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烈日當空,天氣乾燥,是晾曬冬衣好時光,路邊圍欄故然是理想地方,遊樂場內的設施更成為「曬被區」。石排灣公屋群內唯一休憩區的兒童遊樂埸面積僅約41平方米,活動空間及設施已嚴重不足,更被附近居民用作為「曬被區」,供幼兒玩耍的滑梯,架空走道圍欄,也被附近居民用作曬棉胎,供遊人閒坐休息長椅,用作曬枕頭。區內家長表示,公園一到假日就迫滿人,活動空間及設施嚴重不足,希望政府重新規劃和優化該休憩區。
由澳門中聯辦涉台部門、河北省台辦舉辦的「澳門涉台傳媒河北參訪團」,昨(30)日到訪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及西柏坡紀念館,眾多澳門傳媒代表參觀館內多項展品與文物,了解這段重要歷史,學習革命精神。代表團團長、《澳門日報》助理總編輯兼要聞課主任陸寶華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澳門同胞來此地參觀,學習了解新中國誕生過程,相信對增進澳門市民愛國愛澳精神具有正面意義。 西柏坡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主席曾在此指揮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並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體制,都在西柏坡奠定基礎,作家閻濤留下「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名言。 每年接待500 萬中外遊客西柏坡紀念館宣教部講解員韓向飛指出,每年大約有500萬中外遊客到訪西柏坡,旅客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春節期間更創下25萬旅客到訪的紀錄。當中港澳台旅客也相當多,今年就有台灣大學、新竹縣婦女委員會等團隊到訪西柏坡,也有許多港澳台青年、海外留學生都對這段歷史感興趣,專程過來看一看。 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談到愛國主義教育,韓向飛表示,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愈來愈多家庭帶著子女來到全國各個紅色教育基地參觀,了解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澳門本地雖然沒有相關史蹟,但韓向飛認為,透過國內拍攝的一系列革命影片、影視作品與書籍,都可以作為港澳同胞學習這段歷史的媒介。 代表團團長陸寶華指出,過去雖然了解過西柏坡的歷史與故事,但能夠實地走訪、看見更多細節,感受還是非常不同。今次許多澳門傳媒能夠有機會走訪西柏坡,相信能令澳門市民更加了解這段歷史、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市民朋友到訪西柏坡,為促進愛國愛澳精神產生正面作用。 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奮鬥精神西柏坡紀念館建立於1977年,由中共中央舊址、陳列館、書法石刻園及廉政教育系列工程等四個教育參觀區域組成,舊址內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舊居供參觀。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年艱苦的環境不再,但革命的奮鬥精神仍然需要傳承。「奮鬥是一種精神狀態」,不論是在工作或學習中,都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而中國仍要面對許多外來的挑戰,「需要年輕一代繼承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戰的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韓向飛說。
衛生局表示關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一例吸煙者在吸食電子煙期間,電子煙突然爆炸致一名38 歲男子當場死亡事件,重申電子煙對人體構成安全和健康風險,呼籲大眾切勿嘗試。衛生局稱,根據今年1 月1 日實施的《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任何「以煙嘴方式吸入含有或不含尼古丁的氣霧產品,或任何這種產品的組成部分,包括煙彈、儲存匣及不具有煙彈或儲存匣的裝置」,皆被界定為「電子煙」,並已納入規管範圍。
「我是演講家」全國總決賽將於今年11月在北京舉行,全國大賽澳門賽區賽比賽將於下月30日正式展開,經過初賽、複賽、半準決賽,到8月底進行澳門區總決賽,選拔15名選手,代表澳門出戰11月的全國總決賽。 比賽以「講述好故事 凝聚正能量」為主題,透過一系列專業培訓及比賽,推動演講文化,提升參加者演講水平之餘,發掘更多澳門好故事,為社會及本地青年注入正能量。全國大賽澳門賽區賽前簡介及培訓大會上周六(26日)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出席嘉賓包括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助理周權先生,教育暨青年局代表,黑沙環青年活動中心蔡敏芝主任,澳門理工學院代表、中文顧問及辦論隊教練楊穎虹女士,以及參賽者逾500人,並由俊星理財教育及培訓中心、比賽籌委會主席、2017「我是演講家」全國大賽的第八名及最佳演繹獎得獎人黎俊文,向參賽者進行演講培訓,由淺入深教導參加者如何準備講稿、如何演、如何講。 澳門賽區大賽由中澳青年文化聯合會主辦,俊星理財教育及培訓中心承辦,南光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及澳門商業協商合作會合辦,並已得到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教育暨青年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等支持。賽會共收到528人報名,包括23間中小學、七間大專院校及演講愛好者參與。
澳門青年體育互助協會本周日(27日)舉辦「愛祖國,愛澳門,齊行動」活動,乘坐遊艇暢遊澳門海域,感受祖國沿海壯麗河山,加強青年交流互動,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 澳門青年體育互助協會創會會長潘冰華表示,年輕人需要健康體魄,才能更好的為家庭、為社會作出貢獻,未來將積極組織各種體育活動,希望得到澳門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支持與幫助。 在本月13日,協會舉辦了「享受大自然,與健康同行」登山活動,希望通過登山運動,積極推動本澳體育發展,促進年輕人溝通交流,通過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推廣環境保護意識,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參加者於路環黑沙水庫燒烤場為起點,然後登山前往位於山頂的媽祖聖像,再折返回到起點結束活動。
立法會史上最年輕、爭議亦最大的議員蘇嘉豪,其涉及2016年5月的一宗刑事案件,在坊間一致不看好他的情況下,初級法院昨午的宣判,卻頗有出人意外的結局,法官在判刑時指出,由於兩人屬初犯,加上涉案集會並非暴力集會,只是表達訴求,因此判處罰金;但同時向社會傳達訊息,澳門法律給予市民表達訴求的權利,但並不代表任何人可以心存僥倖,為著己見罔顧法紀。 然而,蘇嘉豪能否恢復議員職務,還須經過20日的上訴期轉為確定,在立法會收到法院通知後,才能正式恢復議員職務。換言之,若檢察院不服判決,要求上訴(只能一次),則案件仍「有排玩」。第二關是蘇嘉豪聲稱自己可能涉及另外四宗「加重違令罪」(競選議員期間的遊行),若警方一旦提出控告,則蘇嘉豪不但「周身唔得閒」,更嚴重是議席隨時「凍過水」!
