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人真事的校園「欺凌」事件。事件中的11歲小男生嘉俊(化名),天生患有「聽神經處理異常」(即俗稱聽障問題),又有輕微焦慮及抑鬱症,但嘉俊就讀的是一所沒有「融合教育」的學校,更經常成為同學作弄的對象。 事情發生在四年前,當時七歲的嘉俊,上課期間被幾名同學在教室強行「剝褲」、十歲讀小五時,短袖白襯衫被同學當畫板「畫花晒」、11歲讀小六時被同學以頗「侮辱」字眼起「花名」,由於嘉俊天生缺陷很難化解怨屈,一度向媽媽透露想自殺! 校方的解釋是「同學頑皮」、「改花名,冇乜嘢」、「你睇下(件衫)洗唔洗得甩(污漬)?」由於校方的反應相當「賴皮」,嘉俊媽媽憤怒了,惜要替兒子轉校同樣困難,只望教青局能伸出援手……
本周五為「六·一國際兒童節」,為喚起社會關注兒童的權利和福祉,多個政府部門和民間團體於本月底至下月初期間舉辦一系列以「兒童權利」的發展權為主題的活動。系列活動由社會工作局、法務局、民政總署、教育暨青年局與體育局組成「2018 年六·一國際兒童節組織委員會」主辦。 昨(27)日上午10時共560名小學生前往氹仔軍營禮堂,參加「小學生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氹仔軍營文藝表演」,來自35間學校合共650多名師生參與,學生與解放軍聚首一堂,合演精彩文藝節目。期間更設有國情知識問答環節,有學生指透過活動感受到軍人親民一面。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與2018年「六·一國際兒童節」組織委員會合辦之「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園遊會」活動,於昨(27)日假關閘廣場工人體育場舉行,今年主題為「同心攜手護幼苗,兒童發展齊向前」,節目內容非常豐富,包括舞台節目表演、親子遊戲、攤位遊戲、兒童保健等多項活動。 工聯總會婦女委員會主任郭淑華在活動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工聯總會向來關心兒童健康成長,透過主題活動為子女和家長提供一個歡樂互動的平台,共享天倫之樂,從而促進家庭和諧關係。 郭淑華表示,澳門現時雙職工家庭和需輪班工作的情況普遍,不少家長因工作無法照顧子女,子女的照顧與教育問題成社會關注焦點。工聯總會作為勞工團體,多年來促請政府積極推動落實家庭友善政策,包括增設男士有薪侍產假、餵奶鐘、延長女性僱員產假,以及推動企業制訂彈性輪更制等,以構建和諧溫馨的家庭,使家庭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有團體對澳門無障礙設施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殘疾人士認為澳門無障礙設施數量和種類不足,相關設施指示欠清晰,設計欠缺人性化,如公共設施沒有無障礙通道,導盲磚會因設計不當、修路等因素,出現突然中斷問題等,令殘障人士出行變得困難。 群力智庫昨日公布《本澳無障礙設施調查研究報告》,結果顯示,49.3%受訪殘疾人士認為本澳無障礙設施只是「一般」,「不足夠」的有23.49%。另外,佔22.92%受訪人士認為澳門無障礙設施最普遍的不足之處是「數量不足」的,「設計不合理」的佔21.59%,「設置地點不明確」的佔18.05%,認為「維護不到位」的佔16.39%。 澳門傷殘人士服務協進會秘書長何國明舉例,公共行政大樓、銀行、戲院、港澳碼頭正門階級、商場食肆、公屋等不少公共設施,均只有梯級、沒有地台及無障礙通道,以及行人道導盲磚破損嚴重,或因修路、被路燈、消防喉阻礙而出現中斷等問題,令殘疾人士未能充分使用來改善生活或出行問題。
由澳門特殊奧運會主辦,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贊助的「特奧關愛智障運動員健康計劃」年度身體檢查,於昨(27)日下午在特奧會總會舉行,約有100位來自不同機構的智障人士出席參與。活動上,金沙中國向特奧會致送20 萬元支票,作為對此計劃的支持。 「特奧關愛智障運動員健康計劃」自2014年9月開始獲金沙中國贊助,為有需要的智障人士提供醫療資助和服務,至今已有過百名智障人士受惠,其中包括接受牙齒檢查、特制扁平足檢查、配帶助聽器、聽力詳細檢查、物理治療等。受惠者的家長都表示,計劃能夠大大改善智障子女的日常生活,令他們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質素,活出精彩人生。 澳門特殊奧運會執行總監蕭宇康表示,「特奧關愛智障運動員健康計劃」在前年得到國際特奧會肯定,在整個亞洲地區,澳門是首個地區推行此計劃,而未來泰國及印度等地區亦會開展。
