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環百利新邨食店前晚發生石油氣爆炸事故,釀成至少一死六傷慘劇,行政長官崔世安立即指示跨部門通過恆常應急機制全力處理事件,昨(4)日下午到事發現場視察,聽取保安部門負責人介紹事故後處置情況,隨後又轉往仁伯爵綜合醫院探望、慰問傷者,並向不幸離世的死者家屬致以沉重悼念。崔世安表示,將會盡快查明事件原因,同時對死傷者及家屬提供協助及支援,更要令居民安心,生活早日恢復正常。
距雖逸園狗會需本月21日遷離逸園賽狗場僅剩半個月,但600多隻格力犬安置問題仍未解決,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羅志堅昨(4)日出席立法會小組會議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若逸園狗會最後未能妥善安置好剩餘的格力犬,當局將會依從《動物保護法》執法,向逸園狗會提出檢控。民署本周一(2日)再次去函逸園狗會,要求在下周二(10 日)前以書面方式提交未被領養格力犬的安置方案。
立法會公共行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昨(4)日召開會議。委員會主席施家倫會後表示,委員會一致認為,公務員中央招聘時間過長,效率低以及浪費公共資源,將於下次會議邀請政府代表列席商討有關事項。 施家倫稱,公務員的中央招聘制已實行兩年,是時候檢討成效。他又指,目前中央招聘的統考合格率高,報考人可能會漁翁散網,未有分析其職位是否與自己的專業對口,「總知你有報我就掉比你(相關部門)」,導致一個職位可能有少至幾百,多至上千人應考,政府除了須預留場地及人手去應付考試,挑選合適者也非常耗時,浪費時間及資源。加上多個考試令招聘時間過長,有急需部門未能及時聘請人員。 施家倫指,若統考後報考人需符合相關專業才能應考相應的部門或會更有效率,委員會目前提出弊端後未有定論。下次會議將邀請政府討論相關解決方案。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4)日舉行會議,在會議上有委員關注「電玩成癮」的問題。 委員羅萍(右圖)表示,隨著電子產品十分普遍,令不少人沉迷於電玩遊戲。早前世界衛生組織將「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病。 羅萍稱,「電玩成癮」值得特區政府和社會關注,而事實上,本澳衛生局亦指出,近三年來,平均每月接獲三至四宗與「電玩成癮」相關個案,當中全部患者為兒童。 羅萍就「電玩成癮」建議根據世衛有關的標準、指引及建議,因應本澳社會情況,完善相關「電玩成癮」的規範,以更有效的診斷及協助患者;加強宣傳教育,普及相關資訊,讓市民重視和盡早預防;增加、完善供親子活動等社區設施,鼓勵家長多陪伴子女參與親子活動,發展多元興趣,引導正確使用電子產品,避免兒童沉迷電子遊戲。 委員陸南德表示,應關注「電玩成癮」當中「成癮」的成因,不應該將電玩過分標籤化,而父母應該以身作則,推動健康生活,為孩子做好榜樣。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4)日繼續細則性審議《設立市政署》法案。委員會主席陳澤武會後表示,將開始撰寫意見書,預計在8月15日前會交到立法會大會細審及表決。 對於法案文本中沒有寫明市政諮詢委員會的「自薦機制」,陳澤武(右圖)引述政府代表稱,不會寫明在法案文本中,由於現時政府所設立的多個諮詢組織,都沒有相關規定。他稱,政府會考慮自薦者年齡、學歷及工作經驗等,但會完善現有做法,之後會對外公布。 陳澤武表示,政府希望保留彈性,因此法案中列明了市政諮詢委員會成員任期最長三年,可續期一次。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4)日於沙梨頭街市市政綜合大樓九樓禮堂舉行會議,委員陸南德會後表示,本次會議邀請衛生局及社工局人員介紹社區精神健康問題及相關支援協調機制。社工局亦提及在今年5月31日前,本澳精神殘疾持證者有2,985名,當中17至64歲佔2,075人,佔總比例69%。 陸南德引述衛生局代表指,本澳有關精神健康方面已就世界衛生組織指引,一直以來使用四級聯防機制,透過社區職業治療術、衛生中心及醫院等做相關預防工作;社工局亦有進行殘疾精神評估及提供資助,亦與民間機構合作,包括在提供院舍、治療、培訓等。 有委員會上問及本澳現時與精神疾病相關的醫護人員及醫生人數是否足夠?委員張淑玲表示,現時本澳衛生局有17名精神科醫生,按本澳人口比例計算,即一名精神科醫生需應對30,000居民,數字比鄰近地區低。張淑玲稱,衛生局表示會不斷擴展專業人員比例。社工局代表則表示,即使在服務方面做到多細微,亦會存在缺陷,希望在社區方面著手,推動精神健康服務融入社區。
