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逾700名業主因購買了珠海「摩爾百貨廣場」售後「返租」的商鋪,結果遭發展商違約而強行減租,當中涉及約190位澳門業主。至去年9月,原投資人之一的澳門商人羅盛宗宣布,會將融資所得的4,020萬元人民幣,在同年9月底和10月分兩次發放予澳門業主,事件才得以解決。 事緣澳門業主於2012年至2013年期間購入「摩爾百貨廣場」的部分商鋪,當時發展商承諾與業主簽訂包租協議,在租約未來九年,每年均會有一定的租金回報。至2016年,發展商以商場營運不善為由,無視合同規定降租不超過10%條款,強行減租50%,令業主損失慘重。商鋪業主除澳門人,還包括港台珠及海外華僑,涉及金額近十億元人民幣。 去年,羅盛宗表示,根據珠海市政府和區政府的會議紀要、全體小業主的要求,他們答應將原全部投資分紅的1.73億元人民幣全部退回,以此一攬子解決糾紛。 事後大部分澳門業主同意賠償方案,即原投資者分兩期發還合共六成的租金,雖然非得回全數投資,但亦對賠償方案表示接受。
司警昨日舉行「大廈防罪之友」治安交流會議,司警局局長薛仲明表示,今年頭四個月入屋盜竊立案數字為23宗,比去年同期增加13宗,合共損失700多萬元。這些「爆格」案件八成發生在高層住宅,其中氹仔是高發地區。薛仲明局長指出,作案者犯罪模式有所改變,賊人多數選擇早上時段以假鑰匙開門,或從外牆攀爬入屋作案。 司警呼籲居民和大廈管理員須時刻保持警覺,做好家居防盜措施,免讓賊人有機可乘。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松柏新邨地下一單位,昨日清早發生火警,逾100名居民要疏散,一名年約30歲女住客吸入濃煙不適,需送往山頂醫院治理。消防初步調查後,相信是其中一住戶房間的枱燈因電線短路引發火警。 火警發生在昨日早上約7 時50分,消防人員接報到場撲救,當時現場火勢相當猛烈。消防稱,消防人員到場後,共開兩條喉撲救將火救熄,期間有102名居民疏散,其中80人自行疏散,22人需消防協助疏散,事件中一名年約30歲的女居民,由於吸入濃煙感到不適,需由消防救護車送往山頂醫院接受治理。 消防初步調查後,相信是其中一名住戶房間枱燈電線短路引致火警,真正事故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20多名「海一居」業主昨(30)日早上與中國銀行開會,討論「海一居」業主按揭供款事宜。 會面長約一個半小時,會後「海一居」業主聯合會主席高銘博受訪表示,早前終審法院的判決令3,000多名業主感到失望,又指業主現在還繼續供樓「猶如供緊空氣」,認為銀行應共渡時艱,「特事特辦」,讓「海一居」業主暫停供款。 高銘博(圓圖)指銀行現時持開放態度,但他認為銀行作為參與方,當時有份推動「海一居」樓盤銷售,認為銀行應負上一定責任。他表示接下來會向銀行提交聲明書,交代停供的原因,讓銀行與金管局及保利達集團解決業主供款問題。他稱,近日發現有一名「海一居」業主已從合法途徑停止供款一年多的個案,期望銀行可一視同仁,讓所有業主停供。強調停供不等斷供,待政府有確實方案或按當時意願起樓,業主可以繼續供款。
每年6月至8月是夏季流感高峰期,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醫生昨日表示,當局已儲備16,000劑夏季流感疫苗,有需要市民即日起可前往衛生中心接種。 林松醫生稱,不少市民已在今年初接種冬季流感疫苗,夏季流感的病毒與去年的冬季流感差不多,去年底今年初已接種冬季流感疫苗的市民,毋須再接種夏季流感疫苗。他稱,好難預計夏季流感的嚴重程度,當局會作最壞打算做好準備,包括儲備抗病毒藥,可應付十多萬人的需要,呼籲市民毋須擔心。 林松醫生表示,今年初本澳流感情况和近期鄰近地區的麻疹疫情,引起市民關注防控傳染病工作,有助較好控制傳染病。林松發現,過去市民對傳染病的傳播方式並不清楚,部分傳染病已有疫苗預防和藥物治療,即使出現部分病人,傳染病的影響亦有限。他透露,曾有公司要求衛生局隔離患上流感的員工,但只要流感病患停工,已可減少傳播,沒有隔離流感病患的必要性。 呼籲提前接種 兩周後方起效果衛生局強調,流感疫苗需要兩個星期才會生效,呼籲市民在高峰期之前提早接種。衛生局傳染病防制部協調員梁亦好醫生表示,打疫苗不能完全確保不感染流感,但能保證減輕流感症狀,令出現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大大降低。