雖然蘇嘉豪「加重違令罪」脫罪,但非法集會及非法示威兩罪罪成,這會否影響其立法會議員資格? 大律師趙崇明(左圖)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假如有關判決結果通過20日的上訴期後轉為確定,在立法會收到法院通知並通過相關程序後,蘇嘉豪應可恢復議員職務。 趙崇明表示,蘇嘉豪雖獲有罪判決,不能按《議員章程》第17條即時結束職務中止;但因為處罰並非是處以監禁,不符合《議員章程》第19條有關議員資格喪失的規定。而根據《議員章程》第27條的立法原意,職務中止是為了配合刑事訴訟進行,因此,假如蘇嘉豪涉及的刑事訴訟已結束,自然就失去了職務中止的理由,如此正常而言,蘇嘉豪理應可恢復職務。 不過,趙崇明又表示,一旦案件要上訴,所需時間又要一年半載,恐怕蘇嘉豪恢復職務的日子又會變得遙遙無期。另外,他又稱,按《刑事訢訟法規定》,上述罪名的可處刑幅,只可上訴至中級法院,即只能上訴一次。
一名年約十個月大男嬰,被遺棄在台山巴波沙大馬路一個商場事件,司警調查後迅速拘捕男嬰生母,揭發是一宗「父女」婚外情不倫之戀,被捕男嬰生母是一名27歲已婚香港梁姓女子,但與一名60多歲本澳男子發展婚外情,一年多前在北區一單位同居,十個月前誕下男嬰,惟本月中開始兩人感情亮紅燈,因撫養費問題爭執,男嬰慘成「人球」,三度被遺棄,幸及時被發現,現時獲社工局協助照顧及入住院舍。
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及澳門旅遊學會昨(29)日在科大圖書館大樓舉行《2011-2017澳門博彩企業慈善責任發展報告暨2011-2017澳門博彩企業慈善捐贈排行榜》發布會。 報告顯示, 澳門六間持牌上市博企於最近七年的慈善捐贈總額為15.57億港元,佔收益總額的比例為0.085%,其中累計捐贈額最多、佔收益額比例最高的兩間博企,分別是永利澳門(7.45億港元,佔0.381%)和銀河娛樂(4.3億港元,佔0.107%)。報告指各間博企的慈善捐贈規模和效益均有待提升,建議博企成立專業部門優化捐贈模式及機制。 報告內容又提到,六間博企的捐贈對象多集中為同善堂、仁慈堂、澳門日報讀者公益基金等本地傳統慈善機構或基金,對內地省區救災、文教、醫療的捐贈次數少、額度小。 報告建議政府及社會各界應重視對博企慈善捐贈的認知與評價,博企應建立公益慈善的專業部門,優化捐贈模式,將慈善捐贈的社會責任納入發展戰略,提升自身社會美譽和企業競爭力。
本澳天氣持續酷熱,氣象局表示,昨(29)日下午大潭山氣象站錄得35.8℃高溫,是今年以來最高氣溫,亦是自1952年以來66年來5份最高氣溫。氣象局指,本澳持續受到一道高壓脊影響,預料未來兩日繼續陽光充沛,天氣酷熱,而本周稍後雲量將會稍為增多,以及有幾陣驟雨。 據氣象局網頁顯示,昨日全澳八個氣象站均錄得超過35℃的高溫,其中路環分站更加錄得36.2℃。氣象局預測今日溫度指數為黃色酷熱,而最高紫外線指數約為10,級別屬於甚高。 由於氣象局錄得本澳溫度達至34℃以上,社會工作局位於青洲收容所街的避暑中心已對外開放,供有需要人士使用,直至氣温回落。社工局呼籲市民關注家中及獨居長者、長期病患者及體弱者的身體情況,採取適當防暑措施,預防炎熱天氣對健康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