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昨(4)日公布《2018年澳門消費者滿意指數》。調查顯示,2018年消費者對澳門餐廳與酒樓滿意度錄得70.7分,相比去年微跌0.3%;對澳門購物(衣履類)滿意度錄得72.9分,比去年下降1.8%,下降主因皆是對「物有所值感」下降,亦有意見指市場產品品質的評價下降。 調查負責人之一的科大商學院助理教授李雁晨表示,本澳零售(衣履類)和餐飲業界應持續關注消費者需求及滿意度變化、在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素同時,注重提升消費者「物有所值感」,保持顧客滿意度上升勢頭,支持澳門成為購物天堂和美食之都。
保安部隊高等學校昨日慶祝30周年校慶,昨今(4及5)日兩天在學校禮堂舉行專題研討會,以「警務教育創新與發展」為題,透過專家學者分享,探討警務教育新構想,推動警務教育的合作和交流。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4)日早上到高校檢閱保安部隊;並與中國內地、葡國、香港和本澳的警務工作者參與研討會,他期望本澳保安部隊成員能在各地警務工作者的理論探討中有所得益。
黑沙環百利新邨一間食店懷疑發生石油氣爆炸導致一死六傷,事故懷疑涉及換石油氣時操作不當引致漏氣所致,事件敲響了本澳燃氣存放及使用安全的警號。 本澳過往不時發生因不當使用石油氣爐具而造成的意外,主因均是居民對燃氣爐具的安全使用欠缺認知,例如上月中青洲逸麗花園就有單位戶主懷疑因自行安裝石油氣爐後發生搶火,事件造成一人受傷。只是,並非每次意外都如此幸運沒有重大傷亡,前夜在黑沙環百利新邨食店發生的石油氣爆炸,就造成一死六傷的慘劇。有消息指,事發前兩小時該食店已有石油氣漏氣跡象,惜無人意識到事件嚴重性,最終發生悲劇。 分析指,今次事故原因是石油氣管道老化、石油氣存放在不通風地方造成。出事食店雖然暫時沒有證據顯示違規存放燃料,但卻涉及人為疏忽。有工程師稱,不論是家用或商用的石油氣喉管,一般能使用兩至三年,且需至少每年檢查一次,過後或出現老化,容易發生漏氣。然而,業界對有關做法並無統一標準,澳門目前亦沒有法例作出規定及監管,相信不少居民及食肆都是用到喉管已損壞才作更換。 在香港, 政府多年前已實施《氣體安全條例》,所有石油氣爐具及喉管必須由合格的氣體承辦商裝設。反觀本澳,政府雖然有法例限制食肆石油氣貯存數量,但對石油氣爐具及喉管的安裝,一直只是呼籲市民在選購燃氣煮食爐具時,應向有信譽及專門的供應商選購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及配件,並由合資格的專業人士進行安裝。 當局僅透過宣傳工作,容易令居民忽視當中的危險。 現時澳門食肆使用的煮食爐具, 一般以石油氣設備為主,若不幸發生意外時,除了自身受到直接影響,對鄰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亦構成威脅,這次意外便是一個血的教訓。故此,相關部門應檢視目前法規,是否有定期巡查食肆的燃氣設備是否合乎安全標準,並制定統一的安全標準,以及規管氣體裝置技工,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新馬路近日開展重鋪路面及維修下水道,民署管委會副主席羅志堅昨日被媒體問及相關工程進展是否順利?他表示,目前開挖路面後,發現多條支渠損毀嚴重,需要更換,另一側行車線亦需局部開挖,預計影響時間約為十天左右。 羅志堅稱,在制定工程方案時已公布主渠是具有近百年歷史的石板渠,目前已掌握情況,這次的工程並不是拆,是維修,主渠滲漏位置將用泥沙漿填封,主渠外圍用石屎維修,會儘量保留主渠,延長使用年期。但他強調,若日後主石板渠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影響公共安全,依然會考慮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