下環街、沙梨頭、筷子基及台山區的學校表達關心及了解,學校均未有特別情況,已通知各學校做好防範及提供必要的支援。 因應雨量增多可能造成積水及孳生蚊子,嚴重水浸可能會造成一些消化道疾病或動物排泄物引起的疾病,衛生局呼籲巿民注意,惟目前情況不算十分嚴重。

16/07/2018
33520

「第十屆品牌消費嘉年華」

招攬新產品商參展

由顯意會議展覽顧問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十屆品牌消費嘉年華」,上周五起至昨天一連三日假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為了促進展銷會的產品多樣性,大會特意向內地商家進行招商。今屆展位超過290個,參展商超過200個,其中本地展商佔60%,香港展商佔30%,中國內地展商佔10%;主要產品類型分為食品、家品家電、電子產品、女性用品等,同場更舉辦「第12屆孕嬰兒用品展」,提供優質孕婦、嬰兒、教育資源等產品及服務。 顯意會議展覽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勞錦輝(圓圖)表示,今屆展覽會場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而由於現時網上購物普及,預計今年展覽人數和生意額與上年持平至15%升幅。所以在策略上盡量招攬一些澳門沒有的產品參展,希望吸引更多人流。他稱,澳門地方雖小,但配套齊全,現時澳門會展業氣氛良好。一些大型會展多數落戶路氹區,而澳門區方面主力中、小型會展。 港商:澳門人購買力高香港參展商周先生表示,因雨天關係,預計銷情比上屆稍差。去年三日的生意額為十多萬元,如今年能與上年持平已很滿足,但認為澳門市民的購買力比香港高。參展商鄭小姐稱,由於展覽可以集中目標客戶,參展的生意額比門市生意額多十倍。近年來澳參觀展覽的客源充足,亦有內地和台灣的客人特意前來交流。

16/07/2018
27302

掀起全民閱讀風 書市嘉年華開幕

中聯辦贈書萬本

?一連十日舉行的第21屆「澳門書市嘉年華」,上周五(13日)在澳門理工學院體育館舉行開幕禮,展出近30,000種書藉,展期至下周日(22 日),每日上午10時30分至晚上9時30分開放。今屆書市嘉年華以「閱讀·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為主題,展示港澳台、內地版中英、葡文書,多媒體產品近30,000種。 第21屆「書市嘉年華」由澳門閱讀寫作促進會與澳門理工學院共同舉辦。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致辭時表示,隨着人工智能發展,雖然很多東西可被機械取代,但不能取替人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人工智能的研發與優化均需仰賴人的思想和智慧完成。面對科技發展的挑戰,鼓勵公衆更應透過閱讀思考生活方式,堅持「窮則變、變則通」的態度,與時並進。是次書市展出內地、港、澳、台書籍及多媒體產品,還設各類新書發佈會、文學講座、親子閱讀工作坊等,豐富公衆的精神滋養。 本地漫畫走向產業之路澳門閱讀寫作促進會會長陳艷華表示,今屆書市推出的本地出版新書共有八種,廉政公署今年亦帶頭以文學形式出版兒童繪本,宣揚誠信的重要,期望未來政府與民間繼續努力,澳門漫畫亦開始走向產業之路,未來澳門創作人如何突破由創作走向出版產業化的樽頸,政府與民間仍須努力。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今年向澳門公共圖書館及學校贈書,由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及宣傳文化部副部長劉偉代表贈送。 贈送的圖書共有10,000本,主要包括國情系列,講述國家最新發展和國家優秀傳統文化歷史等,讓居民、學生和青少年在感受閱讀樂趣外,進一步了解國家國情的變化,了解中國民族的發展,增加愛國情懷。

16/07/2018
22695

依法辦事還是依法懶政?

