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宗「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

接種mRNA疫苗67歲男子入院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實施後,出現首宗「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患者為67歲男子,目前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治理,患者情況平穩。此宗嚴重不良事件已交由「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分析,今天(11日)召開會議討論。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晚8時20分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獲一宗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通報,患者為67歲男性,於3月5日在仁伯爵綜合醫院經健康評估,未發現禁忌症,接種了一劑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BioNTech),3月9日晚出現左胸痛,休息後緩解,昨日症狀再次出現並加重,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診,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臨床診斷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已收入院,患者目前平穩,今早將進行心導管介入檢查。 專家評估工作小組分析因果關係 應變協調中稱,所有接種疫苗後出現的疾病或死亡個案,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出現接種後不良事件,不等於事件由疫苗引起。「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可分為疫苗反應,即由疫苗引起(例如接種疫苗後的紅腫熱痛、過敏反應等)、免疫接種差錯相關反應,即製作過程或注射過程失誤引起、免疫接種焦慮相關反應(與疫苗本身無關)和偶合事件,即注射疫苗後剛巧出現其他疾病,即使不注射疫苗也會發生,須經過專家分析和判斷接種後不良事件的原因。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的開展,衛生局成立了「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由多個醫療專業範疇代表組成,當有接種者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後,工作小組會對個案作出分析及判斷其因果關係。

11/03/2021
18268

指逾300建築工人面臨就業問題

工聯促當局跟進安排就業配對

繼本(3)月初有逾400名失業建築工人到勞工局反映訴求。工聯多名代表包括議員李靜儀、梁孫旭等昨(10)日聯同建築團體代表約見勞工局代表開會,反映接獲300多名建築工人求助,指分別面臨失業、被壓低薪金,以及遭企業以工序完成為由解僱,但有關地盤仍有聘用外僱等情況,促請當局跟進及安排就業配對。 工聯副理事長、議員李靜儀會後表示,收到有從事油漆等專業工種的本地工友指,近日遭公司解僱,原因是工序完成,但有關公司仍有聘用外僱且繼續上班。另外,亦有企業出現「壓價」情況。 她稱,因應近期建築業工人求職人數大增,當局應切實跟進配對工作並交代有關數據,尤其監察企業是否存在留用外僱卻將本地人停工甚至解僱的情況,亦必須助本地人復工。她又指,本澳陸續有建築工程展開,包括政府工程,同時業界聲稱缺人,因而目前已獲政府批准且在澳工作的建築業外僱達人,但本地僱員反而「無工開」,促訂定具體措施落實政府公共工程須優先聘用本地人的政策目標。 此外,工聯亦建議當局加強職業培訓,優化「帶津培訓」和職場體驗計劃,推出更多切合市場需求且帶有津貼的培訓課程,提升居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持續提升居民職業技能及就業競爭力。以及續嚴打過職、過界勞工及「黑工」等擾亂就業市場的行為。 優先保障本地員工就業 對於有地盤被指解僱本地人但仍有聘請外僱,勞工局副局長陳元童會後受訪時強調,外僱是作為補充本地勞動市場不足而出現,若企業所承接的工作是本地人也能勝任,則不應該留用外僱卻無理解僱本地員工。他建議相關人士可到當局投訴,有關企業可能違反就業權利綱要法,當局會跟進調查,若事件屬實,該企業有可能全部或部分的外僱額被廢止。 另外,針對本周一有465名建築工人到勞工事務局提出安排就業配對的訴求,勞工局昨日發出新聞稿表示,其中400 人當日已登記求職,當中的310人曾作就業配對安排,成功獲聘有79人,另外,由今(2021)年至本(3)月9 日已出席面試有298人,成功獲聘有159 人,成功率53%,本周已編排81 名求職者進行面試,涉及七個工種,53 個空缺。

