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健康碼自疫情發展初期便投入運用,早已成為全澳市民在出行和配合特區防疫政策時的必要憑證,但澳門健康碼系統經常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昨天更是一日內兩度出現故障,而且影響時間較長,一度令關閘口岸離境大堂出現人潮擠擁,警方要實施人潮管制措施。
近日立法會討論新《公共泊車服務制度法案》,因為法案建議針對電單車的不付費罰款,如不足一小時將由現行的50元加到新法的60元,超過一小時由現行的100元加到新法的120元,當局解釋加價是因為現行法規有15天內提交罰款將有三分之一的罰款豁免優惠,因為部分罰款除不盡三,故將金額調升至可以除得盡三。這一系列改變似乎都是為了要因應各類行政規限而作出的。從來加罰款都會引來反對,經濟不景下加價,更多人反對,以「除不盡三」理由去加,當然更多人會質疑罰款的合理性。
近年因應老齡化問題及有特殊需要兒童群體的增加,其家庭及照顧者的訴求受到社會關注;加上受到疫情的長期存續影響,防疫措施、就業市場不景氣與通漲壓力等因素疊加,導致家庭生活品質有所下降,其照顧者的精神與經濟壓力問題更加顯著。
在後疫情時代下,健康無疑成為大眾最為關心的議題,人們對醫療服務要求亦有所提高,隨著當局不斷努力,近年本澳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已大有進步,但不可否認尚有一些提升空間,需當局繼續完善各項有效的政策去推動本澳醫療衛生服務的穩步發展。
由前日開始健康碼系統就斷斷續續出現故障,系統極不穩定。大批出入境人士受到影響,通關受阻出現人潮,跨境學生和上班人士一度滯留。同時,為上班上學前需要上載和出示健康碼的人士帶來不便,進出公共地方亦未能按要求出示健康碼和掃場所碼,產生不少混亂。
雖然近期疫情的反覆給坊間帶來一縷陰影,然而內地11月1日起恢復受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電子簽注申請,仍然讓澳門社會尤其是旅遊業界注入了復蘇的希望。在這個有利於提升內地旅客前往澳門的願望的政策加持下,在博彩元素之外,澳門的從業者又有哪些秘笈可以令客似雲來呢?
最新一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本地居民失業率下跌 0.3個百分點至 5.2%,而尋找第一份工的新增勞動力佔總失業人口比重仍增至 13.1%,數據顯示青年就業形勢仍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