澳門大學前(26)日下午舉辦「2018年畢業典禮」,行政長官兼澳大校監崔世安在澳大校董會主席林金城,校長宋永華,副校長倪明選、馬許願、高薇等陪同下主持典禮。今屆學士學位課程準畢業生有1,400 多名,分別來自人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法學院、科技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當中有42名不同學院的優秀準畢業生完成榮譽學院課程;此外,澳大還向63位優秀畢業生頒發學術獎項和獎學金。 行政長官崔世安致辭時表示,「教育興澳」、「人才建澳」是特區政府既定的發展戰略。高等教育是整體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儲備的重要平台。特區政府全力推動教育發展,激發創新活力,加快建設教育和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從政策支持、資源投入、制度完善等多個層次,提升教育素質與水平,為建設終身學習社會而努力。
澳門大學前(26 日)早上8時舉行首次升國旗儀式,成為澳門首間舉行升國旗儀式的公立大學。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及師生等共800多人到場觀禮,見證歷史時刻。 升旗儀式由「澳大學生國旗隊」共21名隊員擔任,主旗手為澳大學生會理事長,隊員為確保儀式順利進行,早前專程到解放軍駐澳部隊氹仔軍營訓練,學習升國旗儀式的程序、步驟、動作和要領,並在校內進行多日練習,駐澳部隊教官亦專程到場指導。 澳門學生事務長彭執中表示,澳大將於舉行重要典禮和重大日子的早上舉行升旗儀式,包括畢業禮、開學禮、國慶、澳門特區成立紀念日、元旦等。 他稱, 其實澳大每日也有升旗儀式,但不是以典禮形式,他認為以典禮形式進行升旗活動能凝聚學生愛國愛澳情
特區政府科技委員會與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正就《澳門智慧城市發展策略及重點領域建設》進行為期一個半月公開諮詢,由本月18日至6月30日收集市民意見。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日探討智慧城市建設,有發言市民指出,諮詢文本完全無著墨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團在構建「大數據」平台的過程中,會如何保障本澳市民的個人資料安全。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回應稱,現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針對個人資料傳送到澳門以外的地方有一定限制。
政府日前提出收回「海一居」土地後,部分土地用作興建「都市更新」過程中所需的「置換房」,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發新聞稿表示,社會上出現不同意見,特區政府重申是以善意原則,按照之前承諾,提出解決「海一居」樓花購買者上樓、改善居住環境問題的建議方案。 新聞稿指,現行法律亦沒有足夠的法律基礎容許政府在特定地點興建房屋以特定的價格售賣予特定人士,重申特區政府與樓花購買者之間沒有債權債務關係,亦不存在補償或賠償的責任問題。 特區政府強調,政府執行終審法院的判決收回相關土地。而保利達洋行有限公司與「海一居」樓花購買者之間存在樓花預約買賣合約,是民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特區政府希望有關各方依循法律途徑解決所出現的爭議。 對於「置換房」設於澳門半島而非新城填海區,都市更新委員會第二專責小組副協調員黃承發昨日受訪時表示,方案是政府在既有條件下可以先行先試辦法,假如等待新城填海區或重建原區在具備條件後再興建「置換房」,將會拖延「都市更新」進程,而方案亦可滿足市民不會過分遠離居住原區訴求。 被問到「都市更新」進程緩慢一直為社會詬病,政府又遲遲不願牽頭祐漢舊區重整工作,黃承發稱,目前最迫切問題是要盡快成立由政府全資擁有的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在開展「都更」工作上較具靈活性,才能更快地推動「都更」工作以及舊區重整;而「都更」會已向行政長官提交有關章程和條文,他希望政府盡快落實都更工作。
一名擅長以虛假文件詐騙、目前仍需定時向警方報到的本澳姓陳男子,今年初被警方發現他與四名有嚴重案底的男子過從甚密,懷疑他又有不軌「搞作」。果然在本月中,司警發現陳男與多名同黨「放售」氹仔一豪宅單位,經查證,陳男持有的單位買賣副契是偽造,買家交付的1,200萬港元,購入的是一個虛假單位!司警上周五黃雀在後,疑犯剛由銀行提取的逾千萬元現金,隨即被司警截獲,五男一女亦被全數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