格力犬安置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甚至許多國際媒體再度聚焦本澳,這本是一個展現澳門城市形象的絕佳機會,但綜觀各種報道,只見到政府與業者的過招,動保團體的焦慮,以及市民的無奈。基於人道主義精神與動物保護意識,澳門市民在格力犬問題上展現了很強的一致性,就是希望格力犬不要再被用來賭博營利,或者是被用來配種繁殖,讓牠們的下半生能夠體驗到人間的溫暖,但「格力犬必須妥善安置」的重要訴求,卻被政府與逸園當作「民氣可用」,狗會一方希望藉著壓力促成延長賽狗尅許可或批准使用土地,政府當局則利用社會對狗會的不滿,掩蓋公務部門懶政的事實,皮球踢來踢去,期限只剩四天,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市民怎麼能不失望。 逸園賽狗場即將在本月20日隨著賽狗尅合同到期而走入歷史,政府早已表明狗場用地將另有用途,狗場員工及格力犬的去處,就成為逸園公司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 社會上一直高度關注格力犬的安置問題,本報去年以來多次報道相關進展,原本以為是狗會一拖再拖,不願意解決問題,但據博彩監察協調局12日公布的聲明,原來逸園自去年起便不斷與政府部門協商,希望能延長賽狗尅合同,並希望以轉播境外賽狗來取代實體賽狗活動,作為狗場轉型的過度方案,而逸園更希望能繼續使用狗場土地五年,來照顧退役格力犬。 先不論逸園的申請符不符合本澳土地利用的長期規劃,若回看政府當初的要求,其實只有收回土地,而非表明停辦賽狗活動。博監局在聲明中指出,政府在2016年時要求逸園,於今年尅批給合同到期後必須遷出狗場土地,但逸園「若希望續辦賽狗,則必須改善格力犬飼養條件與比賽安排,遷至不影響民居的地方」。若站在逸園的角度來看,提出狗場轉型方案雖有繼續利用狗場土地的意圖,但延長賽狗尅合同應是合理且不違背政府要求的。據博監局聲明中的說法,逸園就此方案自去年起與政府多次協商,並在今年3月29日根據政府要求提交書面補充資料。此時外界早已就格力犬的安置吵翻了天,各種擔憂疑慮的聲音屢屢登上新聞版面,但政府對此方案可說隻字未提。 如果對合同續期抱有一絲希望,逸園當然有理由各種拖延格力犬的安置方案,與政府的協商中或許本就包含了將格力犬送出國外繼續比賽的可能。然而是否批給賽狗尅合同,本來就是政府說了算,假如政府有意杜絕任何形式的賽狗活動,早在2017年逸園提出想法時、甚至今年3月29日便可以明確拒絕,令逸園死了這條心,專心處理格力犬安置,當局卻偏偏要等到距離狗場遷址剩下八日,才以「不符合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的理由駁回,難道「經濟適度多元」是最近才提出來的?民署多次發函態度強硬,是真的不知道有此方案正在協商?還是塑造民意把壓力推給逸園?而當逸園依民署要求提出延長使用土地120日方案時,民署說要交給博監局,博監局又說要交給工務局來決定,似乎沒有人敢負上通過或否決的責任,這究竟是依法辦事還是依法懶政,難道市民看不出來?

16/07/2018
26540

赴大灣區工作生活?

有調查指近半青年意向「一般」

街總青年事務委員會早前進行「澳門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及生活意向調查」,在1,400 名18 至44 歲受訪者中, 有接近50% 受訪者對於前往大灣區城市工作生活意向為「一般」,較多受訪者對內地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福利制度等感到擔憂。 一定比例青年持觀望態度調查小組昨(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調查結果,對於是否願意到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就業,有49%受訪者表示「一般」,而到其他城市生活就有52%的人表示「一般」。調查小組認為有一定比例青年對融入大灣區持觀望態度,特區政府應正視有關問題。 另外,有51%受訪者對內地食品安全感到擔憂,其次是醫療衛生和社會福利保障問題。 在影響離開澳門就業及生活的因素方面,前三位依次是薪酬福利不及澳門、職場文化差異、未能適應內地生活。有49%受訪者認為澳門青年在大灣區城市競爭力一般,主要有語言能力、國際視野、多元文化背景等優勢。 建議擴大回鄉證使用範圍街總青委主任蘇崑認為,調查顯示澳門青年對融入大灣區整體態度正面,但對認知有待加深,建議政府設立大灣區就業及生活資訊發放平台,並建議政府推動擴大回鄉證使用範圍,為澳門居民在內地提供方便。此外,蘇崑稱,澳門青年回內地就業面臨社保、公積金和醫療保障等協調問題,建議以大灣區城市作為試點,優先解決跨境轉移問題。

16/07/2018
1759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