11/03/2021
13363

去年共批出553個項目 涉金額2.1億

科技基金:未來積極推動項目成果轉化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於昨(10)日舉行年度工作報告新聞發布會。科技基金指去(2020)年合共批出553個項目,批出金額約為2.1億元(澳門元,下同);又指未來將精準投放資源,以提升原創實力,積極推動成果轉化,促進經濟多元。 科技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鄭冠偉表示,科技基金於去年全年評審了885個申請項目,總評審金額近8.7億元,而全年批准的數量為553個,批准金額約2.1億元。當中包括26個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抗疫科研項目,且部分項目已取得預期成果,其中「消毒智能機械人」項目已開始投入應用測試。 轉移內地拓科研產品市場 發布會上傳媒關注本澳在推動項目成果轉化方面的問題,科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葉桂林表示,目前市場主要面對有沒有投資者問題,因有很多項目都轉移到橫琴做研發,希望透過與內地方面合作從而引進大企業;亦面對人力資源問題,而橫琴人才的選擇較多,從而亦可更有利項目轉化;還有市場問題,因項目轉化需要有產業鏈作支撐。 科技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陳允熙補充指,本澳市場在上述問題中都是較為缺乏,因此冀將項目轉移到內地,令科研產品可有更大的市場,未來計劃開拓葡語系國家市場,進一步促進經濟多元。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於昨(10)日舉行年度工作報告新聞發布會,科基行政委員會主席陳允熙(中)行政委員會委員葉桂林(右)和鄭冠偉(左)等出席。 (陳宇東攝)

11/03/2021
18629

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出台

本澳旅遊業界:看見曙光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本月7日在「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宣布推出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對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及跨境人員往來便利化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3月8日,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微信小程式本周一(8日)正式上線,供中國公民使用。澳門與內地健康碼互認已相當成熟,「國際旅行健康證明」被認為有條件繼續放寬兩地出入境管制措施。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前日表示,她相信類似「疫苗護照」措施未來是大趨勢。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昨(10)日接受本報訪問時形容,「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的推出,對旅遊業界而言可謂看見曙光,但他指出,現時內地和澳門剛開始有序推行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他推算澳門方面,居民要達至一定的接種率,至少要等到今年第三季或第四季;內地以至外國方面情況亦然。 延長核檢有效期 延長旅客留澳時間 隨著內地疫情緩和,雖然現時內地旅客來澳已獲豁免隔離醫觀措施,但受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有效期七日所限制。胡景光認為,假如未來澳門與內地使用「疫苗護照」進一步便利往來,有關制度逐步建立後,除了可給予內地旅客更多信心來澳,或甚至有條件延長核酸檢測有效期,延長旅客留澳時間。 胡景光相信,假如澳門和內地使用「疫苗護照」往來順利,對其他國家地區帶來示範作用,給予其他國家地區信心,有利本澳與其他國家地區洽談恢復旅遊。 健康碼國際互認 推動世界經濟復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本周一表示,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有待恢復,便利人員往來需求日益迫切。近期各國紛紛加快疫苗接種,疫苗互認成為健康碼國際互認的核心內容。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便利人員跨境往來,中方推出了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用於展示中方出境人員核酸血清Igm抗體檢測結果,以及疫苗接種情況等健康資訊。 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是一種綜合性證明,以展示持有人的核酸檢測結果、血清IgG抗體檢測結果,以及疫苗接種情況。該證明包含一個加密二維碼,可供各國家與地區相關部門驗證並讀取訊息。 通過兩種方式獲取旅行健康證明 「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有電子版及列印生成的紙質版。內地民眾可在微信小程式中搜索「防疫健康碼國際版」,進入小程式登錄操作,首次登錄前,需根據程式提示進行個人身份認證及護照等旅行證件認證。不過目前僅開放持有內地身份證的人士登錄使用。 獲取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打開微信,通過掃描官方管道推出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式,選擇「查看及出示國際旅行健康證明」進行操作;或在微信小程式中搜索「防疫健康碼國際版」獲得小程式入口,選擇「查看及出示國際旅行健康證明」進行操作。 首次登錄前,需根據程式提示進行個人身份認證及護照等旅行證件認證。

11/03/2021
3119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