由本澳六個建築商會組成的「澳門建築業發展關注小組」昨(30)日舉行工作報告新聞發布會表示建築業界長期缺乏倉儲用途的土地,原先政府批給業界的地段已不夠用,成為行業發展的阻礙,建議政府考慮暫時騰出部分閒置土地,如氹仔新填海土地E2區予業界作存放建築材料及機械之用,以及藉大灣區計劃向廣東省租借土地,以作為本澳業界存放建築材料及機械的倉儲及後勤基地。 小組代表之一的建築置業商會會長劉永誠在會上提到,希望當局可增加土地用途靈活性,土地利用政策應因應社會發展作出調整,紓緩住屋需求及土地短缺問題。他又表示,近日有很多在臨時批租期未完成發展而被收回的土地,相信很多相關的訴訟隨即開展,意味著有關土地在一段時間內不能被利用,不利業界及社會發展,希望政府能在相關方面達成共識,解決問題。此外,小組亦建議改善私人發展項目的審批流程。
體育局和民政總署合辦、衛生局協辦的「2018世界挑戰日」活動昨日(30)舉行,居民、各界人士及團體只要在早上7時至晚9時,連續進行15分鐘的體育運動、康樂遊戲或體能等任何形式運動,便可以向體育局登記參與人數,今年與澳門對賽城市是危地馬拉的米斯科市,人口約為68 萬。 主辦方昨日亦安排了兩場助興活動,逾百學生分別在祐漢公園廣場及議事亭前地進行體操運動,實行「全城動起來」。
旅遊局副局長一職懸空近半年後,政府終於覓得適當人選出任,社會文化司司長昨(30)日在《特區政府公報》批示,以定期委任方式委任現任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廳長許耀明為旅遊局副局長,自下(6)月6 日起生效,為期一年。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許耀明個人履歷顯示其具備專業能力及才幹擔任旅遊局副局長一職。
統計暨普查局昨日公布資料顯示,今年4月參團來澳旅客按年增加12.9%至75.7萬人次, 按月亦上升6.2%; 來自中國內地59.6萬人次, 同比上升12.2%,韓國團客50,000人次,同比上升27.8%,台灣地區53,000人次,升幅更達57.5%。今年首四個月參團旅客共288.5萬人次,按年上升20.1%。 今年4月,酒店及公寓住客共116.5萬人次,同比增加7.6%;來自中國內地79.2萬人次, 增加16.8%, 台灣地區住客43,000人次, 增加4.5%, 韓國35,000人次減少3.6%, 香港住客13.5萬人次,減少19.5%。酒店及公寓平均入住率為88.9%, 按年上升2.8%; 當中五星級及四星級酒店的入住率皆為91.9%,分別增加6.1%及2.1%。 今年首四個月,酒店及公寓住客有451.8萬人次,同比上升8.8%;平均入住率增加4.7%至88.9%。
明日是「六一國際兒童節」,目的是讓社會關注各地兒童的生活、衛生和教育權利。無論世界任何地方, 兒童均是未來的社會棟樑,保障兒童健康發展尤其重要, 在澳門, 得益近年經濟發展, 兒童在生活、醫療、教育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保障,但這樣是否已經足夠嗎? 向來保障兒童權益是政府必不可少的責任,《兒童權利公約》自1998 年9月14日起適用於澳門,公約中主要賦予兒童四種基本權利, 包括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及參與權,根據該公約的規定,18歲以下者為兒童,所有兒童均享有該公約的權利。 然而, 澳門近日接二連三發生與兒童有關的案件,例如一個特殊兒童在學校被人強行「剝褲」及欺凌; 例如一個八歲的小朋友因為沉迷打機不溫書,被父親用皮帶鞭打; 又如再早前的幼稚園多名幼童懷疑被校工性侵事件,均顯示現時政府及社會對兒童關顧不足,無法有效確保兒童福祉。 在與兒童有關的政策上,澳門幼兒教學至中學,有為期十五年的免費教育; 健康保障方面,有免費保健及醫療; 在法律方面,亦有保護兒童相關法例等。 有立法會議員日前就提到, 隨著澳門社會及生活環境不斷轉變,當局近年在各項兒童政策上,並未完全能跟上家長的需求,包括兒童遊樂設施不足、托額不足及托管服務未能滿足需要、家庭友善政策滯後、早期療育不到位等。 在社會及家庭上,「勤有功 戲無益」是中國人傳統思想,澳門的兒童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在學習上,除了正規教育外,放學後仍要到補習社及參加各類興趣班,學習時間過長,無形中減少休息、遊戲或娛樂時間; 另外,隨著澳門經濟發展,不少父母皆會外出工作,亦愈來愈多人面對24小時輪班工作,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有所減少。 社會愈來愈複雜多變,若要兒童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發展,需要各方全面配合,除了政府要檢視保障兒童、兒童照顧、兒童安全管理等措施外,企業亦需更多關顧輪班工作僱員的家庭需要,如有機會在節假日輪流休息,讓父母與子女有更多共聚和溝通相處時間。此外,父母應多鼓勵兒童有自主遊戲的時間,在遊戲中學習,從遊戲中成長,讓兒童在快樂環境下達至身心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