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局於本年1月18日在消防局總部暨西灣湖行動站舉辦「2022年全年工作數據發布及2023年傳媒座談會」, 公布去(2022)年全年消防局的火警出勤總數為816宗, 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6宗, 下降4.23%;經統計,火警原因仍以忘記關爐、電線短路、燃燒香燭/冥鏹、有人留下火種、機件/設備故障為主,合共522宗,佔火警總出勤的63.97%。
第14 屆全國新華社昨(18)日凌晨發布,1 月17 日政協第13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25 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4 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 共2,172 人。政協委員名單出爐,本澳共有38 人當選。
隨著內地及港台入境澳門自本月8日起免核檢通關,赴澳遊人氣持續回升,上周六更錄得逾五萬人次入境,創疫情以來單日新高,展露旅遊復蘇的趨勢。
自上月開放防控措施後,新冠感染高峰期來得快也去得快,隨著大部分人「陽過」轉陰,這一兩周來澳旅客逐漸增多,踏入2023年本澳更像搶得「開門紅」,最近一周的旅客量屢創疫情三年以來的新高,市面熱鬧,遊人如鯽,店舖外顧客大排長龍。大家在迎接復甦的同時,各區道路開始擠得水洩不通,「塞車」處處,似乎又重回2019年那繁盛、但交通承載力高負荷的時候,只是這一刻,因為經濟過市面冷清的經濟低潮,更多人將之視為「甜蜜的煩惱」,但不代表交通問題不重要。
近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顯現出醫療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疫情推動線上各類生活方式平臺的發展,更催生「互聯網+ 」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提高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的使用率,如廣東省近年來的醫療服務已經從以線下醫院求醫問藥開始向線上問診及送藥到家拓展,一系列服務提升了患者的便利性,在疫情爆發時更有效緩解醫療擠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終極目標是提高國民整體健康水準,而大力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智慧醫療則是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 」戰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設智慧城市是澳門特區政府的重點目標,透過科技運用有助提升施政效率及便利居民,隨著本澳正式進入「5G世代」,尤其去年12月的疫情高發更突顯線上醫療的需求,當局應考慮加速推動智慧醫療,建設互聯網醫院平台,進一步為市民提供更為便捷的醫療服務。
受免檢通關和農曆新年將至疊加效應影響,近日市面洋溢一片歡騰的氣氛。在中央的指導、特區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各界社團機構協作互助,加上5,000多億財政儲備的加持,幾年來,本澳經濟和居民生活雖受磨難,但未至於動搖根基。
隨著疫情過渡期的結束,本澳的通關措施亦作出優化。免核檢通關後本澳旅客入境人數不斷創新高,臨近新年不少市民和旅客都忙於辦年貨,市道暢旺熱鬧,回復疫情前的景象。但不少過去因疫情隱藏了社會問題再次浮現,例如治安、交通及社會秩序等都有不少難題,當局要作出即時的跟進,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剛剛圓滿閉幕的廣州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其中會議通過投票表決,從12件候選民生實事中差額票決出2023年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涵蓋食品安全、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當中廣州市「百企千人」港澳大學生實習計劃成功入選。
近期,本澳旅業呈現復蘇勢頭,社區經濟重現興旺景象。據政府最新資料統計顯示,上周末(1月14日)錄得超過5.5萬入境旅客,再創疫後高峰,不少社區中小企都反映近日「生意」有明顯改善,回復至疫情前的七八成亦有之,部分在過往幾年因疫情而縮減經營規模的商戶,也有意重新擴充經營和增聘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